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广西石山区的实际,为欠发达地区制定出一套典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南方石山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裸露岩溶区,作者以系统科学理论作指导,深入考察研究,论述南方石山区概况,提出综合整治与开发石山区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本文所指的广西潼族自治区西半部石山区是红水河流域和左、右江流域内的石山地区,即为广西百色专区的隆林、田林、凌乐、凤山、东兰、百色、田阳、田东、巴马、平果、睦边、靖西、德保和邕宁专区的邕守、武鸣、马山、都安、隆安、天等、左江、宁明和龙津等县境内石山区(以下简称本区),全部面积8万方公里以上,约占广西僮族自治区面积的40%。其中石山面积约占1/3,可见,这是广西石山分布相当广的部分。由于这里石灰岩深厚,又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本文所指的广西潼族自治区西半部石山区是红水河流域和左、右江流域内的石山地区,即为广西百色专区的隆林、田林、凌乐、凤山、东兰、百色、田阳、田东、巴马、平果、睦边、靖西、德保和邕宁专区的邕守、武鸣、马山、都安、隆安、天等、左江、宁明和龙津等县境内石山区(以下简称本区),全部面积8万方公里以上,约占广西僮族自治区面积的40%。其中石山面积约占1/3,可见,这是广西石山分布相当广的部分。由于这里石灰岩深厚,又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性原则作为一种评价框架应用于影响评价中,主要表现为2种形式.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这2种评价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本文借鉴已有的可持续性评价工具,验证对城市背景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可持续性评价的框架体系,并提出在城市开展SEA和可持续性评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一绥  林玉满 《福建地理》2004,19(1):6-8,13
可持续性原则作为一种评价框架应用于影响评价中,主要表现为2种形式。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这2种评价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本文借鉴已有的可持续性评价工具,验证对城市背景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可持续性评价的框架体系,并提出在城市开展SEA和可持续性评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25  
从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荒漠化现状评价、荒漠化发展速度评价和荒漠化危险性评价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荒漠化评价领域国内外的代表性观点, 系统介绍了荒漠化评价研究的热点领域、争论的观点和近几年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荒漠化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计算出了云台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分析了云台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旅游资源评价与湿地资源评价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并从客观实际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三方面着手,构建了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据此进行计算机处理、排序和检验,提出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等级指标及赋分标准,为科学评价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江军  潘懋  李铁锋 《山地学报》2007,25(2):197-201
回顾了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滑坡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建立了针对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具体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G IS的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流程以及滑坡灾害风险等级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ThelocalnameofKarStregionsreferstoShhoanareasinGuanghZhUangAuonomousRCgionofChaIllGuanedkarStlandfrmiswelldseloPedandoriginalinStyle.onaccountofthekarstificahon,theert'ssurfceisroughndbrokCn,cavesareveniCalandhorizontal;innumerablekarStheelsealStundopund,sothatthe~cewatersedlydIainintoundergroundrivers.JUStforthesereasons,triregionsorShishanareasareallbarrenandinfenile;vegetationcannotgrowhealthilythere,ecologicalsystemisfredleandsenShve,andenvirnmentalbearincaPaciIyisve…  相似文献   

12.
桂西北喀斯特斜坡带生态安全评价及反贫困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整治能力三方面来设定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桂西北喀斯特斜坡带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获得研究区域3个县在1991~1995年和1996~2000年两个时段的不安全指数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提出区域反贫困的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 《地理科学》1999,19(2):171-175
围绕当前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工作中需要先行搞清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议论。讨论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评价标准,在概括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目的,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我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研究工作纵深化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评价--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具体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度的评价方法。从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效益、资源利用结构、资源外部依赖性和资源管理5个方面选取22项具体指标构建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系统,应用层次分析法从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和协调度3个方面对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能力和协调度较低,整体可持续发展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调,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然而要带来这个结果就首先必须做到区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作者针对区域的特征,从区域社会经济与区域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从可持续的本质概念进行分析,拓展认识和界定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区域环境承受能力的内涵意义。基于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程度的功能过程,考虑区域社会调节活动对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以指标层变量、分类层指标和目标层指数3个等级层次体系的、并适用性较强的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治平 《地理研究》1986,5(4):93-101
本文按喀斯特地带性研究。喀斯特地貌分类和制图、喀斯特发育史及演变模式、洞穴学、喀斯特地貌基础理论以及应用研究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喀斯特地貌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四川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何毓成 《山地学报》2000,18(6):541-546
调查和分析卫四川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措施:(1)促进农村剩劳动力转化,减轻农业生态环境压力;(2)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应用已建立的土壤流失方程进行了滇东北山区基于可持续利用的耕地适宜性评价,以土壤抗蚀年限为主要指标,将山区耕地适宜性和可持续性程度分为高度适宜(高度持续)、中度适宜(中度持续)、低度适宜(低度持续)、有条件适宜(有条件持续)、不适宜(不可持续)5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流失方程在山区耕地适宜性与可持续性评价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东南沿海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江平 《地理科学》1995,15(4):327-3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