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铁陨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母体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亨  王道德 《矿物学报》1989,9(2):119-125
作者详细观测研究了新疆铁陨石24块不同取样点样品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鉴定出12种不透明矿物,其中高钴合金球粒为铁陨石表面方铁矿中首次发现,方铁矿,陨硫铬铁和陨碳铁镍矿也为国内铁陨石中首次发现。矿物学特征表明新疆铁陨石母体形成于岩浆成因,母体半径约280km,具有半径约140km的金属核,母体中心压力约2.5kbar。  相似文献   

2.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的大量金属硫化物形成于早期极还原的太阳星云条件。GRV13100是一块发现于南极格罗夫山的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不透明矿物包括陨硫铁、陨硫铬铁矿、陨硫镁矿、陨硫钙矿、含硅铁纹石、陨磷铁矿、硅磷镍矿等金属硫化物和磷化物,总丰度达21%,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热变质。通过对其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研究,并和其它顽火辉球粒陨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陨硫镁矿中FeS含量可以反映母体变质温度,GRV 13100中大部分陨硫镁矿变质温度为200℃~300℃,个别经历了400℃~800℃的高温,可能为外来吸入成因,或者代表了原始星云的凝聚或结晶温度;(2)陨硫镁矿形成于太阳星云的直接凝聚,并在橄榄石和顽火辉石冷凝结晶之后形成;(3)陨硫铁的成因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种,原生的陨硫铁由太阳星云直接凝聚而成,次生的陨硫铁是在后期热变质过程中由铁镍金属经过硫化作用或者由陨硫镁矿分解而形成;(4)硅磷镍矿可能来自含硅铁纹石的出溶。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为太阳系早期高度还原星云演化及其后期热变质提供了约束。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INAA,RNAA和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新疆铁陨石不同部位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并根据其结果论证了铁陨石的化学分类方法及适用性,讨论了新疆铁陨石母体的元素分布规律、母体形成条件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李毅恒  汪在聪  何琦 《地质学报》2021,95(9):2889-2900
NWA 8545 是一块玄武质无球粒陨石,它与碳质陨石(CC)NWA 011 成对.CC 被认为是来自于外太阳系的一类物质,由于同位素异常,它们区别于来自内太阳系的非碳质陨石(NC).NWA 011 及其成对陨石作为CC中稀有的玄武质无球粒陨石,其记录的岩浆过程可以被用来研究外太阳系早期行星母体的岩浆活动.本文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NWA 8545 中的辉石、斜长石和陨磷钙钠石进行岩相学以及原位主微量元素的分析,并根据矿物模式丰度计算全岩稀土元素含量.电子探针结果显示NWA 8545 与 HED族陨石Eucrite(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具有相似的主量元素特征,同时其岩相学与5 型Eucrite类似.激光微量数据表明辉石、斜长石和陨磷钙钠石的稀土元素配分都表现出略微的Ce异常,但其辉石的Ba、Sr等元素并未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即该陨石受地球风化作用影响不明显.利用辉石和斜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计算平衡熔体的成分,显示其平衡熔体的成分都与全岩的成分比较接近,可以认为两者是在封闭的体系下接近同时结晶.结合变质过程和母体岩浆的成分,本文认为NWA 8545 是由其母体岩浆在经历分离结晶过程后喷发到母体行星表面冷却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清镇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镇陨石以具有高度还原的矿物组合为特征。普通球粒陨石和碳质球粒陨石中的亲石元素在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内显示亲铜或亲铁的性质。在该陨石中发现的矿物有陨硫钙石。硫镁矿、钾的硫化物——硫铜钾矿,含Si的铁纹石及Ni的硅化物——硅磷镍矿等。顽火辉石和斜顽火辉石具有低的FeO含量,其FeO/(FeO+MgO)比值范围为0.004—0.01。在未完全熔融的球粒中发现具尘粒状贫Ni金届包裹体的残余橄榄石颗粒。本文首次报道陨石中含Ga的闪锌矿和发现陨石中稀少的碱硅镁柱石。金属-硫化物组合显示再加热和熔融的结构特征,金属发生硫化作用并被硫化物所取代。清镇陨石(EH_3)的化学成分与EH_(4,5)球粒陨石很相似,其La/Sm比值比平均EL高,Co/Ni则比EL低。清镇陨石的形成部位比任何其他球粒陨石群更靠近太阳,可能形成于水星-金星区。  相似文献   

6.
红旗岭镍矿田是我国岩浆岩型铜镍硫化矿床的主要矿化集中区之一,茶尖矿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茶尖矿区已往勘查中共发现20余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并在1号、新6号、9号、18号岩体中发现小型铜镍矿床,2号、10号、14号等岩体中发现铜镍矿化.从岩体岩石学及蚀变矿化特征、岩体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并与红旗岭镍矿区进行对比,认为其与红旗岭区镁铁-超镁铁岩具同源性,矿床属熔离-贯入型成因,后期热液叠加又是茶尖区独有的成矿特征,通过分析、对比,确定了该区找矿意义和前景区.  相似文献   

7.
清镇陨石(EH3)硫镁矿微量元素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亨佩里卡  E 《矿物学报》1993,13(3):197-203
本文应用电子探针和中子活化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清镇陨石(EH 3)中硫镁矿的化学组成和微量元素分布、硫镁矿携带了部分HREE、高度富集钪等难熔亲石元素,论证了该矿物的高温成因,REE丰度可能与陨硫钙石互补。该矿物含有钠-硒组分,可能是顽火辉石陨石独有的组分。铬归一化的钠-钴(原子比)相关关系具有CI一致的趋势,表明其母体来自太阳组成的气体星云。  相似文献   

8.
我国铁陨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回顾了我国铁陨石研究的现状和特点,对比国际研究水平分析了不足和差距。近10年来,我国在单块体铁陨石元素面分布、分类参数、铁陨石母体成因、特殊构造集合体和大气剥蚀消融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特征是划分铁陨石类型的重要指标,对铁陨石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在GRV090018、GRV090327和GRV090333三块南极格罗夫山铁陨石岩矿分析的基础上,采用ICP-MS和ICP-OES方法对其进行全岩主、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GRV090018、GRV090327和GRV090333分别为未分群、IAB-un型和IAB-sLM型铁陨石。GRV090018具有高Ir和Se、低Ga和Ge特征;GRV090327较IAB群具有相似的Ga-Ni、Ge-Ni关系,Ir含量较低;GRV090333较IAB-sLM亚群具有相似的Ga-Ni、Ge-Ni和Ir-Ni关系,Cr和Mn含量较低,W含量较高。此外,GRV090327与GRV090333的冷却速率约为1~10℃/Ma,前者稍快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特征是划分铁陨石类型的重要指标,对铁陨石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在GRV090018、GRV090327和GRV090333三块南极格罗夫山铁陨石岩矿分析的基础上,采用ICP-MS和ICP-OES方法对其进行全岩主、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GRV090018、GRV090327和GRV090333分别为未分群、IAB-un型和IAB-sLM型铁陨石。GRV090018具有高Ir和Se、低Ga和Ge特征;GRV090327较IAB群具有相似的Ga-Ni、Ge-Ni关系,Ir含量较低;GRV090333较IAB-sLM亚群具有相似的Ga-Ni、Ge-Ni和Ir-Ni关系,Cr和Mn含量较低,W含量较高。此外,GRV090327与GRV090333的冷却速率约为1~10℃/Ma,前者稍快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铁陨石表面不同部位的26个样品进行了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它们的Fe、Ni、Co、Cu.Cr,Mn、Ga、Ge、Ir、Au和As含量。证明这些样品中亲铁元素分布比较均匀,非亲铁元素分布不均匀。根据元素分布的规律讨论了铁陨石母体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地球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南丹IIICD铁陨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同为铁陨石但化学分类不同的阿根廷IAB铁陨石和西伯利亚IIB铁陨石进行了对比,重点探讨了风化作用对铁陨石矿物学特征的影响.首先用偏光显微镜、静水称重、扫描电镜观察了样品的基本矿物学特征和微形貌特征,然后用振动式样品磁强计、X射线衍射与电子探针能谱半定量测试研究了样品的磁学性质、物相和化学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南丹铁陨石在较强的自然风化作用下,光泽变弱为土状光泽,相对密度降低;风化产生的反铁磁性物质会使陨石的磁性下降;另外,样品表面物相组成也发生较大变化,以针铁矿(FeOOH)和磁铁矿(Fe3O4)等铁的次生矿物为主;但风化壳以下的矿物物相及化学成分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以Fe、Ni为主的铁纹石、镍纹石物相存在.  相似文献   

13.
天然冲击球粒陨石的化学组成及冲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亨  方虹 《地球化学》1994,23(1):25-32
本文运用电子探针、INAA方法研究了两块强烈冲击的中国普通球粒陨石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冲击熔融相,非溶融相和磁性金属相微量元素丰度,结合稀有气体含量和母体冲击特征,讨论了它们的冲击效应和母体热历史,证明了母体热变质作用叠加了冲击效应,冲击效应增加了陨石矿物组成平衡程度,提高了母体的岩石类型,但冲击热效应对陨石中非气体挥发性元素含量及化学组成没有明显的影响,说明冲击热效应对陨石中非气体挥发性元素含  相似文献   

14.
四川会理力马河镍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最重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之一,成矿岩体为一小型锾铁-超镁铁岩侵入体,由含斜长石的超镁铁岩(包括舍长辉石橄榄岩和斜长橄榄辉石岩)和辉长岩类的镬铁质岩组成.矿床富含硫化物,成矿元素组合为铜、镍,铂族元素含量很低,没有铂族元素的工业富集,是蛾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富铜镍贫铂族元素的代表性岩浆硫化物矿床.本文对力马河镍矿成矿岩体的镁铁、超镁铁岩及矿床中各种硫化物矿石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铂族元素含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力马河岩体的镁铁、超镁铁岩属拉斑玄武岩成因系列,岩石特征微量元素比值大致与高钛的峨眉山玄武岩相当、与低钛的峨眉山玄武岩有明显区分,但估计原始岩浆强不相容微量元素绝对含量大大低于高钛玄武岩,因此,其成矿岩体不是与一般的低钛或高钛峨眉山玄武岩(不包括苦橄岩在内)直接对应的深成相.岩体超镁铁岩及矿石铂族元素组成特征表现为无钌亏损的型式,钯/铱比值较小、在5左右,也显著不同于一般的峨眉山玄武岩,而类似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苦橄岩的铂族元素组成.运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计算,原始岩浆为苦橄质成分:MgO含量约17%、SiO2含量约48%.估计原始岩浆形成于130公里左右的深度,由类似于洋岛玄武岩岩浆源区成分的地幔经19%左右的部分熔融形成.超镁铁岩及硫化物矿石铂族元素含量一般在10-9~10-8暑级,铂族元素相对铜镍强烈亏损,铜/钯比值高于原始地幔10~100倍,铜镍铂族元素组成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呈铂族元素显著亏损的“U“型.模式分析说明,导致铂族元素亏损的原因是岩浆成矿演化过程中多阶段硫化物熔离作用造成的,早期熔离出来的硫化物被丢失并造成岩浆中铂族元素亏损,其铂族元素亏损后的岩浆(第)二次硫化物熔离富集形成铂族元素亏损的矿石.  相似文献   

15.
庐江陨石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庐江陨石是一块落的球粒石陨石,本文详细介绍了庐江的化学全分析,铁物相,镍物相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给出了庐江陨石的主要元素组成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由此可以确定该陨石的化学群属于LL群。  相似文献   

16.
阿拉善地块南缘龙首山地区以产出新元古代的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而著名,围绕金川矿床外围寻找铜镍矿一直备受关注。小口子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位于龙首山东段,主要由蛇纹岩、单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组成,岩体中局部发现了星点状硫化物,硫化物由黄铁矿、黄铜矿组成,没有发现铜镍矿体,仅有部分磁铁矿化,前人研究认为小口子岩体可能是金川铜镍矿床同期的岩浆事件产物。本次研究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小口子岩体镁铁比值为5.31~8.74,高于一般赋存铜镍矿岩体的镁铁比值。样品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平坦型,稀土元素总量低,暗示岩石具有橄榄石堆晶特征;Sr,Nd同位素研究显示:ε_(Nd)(t)=6.09~7.77,指示岩浆源区为亏损型地幔特征;微量元素比值与同位素模拟计算结果指示母岩浆经历了微弱的中上地壳物质混染。岩体中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284.4±3.5Ma,结合区域地质对比,小口子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形成背景可能与古亚洲洋的闭合或俯冲之后的伸展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研究区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研究分析,认为研究区黑色岩系属于开阔盆地和大陆边缘之间靠近陆地区域的还原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黑色岩系为热水沉积成因;区内找钒矿的可能性更大,找钼、镍矿的可能性较小。在亲铁元素中,Co、Ni、Mo元素相对富集,Mo富集程度最大,浓集系数达378.82;在亲铜元素中,Zn、Sb元素较富集,Zn元素浓集系数在0.18~17.25之间,Sb元素浓集系数在3.36~69.11之间;在亲石元素中,Ba、W、U三个元素较富集,Ba元素浓集系数在1.90~28.07之间,W元素浓集系数在130.1~387.40之间,U元素浓集系数在5.91~74.11之间,W元素富集程度最高,其浓集系数最大值达387.40,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35个铁陨石化学组成研究及其在分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在中国某些铁陨石化学分类的基础土,又对11个南极铁陨石及10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铁陨石进行了多元素的分析和研究。除首次对11个南极铁陨石进行化学构造分类外,还将以前划分为ⅢAB的新疆铁陨石重新划分为ⅢE化学群,并增加和更正了中国14个铁陨石的一些数据。故本文一并讨论35个铁陨石化学组成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铁钛磷灰岩在超基性岩中很少发育,笔者野外工作发现冀北铁马哈叭沁超基性岩杂岩体的角闪石岩中发育少量团块状铁钛磷灰岩。本研究选择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辉石角闪石岩、角闪石岩和铁钛磷灰岩中的磷灰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和LA-ICP-MS激光探针分析,对比分析了磷灰石矿物主微量元素特征。不同岩石类型中磷灰石微量元素蛛网图形态十分相似,但铁钛磷灰岩中磷灰石的F、U、Th、Sr、∑REE含量明显更高,连续变化的趋势与岩体岩相序列相符,表明在岩浆演化的晚期阶段,随着分异程度的增强,角闪石岩母岩浆中的Fe-Ti-P组分逐渐富集并达到饱和,从而在角闪石岩中发育团块状的铁钛磷灰岩。  相似文献   

20.
亲铜(亲铁)元素在行星增生演化、核幔分异、地幔岩浆过程、壳幔相互作用以及金属矿床成因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亲铜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出发,介绍了"高维度思维"的亲铜元素含量比值及其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初步应用:①获得同一份样品中不同亲铜元素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样品的不均一性(块金效应)对含量比值的影响;②Cu/Ag值可以约束不同高温岩浆过程中硫化物固液状态和亲铜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进而认识地幔、洋壳和大陆地壳间的联系;③具有不同分配系数的亲铜元素含量的比值可以鉴别岩浆硫化物饱和史,比如通过亲铜元素的分异约束火星陨石母岩浆的硫化物不饱和演化历史;④依据In-Cd-Zn在硅酸盐地球的含量以及它们的相对亲铜亲铁性质,地球主体增生物质已经消失,不能由陨石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