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芯饼裂机制及其对工程地质特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岩芯饼裂主要受地应力平均值控制的观点,说明了岩饼表面圆周状对称拉裂坎以及垂直拉裂坎方向擦痕的形成原因,结合工程地质讨论了岩体的弹性模量和内聚力。  相似文献   

2.
天荒坪电站岩芯饼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河谷钻孔岩芯饼化现象。然后通过分析钻孔岩芯饼化发育规律,讨论了岩体结构对岩芯饼化的影响;并在岩饼特征的详细观测及岩饼表面微结构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提出了岩饼的形成为“先剪后拉,并以拉裂”为主的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3.
贵州西部崩塌滑坡地质模式及其敏感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智 《贵州地质》1994,11(3):224-233
本文将贵州西部约28862km2范围内近1800处崩塌、滑坡总结为受塑流—拉裂、弯曲—拉裂、蠕滑—拉裂、滑移—弯曲和滑移—压致拉裂等五种地质模式或复合模式控制.并指出,区内崩塌、滑坡主要由塑流—拉裂、弯曲—拉裂、蠕滑—拉裂等地质模式演变而成,表现出较强的地层控制性;由于航片解译的局限性,未对滑移—压致拉裂模式举例讨论,但肯定其的确存在。同时阐明,近几十年来发生的滑坡主要为受蠕滑—拉裂地质模式控制的松散层滑坡.  相似文献   

4.
姚正毅  李晓英  董治宝 《冰川冻土》2015,37(5):1245-1256
通过分析黄河源区玛多县沙漠化的成因和过程,结果表明,玛多县沙漠化成因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固定沙丘/古沙丘活化、滑塌陡坎及风蚀斑块,其形成都与多年冻土退化相关.在固定沙丘或古沙丘分布区,冻土退化导致热融沉陷,形成沉陷坑,沉陷坑边缘形成拉裂缝或陡坎,使下伏松散沙露出.在斜坡上,冻土退化形成滑塌陡坎,使底层土壤从侧面暴露.在平坦的冲积平原,差异性冻胀和融沉导致草皮拉裂,形成积水坑洼,冻土退化导致土壤变干,土壤的底层暴露.下伏风成沉积物暴露后,遭受风蚀,形成侧向凹槽,致使上部土体坍塌,使更多的风成沉积物暴露,这些过程的不断重复,使风蚀坑、陡坎、风蚀斑块扩大相连,最终形成流动沙丘、风蚀劣地、戈壁等地貌.  相似文献   

5.
在高山峡谷地区修建水库,岸坡卸荷拉裂问题是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文章针对雅砻江某大型水电工程,在统计分析了大量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位于左岸进水口岸坡的深部卸荷拉裂的成因机制(受结构面控制),并对其稳定性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虽然目前卸荷拉裂现象比较突出,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尚未发展到倾倒变形的程度,而且缓倾角结构面不发育,不致构成滑移-拉裂破坏模式,但有可能与中倾角结构面组合构成不稳定块体。  相似文献   

6.
岩爆形成机制与判据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根据岩爆实例调研,详细地描述了岩爆破坏的几何形态特征,并通过岩爆岩石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和岩爆岩石力学测试等研究,总结出岩爆形成的力学机制主要有压致拉裂,压致剪切拉裂,弯曲鼓折(溃屈)等3种基本类型。现场测试结果则表明,岩爆发生时,其判据σθ/Rb至少应大于0.3。  相似文献   

7.
黄土-泥岩顺层滑体主要由第四系黄土及第三系或白垩系泥质岩等组成。此类滑坡在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一般为大、中型滑坡。滑动面多沿倾向坡外的泥岩软弱层理面及夹层发育,主滑面平直。受岩层产状控制,倾角一般为10—20。。上部黄土中形成为拉裂面,较陡直。黄土-泥岩顺层滑坡的变形坡坏方式多为滑移一拉裂型或滑移-挤压-拉裂型。多具滑速低、滑距小、复活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赣西晚三叠世聚煤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赣西晚三叠世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时空演变以及区域地质构造变动特点,本文提出了赣西晚三叠世拉裂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模式。并认为盆地的形成始于萍乡一带,逐步朝北东方向发展,与盆地轴向一致的上栗—宜丰、萍乡—高安、腊市—丰城断裂受区域地壳挤压扭动产生的局部拉裂是导致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环境耦合诱发的地质灾害事件频发,而耦合作用机制还待深入研究。文中以开挖和降雨耦合诱发的四川万源前进广场滑坡为例,结合前进广场滑坡地表位移及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和降雨数据分析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前缘基坑的开挖是导致老滑坡复活最主要的原因,降雨起到了激发和加速作用;(2)前缘基坑开挖一方面为滑坡提供了良好的临空面条件,另一方面导致后方土体失去支撑,导致滑坡由前至后产生多级台坎状拉裂下错变形;(3)基坑开挖后,研究区长时间强-中降雨,地表水通过开挖导致的张拉裂缝进入坡体内部,一方面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雨补给,导致部分非饱和土变为饱和土、承压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下降,另一方面,部分地下水可能到达滑带,驱动变形发展。最终文中提出了由于斜坡前缘基坑开挖与降雨耦合导致滑坡的“基坑开挖-斜坡多级拉裂-集中降雨-滑带弱化-加速变形”演化过程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环境耦合诱发的地质灾害事件频发,而耦合作用机制还待深入研究。文中以开挖和降雨耦合诱发的四川万源前进广场滑坡为例,结合前进广场滑坡地表位移及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和降雨数据分析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前缘基坑的开挖是导致老滑坡复活最主要的原因,降雨起到了激发和加速作用;(2)前缘基坑开挖一方面为滑坡提供了良好的临空面条件,另一方面导致后方土体失去支撑,导致滑坡由前至后产生多级台坎状拉裂下错变形;(3)基坑开挖后,研究区长时间强-中降雨,地表水通过开挖导致的张拉裂缝进入坡体内部,一方面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雨补给,导致部分非饱和土变为饱和土、承压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下降,另一方面,部分地下水可能到达滑带,驱动变形发展。最终文中提出了由于斜坡前缘基坑开挖与降雨耦合导致滑坡的“基坑开挖-斜坡多级拉裂-集中降雨-滑带弱化-加速变形”演化过程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环境耦合诱发的地质灾害事件频发,而耦合作用机制还待深入研究。文中以开挖和降雨耦合诱发的四川万源前进广场滑坡为例,结合前进广场滑坡地表位移及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和降雨数据分析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前缘基坑的开挖是导致老滑坡复活最主要的原因,降雨起到了激发和加速作用;(2)前缘基坑开挖一方面为滑坡提供了良好的临空面条件,另一方面导致后方土体失去支撑,导致滑坡由前至后产生多级台坎状拉裂下错变形;(3)基坑开挖后,研究区长时间强-中降雨,地表水通过开挖导致的张拉裂缝进入坡体内部,一方面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雨补给,导致部分非饱和土变为饱和土、承压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下降,另一方面,部分地下水可能到达滑带,驱动变形发展。最终文中提出了由于斜坡前缘基坑开挖与降雨耦合导致滑坡的“基坑开挖-斜坡多级拉裂-集中降雨-滑带弱化-加速变形”演化过程机制。  相似文献   

12.
掺气减蚀设施体型优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计算掺气设施水力特性的数学模型和挑坎掺气槽坎高的优化目标函数,对原型掺气槽的体型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掺气设施的优化坎高主要与来流Fr数有关,来流Fr数愈大,所需坎高愈小;来流Fr数愈小,所需坎高愈大.  相似文献   

13.
在贵州岩溶区某大型工程台址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基础上,采用地质历史过程机制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岩溶区层状缓倾角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作系统研究,总结出了4种变形破坏机制,即高陡的层状缓倾内边坡(A类坡)主要发生倾倒-崩落或拉裂-崩落破坏,低矮的层状缓倾内边坡(C类坡)则以小规模垮塌为主;缓倾外顺层边坡(B类坡)以滑移-拉裂型顺层滑坡或块状滑坡为主,而复合型边坡(D类坡)多以滑移-拉裂和弯曲-拉裂组合形式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陡坎地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陡坎地形在P波斜入射时,入射角度θ、坡角α和入射方向变化等参数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陡坎底部到陡坎顶部,放大系数逐渐增大,而入射角度、坡角和入射方向没有影响。(2)入射角度θ一定时,无论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还是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陡坎上侧的放大系数大于陡坎下侧的放大系数。同时,放大系数随着坡角α的增大而增大。(3)坡角α不变,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x分量的放大系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z分量的放大系数则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4)地震波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时,放大系数最大值基本在陡坎上侧边缘。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放大系数最大值并没出现在陡坎上侧边缘,坡角越大,偏离越大。(5)地震波顺着陡坎方向(左)入射时,x分量的放大系数比地震波逆着陡坎方向(右)入射时的大,z分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巫峡段茅草坡斜坡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足于茅草坡岩体的工程地质背景,通过详细调查发现:茅草坡内存在倾倒变形、层间剪切、滑移和坡面拉裂等变形现象,这些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和特定的意义.对茅草坡内的变形现象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茅草坡不稳定斜坡变形破坏机理存在转化,由最初的倾倒一拉裂变形模式转化为滑移一拉裂失稳模式.三峡库区蓄水和周期性调水使茅草坡坡脚成为消落带区域,对茅草坡稳定性不利,加速了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6.
冷洋洋  刘武  卓国锋 《江苏地质》2014,38(1):169-172
通过调查大榕古滑坡典型变形特征,研究了古滑体复活的滑动机制。结果表明:古滑体滑动机制为蠕滑-拉裂和滑移-拉裂。古滑坡在其特定的脆弱地质环境条件下,不仅受降雨因素影响,更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冯振  李滨  贺凯 《地质力学学报》2014,20(2):123-131
近水平厚层高陡斜坡岩层倾角小于10°,具有软硬相间或上硬下软的结构,常形成高陡斜坡或陡崖地形,主要以大型崩塌的形式发生破坏。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岩体破坏机制出发,对近水平厚层高陡斜坡崩塌的形成过程、破坏机制、失稳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6种地质力学模型,包括滑移-拉裂、塑流-拉裂、倾倒-拉裂、剪切-错断、剪切-滑移、劈裂-溃屈,并提出了相应的野外识别特征。   相似文献   

18.
孟家山黄土—红层接触面滑坡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天水市孟家山滑坡为例,分析了黄土-红层接触面滑坡的发育特征,运用相似材料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坡体蠕动-后缘拉裂-滑带由中部向两侧发展-剪出口形成-坡体突滑”的变形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9.
阮长青  屠毓敏  俞亚南 《岩土力学》2010,31(8):2514-2518
以齿坎式挡土结构物现场抗滑试验为研究对象,运用强度折减的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齿坎长度分别为0、0.7、1.0 m的挡土结构物的极限抗滑力和齿坎式挡土结构物的滑动破坏模式,以及位于软弱地基中齿坎在挡土结构物中的抗滑机理,提出了齿坎式挡土结构物的综合稳定性安全系数的概念。研究表明:理论研究结果能很好地表征现场试验成果;随着齿长的增加,齿坎式结构物由滑移破坏转变为倾覆破坏;强度折减的有限元方法进行挡土结构物的极限设计是完全合理的,该方法可应用于齿坎式挡土结构物的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20.
齿坎式挡土结构物极限抗滑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屠毓敏  俞亚南 《岩土力学》2009,30(1):105-108
以齿坎式挡土结构物的现场抗滑试验为依据,运用非线性弹性有限元方法,对齿坎长度分别为0、0.7 m和1.0 m的挡土结构物的现场试验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位于软弱地基中的挡土结构物中的齿坎抗滑机制,其有限元理论分析能很好地表征现场试验成果,并运用强度折减的有限元方法对齿坎式挡土结构物进行极限设计,该理论研究可为工程设计提供齿坎抗滑作用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