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成果,并对不同的观点作了较系统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若干地层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范炳恒 《地层学杂志》1998,22(2):143-148
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丰富翔实的地质资料为基础,对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的若干地层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1)修订并论证了华北地台上古生界最底部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田师傅组,指出这个组的区域分布和穿时性特征,同时对其实用性也进行了论证;2)讨论了华北地台石炭系-二叠系界线,主张以类Pseudoschwagerina带底作为二叠系的开始,有利于大区域内的相关地层划分对比;3)讨论并厘定了华北地台本溪组、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等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4)华北地台东北部确切存在早石炭世沉积,传统的有关该区的地质历史结论应予修正。  相似文献   

3.
1981至1987年间,煤炭部第一地质勘探公司对华北地台上的石炭一二叠系地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华北石炭一二叠纪含煤地层划分和对比》把石炭一二叠系地层研究推进了一步。过去一般认为华北地台上只存在有中石炭世晚期沉积,这次在辽宁复州湾及其他地方发现含有中石炭世早期标准化石的一套地层,从而肯定了中石炭世早期沉积的存在,并把它命名为“复州湾组”。对华北地台二  相似文献   

4.
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华北晚古生代受限陆表海的性质与特点入手,讨论了将层序地层学理论应用于含煤建造研究中的特点:①华北晚古生代含煤建造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Ⅰ型层序界面(Ip型),这是在陆表海这一特定背景之下由相对海平面下降形成的,其上缺失低水位体系域;②华北陆表海盆内没有标准的凝缩层,但快速海平面上升期间形成的灰岩和硅质岩具有凝缩层的意义与作用,能够起到大区域对比地层和划分海侵体系域与高水位体系域的作用,③沉积建造内有4种类型的准层序,即底部型准层序、台地堡岛复合型准层序、碎屑滨岸型准层序和河流湖泊型准层序,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④露头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华北晚古生代沉积建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文伟  卜军 《安徽地质》2011,21(3):176-179
依据最新的《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和《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说明书》,在区域生物地层对比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厘订了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年代地层系统,石炭系二分,二叠系三分。区内石炭系仅沉积上石炭统,二叠系齐全,下二叠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均发育。  相似文献   

6.
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特征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华北石炭二叠纪沉积建造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碳酸盐岩与硅质碎屑岩构成的含煤建造,上部为硅质碎屑岩红色建造。根据不整合面及其它识别层序界面的标志,该沉积建造可划分为5个沉积层序。DS、DS、DS层序属陆表海型层序,其底界面为Ⅰ型层序界面,层序内仅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DS层序为过渡型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DS层序为湖泊型层序,包括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盆地充填超层序(DS-DS)的发育受控于全球二级相对海平面变化,而沉积层序的发育则与区域性造山作用引起的三级海平面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与回顾华北石炭二迭纪地层问题是我国研究早、工作多、但又程度低的一个地质问题。近二十余年来,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太原层型剖面,促进了那里工作的进展。但自中石炭世开始发展起来的华北巨型沉积盆地,由于地域辽阔,各处地形高低不一,沉积次序先后有别,有些问题囿于一点很难获得满意的答案。本文试图结合古地势差异、海水进退等方面资料,  相似文献   

8.
华北石炭,二叠纪孢粉生物地层序列和石炭,二叠系界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华北聚煤区13条剖面的孢粉资料,划分了七个组合带,建立了石炭、二叠纪孢粉生物地层序列。根据孢粉组合发育特征的分析,认为石炭、二叠系界线应置于第Ⅱ组合带与第Ⅲ组合带之间。  相似文献   

9.
华北石炭二叠纪的海侵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武法东  陈钟惠 《现代地质》1995,9(3):284-292
以新的地层对比意见为基础,通过对华北石炭二叠纪海相层(石灰岩和海相泥岩)分布的详细研究,应用高分辨编目技术,完成了石炭二叠纪各期海侵范围及海侵方向图件的编制,并着重指出:①在晚石炭世早期(晋祠期)以前,郯庐断裂以西的海侵方向主体为由东向西,海侵作用中心具有由南向北迁移的规律;②自晚石炭世晚期(太原期)开始,华北盆地构造发生大的变动,古斜坡由北倾变为南倾。海侵作用发生在盆地南东和北酉两个方向上。这种构造变动及海侵方向的变化与盆地周缘板块构造活动有关;③自中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晚期,华北海与祁连海可能一直保持程度不同的连通,而与扬子海则是在晚石炭世晚期才直接连通的。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讨论会”1984年9月16日在山西太原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89个单位135人。山西省科协、省地质学会、省煤炭学会、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的领导到会祝贺。会议收到论文及摘要86篇,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多重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放 《河南地质》1998,16(4):273-280
河南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可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石盒子组又可分为小风口段、云盖山段和平顶山段。年代地层可分为12个阶,生物地层可分为10个连续组合带。岩石、生物及年代地层的对比表明,本溪组、太原组向南穿时,反映海侵由北向南;山西组上部和石盒子组向北穿时,揭示海水由南向北回泛。早二叠世前海水向南流注入北秦岭海槽,晚二叠世北秦岭褶皱,导致北秦岭海槽闭合,华北陆块南缘抬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1)思想框架下,采用多重地层分类原则,对区内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层序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研究。岩石地层可划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其中山西组和上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在生物地层方面,建立2个组合带和5个植物组合带;区内石炭纪地层仅发育上石炭统,二叠纪地层齐全;区内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通过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突出了不同地层单位的属性特征,优化了区域等时地层格架,有助于煤炭资源的预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显微煤岩类型成因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用泥炭沼泽类型命名煤相的方法,建立了三端元煤相分类图解,在华北石炭二叠纪主要煤层中划分出6种煤相类型。  相似文献   

14.
据显微组分含量建立了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的成因分类表,划分出3大类8种成因类型,并对华北石炭二叠纪各种成因类型的分布及其显微组成特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1984年9月16日至23日,在太原市召开了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讨论会。会议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同时还参观了太原西山七里沟、柳子沟层型剖面及陵川附城剖面。  相似文献   

16.
17.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地区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对西乌珠穆沁旗-林西北部地区的石炭二叠纪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学研究与重新归并划分。石炭系-下二叠统本巴图组(CPb)、格根敖包组(CPg)和阿木山组(CPa)三者为石炭纪-二叠纪西乌旗海槽同期异相地层的观点,能很好的解释这几套地层的相互关系。寿山沟组(P1ss)地层呈超覆不整合覆于下面地层或地质体之上;大石寨组(P2ds)为在达到最大海泛面时(海)水下火山喷发产物;哲斯组(P22s)为海盆地萎缩期的沉积。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合理划分,对于古亚洲洋封闭后的区域地层对比、构造演化和区域构造环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由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华北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讨论会”于1984年9月16日至2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计89个单位135人,包括煤炭部、地质矿产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山西省科协、山西省地质学会、山西省煤炭学会、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山西省煤管局和山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的领导同志亲临大会并讲了话,给会议以很大鼓舞和支持。中国地质学会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腕足动物群及生物地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华北地台早石炭世晚期至早二叠世腕足动物群的全面系统研究,认为全区腕足动物群的发展演化具有一致性和阶段性,可清楚地分为5个阶段,即田师傅期(C13-C21)、本溪期(C22)、太原期早期(C23)、太原期晚期(P11)和山西期(P12)。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国内外同期腕足动物群的对比和腕足动物生物古地理分析,确立了华北地台东北部田师傅期腕足动物的生物地理归属,命名为天山-辽吉腕足动物生物地理分区,同时阐明了研究区内晚石炭世晚期至早二叠世腕足动物生物地理区划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