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省犍为县罗城地区(北纬29°17''-29°27'',东经103°55''-104°10'')位于威西盐矿厚度带上,历史上没有地震记载。四川省五通桥盐厂分别于1967年和1976年在罗城地区上了第一、二期基本建设工程,运用钻井注水采盐工艺对威西盐矿的岩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1.地震参数1992.7.17.19—07—28.8,29°18',103°41'M_L:3.5,I_0=V(震源深度3-4千米,宏观方法1千米。2.铜街子电站及库区 ̄①位于一中强地震带上的少震、缺震地段──马边~峨眉间。名山-马边-永善,大关北北西走向地震带以总体上较密集的小震和中强震、个别达7级的强震连续条带状分布著称。尽管它有别于浅~深贯通型活构造带、仅有多支、多方向短小构造线断续相连,但它的两侧各100千米分别与著名的“三河强震带”(南西测)自贡-南溪带(北东侧)有规律地平行排列。三者的新构造活动性、最大震级及其同等震级复发周期、地震活动秩序……都表明:自川西高原强震区向四川盆地区存在的某种递进以至消减的成生联系。这是四川地震构造动态中的一大特色。名山-大关带长约300千米。5级以上地震主要集中于两头:北段峨眉-洪雅(长50km)和南段马边-大关(长100km),其主要构造背景是与北东向的龙泉山-峨眉断裂带和 华蓥山-巧家断裂带分别交切,构成的复合部位。峨眉-马边间约70km的中段却一直没有5级以上地震发生的记录;唯一的一年内两次4.2和4.8级地震发生在1967.5.5和5.29,地点为峨边和福禄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7年1月—2010年8月四川自贡地方数字测震台网和流动台站记录的地震观测资料,并结合注水井(家33井)的加压注水数据,研究了自贡—隆昌地区三个丛集区域(A、B、C)地震活动与家33井注水压力及注水量的相关性,同时从注水区域及邻区局部应力状态呈现的差异研究其发震机理.结果表明:家33井加压注水对其所在的B区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负压注水阶段,注水量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不大,地震活动处于较弱状态;加压注水阶段,在压力持续升高的背景下,地震活动明显增强,其频次、强度与注水量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研究区三次4级地震震源较浅、且均为逆冲型,震源机制节面与其震中附近断层走向一致.基于大量小震震源机制解,统计获得B区震源机制节面走向和P轴方位较A区相对离散;与川东南地区已有应力场结果相比,反演获得的B区主压应力方位较A区扰动偏大,可见在统一应力场的作用下,A、B区域小震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P轴方位及反演得到的局部区域应力场呈现出的差异,与家33井加压注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四川长宁地区地震活动频繁,特别是2019年6月17日发生的长宁 MS6.0 地震造成长宁及周边地区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社会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为探究长宁地区地震的发震构造和机理,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长宁 MS6.0 地震前后一年时间段内的地震进行重定位,并采用波形拟合方法获得了14次MS>4.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综合分析了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获得以下主要认识:①2019年长宁 MS6.0 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长宁背斜NW向的高倾角断层,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西深东浅,该地震是位于滑脱面之上先存断裂活化的构造地震事件; ②南部建武向斜地区地震活动频度高,且表现出丛集性的分布特征,推测与零散分布的页岩气开采活动密切相关; ③长宁地区南北2个区域地震活动的差异性受控于局部应力场方向的变化,北侧历史盐矿开采、南侧页岩气开采以及岩石介质物性的横向差异直接影响了地震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6.
四川长宁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与娄山褶皱带结合部位,受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影响,其地表构造呈一系列平缓、低陡的背斜与向斜相间样式排列.此类断褶构造格局为油气及盐矿储存创造了良好条件,长宁地区盐矿赋存丰富,其中双河盐矿长期注水采卤(阮祥等,2008). 相似文献
7.
文中利用干涉成像定位方法对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6.0主震及部分余震进行定位。天然地震波振幅的极性和大小随震源机制和辐射花样的变化而变化,利用原始波形的特征函数可消除震源在不同方位上远场P波的初动极性和大小的不一致性。文中将干涉成像技术应用于天然地震定位,通过对干涉波形进行偏移和叠加处理,分别对震源的水平位置和深度进行偏移成像,确定了主震及较大余震(MS≥4.0)的震源位置参数,其中主震的位置为(28.38°N,104.88°E),震源深度为8.0km。此外,还测试了4种不同的速度模型对定位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震源干涉成像定位方法获得的结果较为稳定。通过计算台阵、台网的响应函数,评估了台站分布及特征函数周期长短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计算得到的特征函数优势周期约为4s,该周期的台阵、台网响应函数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显示了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9.
研究注水诱发地震的特征、发生机理和最大可能震级等对开展诱发地震的预防、危险性评价、减灾策略制定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注水诱发地震研究的主要认识和分歧。结果表明:(1)诱发地震的最大可能震级由断层大小和应力状态等地质条件决定,受注水压力和累积注水量等参数的影响;(2)识别诱发地震的可靠方法取决于地震和注水之间的时空相关性,统计模型的参数以及断层活化分析等一系列证据链条;(3)当断层与流体储层之间存在水力连接时,孔隙压力扰动是诱发地震的主要发生机制,反之岩石基质体积变形引起的孔隙弹性应力变化主导了诱发地震的过程。此外,注水诱发的稳定滑动传播到断层的孕震部分、流体的化学作用和小地震级联触发效应也可能在注水诱发地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将为注水诱发地震机理研究和减轻破坏性诱发地震灾害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from on-the-spot investigations, the tectonics of salt mining areas and digital seismic records, we studied the activity of earthquakes induced by water pumping in and out of the salt mines in Shuanghe town, Changn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ates of water injection and extraction in the Shuanghe salt mining region were evenly matched before April 2006 and earthquake activity was stable. On the other hand, shallow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 numbers increased sharply after the water injection rate became much larger than the water extraction rate. Large injection over a long time may causes the permeation of water through pre-existing small fractures and micro-cracks in the Changning anticlinal and accelerate the rupture of micro tectonic formations in nearby regions, inducing small earthquake swarm activity. The Q value calculated by using digital earthquake records indicates a relatively inhomogeneous medium in this area. The results of the accurate location of small earthquakes show that sources are relatively shallow and are concentrated at a depth of 2km to 3km.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reveal a normal dip-slip character of shallow earthquakes. All of these show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activity induced by water injection. 相似文献
12.
使用谱比法计算得到四川长宁地区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442个地震的震源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震源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应力降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长宁背斜核部和南部建武向斜页岩气开采区.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ML1.3~4.7地震的应力降位于0.02~7.26MPa范围内,超过90%的地震应... 相似文献
13.
汶川和芦山地震后四川地震次生灾害频繁发生,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最为常见,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的深切河谷地区以及四川地区周围山地.这些次生灾害以活动断裂为地质构造基础,以地表大量松散固体为物质来源,以强烈频繁的余震、坡面流水和暴雨洪水为动力条件,由此形成巨大的灾害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严重后果甚至极大地影响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四川地震次生灾害的防治要加强监控,建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评估,因害设防,分层防御. 相似文献
14.
15.
2019年长宁M6.0地震和2018年兴文M5.7地震引起了华蓥山断裂及其附近区域8口观测井水位不同程度的响应变化。 本文对比分析各观测井水位的同震响应特征, 从地震波能量密度、 同震破裂体应变、 含水层渗透性参数变化以及断裂带控制作用几个方面探讨了其同震响应机理。 结果显示, 井水位同震响应的幅度与地震波能量密度有一定关系; 2019年长宁M6.0地震引起的井水位同震响应形态符合同震破裂体应变四象限空间分布特征, 但2018年兴文M5.7地震则不符合; 两次地震引起的含水层渗透性参数变化存在空间上的不一致性和单点各向异性, 并且断裂带自身的水文条件对井水位同震响应形态和幅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综合分析认为, 目前已有的几种机理无法完全解释两次地震引起的井水位同震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阆中3次地震和江油1次地震的调查和史料考证指出,1846年阆中地震实是1850年西昌地震;1879年甘肃武都南8级地震对阆中城垣并未造成“倾圮”、“坍塌”和“倾坍”;阆中二龙乡珍珠观地震石刻是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对该地的影响;1879年5月江油5级地震实是同年7月甘肃武都8级地震的影响和波及。 相似文献
17.
川滇地区强震孕育过程中的中等地震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用有关地震活动的频度面积S值方法^[1],对川滇地区1970年以来6.7级以上强震前后的中等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强震的S值在震前和震后的异常变化特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主要表现为:在震前S值异常为高值或低值异常,震后下降或上升;对特定区域研究发现,滇西南地区强震的孕震区中等地震活动的S值震前异常主要为高值,而滇西地区强震孕震区中等地震活动的S值震前异常主要表现为低值。表明对川滇地区强震孕震区中等地震活动的频度面积S值方法的动态追踪,利用其变化规律可以为强震的预测预报提供一定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8.
紫坪铺水库库区地震精定位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双差定位法, 对紫坪铺水库台网8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4年8月16日至2008年5月10日的1569个小震进行重新定位。 结果显示, 重新定位后的小震主要集中分布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中央北川—映秀断裂、 前山灌县-江油断裂和后山汶川—茂汶断裂上, 其中大部分地震位于北川—映秀断裂并收敛于紫坪铺水库的两端, 走向NE向; 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范围内, 平均深度为7.8 km, 15~30 km也有少量地震发生。 水库区域小震活动频度与水库水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精定位后, 到时残差的均方根平均值为0.048 s, 震源位置的估算误差在水平方向上平均为0.63 km, 在垂直方向上平均为0.51 km。 文中还讨论了紫坪铺水库区震源分布和地质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