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1研究背景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4日老挝北部发生MS 6.0地震(22.33°N,101.69°E),震中距中国边境仅4 km,随后发生MS 3.3、MS 4.9两次余震。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基准站2011~2020年的连续观测资料,对新疆境内天山中段、南天山西段和西昆仑的47条GPS基线时间序列变化进行分析,讨论这些基线的趋势性变化运动特征,总结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S6.7地震、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S6.2地震、2017年8月9日精河MS6.6地震和2020年1月19日伽师MS6.4地震震中300 km范围内不同方向的GPS基线时间序列的异常变化特征和周边构造活动情况,通过对GPS基线异常特征变化的差异性分析,初步得出结论:地震前后基线变化的幅度和趋势跟地震的破裂方向有一定的关系。或许可为新疆未来MS≥6.0强震可能发生地点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新疆、西藏区域台网记录的P波和S波到时数据,对200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的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地震事件开展了精定位;利用新疆区域台网的地震波形数据,对2021年9月4日皮山MS5.4地震和9月5日叶城MS5.4双震序列中的12次MS≥3.5地震事件开展了震源机制解反演;综合精定位与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了皮山MS5.4和叶城MS5.4双震序列的震源特征;结合本文作者已取得的于田地区强震活动性研究结果,讨论了青藏高原西北缘两个强震区内(皮山—叶城地区与于田地区)的强震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皮山MS5.4和叶城MS5.4双震序列的发震断层为NW向的泽普断裂带,两次MS5.4地震的质心深度为17 km左右.(2)皮山MS5.4和叶城MS5.4地震之间伴有NE-SW向的次级隐伏拉张断层破裂.(3)2015年皮山MS6.5地震序列呈现出NW向的单...  相似文献   

4.
考察新疆于田地区2008年以来发生的2008年3月21日MS7.3、 2012年8月12日MS6.3和2014年2月12日MS7.3等3个地震序列的参数早期特征, 利用“时空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 统一选用截止震级Mc=ML3.0, 并使用最大似然法分别估算了这3个序列不同持续时间的α、 p和b等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 3个地震序列的参数差异明显, 其中: 2014年MS7.3地震序列α值与2012年MS6.3地震序列接近, 但高于2008年MS7.3地震序列; 2014年MS7.3地震序列p值较低, 表明当前序列衰减缓慢; 2012年MS6.3地震序列b值最大, 2014年MS7.3地震序列次之, 2008年MS7.3地震序列最小. 此外, 2008年MS7.3地震序列参数在震后20天内变化较为显著, 而2014年MS7.3地震序列的α值和p值在震后3.5天内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苏维刚  刘磊  孙玺皓 《地震工程学报》2022,44(3):700-706,712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发生了MS7.4地震,该次地震打破了中国大陆长时间的7级地震平静,随后在2022年1月8日发生青海门源MS6.9地震,分析这两次地震前的前兆异常变化对于青藏高原强震孕震过程和强震短临跟踪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两次地震前青海西宁佐署地震台地下流体异常变化特征、同震响应和震后效应特征分析,发现:佐署动水位异常在2021年2月25日和2021年8月25日出现突降异常变化,较好地对应了玛多MS7.4和门源MS6.9地震;佐署动水位、水温在2021年7月10日同步出现的趋势性转折异常对门源MS6.9地震有一定的时空指示意义。佐署台作为构造敏感点,其地下流体异常变化对青海及邻区次级块体上强震具有较好的短期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Burgers黏弹性模型计算1125年以来青藏高原北部历史强震对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6.9地震单独和累积的库仑应力变化,分析历史强震对此次门源地震黏弹性触发作用及其对后续地震的影响.结果表明:(1)1920年海原M 81/2级地震、1927年古浪M8.0级地震和1954年山丹M71/4级地震对2022年门源地震的加载最为显著,分别相当于使门源地震提前7.6年、5.3年和5.2年;(2)1986年门源MS6.4地震对2022年门源地震的卸载作用最明显,使其发生延迟14.4年左右,2016年门源MS6.4地震使2022年门源地震延迟0.4年左右;(3)2021年玛多MW7.3地震对2022年门源地震有较为显著的触发作用,门源MS6.9地震对2022年1月23日哈拉湖M5.8级地震有触发作用,哈拉湖M 5.8级地震对2022年3月17日肃南M 5.1级地震及2022年3月26日哈...  相似文献   

7.
金花  张鹏程  周斌 《内陆地震》2023,(2):121-127
运用双差定位法对2022年3月17日新疆皮山MS5.2地震及254个余震序列重新定位,结果显示:(1)皮山MS5.2地震重定位结果为36.025°N,77.839°E,震源深度为17 km。(2)皮山地震的破裂沿断层向WS向迁移,破裂区能量释放较为充分,序列主要呈NE或SW向分布。(3)皮山MS5.2地震主震发生在天神达坂断裂的北侧,其余震大多数分布在主震南侧。由定位结果判断发震构造是近NE-SW向的隐伏断层,断层破裂不均匀且深部破裂尺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解滔  韩盈  于晨 《地震地质》2023,(6):1370-1384
2021—2022年川滇地区先后发生了云南漾濞MS6.4、四川芦山MS6.1、马尔康MS6.0和泸定MS6.84次MS≥6.0地震。距这些地震震中400km的范围内布设有红格、冕宁、甘孜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站,其观测数据在这4次地震前出现了不同程度和形态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红格站EW和NS测道自2020年12月开始出现同步下降变化,2021年漾濞MS6.4地震后NS测道的异常恢复,但EW测道仍然持续下降,截至2022年9月5日泸定MS6.8地震发生,EW测道的异常持续时间约为21个月。甘孜站N10°E测道的下降异常变化始于2022年4月,6月底开始出现转折回升,10月异常恢复,其间先后发生芦山MS6.1、马尔康MS6.0、泸定MS6.8地震。2022年9—11月,甘孜站N60°W测道出现年变畸变异常,2023年1月26日泸定再次发生MS5.6地震。冕宁站...  相似文献   

9.
<正>1研究背景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0年1月19日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发生MS 6.4地震(39.83°N,77.21°E)。此次地震打破了该区域17年的6级地震平静期,对于研究区域构造变形演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1研究背景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3月26日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MS 6.0地震,而该区于同年1月23日和4月15日分别发生MS 5.8和MS 5.4地震,3次地震余震区破裂贯通,并构成一个震群型地震序列(下文简称德令哈MS 6.0地震序列)。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W6.7 (MS7.0)地震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W6.7(MS7.0)地震发生后,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发布了地震速报参数. 该文利用中国国家地震台网97个台站的资料对地震速报参数进行了修订, 得出: 四川芦山MW6.7地震的发震时刻为北京时间8时2分47.5秒(世界时间0时2分47.5秒), 震中位置为30.30°N、 102.99°E, 震源深度17 km. 该地震的面波震级为MS7.0, 短周期体波震级为mb6.0, 中长周期体波震级为mB7.0; 利用波形反演的方法计算了震源机制解, 得到的最佳双力偶解的参数分别为节面Ⅰ: 走向17°/倾角48°/滑动角80°; 节面Ⅱ: 走向212°/倾角43°/滑动角101°, 矩震级为MW6.7.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本次地震为面波震级MS7.0, 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发布为矩震级MW6.6. 为了消除这种差别, 建议我国也应将矩震级作为对外发布的首选震级, 使震级的发布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2.
<正>1研究背景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 6.9地震,震源深度10 km,震中位于(37.77°N,101.26°E),震源机制为走滑型,是继1986年8月26日和2016年1月21日2次门源MS 6.4地震之后该区发生的又一强震。此次地震发生在祁连山地震带中段,区域构造位置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冷龙岭断裂、托莱山断裂和肃南—祁连断裂的阶区部位。现场考察发现,发震构造应为冷龙岭断裂和托莱山断裂之间阶区中发育的道沟断裂。青藏高原东北缘历史上发生多次7级及以上地震,其中1920年以来发生3次7.5级及以上大地震,  相似文献   

13.
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地应力实测结果表明, 我国大陆地区存在近似于辐射状的区域应力场, 其辐射中心位于青藏地块东部. 本文首先定义我国大陆应力场近似辐射中心(35°N、 100°E)为动力源点,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1900年以来我国大陆东部地区(30°N—44°N、 104°E—125°E)所发生的34次MS≥6.0地震震中到动力源点的距离与地震发生时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20世纪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发生MS≥7.0地震后, 华北地块陆续发生了一系列MS≥6.0地震, 且有随时间从南北地震带附近大体向东迁移的规律. 据此说明, 华北地块的地震主要受控于印度板块作用下青藏地块向我国大陆东部挤压的影响, 在其作用下产生了华北地块MS≥6.0地震的系列东向迁移活动. 总体来看有4组明显的地震迁移活动, 每组地震“序列”的迁移视速度约为80 km/a. 华北地块首发MS≥6.0地震距南北地震带中北段最近一次MS≥7.0地震的时间间隔约为1个月至11.8年, 且60%的MS≥6.0地震发震地点在(39°N±1.5°)区域内. 据此推测, 2008年汶川MS8.0和2013年芦山MS7.0地震后, 华北地块近年存在发生MS≥6.0地震的可能, 晋冀蒙交界和环渤海及其附近地区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针对2005年以来南天山西段8次MS≥5.0地震,计算静态库仑应力和主要断层的加卸载效应,结合余震空间展布,分析应力触发及对周边主要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年乌恰MS6.9地震与2016年阿克陶MS6.7地震的发生,对伽师MS6.4地震的发生起到延缓作用;伽师MS6.4地震震中NNE方向、SSW方向和NWW方向处于库仑应力加载区,随着应力持续积累,上述区域未来一段时间地震危险性增强;柯坪断裂绝大部分区域、迈丹—沙依拉姆断裂中段、喀拉铁克断裂西南段发生地震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正>1研究背景2022年6月10日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州马尔康市发生MS 6.0震群,其中6月10日00时03分09秒发生MS 5.8(ML 6.3)地震,相隔1 h 25 min 25 s发生MS 6.0(ML 6.5)地震,又相隔1 h 58 min 26 s发生MS 5.2(ML 5.6)地震。  相似文献   

16.
2021年6月10日和6月12日,云南地区先后发生双柏MS 5.1和盈江MS 5.0地震,距5月21日云南漾濞MS 6.4地震发生不足1个月,文中系统总结2次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其中:地震活动方面:震前存在中等调制地震集中、地震条带等中短期异常;地球物理观测方面:2次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存在形变、电磁和流体等多项异常,其中双柏MS 5.1地震以形变学科趋势异常为主,盈江MS 5.0地震以流体异常为主。对2次地震序列跟踪分析,发现双柏MS 5.1地震余震较为丰富,震后半年内共记录ML 3.0以上地震7次,最大震级为ML 4.8,计算得到地震序列活动参数为:h值=1.23,b值=0.85;盈江MS 5.0地震发生后半年内仅记录ML 3.0以上余震4次,最大余震为ML 3.3地震,计算得到地震序列活动参数为:h值=2.45、b值=1....  相似文献   

17.
<正>1研究背景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9年10月28日01:56,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发生MS 5.7地震(35.10°N,102.69°E),震中位于西秦岭北缘断裂与临潭—宏昌断裂之间。据马海萍等(2021)的研究,夏河MS 5.7地震前,震中位置存在背景性异常变化,震中附近区域应力应变积累较强。武山地震台(下文简称武山台)地处西秦岭北缘断裂南侧分支断裂,位于西秦岭北缘深大断裂带温泉—甘泉深断裂、聂河断裂以及马长庄断裂的交会部位,距此次夏河MS 5.7地震震中约220 km。  相似文献   

18.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发生MS 6.9地震,1月23日、3月26日青海德令哈发生MS 5.8、MS 6.0震群型地震。调查发现,德令哈钻孔应变在多次地震发生前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趋势转折变化,分析认为:德令哈钻孔应变在震前5年出现明显的背景性转折变化,在此背景下,此次门源MS 6.9地震前4个月,钻孔应变S2、S3分量再次出现显著的中短期转折变化,且分量转折变化方向指向震中。通过震例回溯分析,认为德令哈钻孔应变趋势转折变化对青海北部6级及以上强震或5级成组地震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小艳  付虹 《地震学报》2014,36(4):640-650
采用Hypo2000和双差定位方法对2013年云南洱源MS5.5和MS5.0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 结果显示: 精定位后洱源地震序列分布优势方向集中在160°; 用CAP方法反演了两次5级地震震源机制, 节面Ⅱ的走向158°和157°与余震优势分布方向一致; 现场考察MS5.5和MS5.0地震极震区的长轴方向也是NW向. 上述结果与维西—乔后断裂NNW走向一致, 据此判定该断裂为洱源MS5.5和MS5.0地震的发震构造. 序列震源机制解显示, 洱源地震序列表现出不同的错断性质以及不同方向主压应力, 可能与维西—乔后断裂所处区域复杂构造应力场有关.   相似文献   

20.
傅莺  胡斌  赵敏  龙锋 《地震地质》2023,(4):987-1005
2022年6月1日在四川芦山发生了MS6.1地震。为厘清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与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是否相同,文中基于2013年4月20日—2022年7月1日四川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芦山地区的震相数据,采用多阶段地震定位方法进行了精确定位,最终获得了6 992次ML≥1.0地震事件的精确定位结果,定位误差为:水平向0.5km,垂直向0.7km,走时残差0.18s。主震的精确位置为(30.382°N, 102.943°E),震源深度为15.6km。定位结果显示,2022年芦山MS6.1地震序列整体位于2013年芦山MS7.0地震序列北东端的西南侧,余震密集区NE-SW向长约10km, NW-SE向长约8km。整个芦山地震序列震中分布区域的长轴呈NE向,沿其走向的震源深度剖面显示,2022年6月1日芦山MS6.1主震和MS4.5最大余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5km,与2013年芦山MS7.0主震的震源深度相当。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