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27日,“中国历史地理学重要成果汇报及学科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承办、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  相似文献   

2.
金鑫 《地理学报》2013,68(7):1015-1015
2013年1月20日,北京大学地理学6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创立于1952年,由原清华大学的地学系地理组和燕京大学的历史系部分教师一起组成,设立自然地理专业。1978年成立地理学系。1989年地理学系改名为城市与环境学系。2002年学校将原城市与环境系与环境科学中心合并成立了环境学院。2007年5月,原城市与环境学系所属部分成立了城市与环境学院。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主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协办的第四届人文地理学学术沙龙于2008年12月19-20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5月23-24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地理资源所)、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地研联)主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地理资源所研究生会承办,第十届全国地研联各理事单位协办的"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第九届京区地理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启动,来自全国各地4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余名研究生们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传承与创新",先后收到120余篇论文,专家评选出了25篇优秀论文,《地理科学进展》编辑部将优选发表。  相似文献   

5.
第四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于2009年10月16-18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生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和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研究生会共同承办,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四十多家高校院所协办.于贵瑞研究员、樊杰研究员、邬伦教授、蔡运龙教授、周尚意教授、宫辉力教授等著名地理学者担任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人文地理学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单位。人文地理学的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60多年来,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秉持“教学科研并重,理论服务实践”的宗旨,从以人文地理基础理论研究为主,逐渐向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纵深拓展,形成了文理工交叉融合的创新研究思维和人文地理学科体系,创建了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经过6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开拓创新,对城镇化、城镇体系、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产业区位与区域产业演化、产业集群与创新网络、住房与房地产经济、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村镇发展规划、城市社会地理、时间地理与行为地理、历史地理、旅游地理研究与规划、计量地理、交通地理和交通规划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显示度和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与城乡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未来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继续包容发展,加强多学科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为国家战略决策的服务能力和人文地理学科在世界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正《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一书由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委员会编著,于1997年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在很多国家引起了热烈反响。《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中译本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黄润华教授翻译,王缉慈教授校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吴传钧为中译本作序。20世纪的最后30年间,地理学在美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发生了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地理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为纪念北京大学地貌学专业建立60周年暨王乃樑先生诞辰100周年,2016年8月20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在北京大学举行了纪念活动暨地貌过程和第四纪环境学术论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耕年教授主持会议,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傅伯杰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副主任宋长青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地貌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师长兴研究员等致辞,北京大学地貌学专业部分退休教师讲话并接受献花。李有利教授回顾了地貌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莫  相似文献   

9.
王学军  李本纲  李金玲 《地理学报》2017,72(11):2009-2017
北京大学的环境地理学研究承载于城市与环境学院的环境学系,其前身为北京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学专业环境教研室。65年来北京大学的环境地理学研究从传统的自然地理学,到将化学与地理学相结合的化学地理学,再到有地学环保性质的环境地理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目前,环境学系依托地理学二级学科环境地理学,在全球或区域环境中有毒污染物的区域环境过程、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界面间的迁移转化、污染物的环境毒理效应及其生态和健康风险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显示度的创新成果,研究水平处于国内这一领域的领先位置,各研究团队还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围绕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型研究和咨询工作,为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水平学术型和实用型人才。未来北京大学环境地理学科将从科学创新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两个角度出发,以培养高水平人才为核心,争取在多方面逐步取得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宋长青 《地理学报》2014,69(4):573-573
正学科研究方法的探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学科研究方法的完善也是学科进步的集中表现,学科研究范式的不断革新是学科顺应科学体系发展和学科成熟的核心标志。在当今科学系统中,以技术进步为引导的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给传统学科提出了严俊的挑战。为此,国家科学与技术部启动了部分学科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地理学作为一门传统的、理论性与应用兼备的学科积极参与了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和总结工作,并通过这项工作产出了一批优秀成果。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双成教授所著《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一书即是这批优秀成果中的上乘之作。《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系统地梳理了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时代范式,对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如:  相似文献   

11.
赵志强  李双成 《地理研究》2007,26(6):1076-1076
为缅怀和发扬已故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地学哲学家陈传康先生的贡献和学术思想,促进中国地理学和旅游研究的传承和创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联合举行了“陈传康教授逝世十周年祭奠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于2007年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陈传康先生的生前好友、同事、同学、学生以及家人共70多人_出席,许多本拟出席但临时另有要事的同人专门书面致意。会议由蔡运龙教授主持,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莫多闻教授、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保继刚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王恒礼教授、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杨开忠教授分别代表北大地理学团体、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并以弟子或朋友的身份先后致词。  相似文献   

12.
为缅怀和发扬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地学哲学家陈传康先生的贡献和学术思想,促进中国地理学和旅游研究的传承和创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联合举行了“陈传康教授逝世十周年祭奠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于2007年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3.
陈传康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召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10月4日,"陈传康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召开.陈传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地理学家,生前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前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地理学报>编委.陈传康教授5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在四十多年的地理学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对本学科的保留与发展、理论研究、学术实践、人才培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他在自然地理学特别是综合自然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影响力,还在地质学、土地科学、哲学、美学、宗教学、民俗学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对人才的培养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干"字型人才的理论.创新性是陈传康学术风格的核心特点,他致力于将地理学的发展与国家现实需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陈传康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自然地理学家和综合地理学的开拓者。他出生于1931年,广东省潮州市庵埠镇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随后留校任教至今。其间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地理著作(包括合著)4种,主编(包括编辑)地理文集6部。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城市与环境科学系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和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沿海开发地区研究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和地学哲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王文刚  陈英 《地理科学》2008,28(4):586-586
第三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13日在东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和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生会联合承办,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各所等30多家单位协办,ESR 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对本次年会提供了赞助,同时东北师范大学暨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执行主席,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王文刚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教授、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张柏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饶从满教授、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常务副主席梁育填博士等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高度评价了本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并对所有与会研究生提出殷切希望。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常务副主席、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生姚允龙主持了年会主题论坛。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阎百兴研究员做了"东北黑土水土流失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报告;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丁四保教授做了"关于区域问题和区域地理研究"的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宫辉力教授做了"对地观测技术与国家减灾需求"的报告。这些精彩的报告赢得了与会学子的阵阵掌声,现场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16.
李秀军 《地理科学》2008,28(4):585-585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14-15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地理学界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以及港澳台和澳大利亚的地理学者1000余人出席了这次盛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吉林省地理学会、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和白城师范学院地理系协办。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心,新疆地理学会协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8月5日至13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全国各地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论文摘要85篇。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许学强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一星教授、宁越敏教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新疆地理学会理事长张小雷研究员出席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双成教授所著《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一书,是科学技术部创新工作基础专项——"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中的一部,2013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8章计50万字。范式的概念由托马斯?库恩在1962年提出。他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也就是把范式看作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显而易见,没有系统、完整、科学的研究范式,地理学难以进入现代科学之列。随着自然地理学中系统研究的发展以及分支学科的增加,自然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一些基础性学科例如物理学和数学中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地系统模拟开放研究室于2001年12月2日—4日在河南省开封市联合举办了“国际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的近3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以介绍近10年来国际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和新世纪我国经济地理学如何发展为主题,集中就欧美经济地理学新进展、产业集聚与企业网络研究、经济…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全国地理期刊编辑出版年会于2011年4月21日至4月25日在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和福建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承办。本届年会的主题:地理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来自全国33种地理学及其相邻学科期刊的5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届年会,这些期刊包括(以刊名拼音为序):《冰川冻土》、《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城乡规划》、《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学报》英文版、《地理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地学前沿》英文版、《地域研究与开发》、《福建师范大学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