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总结分析了2003年10月25日发生在甘肃山丹-民乐6 1级、5 8级地震的异常特征,总体表现为:(1)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丛集和地震活动水平的明显增强现象,以及一些显著地震事件的发生和有序迁移;(2)震源区外前兆异常出现大幅度同步变化的短期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2.
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10月25日在甘肃省民乐-山丹交界处相继发生MS6.1和MS5.8地震,造成10人死亡、46人受伤,近5万人失去住所;村镇民用房屋、水利、生命线工程和学校、卫生院所等公共设施严重破坏。震后采用抽样调查、单项调查、填表调查核实的方法,取得了大量的实际资料,将灾区合理的划分为3个评估区,建立了每个评估区的每类建筑物的破坏比、损失比和基础数据资料,分10个专项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本次地震灾害的经济损失结果。  相似文献   

3.
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社会影响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的现场调查,从地震宏观异常、人的感觉和行为反应、人员伤亡、政府决策能力、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地震的社会救助、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地震谣传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防震减灾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社会因素在灾区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给今后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甘肃省地震局于9月20日提出了祁连山中东段地区6级左右地震短期预报意见,并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短临跟踪措施,得到了中国地震局、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表彰奖励。根据本次成功震例预报实践中积累的不同阶段预报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祁连山地震带震情指标预警模型。依据预警模型及震情预警指标分层结果,将各类定量和定性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以1~4表示的指标值,按成对比较法比较下层各指标两两之间对上层某指标的重要程度,计算权重向量,并对模型的整体层次进行一致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前祁连山地震带震情预警值为3.1389,依据预警等级判定标准,震情预警级别为红色。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民乐-山丹6 1、5 8级地震前,嘉峪关台利用本台的各种前兆资料异常,结合本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特征,预测民乐-山丹6 1、5 8级地震的基本思路和经验教训,结果认为:只要观测人员对本手段观测资料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利用台站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优势来实现具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25日20时41分在甘肃省民乐县和山丹县境内发生了6.1、5.8级地震。现场考察宏观震中位于民乐县永固镇姚寨子村和山丹县霍城镇刘庄村一带;极震区烈度为Ⅷ度;发震断层为民乐-永昌隐伏断裂和童子坝河隐伏断裂。本分析了震区房屋建筑特征和抗震性能及烈度分区特征,探讨了地表变形分布与发震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震害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震害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阐述了本次地震震区环境背景情况,揭示了宏观地震烈度分布特征,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地震的震害特点,讨论了与其相关的工程地震问题,归纳总结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经验与启示。对西部村镇工程抗震设计、施工和管理以及农村地震安居工程的规划实施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山西省大同—阳高 1 989年 1 0月 1 8日 6.1级和 1 991年 3月 2 6日 5.8级地震震前、震后山西省阳高县后贵仁水井水位的异常变化 ,在对水位异常和进行跟踪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得出阳高县后贵仁水井水位对 2次大同—阳高地震有较好异常反映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发生Ms6.1、5.8地震。在时域和频域内对记录到的94条282道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显示:(1)垂直向加速度峰值一般小于水平向;(2)震中距50km尤其是30km以内区域是主要地震灾区;(3)不同情况影响速度反应谱的主要因素不同,实际工作中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民乐、山丹6.1级地震异常及台站实现短临预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综合分析了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张掖中心台范围内震兆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次地震前该台的短临预报过程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台站如何搞好地震短临预报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的现场调查,划分了灾区房屋类型及结构特征,揭示了不同类型房屋的震害特点,分析了房屋震害的原因,总结了防御和减轻震害的经验与教训,强调了规范民房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民乐MS6.1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河西地区的流动重力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2003年10月25日民乐Ms6.1级地震前的重力场变化,认为在空间分布上,地震发生前观测区出现了区域性的重力异常变化及与构造活动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并在震中或邻区产生局部重力变化异常区。在时间序列上,地震发生前,重力段差和重力测点先是增强,然后反向减弱,并在反向过程中发震。  相似文献   

13.
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发震构造及发震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总结甘肃民乐—山丹6.1级和5.8级地震现场考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的发震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本次地震是位于大黄山隆起南缘的民乐—永昌隐伏断裂的民乐—大马营段与大黄山隆起西缘的童子坝河隐伏断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震机制主要受大黄山隆起向南西推挤的影响,是隆起区上拱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6日和2005年3月29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海域相继发生8.7和8.5级地震。通过对这两次地震与云南地震活动关系和地下流体记录异常变化的分析,认为:印尼两次8级地震的发生可能会使云南提前进入新一轮强震活跃期;远震对云南地区小震的激发和导致地下流体记录出现异常变化的因素虽然都与大地震面波的强弱、地质构造环境等有关,但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5.
从原始记录和分量图两方面对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1991年以来的倾斜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临汾中心地震台地倾斜与省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1996年至2002年内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临汾中心地震台地倾斜资料都有较好的异常反映。  相似文献   

16.
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在云南省大姚县先后发生了6.2、6.1级地震。7月21日6.2级地震造成16人死亡、72人重伤、515人轻伤;直接经济总损失59190万元(云南省地震局,大姚6.2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2003年7月29日)。10月16  相似文献   

17.
为弄清山西夏县中心地震台水氡震前异常的原因 ,对山西夏县中心地震台热水井水氡 1984年以来的观测资料用概率论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处理 ,以负异常的发震原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震前负异常的发震概率为 7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