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厂房中安装的动力设备易引发结构的振动,危害正常生产和结构安全。本文针对浮置平台隔振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建立了两自由度隔振体系的力学模型,给出了考虑楼板刚度时振动的传递率,分析了不同隔振器刚度和楼板刚度对隔振效果的影响。对某实际工程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析,对比了隔振前后的楼板振动响应,隔振效果显著,且未改变动力设备振动的频谱特性,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没有影响。对隔振后的厂房结构进行现场振动测试,楼面振动响应得到有效控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设备区域减振率达到70%~80%。  相似文献   

2.
某工矿企业破碎筛分车间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厂房,布置有9台破碎机,且破碎机基础与主厂房结构没有脱开.破碎机的工作扰力导致结构振动严重.利用吊车冲击和地脉动现场实测了结构动力特性参数,而后测试了破碎机不同开启工况下的结构整体和设备基础的振动线位移,根据实测值评估了厂房的振动安全性.采用ANSYS(R)程序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再预测破碎机改造后的结构振动位移大小.改造两台破碎机后再次进行了结构振动现场实测,改造后结构振动明显减小,测试结果与有限元预测结果基本一致.本文的振动测试和治理方法可以为类似工业建筑振动超限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厂房精密仪器工作平台的微振混合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车辆运行过程中引起的竖向地面微幅振动是影响高科技厂房精密仪器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隔振与主动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系统,以高科技厂房及精密仪器工作平台的有限元动力方程为基础,采用子优化控制方法建立了高科技厂房及精密仪器工作平台的分析模型,探讨了车辆运行所引起的高科技厂房精密仪器工作平台竖向微幅振动的混合控制分析方法。一座典型的三层高科技厂房的算例分析表明,采用混合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高科技厂房精密仪器工作平台的竖向微幅振动。  相似文献   

4.
水轮机流道压力脉动诱发厂房振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轮机压力脉动是引起厂房内源振动的主要诱因,如何在振动系统中合理、准确地施加水力荷载的振源特性,是目前机组振动分析的主要难点.文中将压力脉动假定为简谐荷载,通过跟踪楼板的振动变化和共振校核确定机组的振源特性,采用有限元法精细模拟了水轮机流道压力脉动诱发的厂房振动问题,并结合电站特点提出振动控制标准的建议值,由此对振动进...  相似文献   

5.
以凤滩水力发电厂一副厂房为例,基于梁元和壳元建立空间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了厂房的动力特性和几种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并进行了相应工况的动态测试,对测试结果与计算成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测试结果可靠,分析模型正确,找到了该厂房砖混结构开裂为振动过大所致,提出了相应的振动控制策略,为类似结构的振动安全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层工业厂房引进大型动力设备而引起的结构振动时有发生。为了研究动力设备扰力作用下结构振动问题,结合某筛分楼在振动筛工作时厂房振动强烈的工程实例,通过现场振动测试和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模分析,对比理论分析结果与振动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确定振动原因。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二次隔振加固方案,加固前后的理论计算值对比表明:二次隔振方案减振效果显著,可为既有结构异常振动的减振加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厂房动力特性测试及加固效果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对某生产厂房的动力特性现场测试和对厂房结构的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结果。在掌握该厂房振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厂房结构的特点提出增设钢斜撑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并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加固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8.
多层选煤厂房的受振层楼板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设备层楼板的振动问题是工程中一种易发的振动事故,本文就多层选煤厂的非设备层楼板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楼板振动产生的机理。文中提出了非设备层楼板振动分析的两步骤法:(1)通过对局部楼板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来定性判断楼板是否在设备的共振区,从而对楼板是否出现共振进行初步判断;(2)采用结构-设备复合系统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非设备层楼板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实际工程算例的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该方法为选煤厂的非设备层的楼板振动研究提供了思路。最后,本文对多层选煤厂的非设备层楼板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科技厂房结构微振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科技精密仪器厂房,对环境微振动非常敏感,要求控制结构的振动位移和速度。本文利用Kanai-Tajim i功率谱密度函数,模拟由交通工具引起的地面扰动,对某洁净室框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微振谱分析。通过计算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基频以及响应功率谱,得出振幅范围,从而获得结构在环境微振下的响应。为了研究结构微振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种梁柱截面尺寸的振动响应,通过与微振动通用标准BBN-VC比较,评价了结构微振性能,为结构抗微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某核电站厂房由于工艺需要进行了设计改进,为保障厂房内核安全相关设备的抗震安全性,需要进行楼层反应谱的评估。考虑不同的场地动力数值模型,在均质场地和分层场地条件下,对比分析了此设计改进厂房与参考电站厂房的自振频率、典型的楼层反应谱及加速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此设计改进使厂房结构较参考电站偏柔性;在水平X方向及竖直Z向,典型楼层的反应谱峰值偏大,水平Y方向的典型楼层反应谱峰值偏小,且变化幅值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1.
顶层空旷之多层建筑的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文献(1)的订正篇,改正了该文从子结构稳态强迫振动观点计算结构自振频率时出现的失根错误,并依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改进了对一座厂房的震害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地震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厂房角柱、高低跨柱列以及远离山墙的排架柱震害加重;中柱列支撑的破坏率是边柱列的数倍。这说明地震时厂房屋盖产生了转动和水平变形。实测资料也表明,房屋存在着平移-扭转耦联振动。 本文根据实测数据和震害规律,提出非对称单层厂房考虑扭转、屋盖变形以及砖围护墙有效刚度的空间结构力学模型,建立厂房在多维地面运动作用下的差异平移-扭转耦联振动的运动方程。文中并引用国内外实测和实验所提供的屋盖和砖墙的刚度数据,应用弹性反应谱理论,给出求解结构地震内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刘必灯  郭迅 《中国地震》2019,35(2):226-237
西南交通大学建成的8m×10m/160t振动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振动台,对其运行质量和振动影响进行评价具有示范效应。探讨该振动台振动影响的现场实验于2017年初展开,实测结果表明:该振动台在工作频段内受控性能很好,对地震动信号重现度很高;台面满载满负荷运行时实验室建筑基础10m以内地面振动加速度实测值不超过6.6gal,振动速度小于2mm/s,不会对实验室厂房及附属办公建筑的安全、使用舒适性及人们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结构振动,论文基于负刚度理论,设计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被动减振装置。该设备通过正负刚度子结构并联,提高系统承载能力,降低系统固有刚度,从而有效隔离低频振动。通过分析该装置的结构和刚度特性,建立了设备的刚度函数表达式及平衡位置处的零刚度条件,进而找到了影响设备的主要参数并对其进行优化。采用MADI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安装该设备的框架结构的减振效果,并与原框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设备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振动,且参数优化结果是有效的。该研究成果为后续试验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受动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厂房楼面产生较大竖向振幅的原因,对其进行了结构加固设计,包括对楼面结构主梁、次梁、楼板及下一层柱子的加固处理,根据施工完毕后的实测结果分析,楼面竖向振动幅度大大降低,达到了减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三维隔震对保护核电厂结构和内部设备设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设计了一种三维隔震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水平隔震层和竖向隔震层,在竖向隔震层中设置抗摇摆装置以达到控制结构摇摆反应。其次,对三维隔震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验证,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减小上部结构地震响应。最后,对核岛厂房采用三维隔震技术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强震作用下核岛厂房三维隔震结构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单层厂房桥式吊车起吊重物时对排架下柱造成冲击的现状,基于振动力学理论,分析垂直动载环境下吊车梁及下柱体组合体系的振动特征,得到下柱垂直位移的动态响应数学表达式,显示振动位移出现两次突增,其中第一次突增伴随位移方向的突跃性改变,成为下柱的最剧烈振动,整个振动持续时间约5.5s。结合具体算例探索相关因素对下柱位移的影响规律,发现增大柱体材质的粘滞系数、弹性模量以及动载衰减系数,可缩短振动时间、降低位移振幅、推迟乃至消除二次位移峰值;而增大起吊重量对振动时间不产生影响,但会使振幅显著增加。在此基础上,以垂直动载对振动系统作功为势函数,采用尖点突变理论建立下柱稳定性状态的判别式,并结合示例阐明通过判别式预测系统稳定时任一参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震灾防御技术》2022,17(4):651-665
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是核电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附属厂房可能导致反应堆厂房处于最不利工况状态,对地基土-反应堆厂房-核电辅助厂房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响应进行研究。基于PASSI算法,提出显-隐式单元层计算方法,实现显、隐式交替计算,保持高效性的同时,提高计算稳定性。通过场地分析算例和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算例,与ABAQUS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以某核电站为对象,分析同一基础上相邻厂房对反应堆厂房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岩场地上,安全厂房通过基础和场地对反应堆厂房的作用较小,对反应堆厂房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小;地震动输入下,燃料厂房和电器厂房加大了反应堆厂房位移峰值,减小了反应堆厂房加速度反应谱峰值,并使反应堆厂房顶部点加速度反应谱峰值向高频移动;与反应堆厂房共用同一基础的辅助厂房,应与反应堆厂房作为整体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至少应将与反应堆厂房相连的辅助厂房作为整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智能导钻井下工具及仪器在钻进过程中产生复杂的振动,剧烈或长时间振动会造成井下仪器的电路故障与钻具机械疲劳破坏,引发钻井事故,增加钻井成本.为了验证井下仪器的振动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需要开展破坏机理、井下工况数据采集与分析、测试与试验的体系化研究,在实验室充分发现仪器潜在的故障,不断迭代升级,提升仪器可靠性.本文通过自主研制的井下振动冲击记录仪器在实钻井中采集真实的振动环境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制定了三个方向的振动试验条件;定制研制了国内首台专门用于井下仪器测试的双台并激振动试验系统,研究了基于双台振动设备的并激振动试验与测试方法,实现了实验室条件下真实模拟井下振动环境,构建的系统化井下振动试验平台有效支撑了井下工具及仪器的高质量研发.  相似文献   

20.
基于系统耦和振动微分方程,分析了结构内摩擦摆隔震设备的响应规律和隔震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的摩擦摆系统能够显著控制设备的地震绝对加速度响应从而有效提高设备的抗震可靠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