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某电站位于玉树县西南部的子曲河下游,属澜沧江二级水系,坝址区碳酸盐岩较发育,有良好岩溶发育的物质条件。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及地质勘探资料,论述坝址区岩溶发育形态、规模及空间展布特征,探讨岩溶发育规律。并结合钻孔压水实验,分析坝址岩体的透水性及岩溶发育特征与岩体透水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岩溶发育特征方面,岩溶发育明显受岩性和地质构造的控制,岩溶发育具有垂向分带性及分布不均匀性的特征;在岩体线溶蚀率与透水率相关性方面,钻孔溶隙发育的孔段,岩体透水率与线溶蚀率相关性较差,岩溶裂隙不发育的孔段,岩体透水率则与线溶蚀率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探明平桂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对于岩溶地区建设布局,特别是建设场地工程地质勘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平桂区中北部处于岩溶发育分布区。论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采用资料收集、地面调查、高密度电法及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平桂区岩溶地质调查,分析了岩溶发育类型与岩性及岩性组合、埋藏深度及地质构造的关系,揭示了平桂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平桂区岩溶发育主要以浅表的黄金组、桂林组为主,在褶皱轴部或断层影响带内,在垂直节理裂隙和缓倾斜层面裂隙组成的裂隙系统中,岩溶发育较强;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地段岩溶发育强;在低平谷地中的分水岭处岩溶发育亦较强烈;在水文网长期摆动的地段地面以上岩溶发育程度强烈。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是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利用野外露头、钻测井、地球化学及地震资料,对北塔里木地区肖尔布拉克组碳酸盐缓坡沉积进行了层序特征分析,探讨储层分布规律及层序发育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塔里木肖尔布拉克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SQ2),2个层序均发育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不发育,海侵体系域远薄于高位体系域。每个层序内由巴楚-塔中向塔北依次发育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沉积,海侵期内-中缓坡发育藻席、潮坪沉积,外缓坡发育灰泥丘。高位期内缓坡发育潮坪、泻湖及颗粒滩,中缓坡发育微生物丘滩体,外缓坡发育灰泥沉积。据此建立了北塔里木肖尔布拉克组碳酸盐缓坡层序发育模式。有利储集体主要发育在海侵期内-中缓坡藻席,高位期内缓坡颗粒滩及中缓坡微生物丘-滩体中,高位期海平面持续下降使内-中缓坡浅水区潮坪相白云岩受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可形成溶蚀孔洞型储层。层序发育受古构造、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古纬度及古气候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贵州地质灾害发育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森林  陈革平  裴永炜 《贵州地质》2011,28(2):131-134,144
本文以地质灾害发育度为依据,对贵州省进行了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阐述了发育分区的技术方法、分区结果及分区特征。在分区结果的基础上,对贵州省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发育分区下的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资料分析,证实了孟加拉盆地东部褶皱带发育底部和中部两套滑脱层。底部滑脱层在整个褶皱带均发育,而中部滑脱层仅发育于北段—中段的陆上和陆架区,在中段的陆坡-洋盆区及南段则不发育。中部滑脱层的发育受古陆坡富泥沉积控制。北段—中段主要发育滑脱褶皱及被断层突破的滑脱褶皱,而南段主要发育泥底辟和泥火山构造。孟加拉盆地东部褶皱带滑脱层系及构造样式的差异变形特征主要受区域挤压作用、沉积作用以及地层流体超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模拟洞穴系统的发生、演化及分布规律。对缓倾岩层(倾角<15°)裂隙疏散或密集及多层或单层含水层结构的模型所做的溶蚀试验表明:均匀介质含水层在平面上洞穴发育呈不均匀状况,剖面上以浅饱水带及承压含水层顶板附近洞穴较发育;在裂隙不发育或不贯通时洞穴发育受层面裂隙控制;在缓倾岩层中,洞穴发育循反倾向的方向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
曾熠 《云南地质》2011,30(1):118-121
千佛岩组发育冲积扇、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曲流河发育洪泛平原和河道两个亚相;三角洲发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及前三角洲三个亚相;湖泊相则发育浅湖和滨湖亚相;冲积扇分出扇中和扇端两个亚相。龙门山系周期性推覆构造活动是川西前陆盆地沉积作用及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8.
霍州矿区煤层中小断层发育规律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断层的发育是影响矿井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探索霍州矿区煤层中小断层发育规律及影响小断层发育的因素,并从数值模拟计算角度来深化小断层发育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白云-荔湾地区新生界是否发育大型生物礁一直是珠江口盆地(东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核心问题之一。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总结了该区新生界碳酸盐岩及生物礁发育层段的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总结了研究区生物礁地震识别特征、发育模式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表明:①白云-荔湾地区发育的大型生物礁在不同层段零星分布,多呈丘形、透镜体状外形,顶部具有强-中反射特征,底部连续可追踪,侧向上多见超覆不整合接触,内部多见加积、进积或退积地震发射特征、偶见杂乱至空白反射;②基于构造活动及古隆起背景,本区建立了3种类型的生物礁发育模式:Ⅰ台地边缘礁发育模式、Ⅱ古隆起斜坡礁发育模式、Ⅲ古隆起顶部礁发育模式;③构造运动及全球海平面变化是该区碳酸盐岩及生物礁发育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广西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弄清规划中心城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对于岩溶地区规划中心城区建设布局,特别是建设场地工程地质勘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属于岩溶发育分布区。论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采用资料收集、地面调查、高密度电法及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岩溶地质调查,分析了岩溶发育类型与岩性及岩性组合、水文地质单元、埋藏深度及地质构造的关系,总结提出了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岩溶发育主要以浅表的融县组、桂林组为主,在褶皱轴部,或断层影响带内,在垂直节理裂隙和缓倾斜层面裂隙组成的裂隙系统中,岩溶发育较强;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地段岩溶发育强;在低平谷地中的分水岭处岩溶发育亦较强烈;在水文网长期摆动的地段地面以上岩溶发育程度强烈。  相似文献   

11.
华建伟  赵剑畏  李菊 《江苏地质》2007,31(3):187-19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热资源前景广阔。"三类"地热资源利用时,可取"因地制宜"、"两条腿走路,异常区先行"的方针。江苏中南部地热资源所处有利的地质构造部位有5类,文中三处可供规模开发的勘查靶区,对上海和浙北地区地热勘查方向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2.
按照发育深度将江苏地热资源分为地表出露的温泉、深度小于200 m的浅层地温能、深度为200~3 000 m的中浅成地热水和 3 500~5 000 m的深成干热岩四大类。江苏地热资源类型较多,成因复杂,各类型地热资源皆具有各自的分布规律与发育特点。其中,浅层地温能、中浅成地热水资源和深成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京津鲁地区走在我国地热开发利用的前列,在地热勘查、地热利用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尤其是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科学利用上树立了典范。分析江苏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地热勘查中的技术难点,对京津鲁地区地热资源赋存规律、主要勘查技术方法、地热资源科学利用以及勘查开发规划等进行阐述,对江苏地热勘查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临清市区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奎峰  母国妍  赵群 《华北地质》2007,30(3):224-229
山东省临清市地热资源丰富。通过已有钻探资料及近年的勘查项目研究成果,对临清市地热资源的地热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认为临清地热田属于层控型低温地热田,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纪馆陶组下部和沙河街组上部地层。该区的地温梯度主要受构造控制,断裂导热是形成本区热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地下热水矿化度较小且主要为径流补给的承压水,目前的城区开发井数少、开采量小,但从合理开发的角度分析,尚存在开采层位单一,开采深度相近,局部井段井位过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利用水平、科学布局、禁止混层开采、积极推进地热回灌等合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剑畏  庄颖 《江苏地质》2005,29(3):190-192
江苏能源供应的严峻形势促使了地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力度的加大;地热工作的实践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扩大了其工作领域;浅层地温作为江苏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领域被提上日程,依据现有资料,认为其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Using a one-dimensional (1D) fluid flow/compaction model applied to wells of the Georges Bank Basin, east coast, USA, has enabled a simulation to be made of the history of the sedimentation, basement subsidence, tectonic activity, geoheat flux evolution, maturation of organic matt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migration tendenc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ement tectonic activity, the basin's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edge of the North American plate. Through the simulation of geoheat flux variation, maturation of organic material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t different positions in the basin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are analysed. Additionally, from the modelling of excess fluid pressur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variations in the strata, the potential hydrocarbon migration tendency and stratigraphic traps in the basi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邮凹陷深层勘探以寻找岩性油气藏为主,准确预测岩性体储层是寻找油气藏的关键,而对岩性体做出准确的预测,需要对沉积时期的物源做出准确的判断。利用重矿物法、碎屑岩类分析法、沉积法对高邮凹陷的物源进行了分析。重矿物的相关性分析及R型聚类分析表明本区存在南北两大物源;碎屑岩类分析法表明本区物源来自再旋回造山带,砾岩和岩屑的分析表明本区也存在南北两大物源;沉积法表明本区除了南北两大物源外,还存在一个来自盆地西部菱塘低凸起的次级物源。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泰一段沉积时期,存在3个方向的物源,分别来自凹陷南部的通扬隆起、北部的建湖隆起、西部的菱塘低凸起,物源对凹陷的贡献的大小也如上隆起顺序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姜堰溱湖风景区地热1井的岩性特征、施工技术和成井工艺。该井采用塔式钻具结合,有效地提高了钻井效率又防止了孔壁塌坍、掉块。  相似文献   

19.
模糊聚类分析在西安市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西安市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质灾害评价和研究所取得的地质、物探、测量、模拟实验等方面的成果资料的分析,综合考虑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介质条件等因素,选择了6种影响西安市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作为稳定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该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将西安市地壳稳定性划分为次较不稳定、较不稳定和不稳定三级共10个区域。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市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喜林 《江苏地质》2013,37(2):173-177
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上白垩统—第三系层序地层及戴南组沉积特征研究表明,断陷湖盆中发育多级多类断裂坡折带,它们控制着层序和沉积体系的发育以及砂体的加厚带.高邮凹陷中真1断层为陡坡盆缘坡折带,控制了盆地的边界并控制着戴南组粗碎屑扇体的发育;真2断层为陡坡盆内坡折带,控制了戴南组粗碎屑扇体的加厚带;汉留断层为缓坡盆内坡折带,控制了戴南组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加厚带和滑塌浊积扇的分布,同时也控制着低位体系域以及高位体系域三角洲前缘—岸线的分布.坡折带的发育受到盆地幕式构造运动的控制.沿盆内坡折带附近发育各类隐蔽圈闭,是断陷湖盆中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