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210工程的主机要求供电电源的零地电压必须小于2V,否则主机容易烧坏。而我们在安装主机时其供电系统的零地电压经定时实测在3.1~4.2V。远远超过设备安全指标。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四个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首先从7个方面阐明了零一地电压高的可能因素,对济宁市工商银行计算机房零一地电压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用电路图分析零-地电压高的理论因素,通过电路图分析使用隔离变压器以后零-地电压接近于零的原因,并逐一排除,从而找出导致济宁工商银行零-地电压高的原因为UPS的供电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4.
1 零线与地线的区别零线与地线常被一些人混谈。有人认为零线就是地线 ,反之地线也就是零线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那么零线与地线有什么区别呢 ?下面作者谈一谈个人的观点。零线与地线并不是同一概念 ,零线是中线的俗称 ,是电力部门提供的工作线路 ,就是说例如我们每家每户使用的两线照明线路 ,一线称相线 (火线 ) ,另一线则是中线 (零线 )。目前电力系统的供电方式绝大部分采用三相四线制。为减小电能的损失 ,在输电过程中采用远距离高压输电 ,即三相输电 ,到城镇通过变压器降为市电单相 2 2 0V和三相 380V供给不同的用户 ,中线 (…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对风杯风速仪动力方程的数值计算和风杯风速仪与超声风速仪平行对比的观测结果,发现专用于近地面层精细风廓线测量的轻型低阈值风杯风速仪测风的过高效应引起的u-error约为1%,因风速平均方法不同(标量平均和矢量平均)引起的DP-error是风杯风速仪测风过高的主要原因,在小风情况下更为明显。DP-error经修正后可获得合理的风速值。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系统综合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为解决电源各输电线路之间因电流不相等而产生的用户端零线对地的电位差,即零地电压对设备的危害,以及防止设备因供电断零线而损坏的情况,需要对零线重复接地,把零地电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雷达机房要求〈2V)。通过分析一起按规范安装电源避雷器与零地处理引起的事故,提出防雷工程整改完善的建议,为同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文利用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站架设完成的一套正交磁环天线,对广州珠江新城高建筑物群进行地闪水平磁场观测。采用小波软阈值去噪法和基础噪声归零法对合成的磁场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对处理后的水平磁场波形进行频谱特征分析,得到水平磁场在不同频段内的能量分布情况,为高建筑物雷电强电磁脉冲屏蔽防护技术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璐  葛锦华 《贵州气象》2000,24(3):32-35
对毕节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高产品玉米地分别在不同时期进行小气候观测,初步总结出黔西北区高产玉米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表明玉米品种毕303每公顷296.3株这一密度群体结构,公顷产34.82kg,洋芋、玉米套作复合产量达45.11kg查对于其它品种及密度群体结构更为合理,能获得较佳的小气候环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秋季层状云中高值过冷水区的微物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俊  张连云  陈金敏  王庆  龚佃利 《气象》1999,25(12):24-27
利用11架次的机载“PMS”资料,分析了山东秋季层状云中高值(大于0.1g·m~(-3))过冷水区的微物理特征:最大过冷水含量为0.361g·m~(-3),84.0%的过冷水含量在0.1~0.2g·m~(-3)间,过冷水连续出现的宽度86.1%小于3.0km。雪晶形状以霰粒和小雪粒为主。2阶(函数可以很好地拟合云滴尺度谱,质量谱适合用对数正态函数拟合。  相似文献   

10.
台风的寿命是指从台风的生成到消亡的时间,过去也曾出现过寿命为零的台风.根据气象记录,1974年的29号(日本编号,下同——编注)台风寿命为3个小时,是一次短命的台风,如表1所示(在气象记录中,出现完全相同的记录时,将最新得到的记录排在最前面,所以第2到第5个台风虽然寿命同样是6个小时,最新记录的1966年的28号台风寿命占第2位).  相似文献   

11.
利用文献[4],本文求出了考虑海气耦合时零维模式的平衡态,讨论了它们的稳定性和现代气候的敏感性问题。 结果表明:气候系统存在三个平衡态,两个稳定态分别表示冰期和间冰期气候;当考虑海气作用时,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敏感性比不考虑海气作用时小,外参数变化为1%,温度平均变化为1°K左右。 在此基础上,就随机模式的反馈系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随机分析作了简略探讨,并用实际资料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2.
13.
湿地近地面水热交换对陆面过程乃至天气气候变化有着显著影响,准确量化湿地与大气间的水热交换通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若尔盖花湖湿地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观测场(下称花湖观测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各季节选取3个典型晴天,分析了若尔盖湿地近地面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日变化特征,并与鄂陵湖和玛曲草原的观测值进行对比,同时计算了湿地下垫面的能量闭合率。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寒湿地-大气间的水热交换过程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日变化过程都为单峰型,在14:00(北京时,下同)-15:00达到最大值,感热通量最大值可达101. 7 W·m-2。潜热通量最大值可达412. 6 W·m-2。寒冷干燥季节的感热通量日平均值比温暖湿润季节大18. 0%;而温暖潮湿季节潜热通量日平均值比寒冷干燥季节高68. 7%。本文还将湿地水热交换过程与玛曲草原以及鄂陵湖湖面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夏季,若尔盖湿地近地面与鄂陵湖湖面向大气输送的感热和潜热总量相当,但湿地日变化幅度远大于湖面,通常为湖面的4~7倍。玛曲草原夏季感热通量日变幅约为若尔盖湿地的1. 5倍,而湿地夏季潜热通量总量约为草原的1. 2倍。在地表向上的通量中,能量不平衡所占的比例:春季27. 7%,夏季22. 7%,秋季15. 7%,冬季19. 4%。湿地全年主要以潜热的形式向大气输送能量,夏季潜热通量占有效能量的比例可达58. 0%。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4年北京闪电网观测到的4站及以上同步高时间分辨率闪电快电场变化资料,对北京地区5次雷暴过程中304次正地闪和1467次负地闪的回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回击次数、10%~90%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半峰值宽度、回击间隔、回击峰值电场强度、回击间隔和回击序数的关系等。结果表明,正、负地闪中单回击地闪所占比例分别为91.1%和24.2%,单次负地闪的平均回击次数为3.8次,观测到的最大回击数可达20次。304次正地闪首次回击的10%~90%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和半峰值宽度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4.2μs、14.5μs和6.2μs;29次正地闪继后回击对应值分别为3.6μs、12.6μs和5.7μs;1467次负首次回击的对应值分别为2.4μs、23.9μs和5.3μs;4109次负继后回击的对应值分别为1.7μs、19.5μs和3.4μs。正、负地闪回击间隔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06 ms和59 ms。负地闪回击间隔呈对数正态分布,平均回击间隔随着回击序数的增加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最后,还对70次正回击、421次负首次回击和789次负继后回击峰值电场进行了统计,将其归一化到100 km的平均值分别为11.2 V/m、7.2 V/m和5.0 V/m。平均来看,负地闪首次回击峰值电场比继后回击峰值电场大1.4倍,但是有23.5%的继后回击峰值电场大于其对应的首次回击。  相似文献   

15.
16.
060814山西省局地大暴雨的地闪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闪电定位每分钟的实测资料和加密雨量站每分钟的雨量资料,对山西省2006年8月13~14日副热带高压东退南压过程中,产生的局地大暴雨过程的地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流风暴中,负地闪出现在强度达40 dBz且与径向速度图的逆风区或附近正速度的大值区相重叠的区域内,正地闪出现在强度达30 dBz风暴后部的正速度小值区;混合性降水云系中,地闪出现在500 hPa 5880gpm与5840 gpm等高线所包围区域内的辐合带或逆风区,且正地闪靠近5840线一侧,负地闪靠近5880线一侧。局地地闪频数与雨强随时间的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负地闪的出现及其频数的增加意味着影响该地区的对流风暴正在发展并向本地移来,地闪频数峰值的出现表示雨强峰值的迅速到来,正地闪的出现表示该对流风暴对本地区的影响即将结束。利用地闪频数峰值准确地预报强对流风暴产生的局地强降水只有30~45 min的提前量,而对于混合性强降水的预报则可有1~2 h的提前量;逆风区的水平尺度、垂直厚度、逆风区附近的正、负速度差值直接影响风暴降水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7.
在Budyko零维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参数非线性零维气候模式,并讨论地球放射率、反照率、大气透射对气候生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决定了系统平衡态的大小及其稳定性。太阳辐射I0和光学厚度的增大、云放射率的增大或云量的增大均是导致气候异常的重要因素。得星反射率α0、大气放射率及CO2放射率的增大则可有利于气候的稳定。所以,对气候态的稳定性而言CO2的增加可能是一有利因素。反照率线  相似文献   

18.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体。根据其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雾和重雾。当水平能见度低于1.0km时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1.0~10.0km时为轻雾。资料表明:西安市年平均雾日为41d,渭南为23d,咸阳为21d,比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几率都要大。而且几乎每次大雾,造成的危害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9.
王浩 《热带气象》1992,8(1):27-34
流场如何适应非均匀地表面是微气象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地面过程参数和水温预报方案的非静力平衡中小尺度数值模拟来研究过水体气流流速改变的空间结构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水体使表面粗糙度有脉冲式跃变,当较强气流流过时,形成两个内边界层,这两个内边界层在空间交汇呈“舌状”分布,在此之内流速增大,并且地面粗糙度愈大,流速增大愈多。大气层结明显地影响过水体气流流速的改变,造成流速改变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过水体气流流向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20.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体。根据其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雾和重雾。当水平能见度低于1.0km时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1.0~10.0km时为轻雾。资料表明:西安市年平均雾日为41d,渭南为23d,咸阳为21d,比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几率都要大。而且几乎每次大雾,造成的危害也逐渐增大。大雾是由一颗颗小水滴组成的,像打喷嚏喷出的微小飞沫一样,雾也是百日咳、流感、水痘,麻疹、非典型肺炎等靠空气中飞沫传染疾病的媒介;大雾时,由于相对湿度过大,会影响人体内分泌腺的正常分泌,使人感到疲劳,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