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叙述了“数字地球”的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数字地球”的科学内涵、“数字地球”给地球科学带来的新契机和我们应有的对策.笔者认为,“数字地球”是国家利益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产物;“数字地球”的科学内涵可分为宏观战略层、技术实现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数字地球”是一个战略,并不能代替相关的学科和技术领域,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也不能完全满足“数字地球”的要求;“数字地球”的兴起给地球科学带来了大好机遇,使地球科学在对地球整体性认识、数字虚拟、对地球复杂巨系统的研究等方面都大大深化;面临“数字地球”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是积极借鉴数字地球的思想,在继续大力发展现有的相关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同时,努力进行自主创新,力求通过“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的建设来占领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海洋科学的前沿-“数字海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所提出的“数字海洋”,系基于当前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数字地球”发展前景 ,其事关我国海洋科学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此,从“数字地球”概念及其所涉及的新理论和高新技术 ,到中国“数字地球”中的“数字海洋”有待顺应发展,作了概述。同时 ,重点就“数字海洋”技术与目标和建设的设想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交会图法和岩心资料,分析国外中亚地区L油田的常规测井曲线特征与岩性和流体类型的关系.首先,对测井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消除不同时期测井系列的差异,进行归一化、标准化及其他预处理;然后,以岩心资料为基础,建立测井资料交会图版,利用图版进行岩性和流体识别,其中岩性主要依据自然电位SP、中子伽马NRAT、感应电阻率ILD交会图版识别,流体类型主要依据含水饱和度Sw和电阻率交会图版识别;最后,确定该油田不同类型的岩性和流体识别标准:(1)砂岩自然电位SP<45mV,中子伽马NRAT>1.4CU;泥岩60mV2.8Ω.m;水层的有效孔隙度10%<w<30%,但Sw>55%,1Ω.m相似文献   

4.
“数字地球”科学工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地球”是集科学、技术和工程于一体的一项宏伟的科学体系。“数字地球”由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和科学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工程是“数字地球”的核心和目标。文章在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对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数字区域工程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的概念,对其研究背景、参考模型和面向信息共享的公共应用服务平台进行了论述。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是在区域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基础设施上层的基础设施,它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城市等各种数字区域信息化应用工程提供基础性的应用服务支撑,由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和公共应用服务平台构成。信息服务机构是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的主体,是有效联系信息需求方和信息拥有方的桥梁;公共应用服务平台是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的核心,为区域信息共享和交换提供了统一的构架和解决方案。其中,元数据管理和目录服务平台为信息的发布和查询提供了“一站式”入口;信息共享与协作服务平台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的信息共享和交换;地理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的集中式共享。最后,总结了“数字福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对“十一五”“数字福建”工程的需求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地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科学认知三江源地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对于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入手,分析1992―2020年的变化特征;然后结合土地分类和量化评价辨识出农牧空间,进而界定出“三区空间”并对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变化背后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三江源地区城镇空间增幅达774.56%;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以2005年和2015年为转折点,分别呈“U”字型和倒“U”字型变化趋势;② 研究区仅发生了4种交叉转换:生态空间转农业空间规模为1154.1 km²,多发生在气候变化主导区,转化量大但速度在逐步放缓;农业空间转生态空间规模为1140.8 km²,多分布在气候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区,转化速度呈明显变快趋势;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转为城镇空间的总量分别为41.0 km²和12.3 km²,多分布在县(市)驻地镇附近,转化速度在三个阶段表现为“缓慢增长―变快―减缓”的态势;③ 地理基础条件是“三区空间”格局演化的基本动力和前提,制约着交叉转换的位置和方向;社会经济因素是演化的关键驱动力,对交叉转换规模和速度均具有显著影响;生态保护政策在2005年之后驱动作用显著,尤其在“生态―农业”空间的相互置换过程中发挥着稳定作用。本研究可为牧业地区主体功能降尺度传导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新思路,可应用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和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历了长时间粗放式发展之后,显露出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出现部分矿产品供需总量严重失衡;资源破坏和浪费巨大,采富弃贫、大矿小开等现象日趋严重;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水平低;部分优势矿产开采、冶炼加工和出口总量过大,出口秩序混乱;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较为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矿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发相对滞后,矿业要素市场尚不发育,宏观调控力度较弱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明确了2013年重点要做好的八项工作:加强和改善土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统筹国土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整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新平台;优化城乡土地利用格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地质找矿重大进展,进一步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权益保护,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严格依法行政。维护国土资源管理良好秩序;提升国土资源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服务和支撑国土资源事业持续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为国土资源管理注入活力与动力。  相似文献   

9.
“数字城市”与时俱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继成、李琦、林珲教授和黄宝青、夏曙东博士合著的“数字城市--理论、方法和应用”的问世 ,对“数字城市”的发展趋势、概念和内涵 ,特别是对“数字城市”与各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密切关系 ,“数字鸿沟”、“数字分化”与“边缘化”的危机 ,从理论上进行了精辟的剖析 ,从案例中总结了实践的经验。全书高屋建瓴、统览宏观大局 ;纲举目张 ,细查关键技术。有幸先睹为快 ,谨记浅薄学习心得 ,欣然命笔 ,为青年学子导读 ,向从事“数字城市”建设的专家学者们郑重推荐。我国有 6 6 8个大中城市 ,大约有 3 0 0 0 0个小城镇。城市的数字化 ,只是迈向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第一步 ,来日方长 ,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数字城市”呼唤精益求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地球”国际学会2006年5月在北京正式成立,“数字中国”研究院2005年在北京大学揭幕,“数字城市”第二届国际会展和论坛,6月11日又接踵在苏州召开,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预祝大会把握机遇,胜利成功,成为引领“数字城市”浪潮的里程碑。我国城镇化速度空前,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各方面的数字化工程,方兴未艾。实现以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性调整,以“数字城市”建设夯实城乡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提高城市的凝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全面协调人流、物流、能流的规模和速率,以城镇带动郊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协调、和谐社会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L波段对不同盐类土壤的微波介电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碱化是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微波遥感探测土壤具有优势,L波段对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较为敏感。为了分析不同盐类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L波段(1.43 GHz)微波谐振腔测量了我国盐碱土中普遍存在的3种盐类(NaCl,Na2SO4,NaHCO3)土壤样品的介电常数,研究了土壤介电常数与含水量、含盐量和盐种类的关系。得出结论:实部主要由土壤的含水量决定,含盐量对实部的影响无明显规律;虚部值随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3种盐类土壤介电常数虚部随含盐量变化呈现不同的递增趋势,在含盐浓度一定的条件下,虚部值是ε″ NaCI>ε″ NaHCO3>ε″ Na2SO4;在某一含盐量点3种盐类土壤虚部随含水量变化的斜率不同,以此能将3种盐类区分。该研究为建立含不同盐类土壤介电常数模型和微波遥感监测土壤盐碱化提供了实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9月18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政府有关领导、近百位中外城市市长及相关行业代表800余人会聚羊城,参加“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和“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博览会”,交流城市信息化建设技术与经验,探讨“数字城市”发展战略与对策,共同推进国际、国内城市间和政府与企业间在“数字城市”建设领域的广泛合作。这是继去年北京“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之后的一次高层次、专业性、国际性的盛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障和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根据规定的禁采区域、地段,南京市将划定8个禁采区和禁采带.提出了限采在短期内将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数字福建”系统工程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数字福建”建设的最新进展和取得的成果。这是福建省信息化技术创新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数字福建”经过“十五”的前三年的建设,完善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统一了数据标准规范,进行了信息资源改造,开展了示范工程建设。“十五”后两年,将在前三年示范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2~2017年三维大气再分析模型、水文模式及GRACE卫星重力数据,采用负荷格林函数和卫星重力反演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大尺度地表流体的重力效应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大气扣除季节项前后的重力效应峰对峰变化介于1.9~10.7 μGal和1.1~4.6 μGal,其负荷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土壤水和积雪扣除季节项前后的重力效应峰对峰变化介于0.9~9.9 μGal和0.7~8.3 μGal,其负荷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特征;GRACE时变重力场扣除季节项前后的重力变化峰对峰变化介于4.4~24.1 μGal和3.4~18.3 μGal,考虑观测误差、构造运动和信号泄漏误差的影响,其显著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反映了多种地表流体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   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会议.通过这次会议,我有几点感想:一是通过两天的学习交流,感到属地化以来,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二是地勘单位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即地勘单位改革和发展必须紧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地勘单位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向市场需求;地勘单位改革和发展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地勘单位改革和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和人才队伍机制;地勘单位改革和发展必须立足自身的实际,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理清思路,准确定位;三是感到我们有一支高素质、优秀的地质勘查队伍;四是这次会议选择的地点和时间很好.……  相似文献   

17.
自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来,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1995年2月西方七国集团在布鲁塞尔召开七国信息技术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信息社会的原则和中间试验计划、首次确定了“全球信息社会”的构想和方向。1996年5月世界40多个国家和18个国际组织在南非召开了“信息社会和发展大会”部长级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区小康与现代化理论是以中国小康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的。中国小康理论把中国以1980年为起点,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阶段定性为“中国小康阶段”;把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起点、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定性为“中国现代化阶段”。其相关理论分别称为中国小康理论和中国现代化理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邓小平“先富带后富”指导思想的确定、国家“先农村地区后城市地区”和“先沿海地区后内陆地区”等战略部署,十六大提出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率先实现现代化”等为理论依据,全面阐述了中国地区小康和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19.
“数字福建”及“数字闽东南”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数字福建”建设发展状况及实施目标和任务,结合闽东南地区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问题,提出闽东南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建设“数字闽东南”就是要实现闽东南区域网络平台集成、应用系统集成和信息资源集成的电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字中国”,百舸争流(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中国”目前不再只是“热门话题”,而是真枪实弹地在启动、运作了。诸如“数字福建”建设规划的制订 ,建设全省公用信息平台 ,省政务信息网络工程和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改造工程、组建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制定省政务信息共享政策 ,同时启动“数字鼓楼”示范区。福建省是真抓实干 ,棋先一着 ,为“数字中国”领跑。另外 ,在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会议上 ,田凤山部长提出 ,以信息化带动国土资源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