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以空间数据生产过程为出发点,研究了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了基于生产过程的空间数据误差分类,包括:数据源误差、数据采集误差和系统处理误差。认为数据采集误差是影响空间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而空间数据可视化是对数据误差最为有效的检查手段。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地图符号化、隐性信息可视化、拓扑检查和地图接边等检查方法,提高空间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2.
GIS建库中对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一些方法与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一军  潘云忠 《江苏测绘》2001,24(3):39-40,42
本文介绍了在建立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类型,并对空间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属性数据的编辑、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些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空间数据生产过程为出发点,研究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基于生产过程的空间数据误差分类,包括:数据源误差、数据采集误差和系统处理误差,并认为数据采集误差是影响空间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而空间数据可视化是对数据误差最为有效的检查手段,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地图符号化、隐性信息可视化、拓朴检查和地图接边等检查方法,提高空间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4.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质量检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涛  李成名  赵园春 《测绘科学》2005,30(5):48-49,64
本文在现有城市空间数据质量检查与控制的理论上,结合大比例尺数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空间数据进行几何误差、属性误差及逻辑误差进行整体检查的方法,同时对实际接边误差进行研究,提出了检查和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渭南防汛指挥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南防汛指挥地理信息系统是根据渭南地区历年水文资料及防汛业务需求,对基础地理、防汛专题等空间数据、水雨情等实时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和有效集成,并基于开放性的面向服务的B/S架构体系、空间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的建库理念,实现了融信息采编、信息监测、决策支持等为一体的防汛指挥地理信息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研发思路及功能实现,项目成果为提高流域防汛决策及指挥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1 导言当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在嫩江、松花江肆虐之后,面对巨大损失来亡羊补牢,加大力度和投入抓森林植被保护、控制水土流失、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与此同时,测绘技术直接或长期在防洪抗洪中的保障作用更加倍受关切。本文结合黑龙江测绘局为1998年嫩江、松花江抗洪斗争所做的具体服务支撑和发挥的特殊作用来分析和说明测绘技术是防洪抗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基础。2 抗洪关键时刻所做的具体工作在抗洪的紧要关头,黑龙江测绘局为防汛指挥部和有关部门提供了大量的专题图件,直接用于指导抗洪决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黑龙江日报》、《中国测绘报》等均作了翔实的报道,具体有以下几方面:2.1 提供大量的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抗洪期间仅用一周时间便为不同部门提供了1:1万、1:5万、1:10万、1:25万地形图8000余幅,专门为防汛指挥部拼接好松嫩流域地形图,直接用于指挥决策,在关键时刻经常是夜以继日地拼接好后立即送到防汛指挥部。为大庆提供1:1万1997更新地形图800余幅。累计提供多种地形图2万余幅。其保障作用不可言喻。2.2 现势性地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在1998年8月20日和21日两天,黑龙江测绘局投入大量资金及时对松嫩流域洪水的淹没情况进行了航空摄影,并仅用一天一夜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空间数据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地理信息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首先针对与质量控制相关的质量管理、质量评价等概念进行辨析,明确质量控制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提出在空间数据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针对关键性环节加以控制,以保证和提高空间数据的质量。数据生产实践也表明,将数据质量控制的思想与数字制图技术有机结合,在地理信息预处理、数据内容更新与编辑、数据拓扑入库等数据生产重要阶段实施有效的质量检查与控制,对提高数据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技术的洪水淹没区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模拟洪水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制定科学的抢险方案,从而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作者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ArcGIS9.1平台上,首先建立了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其次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种子蔓延算法,用VC.net语言开发了一个控件,实现了洪水淹没区范围确定,最后把它应用于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地理信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空间数据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晞  李伟 《现代测绘》2011,34(3):31-33
空间数据质量是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结果是否准确和合理的重要因素,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分析了影响空间数据质量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GIS中的空间数据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思路,为空间数据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它包括工情信息、雨水情信息、汛情会商、抢险救灾调度、淹没分析及统计、Internet综合查询等六大功能子系统;其次,以Arc/Info为平台,利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语言Visual Basic,采用组件式软件开发方法,以Oracle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开发建立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应用于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决策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World Wind是由美国宇航局(NASA)开发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也是一款可提供丰富数据的数字地球平台,如何将多源数据实现紧密型二三维耦合是基于World Wind开发专业系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NET开发环境下,以World Wind为仿真内核,开发了水位仿真系统,研究了二三维数据耦合技术,实现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开发区的湖区与航道淹没分析和三维漫游.结果表明,仿真系统流畅地实现了任意点地形高程、水位、水深和航道级别等信息的实时查询,仿真了不同控制水位条件下的鄱阳湖区淹没范围,仿真结果能够服务于鄱阳湖水利枢纽的水位调控决策;该仿真系统在湖泊干旱特征水位等确定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悬浮泥沙是湖泊水体的重要水质要素之一,是湖泊水生态系统重要影响因子。利用遥感提取的鄱阳湖底质类型数据,对各类型底质区域上泥沙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基于2011年实测的不同底质区上泥沙浓度数据率定得到空间上不一致的泥沙模型参数,从而建立鄱阳湖丰水期二维悬浮泥沙输运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预测2013年丰水期悬浮泥沙输移过程,实测泥沙数据验证表明,模拟悬浮泥沙均方根误差为19.8 mg/L,相关系数R2为0.78,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进行悬浮泥沙模拟预测。对比模型模拟和遥感反演的悬浮泥沙空间分布,两者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进一步表明该模型能够可靠地模拟预测鄱阳湖悬浮泥沙的时空动态变化。本研究充分利用遥感数据辅助建立鄱阳湖泥沙输移模型,为湖泊水环境动态变化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方法支撑,为进一步进行鄱阳湖水环境动态变化的数值模拟预测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水源涵养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nVEST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19年产水和水源涵养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探究了高程、坡度与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多年平均产水深度为971.04 mm,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299.298 mm;②2000—2019年水源涵养深度先上升后下降,变化幅度较大,整体呈上升趋势;③水源涵养功能呈地域分布,重要区和极为重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北部林地,一般重要区分布在鄱阳湖平原;④水源涵养与高程和坡度呈正相关,高值多出现在高海拔和坡度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采用自下而上的基于智能体的建模分析方法,模拟了自然环境与钉螺生长相互作用导致的钉螺生长的主要行为特征、生命状态和数量变化,开发实现了模拟模型,同时输入实测数据进行实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作为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中钉螺数量估测的一种辅助实验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5.
针对MODIS遥感数据采用多波段普间关系算法提取水体容易与阴影混淆,产生提取不精确的问题。作者将对多波段普间关系水体提取算法进行研究,并以鄱阳湖为实验对象,使用改进后的多波段普间关系算法对水体进行提取。实现提升水体提取精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统计年鉴为数据源,在GIS技术支持下,选择15个评价指标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土壤侵蚀脆弱性指数模型,并揭示了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脆弱性以中度和高度脆弱为主,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土壤侵蚀脆弱性与土壤侵蚀现状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同。从土壤侵蚀驱动力、敏感度与响应能力这3个要素出发探讨了脆弱性空间分布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用地与其相关经济指标的协调性,通过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性较高的经济指标,最后运用相对离散值来衡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用地与其相关指标的协调状况.  相似文献   

18.
阐述研究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依据GIS数据流程系统分析了产生数据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并重点介绍了空间数据质量问题中基本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常用的误差控制与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研究河流污染、河道阻塞、土壤沙化和湖泊面积锐减等问题,本文采用适宜的分析模型和高分辨率资源一号卫星影像,按照影像预处理、影像分类、矢量提取、特征分析的作业步骤,利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进行信息提取,针对夏冬两季的地物特征分别对鄱阳湖地区进行沉积物识别、地物类别判读以及湖泊的面积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夏季鄱阳湖区域水体面积较大,泥沙较少,而冬季湖泊面积减少,泥沙等沉积物增多,并且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