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近20年来中国地表气温变化估算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对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资料、时间尺度及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当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几种升温估算方法,本文以1970-2007年的气温数据为基础,分别应用直接算术平均法、逐站计算法、区域面积加权法、一级差分法和空间插值法,对中国大陆近40年的升温幅度分别进行了估算,从结果的对比分析中揭示中国地表气温变化估算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中国大陆地区近40年来的增温趋势在0.30~0.43℃/10a之间,升温幅度在1.16~1.56℃之间;冬季升温最为显著,夏季升温最少;整体上北方升温幅度高于南方。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增温速率在绝对值上有着一定差异,但整体趋势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成都平原中西部近40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成都平原中西部5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温度和日照资料,分析了成都平原中西部降水、温度和日照的分布规律、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得出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准4年的振动周期;1990年以来大部分地区存在降水减少,气温升高,日照减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刘鹏飞 《资源导刊(河南)》2019,(9)
<正>为加快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9月5日,河南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座谈会在长垣召开。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巡视员李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省委、 相似文献
4.
5.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背景、系统内涵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可以认为是土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的历程:由最初临时、简单局部的微小改造,到现代长期、综合、复杂的大型改造,从古代大禹治水和各代开挖运河到现在的全域整治、南水北调等等,土地整治逐步由零星、分散、简单的整治活动向综合、有序、系统的全面整治演化。随着发展诉求转变,土地整治在每个时期往往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念的提出,必然具备其相应的发展背景、系统内涵和重点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分区与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整治是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正常运转、城市内部要素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城市土地整治潜力及分区的研究均未能从城市角度建立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立足于城市土地整治的需求,基于“潜力评价—类型划分—-问题识别—提升路径”的框架,开展了全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整治综合潜力评价、分区问题识别及提升路径的研究。结果显示:① 中国城市整治综合潜力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的水平,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整治潜力差异明显;② 中国城市整治综合潜力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与集聚特征:地域差异总体表现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集聚特征表现为高整治潜力区集聚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区,大规模低整治潜力区集聚于东北地区及内蒙古北部地区;③ 通过对因素层之间及因素层与潜力分级之间的决策分类判断,划定了包括S-NULL综合发展型高潜整治区、M-N自然限制型中潜整治区、L-NE良性发展型低潜整治区、L-NEC暂不适宜型低潜整治区等15个城市土地整治类型区;④ 针对各类型区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区域的问题识别,主要分为综合发展型、集约发展型、经济投入型等八类,并因地制宜地提出目标导向的提升路径。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作为全国开展城市土地整治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8.
青海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源头地区.其西邻新疆、北依甘肃、南接西藏、东连川、甘,省垣南有唐古拉山之险,北有祁连山屏障,西有阿尔金山高耸,中有巴颜喀拉山及莽莽昆仑山横亘东西.地理坐标界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39′~39°19′间,东西长1200余千米,南北宽800余千米,面积71.74万km2(2000年),是全国总面积的1/13,仅次于西藏、新疆、内蒙古三省区.丰富的水力、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更加凸现了青海在祖国经济发展、三江中下游生态安全、藏区的经济建设等领域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全国地质资料馆(NGA)馆藏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编著的时间、地质资料的记载的内容、调查的组织机构、调查的目的、手段、方法等方面分析,发现中国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时期编著的区域地质资料,存在一定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将其划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大发展期和数字填图期.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以编制村级国土综合整治规划的形式,创造性的开展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以湖南省村级国土综合整治规划为例,分析了规划存在编制主体易位,对规划效益指向和村民需求研究不足,规划弹性不足,资金筹措困难等局限性。提出了建立规划的法律保障,规划编制应以需求为导向,加强规划技术研究和示范,渐进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多元化规划资金投入机制促进规划实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科学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人文学与社会科学进行了全面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学者积极拓展研究领域,为人文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提供空间化、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人文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积极学习和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研究中积极引入空间思维和空间可视化方法。同时,一些适用于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开放平台、代码和工具不断涌现。本文在对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最新进展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空间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并分别对该框架各分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包括:历史GIS,文学GIS,语言学GIS,GIS与哲学、人类动力学、人文地理学等;以及GIS与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学,GIS与管理学、空间计量经济学、社会地理计算、空间社会网络与空间交互网络、犯罪地理学、健康地理与公共卫生学等。接着,本文对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包括:空间思维与空间计量、认知心理学与空间认知、空间可视化与虚拟地理分析、平台研发等。最后,对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5000a来地质灾害群发期中岩石围异常事件存在着同步性、叠加性、相关性。灾害群发期与太阳活动等宇宙因素、中国不同地区环境演变──冰川进退、黄土沉积、沙漠化演化、海平面变化,降水变迁等对比分析,揭示出地质灾害群发的重要环境背景──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并且在宇宙变化→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群发之间存在着链锁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无人机遥感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人机是未来网络环境下一种数据驱动的空中移动智能体,而无人机遥感则是无人机应用最重要的引领性产业。本文首先以国内外无人机遥感发展现状为背景,重点概述了中国无人机遥感21世纪以来“十五”到“十三五”所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支持与推动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无人机遥感定标场,航空航天定标场的建立以及应用验证,包括无人机遥感系统的载荷与系统技术发展;然后,进一步阐述了以遥感定标场、地物参量引导载荷性能、系统模型为代表的中国无人机遥感的相关技术跨越;接着,概略介绍了无人机遥感在国防反恐安全以及跨国应急救援,国土测绘与海洋岛礁测绘应用,地质灾害应用以及国家应急救援等领域的产业应用;最后,介绍了中国在无人航空遥感领域展开的跨越性的工作,包括组网智能控制、精度和实时性度量基础、载荷平台自组织冗余容错、遥感大数据云处理技术和无人机遥感组网实用化等内容。未来无人机遥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具备迅捷信息获取能力的无人航空器组网观测系统,实现无人航空器组网技术由项目层面跨越到遥感领域,同时也为中国成为世界遥感强国的国家战略跨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7,(5)
从经济创新发展能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能力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能力分析技术等3个视角总结梳理近年来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研究趋势以及不足。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研究可知,未来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能力的研究应该摆脱单一维度,形成多视角的研究;需要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有机结合,才能使研究成果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汾河中游重要县域——孝义市在1996至201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定量化研究,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动态联系,结果表明孝义市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以及林牧业用地的增加,引起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减少,期间GDP增长较快,说明生态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协调区域生态和经济关系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矿床学从旧石器时期的萌芽至今,已在世界展露头角。我国当前紧迫的资源问题对地质找矿提出了高效、高质量、细致化的要求。我国近年提出的"危机矿山找矿"就是矿床学理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20.
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湖沿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根据2017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中国的平原地区面积虽然仅占国土面积的26.62%,却分布了45.56%的种植土地、84.27%的水面、50.34%的路面、57.32%的人文地理要素.其中,低海拔平原面积最大,连片集中分布在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