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上游积石峡史前时期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堰塞事件,形成了水体达11.71×10^8m^3的古堰塞湖;山体崩塌是黄河发生堰塞的直接原因,而地震则很可能是触发山体崩塌的关键因素.堰塞湖在形成后不久即发生了部分溃决,造成了洪峰近35000m3·s^-1的异常洪水,相当于该河段万年一遇洪水流量的3倍多;残余堰塞湖则因泥沙的逐渐淤积而消亡.年代学研究表明,这一堰塞及溃决事件发生在大约1730B.C.,与其下游25km处黄河岸边喇家遗址毁灭的年代一致.根据该遗址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毁灭于地震和洪水,可以推测积石峡黄河古堰塞溃决事件与喇家遗址的毁灭存在密切的联系.流量-水位关系的计算则表明,黄河上游万年一遇的洪水不能淹没喇家遗址,而积石峡古堰塞湖的溃决洪水则完全可以将喇家遗址毁灭.因此,毁灭喇家遗址的异常洪水并不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洪水,而是由强烈地震所诱发的堰塞湖溃决洪水;也就是说,地震及其次生堰塞湖溃决洪水共同毁灭了喇家这一齐家文化的重要遗址.这一发现和研究对认识史前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河上某水电站坝后存在一大型顺层岩质滑坡.钻探、平硐、槽探和现场勘查勘察资料表明该滑坡具有平面分区和剖面分层的显著特征.运用地质环境系统全过程动态演化的观点,采用力学理论、物理模型、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理和演化机制:该滑坡是在河流冲刷和地震活动等内外综合作用下因层状岩质斜坡岩体层间错动和溃屈基而形成,其演化具有明显时间和空间差异性的多次滑动.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极限平衡计算方法综合评价滑坡各区、各级在天然状态下的稳定状态,并结合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及其演化特征预测滑坡在雾雨、地震以及二者耦合作用下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与黄河大洪水无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古史传说中普遍有关于史前大洪水的记载,其对古代人类社会演化的影响是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史前大洪水和大禹治水的传说由来已久,被认为与夏朝的建立有紧密关联,但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支持.针对此问题,有学者提出公元前1 9 2 0年左右黄河上游官亭盆地的大地震导致其上游积石峡形成堰塞湖,其溃决导致黄河流域出现特大洪水,为中国古史传说提供了科学依据的新颖观点.本文通过对喇家遗址地震喷砂裹挟的骨骼测年,对地震、洪水等地质灾害遗迹和考古遗存的综合分析,以及对积石峡堰塞湖沉积测年工作的对比,认为多学科的证据并不支持上述观点,喇家遗址地震发生的时间不早于公元前1 8 0 0年,而积石峡堰塞湖在公元前3 6 0 0年已经消亡.积石峡堰塞湖的形成与溃决、喇家遗址古人类的突然死亡和古地震是不同时间独立发生的事件,不存在公元前1 9 2 0年左右黄河上游的特大洪水,将其与大禹治水和夏朝建立进行联系的基础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总被引:170,自引:8,他引:170  
黄河上游地貌和新生代地层研究表明,30~3.4Ma是一个构造长期稳定、气候炎热和红色盆地广泛发育的时期,形成分布很广的夷平面,即青藏高原的主夷平面,上有风化壳及古岩溶残留。3.4Ma开始,青藏高原整体抬升,主夷平面被分割、解体,盆地中红色碎屑建造强烈变形,开始以扇砾岩为主的内陆磨拉石沉积。其后,在2.5Ma和1.7~1.66Ma相继发生强烈隆升,青藏高原地貌总轮廓形成,黄河现代水系格局出现,总称之为青藏运动(A,B,C三幕)。随后,黄河及其支流发育一系列阶地,记录了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及黄河溯源侵蚀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康来迅  王建荣 《地震学报》1995,17(3):396-399
昌马断裂带地震滑坡的期次与年代康来迅,王建荣(中国兰州730000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主题词古地震;滑坡;地震崩塌;断裂带众所周知,当前对古地震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对断裂带上崩积楔的规模和期次的分析来实现的.本文则以昌马断裂带为例,由分析地震滑坡...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是中国东部地震活动最强烈的省份之一,汾渭地震带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强震。通过对新发现的山西平陆地区黄河沿岸震积层剖面进行研究,简述剖面中软沉积物变形的特征、规模及变形构造类型,结合该地区历史地震资料和黄河水文资料,分析与震积层对应的历史地震事件。该研究可为地震事件及其变形构造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琛  孙顺才 《湖泊科学》1991,3(1):16-24
通过地质调查, 钻孔样品分析及历史资料对比, 得出:1.巢湖位于在中新生代形成的巢湖断陷盆地南部, 形成于更新世发育的河谷平原上, 由于全新世受气候及相应海平面变化和长江河道演变等三者共同影响而积水成湖。成湖历史大约2000年左右, 属河成型浅水湖。2.湖底沉积物平均中值粒径5-6ф, 并形成有三角洲沉积, 开阔湖沉积等五种沉积类型, 东、西、中三湖区的沉积物中分別为0.21, 0.37, 0.14cm/a, 全湖年淤积总量为93×l04t/a。3.湖泊污染加重起始于70年代, 磷除来自外源外, 内负荷引起的释放量达220.56t/a, 这对巢湖富营养化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砾石钙膜是一种在干旱—半干旱环境中形成,反映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沉积物,保留了比较完整的环境和气候信息,可用来分析古气候和测定形成年代.本通过砾石钙膜的沉积原理讨论,认为钙膜中的显微明暗纹层变化反映了气候变化过程,其明暗度变化曲线可与其它测年方法(深海岩芯氧同位素曲线、黄土剖面粒度曲线、古地磁变化、构造事件等)作对比,得到其形成年代的信息.而砾石钙膜形成年代可代表所在地貌面的年龄.本以此方法对黄河黑山峡高阶地的形成时代进行了厘定.  相似文献   

9.
史前大洪水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通过野外考察研究,在关中盆地西部漆水河中游沿河谷阶地上,发现典型的全新世大洪水滞流沉积层,它们覆盖着龙山文化聚落—浒西庄遗址文化层.利用地层分析、磁化率和粒度成分测定、文化遗物鉴定、OSL和14C技术断代,证明在距今4300~4000年前,关中盆地经历了一个洪水期,发生了多次大洪水事件.在大洪水发生期间,漆水河谷沿河第二级阶地面以浒西庄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早期(庙底沟二期)聚落和田地被淹没,同时,在更高阶地和黄土台原边沿地带,以赵家崖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晚期(客省庄二期)聚落得到迅速发展.结合在泾河和北洛河河谷发现的史前大洪水的沉积学证据,揭示出了龙山文化晚期关中盆地普遍发生大洪水的客观事实.同时,也发现在距今3100~3000年前,即先周在周原"岐邑"时期,关中盆地漆水河谷和渭河河谷也曾经发生多次大洪水.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揭示区域气候水文变化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阐明大洪水事件对于我国远古文化突变和社会转折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进峰  陈杰  王昌盛 《地震地质》2011,33(2):421-429
采用细颗粒石英简单多片再生法对新疆叶尔羌河上游阶地进行了光释光测年,并在不同实验室进行了等效剂量对比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测年结果显示,该阶地沉积形成于距今4.3~7.3ka,自阶地形成以来,河流下切(27±5)m,下切速率(6.3±1.2)mm/a.塔什库尔干河中上游河流的快速下切可能与慕士塔格山穹窿的快速隆升或第四纪...  相似文献   

11.
玉树地震滑坡分布调查及其特征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S7.1地震.文中基于现场考察与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对玉树地震滑坡进行分析,并制作了玉树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该地震触发了约2 036处滑坡灾害,总面积约1.194km2;地震滑坡分布受主地表破裂控制作用强烈;滑坡类型多样,但以崩塌型滑坡为主;滑坡有5种成因机制:人工开挖坡脚型、地表水入渗致坡体震动滑动型、断裂错断震动型、震动型、后期冰雪融化或降雨入渗型;除地震主地表破裂外,还有许多坡体裂缝,主要分布在主地表破裂带SE端的SW盘,该部位在地震中受到了强烈的挤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九州石峡口滑坡形成机制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滑坡区地质环境,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大比例尺平面图测绘、滑坡微地貌和变形破坏特征测量、扫描电镜(SEM)分析滑带土微观结构等手段,对兰州市九州石峡口滑坡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具有显著的分级分块滑动特性,降雨、不合理的人工绿化灌溉及滑坡区高陡的地形是诱发该滑坡复活的主要因素.采用多种极限平衡计算方法并结合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评价该滑坡在天然、降雨、地震以及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为该滑坡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玉树地震滑坡分布调查及其特征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On April 14, 2010 at 07:49 (Beijing time), a catastrophic earthquake with MS7.1 occurred at the central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epicenter was located at Yushu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China. A total of 2036 landslides were determined from visual interpretation of aerial photographs and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verified by selected field investigations. These landslides covered a total area of about 1.194km2.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these landslides are list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fact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landslides is controlled by co-seismic main surface fault ruptures. Most of the landslides were small scale, causing rather less hazards, and often occurring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landslides were of various types, including mainly disrupted landslides and rock falls in shallows and also deep-seated landslides, liquefaction induced landslides, and compound landslides. In addition to strong ground shaking, which is the direct landslide triggering factor, geological, topographical, and human activity also have impact on the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 triggered landslides. In this paper, five types of failure mechanisms related to the landslides are presented, namely, the excavated toes of slopes accompanied by strong ground shaking; surface water infiltration accompanied by strong ground shaking; co-seismic fault slipping accompanied by strong ground shaking; only strong ground shaking; and delayed occurrence of landslides due to snow melt or rainfall infiltration at sites where slopes were weakened by co-seismic ground shaking. Besides the main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s, slope fissures were also delineated from visual interpretation of aerial photographs in high resolution. A total of 4814 slope fissures, with a total length up to 77.1km, were finally mapped. These slope fissur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on the slopes located at the southeastern end of the main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zone, an area subject to strong compression during the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14.
利用前人所编的历代(共四代)地震烈度(地震动)区划图,组合叠加后得到一个综合烈度(地震动)。这种叠加是一个集成的专家系统综合认识结果,以此作为坝体可能遭受地震破坏危险的因素。初步研究建立了混凝土大坝震害评估模型,此模型是考虑了坝体的结构类型、建设年代、使用现状、场地条件、抗震设防水平等因素,用逐步线性拟合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用此模型对汶川地震破坏的坝体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最后,用这个模型对黄河上游10座重点混凝土大坝做了震害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5.
稻-旱混作是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现有资料显示,该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最早出现于7.8~7.0ka BP的裴李岗文化中晚期,且至迟在5.0~4.0ka BP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成为淮河上、中游地区普遍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然而,对于该农业生产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出现后的发展过程,淮河中游地区的早期农业类型及其发展过程与淮河上游地区是否存在区域差异等问题,目前皆不清楚.本文利用浮选法和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淮河上、中游地区不同地域和不同阶段的8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炭化及微体植物遗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淮河上游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8.0~7.0ka BP)在裴李岗文化区出现后,经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6.8~5.0ka BP)的快速发展阶段,至新石器时代末期(5.0~4.0ka BP)完全确立了该模式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与上游地区不同的是,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8.5~6.8ka BP)的原始农业为单一的稻作农业模式,但至新石器时代末期同样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此外,分析结果还显示,淮河上、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虽然同属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但水稻与粟、黍在这一模式内部结构中的地位在上述两个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对了解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新石器时代气候环境变化与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人类适应方式等问题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榕江断陷形成年代与莲塘海蚀遗迹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年工程钻探剖面及^14C测年资料,对榕江断陷的形成、演变进行讨论,认为该断陷开始形成于35000年前,完成于23000年前,并认为前人所指莲塘、桑浦山南麓的第三、第四两级“海蚀”遗迹(阶地)不是海蚀成因,而可能是风蚀产物。  相似文献   

17.
史前文化高分辨率年代的重建是理解人类演化及其与环境变化关系的前提,对探索史前跨大陆文化交流的轨迹具有重要意义.河西走廊是史前世界最早的远距离文化交流中心之一.由于缺乏~(14)C年代的控制,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年代及序列仍不清楚.本文提供了一个更加精确的~(14)C年代序列以解决河西走廊地区人类定居和文化演化的时间问题.一年生的炭化农作物遗存~(14)C测年具有避免"老木效应"的优点,因此被用来检测河西走廊已有的炭屑和骨骼~(14)C年代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所得的~(14)C数据集用贝叶斯方法进行建模,模型年代显示其与河西走廊已有的考古文化年代基本一致.然而,青铜时代晚期-铁器时代早期的沙井文化和骟马文化的年代比已有的年代晚约300年.通过对比模型年代与古气候和历史文献资料,我们认为沙井和骟马文化的衰落是受地缘格局的影响而不是气候变化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史前农业起源演化研究新方法与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主要中心之一,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和水稻(Oryza sativa)等是在中国最早被驯化的农作物.目前对史前粟类旱作和稻作农业起源与演化的时间、地点、种类、过程以及与气候变化和人类适应关系的认识,仍然是不确定的和有争议的.本文总结了近十多年来中国科学家针对这些问题在史前农业起源、演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早期农作物遗存鉴定的新技术、新方法,包括部分植物大化石(炭化种子、小穗轴)、微体化石(植硅体、植钙体、淀粉粒、花粉)、生物标志物(蛋白质组学、类脂物分子)等方面研究的新成果;早期农业起源、发展和传播的部分新证据,以及气候环境背景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机遇,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起源、演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等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拖担水库大坝左岸为一古滑坡,在水库扩建开挖过程中,诱发古滑坡体复活.在分析了滑坡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形成机制,通过反演计算,确定了底滑面的力学参数,提出了抗滑桩、开挖和挖锚结合三种处置方案,其中挖锚结合方案又分别对比了滑坡体上部开挖至2035.0m高程+下部锚固和滑坡体上部开挖至2015.0m高程+下部锚固两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古滑坡体为一基岩顺层滑坡,滑动模式为"滑移(弯曲)—剪断"型,左岸古滑坡体由于施工扰动,沿坡体内部软弱层面产生二次滑动;结合大坝工程设计,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左岸滑坡体采取开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河水资源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下游由于水资源缺乏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的断流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黄河水资源问题日益重要,继黄河洪水、泥沙之后,成为举世瞩目的又一个热点问题.黄河水资源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人们一直在探寻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本文根据长期实测资料分析介绍了黄河水资源的概况,剖析了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