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墨江金矿和陕西煎茶岭金矿中Ag、Au和PGE(铂族元素)的丰度和共生状况如下:(1)两矿床中的Ag-Au关系呈三种情况:硅质岩型矿石和其他类型低品位金矿石中Ag-Au基本上不具相关关系;石英脉型矿石中Ag-Au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氧化矿石中Ag-Au呈负相关关系。(2)所有样品中的PGE均低于71×10(-6),其PGE的特征是Pt≥Pd和Ru>Os、Ir、Rh。(3)这些样品的地幔标准化PGE分布模式是以Rh为峰的上凸曲线,而墨江样品又具Ir的负异常。与一般超基性岩的情况不同,这些样品的模式曲线中Pd-Au部分呈陡弯折,它表明矿化元素金可能主要由区域成矿流体提供。  相似文献   

2.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金川铜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型式属于Pt-Pd配分类型,Pt、pd〉Os、Ir、Ru、Rh,存在3种不同形式的图形;PGE(铂族元素)在熔离和深熔--贯入型岩矿体中,PGE含量从非含矿岩石→SN-B→SN-A2→SN-A1依次增加,显示与金属硫化物含量具有正消长关系;矿石中80%以上的铂和70T以上的钯呈矿物相存在;PGE富集体主要分布在富矿体膨大处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3.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金、砷地球化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讨论了秦岭卡林型金矿床中Au 、As 的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学特征。在含矿岩系中获得的Au、As 等成矿元素初始含量较高,且主要集中在成岩黄铁矿中。在矿石样品中对含砷硫化物矿物的研究表明,Au 、As 在矿物显微结构中具有强的正相关性。在大量金进入到硫化物结构之前,就已有[AsS]3 - 的存在。在含砷硫化物矿物中,金多半以一种带电类型(Au3 +) 存在, 它很可能替代铁位置上的过剩砷, 以固溶体方式沉淀于硫化物矿物中。此时, 黄铁矿构成(Au3 + ,Fe2 +)([AsS]3 - [S2]2 - ),毒砂构成(Au3 + ,Fe2 +)([AsS]3 - [AsS]3 -) 。通过电子探针(EMP) 和透射电镜(TEM) 对秦岭卡林型金矿含砷硫化物矿物中金的赋存状态的研究表明,在金的成矿作用早期阶段, 金主要以固溶体形式优先富集于含砷黄铁矿和毒砂及砷黝铜矿之中,并且认为是以金的氧化和砷的还原的共沉淀方式发生的。在此之后的金成矿作用晚期阶段,由于热液蚀变和结晶作用程度的增高,寄主矿物耐熔性质相对降低,加之金本身的聚集能力,和因过量砷加入而造成的含砷硫化物矿物的晶格缺陷,致使已形成的固溶体金以“出溶”形式发生再分布,赋存于硫化物矿物晶粒  相似文献   

4.
与日本黑矿及现代海底火山岩为主岩矿床相比,白银厂矿田各类矿石,尤其是块状Zn-Pb-Cu矿石具有最高的As和Bi含量,比较高的Ga、Cd和Au含量,以及较高的Au/Ag和Co/Ni比值。该矿田矿石的Au含量与闪锌矿中铁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小铁山矿床闪锌矿与日本黑矿的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很相似。矿田各类矿石REE型式与细碧角斑岩类岩石基体相似,这说明矿石与岩石的物质来源基本一致。研究和对比表明,火山成因  相似文献   

5.
黄铁矿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建业 《西北地质》1996,17(3):73-78
黄铁矿的EPR谱研究表明:Ⅰ号吸收峰线宽为160~450G,g因子为1.9217~2.0249,系Ni3+引起;Ⅲ号吸收峰强度较小(0.2×104~0.56×104),g因子为2.1563~2.23924,可能由Cu2+引起;Ⅱ号吸收峰只在富金的黄铁矿中出现,与金关系密切,由Au+引起。所有样品的空穴心浓度数分布在3×1016~3×1020个自旋数范围。黄铁矿的Ⅰ号吸收峰的g因子越接近于ge值时,矿石的含金性就愈好;Ⅱ号吸收的强度越大,矿石的含金性亦越好,含金黄铁矿中的晶格金为Au+,Au+取代黄铁矿结构中的Fe2+,从而产生空穴心。  相似文献   

6.
曾志雄 《湖南地质》1998,17(4):251-252,266
本文分析了不同矿石中Ag与Pb、Zn、Cu、S等元素的相关性,并根据银含量变化规律,银矿物组合特征,划分Pb(Zn)-Ag-Sn-Sb和Cu(Mo)-Ag-Te-Bi两个不贩银的矿化组合。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类型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热水沉积成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颜文  李朝阳 《地球化学》1997,26(1):54-63
对兰坪-思茅沉积盆地几个代表性脉状铜矿床的研究发展,矿石构造以角砾状为主;金属矿物组合中出现较多的黝铜矿系列矿物(Cu12Sb4S13-Cu12As4S13),约占金属矿物总量的50%以上,部分矿石达80%以上,其中尤以砷黝铜矿占优势;矿床的元素组合以Cu-As-Sb-Ag-Zn-(Au)-(Hg)-(Co)-(Ga)为特征;脉石矿物的稀土元素表现出特异的富中组稀土(Sm-Ho)、弱或无铕异常的曲  相似文献   

8.
同位素稀释—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钐铕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研究了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Sm,Eu,Gd的同位素稀释-感耦等离子体质谱的测定方法。验证了同位素稀释法不受基体的影响,实验了利用P507树脂分离干扰元素Ba,La和Pr的条件。Sm,Eu,Gd的检出限(ng/g)分别为15、2.71、12;对样样GSD-10平行测定10次,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2.5%;标样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Sm、Eu、Gd的同位素稀释-感耦等离子体质谱的测定方法。验证了同位素稀释法不受基体的影响,实验了利用P507树脂分离干扰元素Ba、La和Pr的条件。Sm、Eu、Gd的检出限(ng/g)分别为15、2.71、12;对标样GSD-10平行测定10次,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2.5%;标样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低温、中等盐分的饱和氧流体中和Au和Ag可溶性的热力学计算结果,基于Au和Ag的溶解度,论证了流体运移的金量取决于原生矿石中Ag的含量。在Ag/Au比值高(1 ̄〉10)的矿石里,流体饱和Ag而不能溶解有地质意义的Au量。在Ag/Au比值低(〈1)的矿石里,流体不饱和Ag而能溶解有地质实际意义的Au和Ag量。当氧化流体向下流动被原生矿石中含Fe^2+矿物还原时,开始沉淀Au和Ag。红土剖面中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含煤洼地中新的稀土和金-铂族元素矿化类型@V.V.Seredin@王金平俄罗斯含煤洼地中新的稀土和金-铂族元素矿化类型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新生代含煤洼地褐煤矿床中的稀土元素(REE)、Au-Pt族元素(PGE)矿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些资料可能有助于研究...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寒武系层控金矿床中成矿元素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西秦岭南亚带寒武系硅岩建造中的金矿床, 是我国境内发现的一种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层控金矿床。成矿元素富集规律研究表明, 矿床中富集的元素种类十分丰富, 不仅含有具基性、超基性特征的元素群, 而且含有具酸性特征的元素群, 元素组合相当复杂。除Au 外, Cu、U、Mo、Sb、V、Zn等在局部地段亦可圈出独立的矿体。尤为重要的是, 矿床中铂族元素(PGE)、分散元素(Se、In) 的富集程度达到了综合利用的程度, 从而构成特殊的Au-Cu-U-Mo-Se-PGE建造矿床。  相似文献   

13.
薛光 《黄金地质》1995,1(1):68-72
研究了利用二苯硫脲-甲基异丁酮泡塑振荡吸附富集Au,Ag的条件,并采用金试剂-TBP液珠萃取比色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银,方法的检出限:Au为0.5×10^-9,Ag为5×10^-9。  相似文献   

14.
拉尔玛—邛莫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尔玛-邛莫金矿床产于西秦岭南亚带寒武系硅岩建造中,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十分明显,但与其它层控金矿相床比较,该矿床不仅含矿主岩特殊,而且矿石矿物和元素组合十分复杂,矿床中除Au外,Cu,U,Mo,Sb,V,Zn等元素在局部地段亦可圈出独立矿体。同时,矿床中存在铂族元素(PGE)铟的高异常以及硒的矿化富集体,从而构成了Au-Cu-U-Mo-Se-PGE建造矿床,研究表明,金矿床的形成,至少经历了喷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利用二苯硫脲-甲基异丁酮泡塑振荡吸附富集Au、Ag的条件,并采用金试剂-TBP液珠萃取比色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银。方法的检出限:Au为0.5×10-9,Ag为5×10-9。  相似文献   

16.
四川石棉碲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埃平  钟子川 《地球化学》1996,25(4):365-371
研究了世界首例碲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微量分散元素碲富集成矿的地球化学条件。此矿床属Te-Bi-Au-Ag组合型中温热液矿床,矿体为碳酸盐脉和磁黄铁矿脉,矿石平均品位:Te5.98%、Bi8.02%、Au9.73×10-6、Ag37.45×10-6。成矿元素Te、Au、Ag主要来源于深部富含CO2、S的热流体。此热流体沿深大断裂上升至地壳浅部时,从围岩中浸取了大量的成矿元素Bi、Fe等。热液中的硫优先与铁结合生成磁黄铁矿析出,降低了热液中的硫浓度,从而促使分散元素碲与其沉淀剂Bi、Ag、Au相结合呈碲铋矿物、碲银矿和碲金矿等独立矿物形式沉淀,并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7.
薛光 《岩矿测试》1995,(1):72-74
在10%HCI介质中,采用二苯硫脲(DPTU)-甲基异丁酮(MIBK)泡沫塑料富集,以金试剂液珠萃取比色法测定了化探样品中的Au和Ag。方法的检出限:Au0.5×10 ̄-9;As5×10 ̄-9(10g称样)。利用此方法制备了“野外快速分析箱”,可在野外简陋条件下进行现场测定。  相似文献   

18.
将锍试金改成小锍试金,用小锍扣捕集法把分解样品同富集贵金属与分离基体成份结合在一起进行,炼得的锍扣经酸处理除去贱金属硫化物,富集的贵金属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取一份样可以测定Au、Pt、Rh和Pd。测定方法的特征质量(g):Au1.1×10 ̄(-11),Pt1.3×1O ̄(-10),Pd1.3×10 ̄(-11),Rh1.2×10 ̄(-11);线性范围(g/ml):Au0~0.040,Pd和Rh为0~0.050,Pt为0~0.50。方法用于超基性岩标样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19.
载炭泡塑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载炭泡塑从5%-30%的王水介质中吸附富集5-1000μgAu,经无臭灰化和王水浸提,Au的回收率大于99%。方法用于含Au量较高的矿石分析时,效果较泡塑吸附好。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含Au6.80g/t的金标样,验证分离富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平均值为6.72g/t,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1%。  相似文献   

20.
西太平洋冲绳海槽烟囱硫化物矿床矿石化学特征与分带型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侯增谦  T. Urabe 《地球学报》1997,18(2):171-181
西太平洋冲绳海槽烟囱式硫化物矿床分布于琉球弧后扩张盆地、产于尹是名洼陷盆地(深1400m),其特征与日本黑矿类似。硫化物矿石及烟囱主要有3种化学类型:Pb-Zn-Ba型、Zn-Pb型和Cu-Zn型,三者分别代表温度不断升高的热液体系的早、中、晚3个成矿阶段产物,其中,Pb-Zn-Ba矿石及烟囱形成于高fo2环境和高流速、低温、富Pb、Zn、Ba热液体系,Cu-Zn矿石及烟囱形成于低流速、高温、富Cu热液体系,Zn-Pb矿石则介于其间。硫化物烟囱显示明显的矿物-化学分带。在Pb-Zn-Ba矿石(烟囱),Zn、Cd集中于烟囱中央,Ba、Fe、As、Sb、Ag、Pb集中于烟囱外带,Cu则富集于烟囱中外部。在Cu-Zn矿石,As、Sb、Fe、Ag、Au仍富集于烟囱外带,Cu、Zn、Pb则在烟囱中央富集。依此元素化学分带型式,建立了古代黑矿硫化物矿体分带与硫化物堆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