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相沉积物中重金属环境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湖相沉积物重金属环境污染研究进展。介绍了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和湖相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并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地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湖相沉积物重金属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发展方向.认为就重金属成因方面应加强区分其主要来源是岩石和矿物风化的碎屑产物、大气降尘、人类活动等的研究;重金属污染方面更应重视污染物质的生物有效性、迁移转化机理和重金属"二次污染"的研究;研究手段上,注重运用同位素示踪与定年技术来研究重金属的来源和污染历史,应用高分辨率沉积物钻心研究环境的变迁.最后提出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建立中国湖泊基准数据库,为探讨湖泊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概要地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湖相沉积物重金属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发展方向.认为就重金属成因方面应加强区分其主要来源是岩石和矿物风化的碎屑产物、大气降尘、人类活动等的研究;重金属污染方面更应重视污染物质的生物有效性、迁移转化机理和重金属“二次污染“的研究;研究手段上,注重运用同位素示踪与定年技术来研究重金属的来源和污染历史,应用高分辨率沉积物钻心研究环境的变迁.最后提出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建立中国湖泊基准数据库,为探讨湖泊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概要地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湖相沉积物重金属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发展方向。认为就重金属成因方面应加强区分其主要来源是岩石和矿物风化的碎屑产物、大气降尘、人类活动等的研究;重金属污染方面更应重视污染物质的生物有效性、迁移转化机理和重金属“二次污染”的研究;研究手段上,注重运用同位素示踪与定年技术来研究重金属的来源和污染历史,应用高分辨率沉积物钻心研究环境的变迁。最后提出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建立中国湖泊基准数据库,为探讨湖泊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Will.  D Tungs.  L 《地学前缘》1997,4(1):34-42
为预测未来全球的气候变化,必须了解在过去水圈,气圈与生物圈的各自作用以有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为此,IGBP组织了过去全球变化项目。湖相沉积物保存 与PAGES有关的不同时空尺度的丰富的地球系统历史信息,特别是湖相沉积物包含着可以说明全球抉变化的水圈与生物圈的陆源组分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为预测未来全球的气候变化,必须了解在过去水圈、气圈与生物圈的各自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为此,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组织了过去全球变化项目(PAGES)。湖相沉积物保存着与PAGES有关的不同时空尺度的丰富的地球系统历史信息,特别是湖相沉积物包含着可以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水圈与生物圈的陆源组分的反应。这种信息对了解影响气候变化的流域是如何发展的至关重要。笔者应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与中国西北部青海湖作为两个实例,叙述了多学科研究湖相沉积物物理与化学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测定了晚更新世湖区及其流域对过去气圈的变化以及日幅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临夏盆地13~4.4 Ma湖相沉积物颜色记录的气候变化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高分辨率的代用资料来恢复古气候环境变化是当前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临夏盆地13~4.4 Ma时段稳定湖泊沉积物以10 cm间隔连续采得的2 060块样品进行颜色测定与分析,获得该时段湖相沉积物高分辨率颜色指标变化序列.通过沉积物颜色与成分分析,并与氯离子、CaCO3、风成石英砂含量和孢粉组合以及北太平洋ODP885/886孔的风成粉沙通量变化曲线对比,认为稳定湖相沉积物颜色指标是研究古气候变化的辅助性代用指标,并揭示了该地区在8 Ma和6.2 Ma左右存在两次重大的气候变干转型事件.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区贝壳堤剖面古湖相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检测出系列脂肪酸酰胺与脂肪腈类含氮类脂物分子化石.并对其在古湖相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对它们综合研究认为,早期成岩作用使来源于各种生物体的脂肪酸酰胺类分子化石部分地转化为脂肪腈类化合物.此外,不饱和脂肪酸酰胺与饱和脂肪酸酰胺的含量比值在剖面上并没有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说明在降解过程中各种生物、物理及化学作用对它们不存在明显的选择性,指示有机质在沉积过程中可能处于一个偏氧化的环境.本文首次报道这两类物质,为更好地理解含氮类脂物分子化石在湖泊沉积物中的转化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昌贵  袁志祥 《沉积学报》1988,6(2):123-131
鄂尔多斯盆地晚二叠世湖相沉积主要由灰棕色砂砾岩和红至灰色泥岩组成,厚500-600米。从该套沉积中已识别出五个主要相组合,即水下扇、湖岸冲积平原、湖成三角洲、边缘湖和滨外湖相组合。水下扇相发育于研究区西南缘,冲积平原相发育于研究区北部,湖成三角洲相发育于研究区北部和东部,边缘湖相发育于研究区中部,滨外湖相发育于研究区南部。  相似文献   

10.
林清  彭平安  刘荣谟 《地球化学》2000,29(5):425-430
鄂陵湖浅层学2m的冻结湖相沉积物中埋藏植物屑保存完好,植物屑均来源于同一种沉水植物-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剖面中该植物屑的δ^13C值在-17.67‰ ̄-11.39‰间变化,比该地生长的陆生植物高。根据δ^13C值的变化特征,将湖相沉积分为三个阶段,相应δ^13C平均值分别为-16.68‰、-14.48‰和-12.28‰,由下而上呈降低的  相似文献   

11.
湖相内成碎屑流的沉积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德坪 《地质学报》1991,65(4):299-316
湖相三角洲沉积在块体搬运过程中形成的碎屑流与陆上的相比较,有显著的特殊性,本文称之为内成碎屑流。识别的主要证据,是泥质撕裂块、砂团、随机分布的炭质叶片,以及流纹构造。其特征,通常不能完全以较大颗粒被基质的内聚强度支撑所概括。沉积物所以能够以塑性物体被搬运,认为与粘土和水结合物的两种不同作用有关:作为结构上的基质和作为碎屑颗粒间的牯附剂。还讨论了内成碎屑流的起因和沉积类型,以及基质和碎屑流的一般概念。全文以“真正的碎屑流”为出发点,力图以宾汉(库伦-粘性)模式,概括和说明内成碎屑流沉积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新疆孔雀河北缘的西大沟剖面中更新世湖相沉积物开展ESR测年和孢粉记录研究。结果显示,该剖面湖相沉积自730kaB.P.延续到360kaB.P.。这一期间,研究区为落叶阔叶林植被,林下生长灌木和草本,低洼潮湿的地方生长蕨类孢子和藻类。植被的主要类型有栗(Castanea)、栎(Quercus)、松(Pinus)、柏(Cupressaceae)、蒿(Artemisia)、藜(Chenopodiaceae)、莎草(Cyperaceae)等,同时还含有少量的山核桃(Carya)、枫香(Liquidambar)及枫杨(Pterocarya)等亚热带孑遗植物花粉。这与前人研究发现中更新世研究区发育大湖的认识颇为一致。具体来说,组合带A(730~640kaB.P.),C(595~505kaB.P.)和E(440~385kaB.P.)阔叶树花粉含量高,而灌木和草本花粉含量低; 组合带B(640~595kaB.P.),D(505~440kaB.P.)和F(385~350kaB.P.)阔叶树花粉含量低,而灌木和草本花粉含量高,揭示中更新世研究区气候总体上呈现冷干-暖湿的气候波动特征。这一气候变化特征和模式与甘肃白水剖面多种风化指标揭示的相应时段风化强度波动可以对比,与全球深海氧同位素记录以及海平面波动也可以对比。不过,这一气候变化规律的内部驱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高频湖相沉积节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春燕  刘立 《世界地质》1998,17(2):14-18
高频湖相沉积节律是近年来新兴的分学科--旋回地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频湖相沉积节律注要包括年节律(季侯泥)和太阳黑子节律。湖相沉积节律的研究对于了解天文周期-气候-湖相沉积之年的关系,对于湖相地层的精确对比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频段湖相沉积节律的识别、精确定时、全球对比以及与其它成因节律的区别是今后湖相沉积节律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舒小辛  刘传联 《沉积学报》1995,13(A01):96-101
本文应用环境磁学方法,测量了东营凹陷牛38井中第三纪湖相沉积物的磁化率值,并初步研究了造成沉积物磁化率值变化的沉积环境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磁化率值的变化,与水体的含氧量有直接关系,是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活化铁稳定性的反映。一般地,当水体氧时,沉积物中活化铁稳定,磁化率值高。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某垃圾填埋场重金属对环境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分析研究了某老垃圾填埋场中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填埋场西南边的池塘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远远高于池塘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其下伏土层中重金属影响的深度达到地面以下20~25m,在这个深度内,Cd、Pb、Zn、Cu、Ni均出现峰值;对比10a前的资料显示,以惰性著称的重金属在地下土层介质构成的复杂氧化还原环境里,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和迁移性。在10a间,Pb和Cd在土层剖面中的迁移速率为1.5m/a(即4.8×10-6cm/s),在该垃圾填埋场的下伏土层中属于弱迁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7.
湖相碳酸盐岩生油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湖相碳酸盐岩生油岩研究的新进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成环境;(2)组成特征;(3)有机质含量 ;(4)有机地化特征;(5)热演化特征;(6)二次成烃问题。指出湖相碳酸盐岩生油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生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和触发机制是灾变沉积学的一个热点问题。除地震成因外,非地震成因也能够导致软沉积物变形。因此,区分地震成因与非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理解其变形过程和地质事件的关键。论文重点讨论了青藏高原东部河湖相沉积中地震成因和非地震成因(暴雨与河流冲刷、风暴浪、洪水、重力碎屑流、崩塌滑坡、落石沉陷、冻融作用等)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并对其形成特征、环境意义和区别标志作了初步的归纳和分析。此外,对同震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震后相关的沉积构造关系进行了讨论。初步认为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一种层间的,变形尺度较小(一般为厘米级)的变形构造,并具有侧向连续性和垂向重复性,变形强弱和频率与之到断层的距离存在明显相关性。对青藏高原东部软沉积物变形的成因进行区分,有助于为正确认识该区的地震灾害类型和致灾机理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也可为更全面地认识该区的古地震事件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西藏纳木错湖相沉积的铀系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纳木错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大湖,位于藏北内流区东南部.研究中应用铀系全溶样品的等时线技术所测定的纳木错西北岸3个剖面的8个富含碳酸盐湖相沉积物样品的年龄.其实验程序是:先按矿物的粒径将样品分成若干子样品,全溶子样品并分别测试它们的230Th/232Th和234U/232Th比值,然后通过年龄等时线来校正由碎屑物带来的初始钍的影响,从而避免了常用的稀酸淋滤法难于验证的同位素分馏问题.测试结果显示,在等时线上所有数据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所获得的年龄数据是合理的.由此可以初步认为,纳木错拔湖47.5 m以上的高位湖相沉积, 形成于90.7±9.9~71.8±8.5 ka B P间的晚更新世早期;而在拔湖42.8 m、27.7 m、23 m、17 m和10.7 m的第六、五、四、三和二级阶地,则分别形成于53.7±4.2 ka B P、41.2±4.7 ka B P、35.2±3.0 ka B P、32.3±4.4 ka B P和28.2±2.8 ka B P左右的晚更新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