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曾勇 《四川地震》1991,(1):57-62
本文以我国第三代烈度区划工作所采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思路为基础,沿袭断层破裂模型中分条积分的简易性,提出了考虑地震活动时空非均匀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简易算法,使第三代烈度区划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思路在地震烈度复核和地震小区划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冯锐  陶裕录 《地球物理学报》1993,36(04):463-475
完善地震-重力联合反演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建立一致性模型.本文按照地震测深的常用办法,采用二维四边形非块状模型,通过网格节点的密度值来刻划连续性或间断性的物性分布.四边形单元内部的密度分布为双线性函数,本文给出了重力异常的严谨解析式.计算中可采用模型分解技术,将四边形化为矩形与直角三角形的组合,简化程序设计.算法的实施有两种途径:独立单元法和整体模型法.在联合反演的数值模拟中,还推出了剪切模量μ模型以及纵波速度V_P,与密度ρ的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震-重力联合反演中的非块状一致性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完善地震-重力联合反演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建立一致性模型.本文按照地震测深的常用办法,采用二维四边形非块状模型,通过网格节点的密度值来刻划连续性或间断性的物性分布.四边形单元内部的密度分布为双线性函数,本文给出了重力异常的严谨解析式.计算中可采用模型分解技术,将四边形化为矩形与直角三角形的组合,简化程序设计.算法的实施有两种途径:独立单元法和整体模型法.在联合反演的数值模拟中,还推出了剪切模量μ模型以及纵波速度V_P,与密度ρ的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Delaunay剖分的二维非规则重力建模及重力计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计算截面为任意形状的非均匀密度二度体的重力问题,提出了二维情况下的非规则重力建模方法,即利用二维Delaunay剖分方法,将其截面分割为若干三角形,将该二度体分解成为若干三角棱柱的组合;通过求取变密度的三角棱柱体的重力异常,并将其累加,最后得出了截面为任意形状的水平无限延伸的二度体的重力计算公式.以千米桥油田的一条实测重力剖面为例,用该方法进行了反演计算,并将反演结果与常规方法做了分析比较,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Woodhouse和Dziewonski等分别用S波和P波层析分析提供的,以670km深度为分界的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震波传播所反映出的横向不均匀的球谐函数系数,假定地幔内部密度与正常水平的偏离分别与P波和S波的速度Vp和Vs成比例(下地幔δρ=γδVp,上地幔δρ=σδVS2),并用一组新的球谐函数系数表示全地幔密度分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比例系数γ=0.199,σ=3.13×10-5时,该全地幔密度模型可以70%恢复Dziewonski提供的下地幔密度模型,50%恢复Woodhouse提供的上地幔密度模型.合成密度分布基本上反映了分别由P波和S波速度异常所提供的地幔密度分布特征;2.所有穿过太平洋中部的剖面均明显地显示出一个低密度异常从地表一直延伸到核-幔边界;3.所有大陆下部均存在一个高密度异常区,而且深入到1200—1300km深度处;4.由密度异常的正、负交替基本上将部分地区地幔分成为3层,其深度依次为:第1层25—1300km左右,第2...  相似文献   

7.
大同-阳高地震重力异常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昌才  郑金涵 《地震学报》1992,14(3):369-372
1989年10月18日,在大同-阳高之间发生了中强震群:一个6.1级及六个5级地震,震中区约在东经11350',北纬3953'.这次地震在极震区引起了Ⅶ度的破坏,受灾较重的地区为册田(Ⅷ度).在震前的1982年,我们曾在距震中约10km 的西坪地震台实施过流动重力测量;地震发生之后,在国家地震局科技司的支持下立即进行复测.这两次测量,使我们可以比较地震区重力场是否发生过变化,并为震后的震情监视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8.
银川地震台重力观测在民乐山丹地震前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年度银川基准地震台重力观测资料进行潮汐分析和非潮汐分析,提取出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地震前3个月出现的异常信息,通过对银川台观测条件、仪器的工作情况和数据精度的分析,表明此异常信息可信,阐述一定距离范围内发生地震时,重力观测短临异常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地震层析地球内部密度分布横向不均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使用Woodhouse和Dziewonski等分别用S波和P波层析分析提供的,以670km深度为分界的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震波传播所反映出的横向不均匀的球谐函数系数,假定地幔内部密度与正常水平的偏离分别与P波和S波的速度Vp和Vs成比例(下地幔δρ=γδVp,上地幔δρ=σδVS2),并用一组新的球谐函数系数表示全地幔密度分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比例系数γ=0.199,σ=3.13×10-5时,该全地幔密度模型可以70%恢复Dziewonski提供的下地幔密度模型,50%恢复Woodhouse提供的上地幔密度模型.合成密度分布基本上反映了分别由P波和S波速度异常所提供的地幔密度分布特征;2.所有穿过太平洋中部的剖面均明显地显示出一个低密度异常从地表一直延伸到核-幔边界;3.所有大陆下部均存在一个高密度异常区,而且深入到1200-1300km深度处;4.由密度异常的正、负交替基本上将部分地区地幔分成为3层,其深度依次为:第1层25-1300km左右,第2...  相似文献   

10.
唐山地震的重力异常及其震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孙柏成 《地震》1998,18(3):293-298
将唐山地区 1 981~ 1 997年流动重力资料进行整理 ,分析唐山地震前后重力变化的全过程。震后二十余年 ,唐山地区未出现过震前量级的重力异常 ,且在震后 1 0年里重力值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研究表明 ,唐山地震前的异常变化是确实存在的 ,1 995年 1 0月古冶 ML5.4地震前亦出现了形态相似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11.
重震反演中国东北地壳上地幔三维密度结构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重力和地震P波到时数据反演得到了中国东北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密度结构.与单一的重力或地震反演相比,重震反演一方面有效地克服了重力反演结果垂向分辨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地震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显示: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壳及上地幔剩余密度异常分布与构造单元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造山带对应低密度异常,盆地对应高密度异常;区域内火山下方有明显的低密度体存在,可能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进入上地幔并部分滞留,在滞留板块深部脱水和软流圈热物质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上涌岩浆,喷发后形成了火山.  相似文献   

12.
The Sichuan basin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middle-upper Yangtze block, which has been experienced a long-term tectonic evolution since Archean. The Yangtze block was regarded as a stable block until the collision with the Cathaysia block in late Neoproterozoic. A new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conducted in the eastern Sichuan fold belt (ESFB) discovered a serials of south-dipping reflectors shown from lower crust to the mantle imply a frozen subduction zone within the Yangtze block. In order to prove the speculation, we also obtain the middle-lower crustal gravity anomalies by removing the gravity anomalies induced by the sedimentary rocks and the mantle beneath the Moho, which shows the mid-lower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Sichuan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eastern and western parts. Combined with the geochronology and Aeromagnetic anomalies, we speculated the Yangtze block was amalgamated by the West Sichuan and East Sichuan blocks separated by the Huayin-Chongqing line. The frozen subduction zone subsequently shifted to a shear zone accommodated the lower crustal shortening when the decollement at the base of the Nanhua system functioned in the upper plate.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以重磁为主,辅以二维地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难以探测海区沉积盆地中的各个密度界面,本文充分发挥地震、重力和磁力资料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利用重震联合界面反演技术,对东海陆架盆地的三个密度界面,上新统底界面、中新统底界面和沉积基底进行反演,利用反演结果对研究区的构造区划进行重新认识.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凹陷基本缺失渐新统,海礁凸起南北两块的分界处东西方向的长度较短,钱塘凹陷向东北方向延伸较长,东部西湖凹陷地层发育齐全,新生代沉积厚度大,沉降幅度大,底界面在11794米左右.说明利用重震联合密度界面反演及解释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地区壳幔结构重磁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湾盆地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中心,其东部渤海海域深部结构研究对认识华北克拉通破坏范围及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自河北新城经天津静海沿东南方向进入渤海海域的剖面进行重磁反演,研究其地壳结构特征.通过对该地区文献调研及2010年渤海海陆联测初步结果建立初始模型,结合本地区密度、磁化率特征进行二度半体重磁异常反...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重力与地震联合反演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实现了速度和密度随机分布共网格单元模型的建模技术,以适应密度和速度剧烈变化的复杂模型及联合反演的计算要求.重力正演利用了该网格的二度半体模型,并进一步改进了地震走时的二维射线追踪计算方法,以适用于速度随机分布的网格介质.结合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实现了这种共网格条件下的重力与地震资料的同步联合反演.模型试验证明了重力与地震联合反演可以准确确定复杂物性界面的密度和速度结构,适用于物性界面不完全一致和物性变化剧烈的复杂模型,并且联合反演结果要优于单独的重力反演.带先验信息约束下的实际资料的联合反演,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可提高反演精度并减少多解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物性参数耦合的多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方法是21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速度-密度耦合约束下的重震联合反演是其重要分支之一.相比于传统的重震资料综合解释,基于速度-密度耦合的重震联合反演能够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发挥地震和重力数据的互补作用,产生精度和一致性更高的速度-密度模型.结合国内外现状,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现有的速度-密度耦合方式,并讨论了速度-密度耦合约束下重震联合反演策略和目标函数的构建及求解等相关问题.不同反演策略和耦合方式的适用性不同,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速度-密度耦合约束下开展重震联合反演研究和应用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蒙古及周边地区重力异常和地壳不均匀体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全球EGM2008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模型,本文计算了蒙古及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和Airy-Heiskanen均衡重力异常.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Crust 1.0地壳模型为参考,通过重力正演方法,对蒙古及周边地区不同深度地壳密度结构模型的重力异常进行了计算,并对得到的正演布格重力异常与实际重力异常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古西部杭爱山地区与阿尔泰山地区的构造变形差异性明显,现今均衡重力异常中杭爱山周边没有明显的均衡异常高值区,而阿尔泰山地区西南方向存在均衡重力异常高值分布,分析与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Crust 1.0模型给出的壳幔横向密度不均匀体分布对于计算Moho面起伏引起的重力异常作用明显;Crust 1.0给出的地壳内界面变形可以反映深大活动断裂的深部构造变形.研究结果对于认识蒙古东西部构造特征差异,以及现今西部活动断裂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具有参考意义,也可以为进一步应用Crust 1.0模型为参考开展三维密度结构反演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重力与地震资料的模拟退火约束联合反演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联合反演是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定量解释手段.本文在总结和分析重力与地震资料联合反演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全局寻优的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实现了重力和地震资料的约束同步联合反演.针对性地设计了密度和速度界面不完全一致的模型,理论模型的试验说明了方法的效果和适用性.结合最近完成的广东徐闻地区实际资料的处理和解释,表明该方法可准确确定复杂构造物性界面的密度和速度结构,在该地区的油气勘探中发挥了作用.在先验信息约束下,该联合反演方法要明显优于单独的重力反演.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 joint invers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integrated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We extended a data-space joint inversion algorithm of magnetotelluric,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to include first-arrival seismic travel-time and normalized cross-gradient constraints. We describe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algorithm and apply it to synthetic data generated for hypothetical models. For the synthetic data, we find that the joint inversion with multiple parameters is superior to the joint inversion with two or even three parameters, which can reduce the multisolution of inversion results more effectively. Furthermore, data-space joint inversion involves fewer memory requirements and better calculation speeds than traditional model-space joint inversion. The normalized cross-gradient constraints can better couple model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unnormalized cross-gradient constraints, resulting in higher levels of structural similarity among resistivity, density,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velocity models.  相似文献   

20.
二度半长方体组合模型的重力模拟退火反演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重力异常反演的现状,采用矩形单元体网格剖分的二度半体组合模型,模拟任意的多层密度界面或形体,实现了重力正演.该建模方法适应性强,适合于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密度横向变化的复杂模型.使用改进的全局寻优的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对重力异常进行反演,结合这种灵活的密度建模方法,反演过程中只需要反演各矩形单元体的密度参数,即可同时得到地质体的界面或形态以及密度值分布.通过复杂界面和形体的模型试验,证明了方法的效果.在江苏下扬子地质构造复杂区的实际应用说明,在地震等先验信息约束下,该重力反演方法提高了反演精度并减少了多解性,可有效解决古生界泥盆系-志留系目的层分布等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