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强 《地下水》2012,(2):53-55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汾河流域静乐县断面、岚县断面及娄烦县断面的水体质量进行评价,并确定水质优劣顺序,为优先污染控制以及水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为岚县断面监测水质较好,娄烦县断面次之,静乐县断面监测水质较差。在水质较差的断面应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水质管理,从根本上改善流域水质现状。  相似文献   

2.
张津宁  张金功  席辉 《地下水》2012,(4):199-201
根据前人对阿拉尔断裂的研究调研发现目前对阿拉尔断裂的几何学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走向、倾向、倾角和断距等方面,在断面的构造结构特征上研究欠缺,如断面的顶端构造特征,断面与两侧的岩层关系等。由于对阿拉尔断裂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不同以及资料上的差异,得出的阿拉尔断裂演化的结论也有所差异,建议加强对断裂断面结构及影响断裂发育的动力因素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用于仅以探矿为目的,不为采矿利用,不长的探矿平巷及斜坑施工中,我们一般地采用了合理的较小巷道断面,同样满足了地质要求,获得了强进速度快,工程成本低,而又安全的良好效果。工效一般提高一倍左右。通过244队以及其他各队使用小断面巷道的经验,概括有下面几点好处:1.岩石压力较小,保证安全:在距地表较浅岩层中掘进巷道,地压对巷道的压力一般较大,特别当巷道断面较大时,虽然加强支护,  相似文献   

4.
辽河干流铁岭段近五年水质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玲 《地下水》2005,27(6):422-423
依据辽河干流铁岭段4个水质监测断面近5年的监测数据,对主要超标项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开发、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以及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肖明清  徐晨 《岩土力学》2020,41(5):1690-1698
为定量评价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并指导支护设计,提出了隧道临界稳定断面的概念及基于临界稳定断面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隧道临界稳定断面就是与设计开挖断面中心埋深相同、几何形状相似在无支护状态下围岩能够自稳的最大断面;(2)当设计开挖断面小于临界稳定断面时,临界稳定断面与设计开挖断面之间的围岩可以作为支护结构利用,且当其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时,认为围岩能够长期自稳,除进行局部防护外,不需要系统支护,否则需要补充工程支护措施;(3)当设计开挖断面大于临界稳定断面时,需要进行工程支护;(4)提出了设计支护力的计算方法,即认为破坏区范围内的围岩为松散体,设计支护力 应能维持该松散体的稳定且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通过该方法,对两种典型断面形式的铁路隧道的临界稳定断面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不同围岩级别、不同埋深条件下围岩的自承载安全系数与所需的工程支护力。研究成果可以为隧道围岩稳定性的量化分析、支护设计等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学断面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扼要介绍全球地学断面(简称GGT)计划和中国地学断面计划的产生;中国地学断面计划宗旨;中国地学断面的布署及其实施、完成概况;中国地学断面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与新认识;最后,对中国地学断面计划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地质构造分析,地应力测量,地应力场的反演和岩石力学实验的基础上,对昆仑山隧道多种断面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给出了不同断面的应力分布图象,指出了不同断面应力分布的特点以及断面形状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同时计算了围岩的强度与应力比,对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比,优选了隧道断面形状。  相似文献   

8.
地面沉降钻孔全断面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钻孔全断面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可以获得地面沉降过程中多场多参量数据,实现钻孔全断面的精细化监测。阐述了钻孔全断面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概念,并重点介绍了该技术涉及的传感光缆和传感器选择、钻孔回填材料、光缆-土的耦合性评价和光缆及传感器植入方法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系统。最后,结合苏州盛泽地面沉降光纤监测案例,介绍了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过程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9.
河道断面概化是开展水文、水动力学模拟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已有概化方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流域水文模型的概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实测断面的水深~过水面积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概化梯形断面的下底宽和边坡系数两个重要参数,使得概化后的断面与实测断面保持一致的水位~流量关系.以图们江流域为例,应用该方法对流域内15个实测断面进行概化,同时分析断面集水面积与断面形状、大小间关系.实例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较好地对河道断面进行概化,可应用于分布式水文模拟.  相似文献   

10.
地学断面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综合资料,从中得出的地学信息是提供科学决策、促进社会科技事业和生产力发展的依据.在MAPGIS软件基础上的中国地学断面数字化图形库的建立过程中,地学断面中的每一个实体,在颜色、符号以及线型等方面都被规划统一.地学断面中的特征主题进行了层名划分以及层名、实体的编码,形成分层标准和编码准则.利用MAP-GIS的编辑子系统和Access关系数据库软件,建立了中国地学断面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将它们联接起来,从而建立了整个中国地学断面数字化图形库.  相似文献   

11.
从屏障装置的位场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编绘测深拟断面的新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用该方法绘制的测深拟断面,与实际地电断面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2.
江河断面旱限水位(流量)是流域干旱预警的重要指标,可作为启动流域抗旱应急响应、指导水利工程开展抗旱调度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江河断面旱限水位的相关概念和技术问题,完善了江河断面旱限水位(流量)的内涵,指出其是表征河流进入低枯状态即将产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缺水风险的水位(流量)阈值。考虑不同干旱程度及干旱期用水规律,从分级分期的角度提出适用于不同类型河段的江河断面分级分期旱限水位(流量)确定方法。通过对渭河临潼断面和抚河廖家湾断面的实例应用,验证了算法对资源约束型和综合约束型断面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本研究为水旱灾害防御部门制定江河断面旱限水位(流量)提供了通用算法,能够为干旱预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定量评价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并指导支护设计,提出了隧道临界稳定断面的概念及基于临界稳定断面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提出了隧道临界稳定断面的概念,即与设计开挖断面中心埋深相同、几何形状相似在无支护状态下围岩能够自稳的最大断面;(2)当设计开挖断面小于临界稳定断面时,临界稳定断面与设计开挖断面之间的围岩可以作为支护结构利用,且当其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时,认为围岩能够长期自稳,除进行局部防护外,不需要系统支护,否者需要补充工程支护措施;(3)当设计开挖断面大于临界稳定断面时,需要工程支护;(4)当需要工程支护时,提出了设计支护力的计算方法,即认为破坏区范围内的围岩为松散体,设计支护力P_(i)应能维持该松散体的稳定且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通过该方法,对两种典型断面形式的铁路隧道的临界稳定断面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不同围岩级别、不同埋深条件下围岩的自承载安全系数与所需的工程支护力。本文可以为隧道围岩稳定性的量化分析、支护设计等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林华  邓建 《安徽地质》2009,19(2):146-148
介绍了纵横断面测量工作的一种新方法,通过适当加密地形特征点,利用VBA编程方法在数字化地形图上生成纵横断面及其文本文件,高效而灵活地完成纵横断面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丽香中义隧道片理化玄武岩段地质构造复杂,围岩软弱、破碎,地下水较发育,地应力极高,边墙大变形灾害突出,开展了3种围岩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措施的现场试验研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从支护加强角度出发的大变形Ⅰ型支护方案和大变形Ⅱ型支护方案,试验段边墙变形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换拱率由100%分别降至38.50%和22.22%;开挖断面支护成环时间对边墙收敛变形控制影响巨大,掌子面开挖后断面支护应尽快封闭成环;从支护和围岩双向加强角度出发的"大变形Ⅱ型支护+边墙施设6.5m长锚杆"施工方案,成功控制了试验段边墙的大变形灾害,换拱率降至0%。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青藏铁路沿线P32和P33监测断面连续10年的含融化夹层路基的地温和变形场地实测数据,分析了该两处监测断面左路肩下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季节冻结最大深度、融化夹层厚度及多年冻土人为上限附近地温的年变化过程;同时分析了P32和P33监测断面左右路肩的总沉降年变化过程、P32监测断面左路肩地温场对变形的影响及P33监测断面左右路肩地温场差异对左右路肩差异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P32和P33监测断面左路肩下多年冻土人为上限逐年下降、季节冻结最大深度基本不变、融化夹层厚度逐年增厚及多年冻土人为上限附近地温逐年升高;观测期内,P32和P33监测断面左右路肩变形均以沉降为主,且P32监测断面左右路肩的总沉降变形量均小于P33监测断面;其中P32监测断面左路肩暖季沉降变形明显,冷季发生轻微的冻胀变形,且发生沉降和冻胀的时间略滞后于路基下部温度场的变化;P33监测断面左右路肩地温场的差异导致左右路肩存在差异沉降,且其差异沉降值随时间逐年变大。  相似文献   

17.
阿热勒托海河流域暴雨洪水灾害频繁,对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根据阿热勒托海河区域特征、洪水特性,对重点防洪河段的7处设计洪水计算断面及防洪工程设计节点断面进行洪水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流域的洪水类型、成因及历史洪水特征。结果可知:该流域主要发生雪型洪水,暴雨型洪水与混合型洪水,计算出阿热勒托海河历史洪水重现期57年。研究结果可达到加强流域防洪工程建设,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梯形断面明渠中纵向离散系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提出了一种确定梯形断面纵向流速分布的方法,研究了梯形断面明渠中流动横向不均匀和垂向不均匀对纵向离散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针对梯形断面明渠流动的纵向离散系数计算公式。公式将纵向离散系数与反映断面流速分布不均匀和壁面影响的参数建立联系,机理更加清楚,预测结果与其他学者相应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方法理论推导过程严密,不依赖于特定的试验结果或实际测量资料,为梯形断面明渠的污染物混合输移过程中参数确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拟建的大理—瑞丽铁路穿越横断山区南段的滇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都极为复杂,其中高黎贡山深埋超长隧道的工程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困扰铁路选线、设计和施工的重大工程难点。针对不同形态隧道断面可能对高黎贡山超长隧道工程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问题,在充分综合该区野外地质调查、地应力测量、岩石力学实验等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应力分析软件对不同形态隧道断面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给出了应力分布图像,分析了断面应力分布的特点和断面形状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同时,计算了围岩的应力与强度比,对2种不同断面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比,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隧道断面形态下的隧道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据此提出了铁路隧道断面设计与施工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渠道纵横断面设计的混合动态规划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渠道纵横断面设计的定性定量混合系统动态规划模型,其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各渠段纵横断面设计参数、渠道断面形式、衬砌方式和梯级泵站的位置、个数、扬程的优化规划问题.为类似的系统优化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