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公岩金矿是广西近几年来新发现一系列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中的一个,属氧化富集型金矿床。金矿产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中上段细碎屑岩层间断裂破碎带中。成矿作用经沉积成岩作用、热液成矿作用和氧化富集作用三个阶段。其中氧化作用促使硫化物及部分造岩物质的流失,金质相对富集,氧化作用进一步加深、裸露、叠加富集,矿石采选冶性能进一步改善,是原生矿所不及的。在目前微细粒型原生矿石选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之前,氧化矿应作为当前的主要找矿目标,扩大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2.
硅质岩在广西具有多期发育 ,从Z2 、C~1、O2 、D3 、C1、P1到T1,尤以上泥盆统最普遍 ,常呈线性展布 ,与基底深大断裂有关。岩石均为海底中基性火山喷出物或潜火山残余物经水解或脱玻化产物。硅质岩与含锰建造有直接成因联系 ,并为一些锑矿床及锡多金属矿床提供有利的成矿空间。故硅质岩不仅具有岩石学意义 ,也具有构造演化与成矿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省内金矿可划分为岩浆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同韧性剪切变质热液型、变质—岩浆热液叠生型、砂砾岩型及河相冲积型(砂金矿)六种类型。金矿的形成与特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密切相关。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的结晶基底——太古宙变质杂岩(第一矿源层)及早元古宙中浅变质岩(衍生矿源层);含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水,且多为两种水的混合物;大气水在成矿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金矿的成矿演化经历了太古代-早元古代矿源层及同韧性剪切变质热液金矿床、晚三叠纪-燕山早期岩浆热液及叠生型矿床及燕山晚期陆相火山岩型矿床三个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铅锌矿床,根据其形成背景及物质来源可划分出岩浆热液型、矽卡岩型、陆相次火山热液型、变质海相火山热液型、变质同生沉积型、同生沉积-变质热液再造型、沉积-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盆地热卤水型等8种类型。矿床特征显示出铅锌矿床的形成大多明显地受到了太古代绿岩带及早元古代以来碳酸盐岩地层的控制;在成因上多与优地槽环境下的海底火山活动、地壳深部的热环流作用及活化地台上的岩浆活动有关。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受到了太古代—早元古代地槽形成到回返、中元古代初期地台形成到坳拉谷产生及中生代地台活化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影响,同时早古生代中期吉黑地槽系的强烈活动也对地台北缘凡河凹陷内的铅锌矿床的形成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矿床成因模式受不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影响而具有明显的演化规律,由太古代末期的变质海相火山热液矿床,早元古代变质同生沉积矿床、变质热液再造矿床,到早古生代中期的盆地热卤水型矿床,最终演化成中生代的岩浆成因型(热液型、矽卡岩型、陆相次火山热液型)矿床及叠生矿床。 相似文献
5.
宫同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87,(1)
动力成矿作用系指由定向构造应力作用于含矿层或矿源层而引起矿质以不同方式进行运动和迁移,并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的过程。它能直接促使分散的金属元素和化合物活化、迁移、富集而成矿。动力成矿作用分为四种类型:动力粘流作用,动力分异作用,动力热液作用和动力蚀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9.
隆或金矿床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微细粒金矿成矿区内.文章分析了矿区火山作用、火山岩分布及岩性特点、矿化特征,对火山活动与金矿成矿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火山作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在桂西地区寻找与海相基性火山岩相关的金矿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宫同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89,(4)
本文提出动力热液成矿作用的概念、特点、形成机制和热液矿床的新分类。动力热液作用极为常见,它所形成的矿床具有与其他热液矿床极不相同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成矿物质均系来自围岩,就地成矿;矿脉形态复杂多样、大小不等,且不生根,其分布仅局限于构造破碎带(形变带)之中,同期的矿脉和脉石脉在断裂带的不同构造岩分带中,其形成温度常不相同;不显围岩蚀变。笔者认为,层控矿床主要是通过各种成因的热液对矿源层或贫矿层的改造而成,对矿源层的改造动力热液是起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北大城金矿是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小型金矿。韧性剪切带分布在北大城—马鹿沟一带,总体呈北东东—近东西向展布,发育于太古宙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区域变质岩中。韧性剪切带早期以韧性剪切为主,晚期以脆性变形为主。韧性剪切带内由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组成。宏观微观构造明显。金矿化带分布在韧性剪切带内的晚期断裂构造中,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2.
川北甘南地区三叠纪时期沉积的岩相古地理明显地划分为早一中三叠世早期(安尼期),扬子大陆西缘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和中三叠世晚期(拉丁期)到晚三叠世中期(诺利期),特提斯边缘裂陷海槽浊流相碎屑岩沉积两个迥然不同发展阶段。金和伴生多金属组分来自边缘古陆,而边缘台地相白云岩化阶段和海湾相粉砂-粘土矿物沉积阶段是促成金矿初始富集的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A村金矿点的地质环境及其金矿化特征和矿化类型,认为该金矿点是与花岗岩类岩石有关的金矿化类型。关在研究其成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寻找同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15.
兰坪坳陷金顶矿区下含矿层产有多层稠油,储层主要为上三叠统三合洞组的灰岩和角砾状灰岩.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有机母质是多源性的,并以低等水生藻类贡献为主,沉积水体介质以还原性占优势,具有较高盐度,有机质热演化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生物降解改造较为强烈.铅锌金属与稠油的共生、金属硫化物的有机生物硫特征、有机质富集地区矿化强烈等均表明有机质参与了金属成矿.按照不同世代有机质与金属成矿作用机理,本区有机成矿主要以配合作用及吸附、还原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6.
已有文献认为:空穴型黄铁矿的存在对金成矿有利。作者对二道沟金矿床的研究表明,金矿化程度不仅与黄铁矿的热电性有关,而且与黄铁矿的晶体形态关系十分密切。富矿体中黄铁矿晶体形态复杂,种类多并以五角十二面体为主,叶夫济科娃晶体形态得分值(XFeS_)高;含矿较贫或不含矿的岩体黄铁矿晶体形态简单,种类少并以立方体为主,叶夫济科娃晶体形态得分值(XFeS_2)低。 相似文献
17.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拆离断层附近陡倾斜破碎带中 ,矿体定位明显受控于拆离断层。文中分析了不同成矿阶段、围岩蚀变和含金破碎带产状变化对矿化富集的影响。根据矿化和主要蚀变类型的对称分布特点 ,认为拆离断层是金矿的直接导矿构造。 相似文献
18.
一系列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氧化效果应当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同气候区氧化作用对比研究,可以认为干旱地区以化学反应为主,湿润地区则以化学-生物化学联合作用占优势,当微生物参与氧化反应时,传统的硫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氧化物的反应系统被打乱,而是氧化-还原协调进行,巧妙配合,这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是一种动态平衡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