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海珠湿地自然学校生态和文化资源,阐述了自然教育"海珠模式"的运作机制,列举了面向公众、学校、企业和社区不同课程的执行模式。2016年参与自然学校的企业达到50余家,参与课程的学生达4万人,海珠湿地已成为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的重要桥梁,成为企业关爱教育、践行公益的重要平台,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饥,但是,要把学生学习的空间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把课外的知识充实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具有到自然界,到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去读“无字书”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因此,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生产、生活领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然选择。下面以西气东输建设工程为例,谈谈我开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在复杂的自然地理要素中,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明显、最重要。  相似文献   

4.
唐晓春 《地理学报》2001,56(6):743-743
自然地理学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学科的交叉和圈层的相互作用,在于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去审视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去审视地表物质的空间联系与地域分异规律。可是,过去的自然地理学教学体系和教材却存在着特色不突出的现象。从教学体系来说,自然地理学是一系列课程的组合:地球概论、普通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和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有的学校再加上普通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从教材内容来说,似乎是这些学科众多知识点的拼凑,缺乏横向的交叉、融合和联系。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以行动为取向的教育,通过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和行为方式。“社区服务式学习在经济类、财会类教育中的实践”项目,通过一种开放式、参与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到企业生存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用自己的眼睛了解企业、了解社会、认识人类、认识未来。  相似文献   

6.
梁新怡  司月芳  何嘉锐 《地理研究》2022,41(9):2482-2498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的进程中,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在全球构建起愈发紧密的联系网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区位选择和差异成为国内外经济地理研究的前沿领域。有别于传统的对区位资源论的分析,本文尝试将映射在区域尺度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网络资源运用于中资企业对欧盟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中,并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网络资源的异质性影响,以期丰富中资企业对欧盟投资的区位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现有国有企业网络资源不仅影响后续国有企业的投资选址,也影响后续民营企业的投资选址,但现有民营企业网络资源仅影响后续民营企业的投资选址。从时间维度看,2008—2012年国有企业网络资源和民营企业网络资源分别对后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选址产生影响,2013年以后,国有企业网络资源深刻影响后续民营企业的投资选址。这一结果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国有企业对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甚至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现今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建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以求摆脱第二次浪潮中工业社会盲目相信人类的技术力量,任意改造自然的主观盲目性。因而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海洋、空间等问题的学科当前均以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为研究目的。 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强调人和自然是伙伴关系,要建立人地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就强调人类首先要从控制人口数量做起,建立环境伦理道德观念。从人地关系协调出发去考虑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既要建立有益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人工生态平衡,又要保持和恢复自然生态平衡,根据区域自然结构和人类的经济开发能力,以及考虑社会文化特点,去建立一个人工与自然生态平衡的协调结构。要建立这样一种协调结构,土地研究是中心环节。也就是说,这个协调的具体表现,集中反映在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上。  相似文献   

8.
    
仙鶴的翅膀煽去了黎明太阳高高站起筑一道美丽的风景脚下的大地在沉睡中苏醒昨夜的憧憬终走出了梦境晨@向春林  相似文献   

9.
虽然,藏族人民世代生活在这条件艰苦、气候严酷的雪域高原上,但是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依然创立了属于本民族的原始宗教--苯教,后来又继承并发扬了佛教.在这两种教义的影响下,形成的藏民族特有的宗教文化和活动,对其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利多弊少的.与其民族心理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民居及丧葬习俗,也充分体现出了藏民族尊重自然的环保意识.藏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应该受到鼓励和继承,更值得大家去学习.对于藏族人民在发展经济中出现的不利于环保的行为,需要政府和环保工作者给予积极地引导,并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杨益芳 《地理教学》2011,(23):29-30,25
曾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困惑做过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共同的困惑之一是觉得地理知识点过于琐碎,没法系统地掌握。仔细研究学生的困惑之处,发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还停留在简单的识记和生硬的理解上,并没有学会去寻找琐碎的地理知识间的联系,用系统论、整体性的思维去重组地理知识,也就是没有发现地理知识间的韵律之美。这种困惑的出现与其怪罪学生,其实更多的责任在教师。现在由于受考试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戴敖锁 《地理教学》2013,(16):14-17
青少年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的矛盾冲突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巨大。本文从人的自然性与生存空间的去自然、家庭与社会、校园与社会、本土与全球等四个维度的时代性冲突入手,分析了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的心理与价值渴求。为了满足青少年社会化的心理与价值渴求,促进青少年健康的"社会化",笔者认为当代中学地理教育应进行变革,张扬如下教育价值与行动:亲近自然,促进生命健康完满的生命教育;走进自然与深入社会的实践教育;全球合作、国际理解基础上的民族主义教育。希望以此推动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地理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获得必须创新学习方式。地理学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学习领域使得地理学科成为研学活动的主角。通过带有自主、合作、探究特点的研学旅行综合课程的实施,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和社会大课堂,验证知识,生成新知识,感受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体验人地协调。本文以研学实践为背景,综合阐述了地理研学实践的过程、方法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并从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过程,并非结果。相对于传统学习中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研究性学习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袁飞林 《地理教学》2011,(19):42-47
一、课标解读 1.学习内容 (1)区位对工农业活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个方面。绝对区位指绝对位置,即位于哪里;相对区位指该地与周围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会影响工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般而言,工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  相似文献   

15.
金春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12,(6):47-52,26
一、师生纠错 1.核心概念理解流域、水系流域又称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高地成为分水岭。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在进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时,应紧紧围绕流域的整体性表现去分析。水系是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  相似文献   

16.
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杨勤业  吴绍洪  郑度 《地理研究》2002,21(4):407-417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自然地域系统研究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自然地域系统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争论 ,如对于地带性学说的不同理解、自然地域划分原则、生态地理区域划分的性质、划分指标体系的选择、中国自然地域系统若干重要界线的划分、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关于山地的划分与归属等。指出了自然地域系统研究在理论方法、研究和考虑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反馈以及研究手段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地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紧密的学科。地理学科的理论性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地理观念、理解并吸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初步了解并掌握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面向自然,面向社会,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2005年春季,我校地理组联合宜昌市第十四学、宜昌市第十六中学的部分地理教师开始了地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活动,三年来,我们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究与尝试,也积累了不少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新的知识的获取总是基于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印痕,而地理学科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和社会现象联系紧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往往具有非常深刻的体验,所以如果能把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巧妙合理的融入到地理课堂中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周明发 《地理教学》2014,(11):22-24
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影响气候的主要自然因素并灵活运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讲解试卷,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地理试题归类、构建知识体系和迁移训练等,提高总结、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朱亚华 《地理教学》2010,(15):59-59
地理教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情商的好机会,因为课外活动可以让他们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下面是一则课外活动与情商培养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