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地质分区,近年来这项研究在国外工程地质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者在根据多年来对福建地区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制了五十万分之一的福建铁路工程地质分区图,并综合分析这一区域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以及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关系。如同其他工程地质区划一样,目的在于阐明福建地区区域工程地质的差异性与共同性,从而正确的为预测和防治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编制全国工程地质分区图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图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冰土、地下冰的分布及土层含冰量的大小。采用三级区划原则,共分出三个冻土工程地质区,15个冻土工程地质亚区和43个不同类型的冻土工程地质地段。  相似文献   

3.
冀西北地区环境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本文在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中.首次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冀西北地区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及质量分区.该方法选取的评价因子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冀西北地区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取尽了较满意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总结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的丰富地质成果,以适应地质工作迅速发展的需要,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持,于1971—1974年编制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参加这项编图工作的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所、地质力学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以及各省、自治区地质局等共三十多个单位二百多人。  相似文献   

5.
(一) 区域性综合工程地质图是反映制图地区的工程地质特性,提拱拟定国民经济计划或区域工程建设规划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的工程地质图件。1956年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长江流域规划地质组曾编制比例尺1:1000,000“长江流域工程地质草图”,1957年刘国昌教授著的“中国区域工程地质学纲要”及1958年郑象铣等工程师著的“中国工程地质区划初议”所附的比例尺1:25,000,000和1:18,000,000的中国区域工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九大计划之一,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调查,按调查监测内容不同在全国部署了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工程、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生态脆弱区和特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程、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工程以及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等6个工程。文章简要介绍了该计划自2016年实施以来,各工程在解决基础地质与资源环境问题、服务国家需求、科学理论创新与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果。  相似文献   

7.
成就与展望     
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也将近二十年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是地质学中比较年轻的分支学科,但它在学术上巳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并解决了不少生产实践中所提出的课题。 区域水文地质方面,相继编制了水文地质分区图(1/300万),潜水区划图(1/400万)、自流水图(1/400万)以及水文地质图集(1970)等,基本查明了平原、山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和特征。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冻土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系统的区域冻土研究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解放前只有少数日本人在东北做过一些零碎的调查工作。解放以后寒区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冻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研究工作,同时也带动了区域冻土的研究。特别是东北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开发和水利工程的兴建,青藏公路及乌鲁木齐至库尔勒公路的修筑,揭开了区域冻土研究的序幕。通过三十年来区域冻土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多年冻土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有了质的飞跃。从而确立了我国作为世界冻土第三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河下游河道长期断流,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实施河道疏浚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掌握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是实施河道疏浚工程的关键,是沿线生态闸堰设置及两岸提防工程修建的基础.通过区域地质特性、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几个方面的研究,得出河道疏浚段的地层岩性、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化学类型等特征,为河道疏浚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与河流的改道和改良土壤以及开垦位于贝加尔阿穆尔干线地带的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远景区域有关的重大问题和其他课题,必须对这些地区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对由于人类的工程活动致使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评价。利用航天测量资料可以大大地提高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的信息性和质量。 根据航天像片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目前正处于探索其可能性和研究判释方法原理的阶段上。这类调查建立在构造地质和普查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因为任何区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都是由构造-地质和景观-气象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一)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方针的深入贯彻,为适应开放城市与重要经济区城市建设规划的需要,城市地质工作日益显得重要,为此,地矿部曾专门部署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城市物探工作。一年多来,城市物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区域性物探工作为城市规划布局服务区域物探工作对查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制定正确的城市规划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据不  相似文献   

12.
1:50万比例尺的安徽省工程地质分区图是综合性工程地质图。编图目的是为本省在经济建设中的规划和布置各种类型建筑物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在图中分出了四级工程地质区:Ⅰ,区域;Ⅱ,地区;Ⅲ,区;Ⅳ,亚区。第Ⅰ级工程地质区——“区域”根据新构造运动和大地貌条件来划分;分出了基岩区域,过渡区域和堆积区域。第Ⅱ级工程地质区——“地区”是依据划分开不同的岩系组合而决定的。这样,在基岩区域中根据大地构造,在过渡区域根据基岩和表层沉积发育的不同情况,在堆积区域中按第四纪沉积物不同发育组合来划分。所分出的第Ⅰ、Ⅱ级工程地质区如下: Ⅰ、基岩区域: Ⅰ_1、江南台背斜地区; Ⅰ_2、下杨准池槽地区;  相似文献   

13.
开展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工作,需要以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为基础。目前,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尚未形成统一的编图技术标准,无法满足工程地质编图的需要。通过总结国内外工程地质编图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原城市群北部城镇规划区1:5万工程地质调查与编图”工作,以焦作市幅为例,编制了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探讨了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编制方法,并对编图目的、主题表达、工程地质分区、工程地质层划分和图面配置提出新见解。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表达的主题为工程地质综合特征,工程地质分区是该主题的具体反映; 依据宏观工程地质条件,分别以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层)、岩土体结构或变形强度、地壳稳定性或活动断裂(地震)、不良地质现象或地质灾害等特征差异性进行工程地质分区; 以工程地质层作为基本的制图单元,依据《GB/T 50218—201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进行工程地质层划分,图面尽可能反映工程地质特征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每个工程地质钻孔柱状图、水文地质要素、内外动力地质现象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综合工程地质图由主体平面图、镶图、剖面图、钻孔综合柱状图、工程地质特征说明表及图例组成,图、表或图例配置要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4.
在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主持下,《黄河中游区域工程地质研究报告》和《黄河三门峡水库运用阶段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报告》两项科研成果已评审通过。这两份报告是陕西省地质局第二水文队根据国家地质总局1978年批复的《治黄地质工作的总体设想》,历经五年,研究完成的。《黄河中游区域工程地质研究报告》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黄河中游区域工程地质问题,为区域规划治理、进一步开展区域工程地质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刘国昌先生是我国工程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的创始人、我国工程地质教育事业的一代宗师、矿产资源开发的先行者、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践行者。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响应“找矿救国”的号召,从事野外矿产勘察10余年。1951年应俞德渊先生邀请,到东北地质学院任教,创办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任系主任、教授,从此开启了中国工程地质教育事业,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工程地质专业研究生,开办了首批工程地质进修班,奠定了我国工程地质事业的基础。1981年,调西安地质学院工作,建设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1984年,在刘国昌先生的主持下,西安地质学院获批我国首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博士点,1985年开始培养博士生,为该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小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分区图是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工程建筑条件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反映出不同区域工程地质特性的一种区划图件。用以拟定国民经济计划、工程建设规划及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设计的参考。解放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国民经济建段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进行了巨大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其他有  相似文献   

18.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悦忠 《贵州地质》2000,17(3):196-199
工程地质图是表明各种地质及水文地质现象的一种图件,它是否能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与制图方式极为密切。本文就一些传统的地质制图法与解析几保法在倾斜结构面的地质图编制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对比,认为解析几何法在倾斜结构面地图编制中的应用方法蝇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制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