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渗特低渗砂岩储层流体识别技术研究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渗、特低渗储层是国内外油田地质研究的重点,而其流体识别问题更是一个焦点问题.本文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再认识了低渗、特低渗储层流体识别的难点,进而梳理和归纳了流体识别的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研究表明,利用单一的测井解释方法容易引起多解性,技术风险高;基于地区地质、岩心、录井等资料,结合多种测井曲线,开展流体的综合识别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思路;将现代地质数学方法和信号分析技术引入流体识别中将会产生积极地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储层流体性质复杂,包含凝析气、挥发油及常规轻质油层,单一的测录井曲线识别难度较大.本文优选对凝析气、挥发油等临界流体较为敏感的四个气测录井衍生参数,联合常规测井响应方程共同构建最优化测井解释目标函数,对地层组分进行联合反演,再通过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得到气油比关键参数,从而达到综合测录井资料定量识别流体性质的目的.该方法已在珠江口盆地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计算气油比定量参数判别流体性质准确率高达94%,极大地提高了研究区流体性质识别的准确率,为后续勘探开发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石油勘探工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低孔低渗油气藏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但是该类油气藏的储层岩石物理关系复杂,对其评价也相对较难。本文针对中深层气藏低孔低渗储层评价存在的困难,采用修正的White气体包裹体模型开展岩石物理研究。首先对气体包裹体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纵横波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而理论计算并分析纵横波速度与孔隙度、饱和度、压力及温度参数的变化关系,最后结合岩心实验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气体包裹体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可以较好地为低孔低渗复杂储层声波速度测量及解释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幔流体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扼要介绍了流体和熔体的含义,流体在地幔中的成分、状态和活动情况,及其对地壳中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灾害等的作用,提出了今后地幔流体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特低渗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常规储层不同。测井响应值难以有效表征孔隙中的油气,不同品质储层间的差异性不明显.利用单一的测井解释方法容易引起多解性和模糊性,测井参数解释难度大,油气识别非常困难.为了更好地实现特低渗储层的测井精细评价,提升测井解释的符合率,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依托前人的研究成果,详细归纳总结了裸眼井和套管井的测井系列之后,对其特低渗储层的常规测井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并探讨了核磁共振测井、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成像测井等新技术和非线性数学方法在特低渗储层中应用状况.最后基于特低渗储层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测井评价技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展望了特低渗储层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孔隙结构的酸性火山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酸性火山岩由于成岩矿物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电阻率普遍较高,应用常规的中子-密度测井曲线交会和电阻率的高低已经不能判断储层流体性质.在天然气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基础上,应用三孔隙度组合、横纵波时差比值、核磁共振及综合参数识别流体性质.应用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只能识别含气储层,对于气水同层的识别效果并不好.电阻率对储层流体性质变化反映灵敏,但是对于酸性火山岩储层并不如此.从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入手,对火山岩储层电阻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表明孔隙结构复杂是酸性火山岩电阻率普遍较高的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基于孔隙结构的流体性质逐步判别法.应用本文的方法,对徐深气田49口井流体性质进行判断,经69个层试气验证,识别准确率达94.1%,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特低渗储层油水分布关系复杂、微观孔喉网络分布模式及油水微观渗流机理复杂多变、水驱效率低、开发矛盾突出.可动流体饱和度是精细评价特低渗储层的关键因素,因此,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常规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研究分析甘谷驿油田长6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的可动流体饱和度偏小,平均值为37.42%.微观孔隙结构是控制可动流体饱和度大小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次之,储层物性的影响最弱.渗透率对可动流体饱和度的敏感性显著强于孔隙度.孔隙连通性好,孔喉比小,喉道半径粗、残余粒间孔保存较好、次生孔隙发育,粘土矿物含量小,可动流体饱和度相对较高.粒间孔的剩余程度、溶孔及喉道的发育程度等对储层的好坏及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大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孔隙特征参数中,喉道半径,孔隙半径,孔喉比、单位体积总有效孔喉体积与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多极子声波测井在低孔低渗气层中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的天然气勘探中的测井技术,在评价低孔低渗气层时遇到诸多难题,本文引入了一种新的气藏评价方法,即利用多极源激发的模式波的幅度来识别气藏,并对此方法进行了数值验证.以Biot多孔介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低孔低渗含气储层计算模型,数值计算了多极子声源在充液井孔中激发的频散曲线、衰减曲线以及全波列波形.结果表明,挠曲波和螺旋波的衰减系数与相速度相比,对孔隙中的流体性质更敏感,且随着多极源级数的增加和工作主频的提高,挠曲波和螺旋波的衰减系数的变化程度明显增强;在偶极子和四极子激发的全波列波形中,可清晰的观测到对地层孔隙流体不敏感的地层横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比波列中地层横波和频散的弯曲波(或螺旋波)幅度来识别气层.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岩储集层岩石分类是储层评价和地质建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复杂碳酸盐岩的强非均质性导致目前尚无统一的碳酸盐岩储集层岩石分类方法,目前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岩石分类方法多受单因素控制,将其根据分类依据划分为地质、物性、开发动态三大类别.总结了不同的岩石分类方法研究进展、现状、存在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碳酸盐岩储层岩石分类的发展方向.地质分类法揭示了沉积成岩特征,但孔渗关系及物理响应不明确;物性分类具有较好的孔渗关系,但在储层静态地质建模过程中,缺乏地质成因空间约束,导致空间岩石类型预测不确定性高;开发动态分类联系生产动态,但划分尺度较大,不能揭示储层微观特征.指出针对复杂碳酸盐岩,综合微观定量数据与宏观定性资料、囊括地质与岩石物理内涵、兼顾储层静态与油藏动态的多层次分类方法是复杂碳酸盐岩储集岩分类的最有效途径,是未来碳酸盐岩储层岩石分类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常规测井方法识别低孔渗水淹层难度大,但水驱油核磁T2谱能够反映岩石流体成分变化,水淹层含油情况可通过T2谱幅度和位置变化来表达.本文分析了实验条件下低孔渗岩心油驱水、水驱油T2谱变化.在水驱油过程中从油层到残余油状态,T2谱后峰总体呈现幅度降低、位置前移趋势,前峰变化不明显.相比于原始油层T2谱,残余油状态T2谱前、后...  相似文献   

11.
地震综合预报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叙述了作者对地震综合预报的一些看法,其中包括现有的经验总结、定量综合预报的思路及其对比,并对当前如何进行综合预报提出了初步具体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WXS凹陷中低孔渗储层岩石声波实验出发,以岩样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为基础数据,求取出一系列的弹性参数,包括纵横波波速比、纵波波阻抗、横波波阻抗、泊松比、拉梅常数、剪切模量、体积模量、杨氏模量,等等。在前人的孔隙流体识别究基础上,综合相关理论和实验分析,构建了一个新的流体识别因子F。以饱和流体岩石弹性参数及其组合参数的相对变化量Ag/w和Ao/w为定量指标,评价各流体识别因子的流体识别效果,并采用交会图技术进行了验证。新流体敏感因子在传统较难分辨的孔隙流体"水"和"油"的区别上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提高中低孔渗储层流体识别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铁城  鄂秀满 《中国地震》1994,10(3):277-286
本文对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的观测台网、观测项目、观测仪器、观测效能等的现状作了较详尽的论述,明确指出地下流体所观测的前兆信息十分丰富,映震灵敏,预报效能好,在地震预报和为国民经济服务中有很大潜力,同时也探讨了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文中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地下流体监测体系,加强地下流体综合观测,强化地下流体观测网的科学性,优化观测项目,逐步实现观测技术现代化,特别强调要大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与国际合作,不断提高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报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低温热年代学是新构造和地貌演化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与常规的地质年代学方法在数据表达、分析和解释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建设专门的数据库应对其数据日益增长,并满足大数据创新研究的需求。文中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传统数据库和2个新一代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传统数据库(如NGDB)的数据来源单一,样品数据以结构化的表格呈现,并以关系型数据库的形式进行数据管理;而新一代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库(如AusGeochem)的数据来源广泛,包含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且数据库的扩展性强,能够适应新方法和大数据分析的需求,并采用灵活的数据库类型与应用程序接口(API)联合管理数据,兼具数据查询、分析与可视化功能。文中针对现有数据库存在的问题,在数据持续增长、数据库的可扩展性和数据编号管理等方面对下一步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新构造和地貌演化的大数据研究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6.
17.
四、地下流体综合观测与研究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之一。由于近年来在世界上一些地区(如美国、日本、印度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强烈地震,震前未作出任何预报,使人们对地震预报的前景产生了怀疑,地震预报正处于低谷时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作为长期从事地震地...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水平  王月圆  吴娟 《湖泊科学》2019,31(6):1489-1498
自1950s开始系统性研究以来,人工湿地研究日趋深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文献报道,对人工湿地研究的历程特别是我国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分为起步探索、迅猛发展和规范应用三个阶段.梳理了人工湿地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对新兴污染物的去除、人工湿地根区微生物结构与功能以及人工湿地模型四个方面.核心还是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并解释其机理.未来需要长期监测数据支撑的理论实践结合的设计规程;进一步揭示人工湿地的生物过程;建立合理简化的模型,对系统进行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震害情况,概述了中国、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家地震预报研究的主要进展、水平与差距,并展望了今后的地震预报工作,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双相介质理论指导下构建的流体因子Gassmann流体项f可以实现对油水层的有效判识。本文基于包含流体因子f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推导,得到相应的流体弹性阻抗方程,将流体因子纳入地震反演过程并直接参与目标储层的流体识别,实现了从弹性阻抗数据体中直接反演流体因子f的方法技术流程。流体因子f的直接反演有效减少间接计算所带来的累计误差,提高了地震流体识别的精度。在实际资料应用中,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与地球物理特征开展的岩石物理分析表明,Gassmann流体因子f对含油和含水特征有较好的区分作用。反演结果表明,流体因子f能为有效地识别目的层的油水特征,为下一步的钻井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