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遥感信息对地动态定位精度问题,用模拟数据推算了CCD推扫成像方式下,星载GPS天线定位精度对定位的影响;并用同一组试验数据按三种方案(①只用地面控制点而无GPS观测值;②只用GPS观测值而无地面控制点;③GPS观测值加地面控制点)进行了对地定位精度的比较;同时考虑了GPS天线中心与CCD扫描中心间的转换以及GPS观测值所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与光束法平差所在局部切面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卫星测地事业的实际,对近期发展提出建议,内容包括:研制和引进轨道改进软件,对GPS结果施加对流层天顶方向改正数;建立多种模式作业结合的GPS控制网;研究GPS和常规地面测量技术的最佳结合方式,倡导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会战和联测;公布已测GPS工程项目信息;扩大施测成果的应用范围,拟订国家统一的GPS接收机检验标准,建立规范的检验设施和场地,扩大GPS技术在测地学中的应用领域,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提出GPS快速定位所必需的最短观测时间问题,并讨论了为保证与观测时间为1~2h时的定位精度相当而需要的最短观测时间;总结了利用最短观测时间上采集的数据进行GPS快速定位的方法,完善了GPS快速定位理论;最后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遥感信息对地动态定位精度问题。用模拟数据推算了CCD推扫成像方式下,星载GPS天线定位精度对定位的影响;并用同一组试验数据按三种方案(①只用地面控制点而无GPS观测值,②只用GPS观测值而无地面控制点,③GPS观测值加地面控制点)进行了对地定位精度的比较;同时考虑了GPS天线中心与CCD扫描中心间的转换以及GPS观测值所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与光束法平差所在局部切面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GPS快速定位理论及数值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首次提出GPS快速定位所必需的最短观测时间问题,并讨论了为保证与观测时间为1~2h时的定位精度相当而需要的最短观测时间;总结了利用最短观测时间上采集的数据进行GPS快速定位的方法,完善了GPS快速定位理论;最后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6.
GPS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GPS技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近几年来一方面为了满足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的需要和对付美国的‘AS’及‘SA’政策,在相应的GPS硬件和软件方面有不少新的进展;另一方面GPS的优点正不断被人们认识,不断地开拓新的应用领域;第三方面的进展是建立了全球性的GPS技术服务机构,它向全世界GPS用户提供GPS精密星历、星钟差、极移、追踪站的动态坐标和观测数据等资料。  相似文献   

7.
全球定位系统是用于导航和定位的可靠系统。GPS和其它测量方法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克服自的不足。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以下几种结合使用的发展情况:GPS和摄影测量相结合,测定摄影测量点位;GPS和惯性导航系统相结合;GPS和航空重力仪相结合确定地球重力场以及通过GPS确定瞬时海平面和波高。最后介绍了GPS和其它测量方法相结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有关GPS方面的许多文章都以极大的热情报道GPS是如何给定位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毫无凝问,总的说这是没有错。但是无论如何,在应用GPS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进行讨论。为了使用户便于理解,这里将这些问题分为两类。一类可看成是人为造成的,如选择可用笥(SA),抗窃密(A-S)等,其中大部分均可通过过政策的调整加以消除;另一类则是GPS系统本身所固有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之一就  相似文献   

9.
GPS国际地球动力学服务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过去的7年里,IGS自身的迅速发展和优化使用全球GPS网的国际合作,远远超出了人们预先的想象。本文首先讲述了IGS的潜在发展领域-GPS支持其它科学领域的应用需要;然后,涉及了未来使用GIS服务和产品可能出现的产业行为,以及GIS运行将出现的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利用GPS监测地壳运动的空间分辨率,目前普通采用GPS大地测量阵列。根据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在卫星几何分布良好的期间,为了得到相对位置逐日亚毫米级的重现度,每站观测半小时就够了,可见GPS大地测量阵列是一种高经济效益的观测模式。最后在探讨美国洛杉矶盆地扩展GPS网方式时,对永久性GPS大地测量阵列的经济效益问题却发生了争论。我们也面临扩展GPS网的问题,为了集思广益,制定我们自己扩展GPS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如何应用GPS来联接两个局部坐标系的问题。给出了两种求转换参数的方法:利用GPS网平差后的平面坐标求转换参数;在GPS网平差的同时求两个局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广域差分GPS实时定位系统的基本思想、基本构成、工作流程和它的技术特点,针对广均差分GPS实时定位系统中的数据通讯和难点,难过改进计算技术和软件的方法,提出了分布式广域差分GPS这时定位系统。相对通常的广域差分GPS实时定位系统来说,该“分布式”的技术特点是以预报精密星历来代替星历差分改正;设立地区性差分基准站来计算星钟差分改正和电离层差分改正;极大的降低了主控站和跟踪、用户站之间的大范  相似文献   

13.
利用GPS测得的高精度大地高差求定正常高高差,是GPS定位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湛江地区实测GPS水准资料,用最新DQM94A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重力异常,作了用GPS水准的重力异常样条逼的求解正常高的尝度。计算结果表明,精度优于一般常用的曲面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辽宁阜新引水工程中建立了GPS三维控制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布网方案,数据处理、平差计算和成果精度作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低丘山区应用GPS进行水准测量的可能性。实践表明,在低丘山区运用GPS水准测量,可以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最后对GPS定位技术在水利、输油管线、输电线路、铁路高速公路等线性工程带状网测量中的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朱兰艳 《测绘工程》1996,5(3):28-32
针对测量生产中地面网与GPS网不衔接的问题,讨论了地面网与GPS网采用里查德法和周江文法进行平差连接,从而使地面网与GPS网连接成一个较合理的体系,并对地面网与GPS网连接后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周江文模型对地面网与GPS网平差连接更适用。  相似文献   

16.
GPS工程控制网的若干特殊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GPS定位技术的优点,讨论了建立GPS工程控制网在踏勘、设计、观测及数据处理方面的若干特殊问题,并提出高精度工程控制网GPS数据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高原山区GPS基线向量可靠性问题探讨曹以恒敞东(云南工业大学,云南省测绘局一大队)GPS测量是用接收机与天线组成的测地系统,接收GPS卫星信号实现空间点定位的高新测量技术,它为定位测量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一般而言,GPS具有全天候作业,观测操作...  相似文献   

18.
多余观测分量与可靠性度量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相关观测值与非相关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值域问题;论证了相关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与内可靠性指标的不一致性;进一步研究了可靠性指标的应用问题,认为当观测值的复相关系数不同时,应同时考虑内、外可靠性指标;最后,以GPS准动态测量为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GPSRTK)的原理及其组成,并着重论述了在实施GPSRTK测量时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相关观测值与非相关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值域问题;论证了相关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与内可靠性指标的不一致性;进一步研究了可靠性指标的应用问题,认为当观测值的复相关系数不同时,应同时考虑内、外可靠性指标;最后,以GPS准动态测量为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