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乡村的风景     
钱国宏 《国土资源》2009,(11):F0003-F0003
乡村是一帧大画,铺展着看不尽的风景.摇曳的风景或以朴素的节气,或以青翠的生,或以激扬的旋律,或以动感的场面,诠释着乡村,记录着乡村,丰满着乡村.  相似文献   

2.
正杭州市桐庐县百江镇,处于杭州西部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节点,呈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特征,是经济薄弱的山区乡镇。2018年,桐庐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试点县。2018年底以来,桐庐县以百江镇中的百江、联盟、双坞、金塘坞等村庄为重点,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入手编制片区乡村振兴规划,取得显著成效。本文以桐庐县百江镇为例,探讨如何编制乡村振兴规划。一、清晰规划方向乡村振兴规划的方向逻辑是"看趋势——谋起势"。(一)看趋势  相似文献   

3.
现代渔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战略、经济、文化、社区等4个层面论述了现代渔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从战略层面看,现代渔业是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层面看,现代渔业是发展农村经济新的亮点和着力点;从文化层面看,现代渔业是促进现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从社区层面看,现代渔业有助于运用先进的理念引领新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国土资源战线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保护国土生态空间、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积极参与并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推进美好、富裕、和谐、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坚持科学规划与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同步推进。国土部门要发挥整体管控作用,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充分考虑县域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呼唤文化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这表明,乡村振兴是经济、生态、文化、科技、社会的全面振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主干,乡村文化的复兴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和战略意义,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6.
有好些年没能回去看望它了,不知道它现在好不好?从前住在妈妈任教的乡村学校里。家门外十步有一棵万年青树,它站相奇特,是个斜斜的"Y",远看好像一把歪了杆的大伞,树下一米就是松软的沙堆。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贯彻执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薄弱地区,充分整合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构建一套乡村活力数据库,是补齐乡村治理短板,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乡村活力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国土空间规划是互动的内生关系。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对于我国乡村活力评价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薄弱地区,充分整合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构建一套乡村活力数据库,是补齐乡村治理短板,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乡村活力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国土空间规划是互动的内生关系。本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对于我国乡村活力评价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是对空间布局无序、资源利用低效、耕地分布碎片、生态系统退化为特点的乡村土地问题,通过"高起点全域规划、高标准整体设计、高效率综合治理,全面迭代升级"手段来进一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集约利用、乡村全面振兴的举措。文成县抓住土地这个乡村最大的物质财富,通过"土地指标流转给乡村建设注入资金,  相似文献   

12.
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用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乡村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制度,城乡资源长期配置不均,因此乡村仍然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区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则是产业兴旺的前提,而土地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因此,乡村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乡村旅游已明确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预示着乡村旅游将成为今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领域。土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载体,要发展乡村旅游,激活乡村发展的动力,实施乡村旅游用地的合理利用、规划和保护势在必行。一、乡村旅游用地的特性(一)用途的多功能性关于旅游用地的定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没有明确提及,只对“风景名胜用地”的含义进行了明确:“指风景名胜景点(包括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革命遗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的管理机构,以及旅游服务设施的建筑用地。”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乡村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截至2018年,中国有5.6亿人生活在乡村,乡村聚落仍是乡村居民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的空间载体。然而由于乡村无序的扩张以及城市的"挤压",乡村聚落出现"乡村病""空心化""布局分散"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以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为导向,进行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探索其驱动因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0%,城镇化走向成熟阶段,快速城镇化趋势开始放缓,乡村建设和振兴走向加速。然而,广大乡村地区的规划工作仍是长期以来的薄弱环节。英国的乡村保护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承和发展,其乡村地区呈现出优美的自然生态风光、与城镇无差别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这既源于英国人对乡村生活向往的传统,也源于完善的乡村发展政策、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的积极引导推动,以及农业产业、旅游和建设开发主体、乡村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和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记者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获悉,今年,辽宁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认真践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决破除土地收益用于"三农"的制度障碍,切实解决乡村建设发展的用地制约,为新时代美丽辽宁乡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用好土地是基础,增加投入是关键。据  相似文献   

17.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浙江省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乡村振兴要走在前列,必须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来谋划推进。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如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要素保障和政策制度供给,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是基础,优质服务是保障。我们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乡村发展绘好‘一张蓝图’,激发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局创新举措,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对策,强化资源要素科学保障,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加速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19.
<正>实施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中西部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方式落后,农地利用碎片化、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低效化等现象严重。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激活乡村自然资源生态价值,激发内生动力,将乡村自然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已成为我国中西部欠发达粮食主产区乡村振兴开篇破题的关键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是基础,优质服务是保障。我们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乡村发展绘好‘一张蓝图’,激发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局创新举措,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对策,强化资源要素科学保障,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加速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