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彩信平台实现地震彩信发布,根据地震经纬度自动截取百度电子地图或断裂带图,将震中地理位置信息和地震三要素发布到目标用户手机,丰富地震信息内容,拓展地震信息服务方式,是对现有地震信息服务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李强 《地震工程学报》2000,22(4):419-423,435
地震活动加速模型是在岩石断裂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坚实的物理基础。运用地震活动加速模型对地震活动进行分析和预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运用地震活动加速模型对华东地区及长南带地震活动进行的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本次地震活动期将在2016年左右结束,现在至2016年还将发生总能量相当于7.7级的地震,加速模型中表征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参数α取0.4能适合于华东地区和长南带。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水口库区及邻近地区的地震地质构造特征和库区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变化特点。重点分析了水库蓄水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古田ML4.8地震序列,并对库区地质与水文环境条件、诱发地震成因、机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口库区地震与水库蓄水有直接关系,诱发地震震中主要集中在古田县水口镇湾口—前洋一带,范围约13km2。库区地震活动还将持续较长时间,且库区水位的升降与地震之间的相关性将越来越弱。最后对水口库区地震预测方法和最大震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邱毅  金星  李军  朱耿青  邵平荣  徐嘉隽 《地震》2014,34(2):65-73
震后快速得到地震矩张量, 可以更好地为烈度速报、 应急救援和震后趋势判定等服务。 本文基于中国区域地震台网现状, 对Dreger的矩张量反演方法进行改进。 结合区域地震速报系统, 将系统触发、 地震相关信息与地震波形记录获取、 矩张量反演计算和最佳解挑选等过程实现自动化, 建立了地震矩张量快速自动反演系统。 将该系统在线运行于福建地震台网, 实现了对闽台地区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在线快速自动反演。 将反演结果与其他研究机构的结果对比, 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是国家地震局机关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5年,除有中文版外,将于1987年出版英文版。它是国内地震科技工作者的学术园地,也将对国际地震科学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对1985年—1987年《中国地震》刊登论文的统计分析、归纳整理,可以加深我们对  相似文献   

6.
高和平 《华南地震》2022,(1):147-152
为阐明近场地震速度脉冲效应对周期较长的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对符合我国现行设计规范的三个不同设防水平的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并对比分析了其在近、远场地震下的地震易损性差异。结果表明:近场地震作用的速度脉冲效应将放大钢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并增大其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不确定性;相同地震强度下,近场地震作用的速度脉冲效应将增大钢框架结构的损伤破坏概率,且周期较长的低设防水平钢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更易损伤破坏;鉴于近场地震对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的显著影响,建议评估钢框架结构的震害风险时,应针对近场和远场地震作用分别建立易损性模型。  相似文献   

7.
高和平 《华南地震》2022,(1):147-152
为阐明近场地震速度脉冲效应对周期较长的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对符合我国现行设计规范的三个不同设防水平的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并对比分析了其在近、远场地震下的地震易损性差异。结果表明:近场地震作用的速度脉冲效应将放大钢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并增大其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不确定性;相同地震强度下,近场地震作用的速度脉冲效应将增大钢框架结构的损伤破坏概率,且周期较长的低设防水平钢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更易损伤破坏;鉴于近场地震对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的显著影响,建议评估钢框架结构的震害风险时,应针对近场和远场地震作用分别建立易损性模型。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墩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振动理论和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方法,将场地地震动考虑为均值为零的高斯平稳随机过程,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典型桥墩进行了随机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了9度地震作用下桥墩随机地震响应的统计特性,分析了冻土层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冻土层对桥墩地震反应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地震预测有关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地震预测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认为影响地震预测的诸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地震成因。利用新的观测技术,发展新的地震成因理论,或将成为地震预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地震视应力用于震后趋势快速判定的可能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多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进行了计算,将各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的高低与强震发生后的后续地震的强度进行联系,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将地震视应力用于强震震后趋势预测的可能性。对多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与其后续地震强度的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视应力的强震的后续地震的强度一般较低,即低视应力的强震发生后,震区发生较强的后续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