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颙  陈运泰 《地球物理学报》1974,17(03):186-199
本文是对陕西长安、山西代县和太谷等地工业爆破的资料采用时间项法研究晋中南地壳结构的初步成果。文中首先结合长安爆破观测资料的总结,对时间项方法作一介绍。为使用太谷等缺乏起爆时刻的爆破资料,对时间项方法作了一些改进,使对于那些未有起爆时刻的爆破资料亦能用于确定时间项。使用上述爆破和各台记录的初动到时获得了晋中南地区的界面速度为7.95±0.04公里/秒,求得了41个点的时间项,取莫霍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v0=6.4公里/秒反演求得了各点的莫霍界面深度,并对所得的结果结合晋中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及部分地震震源机制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北京地震台网的人工爆破资料, 由莫霍界面的首波 Pn 的走时数据, 经过松散层校正和高程校正后, 采用改进的时间项法计算测点(台站和炮点)的时间项 t 和 Vpn, 最后引进弹性薄板模拟莫霍界面的形状, 得出北京地区莫霍界面深度等值线图.从该图可以明显看出全区趋势变化:西北部山区莫霍界面埋藏深, 东南平原莫霍界面埋藏浅, 向北西72方向, 向下倾斜约2, 全区平均深度约37公里.此外, 莫霍界面下的 Vpn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3.
邢台地震活动地区,地壳底部莫霍界面之下尚有纵波速度为8.1、7.6、7.8和8.1公里/秒的四层介质,它们的下面有速度为7.2—7.4公里/秒的地幔低速层,低速层顶部的深度为83公里左右。 本文所得低速层与世界其他地区所得低速层参数的比较似乎说明:在构造活动地区、火山活动地区和地震活动地区,低速层中的速度值一般均较正常状态下(海洋和大陆地区)的地幔低速层为低,且埋深相对较浅。  相似文献   

4.
邢台地震活动地区,地壳底部莫霍界面之下尚有纵波速度为8.1、7.6、7.8和8.1公里/秒的四层介质,它们的下面有速度为7.2-7.4公里/秒的地幔低速层,低速层顶部的深度为83公里左右。 本文所得低速层与世界其他地区所得低速层参数的比较似乎说明:在构造活动地区、火山活动地区和地震活动地区,低速层中的速度值一般均较正常状态下(海洋和大陆地区)的地幔低速层为低,且埋深相对较浅。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辽宁省海城7.3级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辽南地区的地壳构造,根据已有的反映深部界面起伏的重力资料,以及本文提出的方法除去新生代沉积和浅部构造影响后的重力异常,用等效压缩质面方法计算莫霍界面深度。并采用密度差异的原理,从重力异常中分解出康拉界面的影响,从而求得康拉界面的深度。根据13条计算剖面的结果,给出辽南地区的康拉界面和莫霍界面的分布。根据莫霍界面的起伏,此地区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中部:为一北东向的上地幔隆起带,北低南高,一直向西南延伸入渤海。隆起的东南坡陡,西北坡缓,且呈台阶式次第下倾。在此大的构造背景上展布了一系列具有相当规模的次一级正、负构造。地壳厚度在隆起部分为31—32公里,但其东缘较薄,约为30公里左右。东南部:地壳厚度一般为34—35公里,最大可达38公里.西北部:地壳厚度向西北方向由34公里逐渐增至40公里左右。海城地震就发生在中部隆起带的较陡的东南坡上。 文中对有关的计算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辽南地区地壳构造轮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辽宁省海城7.3级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辽南地区的地壳构造,根据已有的反映深部界面起伏的重力资料,以及本文提出的方法除去新生代沉积和浅部构造影响后的重力异常,用等效压缩质面方法计算莫霍界面深度。并采用密度差异的原理,从重力异常中分解出康拉界面的影响,从而求得康拉界面的深度。根据13条计算剖面的结果,给出辽南地区的康拉界面和莫霍界面的分布。根据莫霍界面的起伏,此地区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中部:为一北东向的上地幔隆起带,北低南高,一直向西南延伸入渤海。隆起的东南坡陡,西北坡缓,且呈台阶式次第下倾。在此大的构造背景上展布了一系列具有相当规模的次一级正、负构造。地壳厚度在隆起部分为31-32公里,但其东缘较薄,约为30公里左右。东南部:地壳厚度一般为34-35公里,最大可达38公里.西北部:地壳厚度向西北方向由34公里逐渐增至40公里左右。海城地震就发生在中部隆起带的较陡的东南坡上。 文中对有关的计算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1982—1983年在甘肃永登地区进行了系列人工大爆破,本文分析研究了甘宁青地震台网的观测记录,求得各种波的平均速度为:V_(?)=6.00公里/秒,V_(?)=3.56公里/秒,V_(pn)=8.16公里/秒,V_(?)=4.54公里/秒。表层直达纵波速度V_o=4.82公里/秒。莫霍界面上的反射波P_M在140—180公里范围比P_g波强10—7倍。並获得该地区的地壳厚度为:(1)甘肃北山的河西堡—高台一带为48.3公里。古浪—张掖—嘉峪关的河西走廊一带为50.2公里。祁连山南麓为53.6公里。(2)青海中南部为54.4公里。(3)甘肃东部的礼县—武都地压为48.7公里。定西—岷县—通谓地区为50.5公里。(4)宁夏六盘山区为51.6公里。六盘山西侧的甘肃静宁为48.6公里,东侧的平凉为47.5公里,东南端的陕西宝鸡为46.1公里。以上的地壳厚度分布显示了青藏高原地壳在东北边缘的递减,以及甘肃东部地区地壳的某些起伏。  相似文献   

8.
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大亚湾周围地区,采用地震转换波法取得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初步研究结果。在大亚湾地区的地壳中只能分出一个中间界面(界面C)和莫霍界面(M)。本区为两层地壳,地壳厚度为28—30公里。地壳和上地幔界面埋深变化不大,深断裂不发育,本区深部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性较高的华北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9.
陕西地区地壳厚度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陕西测震台网记录到的七次人工爆破与邻区10个中强地震资料,利用由莫霍界面的首波P_n的走时数据,采用改进的时间项法[1]和相对时间项法[3][4]计算了各测点的时间项b_j和v_(pn),最后得出40个测点的地壳厚度。陕西地区地壳厚度的总趋势是东面较薄,西面较厚。陕北地壳较厚,约为41~43公里,陕南秦岭断块地区地壳厚度约为40公里,而渭河盆地地壳较薄,平均约为36公里。研究结果表明,地壳深部结构与地震活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叙述利用近年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八次工业爆破的观测资料,同时也利用了一部份天然地震的资料来研究北京—天津—唐山—张家口地区地壳结构的结果,采用了工业爆破中的58个观测点和天然地震的54个观测点的数据,得到了本区的三层地壳模型和地壳厚度。 地壳的平均厚度分布各地区不很一致;北京及其东南地区为35±1.5公里,北部地区为37±1.0公里,西部地区为39±1.5公里,地壳介质中的纵波和横波的平均速度分别为6.23±0.03公里/秒和3.55±0.05公里/秒,上地幔顶部介质的平均速度为7.98±0.13公里/秒和4.60±0.03公里/秒。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单台多重滤波方法测定了经过青藏高原地区瑞利波群速度频散曲线。所得基阶瑞利波的观测周期为5.0—56.0秒,速度标准偏差为0.08—0.15公里/秒,一阶瑞利波的观测周期范围为10—16秒,速度标准偏差为0.05—0.13公里/秒。利用广义线性反演方法对频散曲线进行反演,可得出一个由五层构成的地震横波速度地壳模型。在27—40公里之间存在低速层,其横波速度为3.29公里/秒,比上一层低0.21公里/秒。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地区瑞利波群速度和地壳构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单台多重滤波方法测定了经过青藏高原地区瑞利波群速度频散曲线。所得基阶瑞利波的观测周期为5.0-56.0秒,速度标准偏差为0.08-0.15公里/秒,一阶瑞利波的观测周期范围为10-16秒,速度标准偏差为0.05-0.13公里/秒。利用广义线性反演方法对频散曲线进行反演,可得出一个由五层构成的地震横波速度地壳模型。在27-40公里之间存在低速层,其横波速度为3.29公里/秒,比上一层低0.21公里/秒。  相似文献   

13.
用单台四震相法讨论唐山大震的波速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一个用单台相对时间测定地震波速度比的简单方法--四震相法,它是利用地方震记录上经常出现的莫霍界面反射波与直达波到时差求得的。 利用该方法测定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震前后的波速比,发现震前经历了波速低值-恢复和高值-二次下降三个阶段;根据波速变化的时、空特征,结合地质背景与地震活动,对唐山大震的孕育过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个用单台相对时间测定地震波速度比的简单方法——四震相法,它是利用地方震记录上经常出现的莫霍界面反射波与直达波到时差求得的。 利用该方法测定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震前后的波速比,发现震前经历了波速低值—恢复和高值—二次下降三个阶段;根据波速变化的时、空特征,结合地质背景与地震活动,对唐山大震的孕育过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During 1997 and 1998, twelve chemical explosions were detonated in boreholes at the former Soviet nuclear test site near the Shagan River (STS) in Kazakhstan. The depths of these explosions ranged from 2.5 to 550 m, while the explosive yield varied from 2 to 25 tons. The purpose of these explosions was for closure of the unused boreholes at STS, and each explosion was recorded at local distances by a network of seismometers operated by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and the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for the National Nuclear Center (NNC). Short-period, fundamental-mode Rayleigh waves (Rg) were generated by these explosions and recorded at the local stations, resultingly the waves exhibited normal dispersion between 0.2 and 3 seconds. Dispersion curves were generated for each propagation path using the Multiple Filter Analysis and Phase Match Filtering techniques. Tomographic maps of Rg group velocity were constructed and show a zone of relatively high velocities for the southwestern (SW) region of the test site and slow propagation for the northeastern (NE) region. For 0.5?sec Rg, the regions are separated by the 2.1?km/sec contour, as propagation in the SW is greater than 2.1?km/sec and less in the NE region. At 1.0 sec period, the 2.3?km/sec contour separates the two regions. Finally, for 1.5 and 2.0 sec,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is less distinct as velocities in the NE section begin to approach the SW except for a low velocity region (<2.1?km/sec) near the center of the test site. Local geologic structure may expla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as the SW region is composed predominantly of crystalline intrusive rocks, while the NE region consists of alluvium, tuff deposits, and Paleozoic sedimentary rocks. Low velocities are also observed along the Shagan River as it passes through the SW region of the test site for shorter period Rg (0.5–1.0?sec). Iterative, least-squares inversions of the Rg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curves show shear-wave velocities for the southwestern section that are on average 0.4?km/sec higher than the NE region. At depths greater than 1.5?km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dels is no longer significant. The observed group velocities and different velocity structures correlate with P-wave complexity and with spatial patterns of magnitude residuals observed from nuclear explosions at STS, and may help to evaluate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ose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6.
Seismic refraction measurements were made in two areas of the Baltic Sea in June 1967. The refraction data were obtained in the course of the transmission measurements program of Operation MILOC BALTIC 67. Three profile pairs were obtained, two in the area south of Öland Island, Sweden, the third to the east, north of the peninsula of Hel, Poland. The water depths vary from 60 to 90 meters between the areas. The receiving positions for the two profiles south of Oland Island are only 46 km apart but the structures differ markedly. The northern section, only 500 m thick, shows a rather thin sedimentary cover above 350 m of 3.7 km/sec material that in turn overlies 5.6 - 5.9 km/sec velocity material. The southern section, almost 2 km thick, has an equivalent amount of low velocity material, and a layer about 1 km thick having velocity 4.8 km/sec that overlies 6.0 km/sec velocity material. The eastern profile shows high velocity material, 5.6 km/sec, at 2.5 km depth. Correlation of the layers determined by seismic refraction with nearby geology suggests that the structural change south of Öland Island may represent the boundary of the Sarmatian Shield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在西藏高原长达450公里左右的南北向测线上取得九次湖中水下爆炸地震记录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处理、拟合和反演等计算,得出了该地区地壳与上地幔的成层结构和速度分布。 结果表明,该区整个沉积岩层厚约3-5公里,雅鲁藏布江以北到当雄地带,地壳巨厚达70-73公里;江南地区为68-45公里,并逐渐向南翘起。在成层地壳介质中发现下地壳中存在低速层,厚约10公里,速度为5.64公里/秒。分析认为,高原地形与巨厚地壳的形成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长期挤压和内部物质运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地球物理学报》1981,24(02):155-170
本文概述了在西藏高原长达450公里左右的南北向测线上取得九次湖中水下爆炸地震记录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处理、拟合和反演等计算,得出了该地区地壳与上地幔的成层结构和速度分布。 结果表明,该区整个沉积岩层厚约3—5公里,雅鲁藏布江以北到当雄地带,地壳巨厚达70—73公里;江南地区为68—45公里,并逐渐向南翘起。在成层地壳介质中发现下地壳中存在低速层,厚约10公里,速度为5.64公里/秒。分析认为,高原地形与巨厚地壳的形成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长期挤压和内部物质运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