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旭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11):105-109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海涂资源丰富。随着我国海洋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浙江应合理开发利用海涂旅游资源,以促进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参考国内外海涂资源开发相关文献,针对浙江海涂旅游资源开发,总结了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海涂生态保护、开发资金投入、发展理念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提高海涂环保认识、改善投资环境、管理体制建设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莱州湾东岸海涂开发与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莱州湾东岸海涂资源的特点,对目前海涂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及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地下海水入侵日趋严重、河道挖沙对海涂的破坏和海涂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地下水采补失调,地下海水入侵严重;河道、海滨挖沙现象严重,影响海涂的平衡与稳定;水体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海洋灾害频繁。探讨了莱州湾东岸海涂开发与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海洋公益服务的重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海洋开发历史悠久 ,长期以来为支持和保障开发利用海洋和海岸带资源 ,浙江省在海洋公益服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例如海塘建设 ,海岸带、海涂、海岛资源调查 ,海洋功能区划 ,海洋渔业调查与区划 ,海洋能资源区划 ,海洋环境和灾害预报 ,海洋地质矿产勘探 ,海洋测量 ,海洋遥感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合理利用海洋、海岸带资源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推动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占全国海涂面积1/5的江苏省海涂,对于人多地少的江苏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科学、合理、综合地开发利用海涂土地资源,将为发展苏北,振兴江苏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东棉花原种场较为成功的开发经验,论述综合开发利用海涂资源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上海市江海岸线全长464.4公里.其中岛屿岸线长293.6公里(大、小金山岸线未计在内),占全部岸线长度63.2%,大陆岸线长170.8公里,占36.8%.根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综合调查技术组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规划纲要"的要求,在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领导小组具体领导下,组织了全市30余个单位,于1980-1981年开始,对气象、陆地水文、海洋水文、地质、地貌、化学、生物、环保、土壤、土地利用、海岸工程、遥感应用等十二个项目,按照全国统一规范及规程,陆续开展调查工作.本文主要根据这次调查的收获和前一阶段各专业项日的调查资料,就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的利用现状、有效经验,扼要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海涂—一种潜在的土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涂作为一种潜在的土地资源,主要分布于海岸、海湾和河口三角洲,按成因可分为平直海岸、泻湖海湾和河口三角洲三种类型。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海涂自然条件的不同,海涂围垦可以分为农业围垦、协业围垦、水产养殖业围垦和滨海新兴城镇、港口、开发区用地围垦等。海涂的开发利用应从全局的需要和资源的自然属性出发,进行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以利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漩门湾二期围垦工程的一些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漩门湾二期围垦工程是浙江省东南沿海的玉环县漩门湾海涂围垦计划的一项延续工程。整个围垦工程计划分三期进行,总围垦面积为14万亩,占玉环县海涂资源(约17万亩)的82%。历史上该地区虽有分散的海涂围垦活动,但是大规模的海涂围垦是从漩门湾一期工程开始的,最初制定漩门湾海涂围垦计划时,由于受单一农业经济思想的影响,围垦总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耕地,蓄水解决农田水利问题(围垦、蓄淡)。  相似文献   

8.
综合开发利用海涂资源,是我国国土开发和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大计。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盐城市海涂综合开发利用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海涂地区创建无花果生产基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果树作为综合开发利用海涂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挥我国沿海资源的最佳综合功能和优化效益,改变现有种植业的不合理结构,缓和江苏人多地少的矛盾,都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基于对海涂自然状况的调查和多种果树耐盐筛选的初步试验基础,观察研究了无花果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分析和论证了无花果在海涂开发利用中的经济、药用、生态、社会的综合效益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创建海涂无花果生产基地的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论述我国海涂资源经济评价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以价值规律、地租理论、投资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原理为理论基础,设计了符合我国实际且简便易行的海涂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体系,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海涂围垦与海岸防护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江苏省海涂资源、滩涂开发成就和海涂围垦规划,并介绍了江苏省海岸防护现状,以及江苏省海岸防护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大丰市在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农业资源中,坚持实施“开发与保护”并举,“建设与治理”并重的发展原则,使其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由90年代初的不足1%上升到6%以上,生态环境成为第一道最有效的绿色屏障。 大丰市有得天独厚的海涂后备土地资源。全市有海涂面积116万亩,相当于陆地的耕地  相似文献   

13.
自1980年开始,历时七年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胜利结束。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岸带调查成果,已全部通过国家级验收。目前正在组织编写全国性的专业报告和综合报告。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一、任务的由来“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是由两项任务合并而来的。一项是列入全国科技项目中的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一项是列入农业区划项目中的海涂资源调查。 1979年8月,由国家科委、农委、总参谋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水产总局联合向国  相似文献   

14.
射阳县海涂资源丰富,海岸线长109km,滩涂面积7万ha,是江苏省海涂大县之一。近年来,我们按照“公退民进,退淡还海,退粮扩特”的思路,激活投资主体,突破海水养殖,大力发展特经,实现了有序开发、有效利用、有偿使用,探索出了综合开发利用滩涂的特色之路。目前,全县建立了新的海涂开发机制,建成了8000多万公顷的海水育苗、养殖基地,建设了优质稻米、盐化工等六大特色化产业基地,2000年全县海涂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的60%以上,海涂正在成为射阳县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1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公退民进”步伐…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海涂资源的基本特点中国海涂资源十分丰富,淤泥质海涂的总面积约2500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河入海平原沿岸。如辽河口沿岸,黄河下游平原的渤海湾、莱州湾沿岸,故黄河与长江三角州的江苏沿岸及杭州湾沿岸。其次,分布在浙江、福建、两广沿岸的一些港湾内,是注入海湾的河流及涨潮带来的海域泥沙淤积形成  相似文献   

16.
逢自安 《海洋科学》1982,6(1):64-64
1981年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技术指导组扩大会议对温州试点成果进行讨论后,浙江省即继续开展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海洋水文、滩地沉积、生物、化学、环保、社会经济评价、土地利用、土壤、气候和海岸制图等调查课题,其工作重点放在杭州湾。杭州湾是典型的河口湾,有  相似文献   

17.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境,同越南相邻,有两市、两县、一港区(北海市、钦州市,合浦县、防城县,防城港管理区),座落在北部湾沿岸。随着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和开发试验的进行,使  相似文献   

18.
项目围绕加速浅海滩涂开发利用的目标,运用有关海涂开发利用的适用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进行组装配套,采用立体开发和分级开发的方式,提高了海涂资源的利用率、土地产出率、产品商品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相应的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海涂开发利用中果树业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东临黄海,海岸线长达1000公里左右,建国以来已开发利用的滩涂面积700多万亩,海堤内外尚有可围垦利用的土地资源约150万亩。我省人多地少,开发利用海涂资源的前景十分广阔。海涂开发利用在我国虽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大部分地区的开发历史为期较短。我省北部南通、盐城地区沿海滩涂,1920年前后才开始有较大规模的兴垦植棉。建国后,专门成立围垦机构,对滩涂进行规划,修筑海堤,兴修水利,举办农场、畜牧场、林  相似文献   

20.
张希然  罗旋  陈研华 《海洋学报》1994,16(4):130-136
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海岸线长1507km(含岛屿岸线),沿岸多溺谷性浅海湾,有九洲江、南渡河等注入.在潮间带及其紧邻浅海湾(-5m以浅)形成大片海涂.这些海涂多数质地较合宜,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是发展海味品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部分海涂利于农用和港口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