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广西自动气象站平行观测资料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2004年投入运行的39个自动气象站的自动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了各个观测要素的质量评估,并对两种观测资料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西自动气象站平行观测资料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2004年投入运行的39个自动气象站的自动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了各个观测要素的质量评估,并对两种观测资料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2003年1月起,陕西省第一批28个自动气象站建成并开始平行观测,为了评估自动站和人工站两种仪器之间的差异,利于换型后资料的连续使用,按照中国气象局规定的评估方法,对陕西省2003年28个自动站资料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广东省气候中心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的流程,所采用的方法、技术等.广东省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从观测站到资料中心经历了4级质量控制:站点观测仪器数据采集时的质量控制、实时质量控制、非实时质量控制和人工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方法分为单站质量控制和空间质量控制2类.单站质量控制方法分为:格式检查、气候学界限值与...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技术的介绍和分析,指出了四川省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技术是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四川省自动气象站的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提供了较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技术的介绍和分析,指出了四川省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技术是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四川省自动气象站的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提供了较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的质量评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从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3个方面设计了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评估的流程,并对北京地区187个自动气象站1998—2009年逐时气温资料进行了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建设初期重点兼顾城区和山区的布设策略,为北京区域气候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北京地区正常运行的自动气象站发生中度和重度缺测的站点相对较少,离散和轻度连续的缺测较集中,具有较好的区域一致性;错误发生率最高为3.8%,大多数年份错误发生率均在1%以下,可见自动气象站错误数据相对较少;尽管可疑数据涉及的站点相对较多,但经空间一致性检查后,有超过50%可归并为正确数据。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广西南宁自动气象站与人工气象站观测资料质量对比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参照《对比观测期间监测资料评估技术方法》,对南宁吴圩地面站2003年1~12月份自动站与人工站的观测资料压、温、湿、地温、风、蒸发量等要素进行对比及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9.
自动气象站资料评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相关要求,确定了自动气象站资料质量评估和差异评估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河南省已建49个自动气象站的数据质量及与人工站的差异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2005年,陕西省第二批37个自动站进行第二阶段平行观测(即以自动站观测为主,人工观测为辅),为评估自动站和人工站仪器间的差异,有利于换型后资料的连续使用,按照中国气象局规定的评估方法,对陕西省2005年37个自动站资料评估分析。1评估依据和方法参加评估的数据文件为自动站观测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自动站与基础站降水观测资料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2006年夏、秋季自动站降水资料为例,对逐时、逐日自动站降水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为降低资料插值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插值方法进行了修正。由南京、扬州、无锡和常州基础站降水资料与相应自动站降水修正资料的对比可以发现,弱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高,且无论对于5mm/hvX内的逐时降水还是10mm/dvX内的逐日降水,自动站与4个基础站均有显著差异,因此对江苏省自动站降水资料进行系统订正具实际意义。另外,对阵性降水和锋面降水的分析发现,无论降水量级大小,基础站降水大于自动站降水的几率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自动站网的建设进行完善。由于自动站与基础站有一定的差异,建议对自动气象站的资料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在区域自动气象站中心数据库基础上,根据Micaps系统数据管理的方式,结合实际业务需求,用VB语言将区域自动站资料转化为Micaps数据格式文件,从而实现了包括要素填图、等值线绘制功能的区域自动站资料在Micaps系统中显示。系统设计了自动和手动2种运行方式,方便进行实时资料与历史资料调阅分析。通过这项技术能将区域自动站采集到的加密气象观测数据应用到天气预报业务中,为分析和预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气象局一直致力于提高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的可用性.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经开发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软件在Microsoft.NET微软新一代平台的基础上,利用VB.NET开发语言,结合ADO.NET对象模型进行开发设计.数据质量控制采用极值控制法、时间一致性检查和空间一致性检查等方法,从而达到对区...  相似文献   

14.
在长春—四平地区100 km×100 km的范围内,分布有平均间隔10 km左右的147个自动气象站。结合该区域雷达回波强度资料,对2007~2011年4~10月的气象站雨量计小时降水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多步骤质量控制结果显示,有141个自动站雨量计的数据通过了检查,删除了6个错误站点的数据,对有疑问时段的数据作了标记。 利用质量控制后的5年夏季半年自动站雨量计小时降水数据,进行相关关系统计分析表明:距离在10 km以内的雨量计测量,平均相关系数均能达到0.6以上;雨量计距离小于5 km,平均相关系数在0.7以上;而站点距离超过20 km,相关系数普遍降到0.4以下;随着统计时间的增长(从分钟到月降水量),每个雨量计的测量值具有更高的空间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经过质量控制的国家站和区域站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针对四川省资料一体化业务运行近5年的地面自动站数据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国家站数据质量整体呈优良水平,随着2020年4月四川省自动化观测的转变,可用率存在由高向低的显著突变,随后逐步上升。区域站数据质量低于国家站,但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从季节变化看,导致可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数据缺测,国家站可用率在汛期偏低而非汛期偏高,区域站则与之相反。从日变化看,区域站数据可用率在白天大于夜间,于17时达到峰值后直至凌晨均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看,四川盆地数据可用率最高,盆地西部与高原过渡区域数据可用率大多偏低。从区域站各要素质量看,风向风速可用率最高,降水可用率最低且各月波动较大,各要素缺测率相关性较好,主要是通讯故障或软件故障造成的整站资料缺测。总之,地面自动站质量存在显著的季节波动、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但整体上表现较为稳定且呈一定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陈英  谢万锈  徐彬 《干旱气象》2013,(3):627-632
从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方式的区别人手,对民勤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对比分析得出:(1)2种观测方式数据序列中,本站气压2a平均差值为0.1hPa,差值变幅在~0.3~0.5hPa;气温2a平均差值-0.1℃,差值变幅在-0.1~0.0℃之间;相对湿度2a平均差值为-1%,差值变幅在一4%~2%之间;2min平均风速2a平均差值为0.5m/s,差值变幅在0.3~0.7m/s之间,10min平均风速2a平均差值为0.4m/s,差值变幅在0.4~0.5m/s之间;地面温度2a平均差值为0.6℃,差值变幅在0.0~1.2℃之间。本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地温差值虽然不固定,但对历史资料的序列连续性影响不显著;(2)各要素中差值最大的是地面最高温度,2a平均差值为1.8oC,差值变幅在-1.7~4.3℃之间;(3)自动站的观测结果比人工观测更真实、准确、科学,更接近大气中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汝南县气象局自动气象站已经正常运行近5 a,其数据准确可靠,符合要求.本文对汝南夏屯四要素区域自动站与汝南气象局自动气象站的气温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项目包括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最低气温以及分钟气温数据.通过分析其准确性以及随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变化特征,得出夏屯区域自动气象站气温数据符合气象观测规范要求,但因安装的地理位置和安装方法有差异,其数据特征与汝南县气象局自动站的数据特征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气象站所提供的降水资料,具有很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是预警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等级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本文研究了2006~2008年区域气象观测降水与地质灾害发牛情况的关系,并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和影响范围,在建立相应的经验预报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流程,为防范山洪地质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区域气象自动站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甘肃省区域站实时资料存在时钟突跳、部分站点要素及全要素报文缺测、部分站温度长时间异常、风要素长时间不变等问题。应用气候极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及格式检查等多种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实现了对甘肃省区域站整点实时观测资料的自动化质量控制。算法在实现时,充分考虑实时气象资料的传输特点,将不同的质量控制算法提交在资料处理的不同环节,既保证了传输和共享的及时性,又保证了资料的可靠性。在实现区域站实时资料自动化质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质量控制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区域站实时资料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和建议。通过办法的实施,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的数据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将地面观测的降水划分为10~25、25~50、50~100mm/h3个量级区间,利用2010年5-10月天气雷达组网小时降水量产品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中国家级台站自动气象站小时降水量资料,采用3倍标准差法,按上述3个等级逐月分别确立了两类设备降水观测差值的阈值参数,进而建立了天气雷达与地面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结果的一致性实时校验技术.采用该技术进一步对2011年5-10月国家级台站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降水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自动站降水数据正确率可达85%以上,可以有效进行自动站观测降水实时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