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意一:重基础 高考复习首先要切实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深化。但是能力在本质上却不依赖于知识的多少,而依赖于对知识的理解,依赖于对各种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掌握。没有必要的知识背景和必要的地理“词汇”,能力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应让学生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能力为纲进行综合复习演练。如复习中国地理总论部分是中国地理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好中国地理的基础,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复习掌握我国地理环境、位置、  相似文献   

2.
李伟  孙忠才 《地理教学》2010,(18):16-18
一、引导学生夯实“双基”。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总复习中学习的重点,学生只有灵活而牢固地掌握了它们,才能触类旁通,进而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因此,在地理总复习中,要夯实“双基”。复习“双基”,并非是基础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注意发掘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与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地理学科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检测学生理解地理事物发生和变化过程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因此,地理学科的高考复习应坚持以地理学科《考试说明》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最近几年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强调基础、内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注意高考地理复习前期和后期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是通过在高考地理后期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提高复习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地理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地理复习课需要抓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文章以"城市化"一节课堂教学为例,对其"双基"落实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讨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汪清 《地理教学》2011,(23):19+7-19,7
在设计气候专题时,教师应该打破第一轮复习中知识和技能固有结构的束缚,以一种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复习。教师要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让学生重视气候知识系统的梳理和知识结构的构建,总结气候分布规律,分析气候要素的时空联系,多角度比较异同,归纳特征,从而强化学生知识重组意识和思维线索的形成,并将学生已经具备的气候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气候知识的应用能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徐律 《地理教学》1994,(3):25-25
在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上精心构思、开拓新思路,对学生潜在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发展趋势,这无疑对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地理复习中要将能力的培养处处落实。  相似文献   

7.
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应以一定的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前提。进入高三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如果在课堂上由教师重新灌输、学生机械回顾,那么课堂会被教师的声音所占据,课后学生仍然会遇到很多做不出的地理问题。但是如果知识是学生思维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综高考地理试题不脱离中学地理学科所学内容的范围,但是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理解程度和灵活应用能力,突出能力立意,而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重知识容量轻思维密度的现象,因此应该摆脱停留于知识层次进行复习的现象,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尽快从知识层次向能力层次转移,以便提高复习的思维密度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大思维密度,要注意重视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张爱娣 《地理教学》2013,(16):37-39
在地理高考中,区域地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区域特征的分析是高考命题核心内容。区域地理教学容易出现为掌握大量的区域地理事实让学生机械记忆各区域的区域特征增加学生的负担,并出现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分析应用能力较差、地理空间尺度意识较差、知识不能有效迁移等问题。高中区域地理复习应重在让学生学会构建和运用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分析的思维框架,培养学生通过空间尺度的变化进行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能力。依据认知心理学原理,结合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阐述了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分析思维框架的构建和应用过程,以及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分析思维框架构建和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过去高考复习往往是机械重复多,整理加工少;记忆结论多,思考过程少;知识背诵多,能力培养少;被动做题多,独立思维少。现在要重新审视过去的复习方法,改革不适应高考要求的局面,特别要体会高考命题改革的思想。在高三地理复习时要充分体现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思想,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合作式教学方法,建立双向多边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服从祖国挑选的学习动力,以复习初、高中地理内容为载体,强化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人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高考中的地理试题总体上遵守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课程标准,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侧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测试,注意综合能力的考查。由于地理的综合性强和图表分析运用多,使综合能力中的地理试题难度较大,很多学生觉得地理学科在学习上"投入"多,成绩上"产出"少。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备考时间,采取正确的复习方法,把握好复习内容和能力要求,提高复习效果?以"本"为本,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是重要路径。但目前专题复习在  相似文献   

12.
地理概念教学对于中学生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掌握地理规律、提高综合思维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专题复习课的特点从地理专题复习中的主概念入手,通过对概念及其外延的详细解读,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结合实例,探究概念教学在地理专题复习中的应用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概念教学应用于地理专题复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理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闼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有些教师在课堂复习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复习的提高作用.把复习课变作“划书活动”。结果不仅不能得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且使复习课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因此.本人认为复习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复习方法.精心设计,使每节复习课不仅具有综合性、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力争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本人的做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王晓利 《地理教学》2013,(22):34-37
正地理复习课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知识的梳理、试卷的讲评及专题复习。地理复习课特别是对知识的梳理需要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进入到自己的地理概念地图中,修正补充和完善相应的知识点网络。对于现在很多年轻教师来说,最常见的知识梳理方式就是将各章知识点写在幻灯片上,旨在使学生清晰地看出章节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做的效果是节约了教师使用传统板书的时间,知识点的展示直观易记。可在笔者走访少数学生和教师之后,发现学生的复习效果不佳,学生甲甚至说"闪过的PPT幻灯片如过眼云烟",个别老教师说复习课从来不用PPT,经  相似文献   

15.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核心和落脚点,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支撑。本文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课教学设计以乡土资源为抓手,结合当前脱贫攻坚的时政热点,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致贫之因、脱贫之策和摘帽之路的分析,将区域分析的基本思路和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等基础知识和技能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信息解读和综合分析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等。同时,在社会现实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刘汉生  韩姣姣 《地理教学》2020,(8):43-45,50
概念教学是一个"知识重构"的过程,利于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已知的知识联系起来,对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结合概念教学要求和地理专题复习课型特点,探讨概念教学构建的地理专题复习课型的含义和特点,深入挖掘概念主线,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复习内容的针对性,以期寻求地理专题复习课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任石岭 《地理教学》2014,(13):53-58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新情境立意、知识抽查、能力考查"的原则,侧重考查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丝毫不回避主干知识。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试题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阐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及如何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达成地理高考试题考查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复习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自主建构有机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如何将以知识为中心的高考地理复习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考地理复习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复习?"高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新课改后很多的地理教师都反映课时紧张,特别是必修一的内容。为此化繁为简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张贤付 《地理教学》2023,(20):50-54
学科思想是学科的本质和灵魂,学科思维逻辑是学科研究遵循的基本程式。地理复习教学中秉持学科思想、学科思维逻辑,有利于提高复习课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地理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为此,本文从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建构、重点地理原理释问及高考真题解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解构。  相似文献   

20.
孙兴云 《地理教学》2021,(18):26-28
以实际地理问题为载体的主题式复习,是对所学区域地理知识的重组过程,通过情境创设、问题驱动、互动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稳定的、解决不同情境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素养,提高区域地理选考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