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西宁市感冒指数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环境中气象要素对感冒的影响作用,经过统计分析,得出西宁地区从天气角度分析的感冒指数预报方法,并利用未来天气预报结果,制作和发布西宁市的感冒指数预报。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与四川主汛期降水及伏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与四川盆地伏旱及主汛期降水的联系。结果表明,高原前期加热强度同四川盆汛期降水和伏旱程度密切相关。把这些关系引入汛期降水预测模型对提高短期气候预测能力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取清远地区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2006—2015年前汛期的地面观测记录资料和清远、梧州探空站的t-logp探空资料,统计分析沙氏指数SI等8个物理量对雷雨大风及冰雹天气预报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1)清远探空站数据中,整层比湿积分IQ、沙氏指数SI、瑞士雷暴1(SWISS00)对雷雨大风天气预报的指示性较好;整层比湿积分IQ、瑞士雷暴1(SWISS00)和0℃层高度对冰雹天气预报的指示性较好。(2)梧州探空站数据中,整层比湿积分IQ、抬升指数LI和沙氏指数SI对雷雨大风天气预报的指示性较好;整层比湿积分IQ、0和-20℃层高度、潜在下冲气流指数(MDPI)和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对冰雹天气预报的指示性较好。合理利用物理量指标对清远地区前汛期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的潜势预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高原气象》2021,40(4):737-746
针对青藏高原南部汛期降水预测研究少和预测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分析1981-2010年青藏高原南部汛期降水与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88项大气环流指数、26项海温指数和16项其他指数年际增量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与降水相关的最优预测因子组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原南部汛期降水年际增量与预测因子的物理统计预测模型,并对2011-2019年的汛期降水进行了独立样本回报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很高,降水年际增量和距平同号率均达到7/9,距平百分率均方根误差为13%,降水相对误差在±15%以内的年份占比高达8/9。可见,该模型能够提高高原南部汛期降水预测能力。最后,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和NOAA海表温度月平均资料研究了预测因子影响高原南部汛期降水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77,(6):34-34
长江中游第三次汛期预报协作会议,于4月12—17日在湖北黄石市召开。代表们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作指导,分析、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汛期天气的各种影响因素,讨论了汛期天气预报,并交流了制作汛期长、中、短期天气预报的经验,这次会议交流的技术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沈宏彬 《四川气象》1995,15(3):31-35
用成都地区13个站点、1959-1987年的降水资料,利用EOF分析了29年来汛期降水(5-9月)变化的时间分布,得到两种降水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函数分析,讨论了副高强度、副高面积指数、副高西伸脊点、副平均脊线位置、588线北界位置和南方涛动指数对成都地区汛期降水的影响作用。并利用傅里地变换分析了成都汛期降水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7.
西藏高原汛期水汽输送特征与降水异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志强  唐叔乙  何晓红  德庆  文胜军 《气象》2011,37(8):984-990
利用1979—2006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垂直积分的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分析西藏高原汛期5—9月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两藏高原汛期主要有两条水汽输送带,印度季风输送带和中纬度西风输送带;印度季风对汛期水汽输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高原汛期开始时间和雨带的推进,水汽通量向北输送达到30 kg·m~(-1)·s~(-1)时,该经度上的测站将从南到北逐渐进入汛期;在水汽的空间分布上,高原南部边缘的3个水汽输送散度场中心恰好对应着高原的水汽输送通道,其形成与西藏高原的地形直接相关;西藏高原汛期降水主要可以分为3种雨型:全区型、东西型和南北型,并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水汽输送异常:全区型时索马里越赤道急流水汽输送异常较强,高原区为水汽辐合区;东西型时西藏东南部为东北向输送异常,东南部水汽供应较常年偏弱;南北型时东南部水汽输送充足而错那以西地区水汽输送不足。  相似文献   

8.
徐明 《应用气象学报》1997,8(A00):110-115
利用IAP-2层AGCM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状况对华东地区梅汛期降水分布的影响,发现高原隆冬季节积雪多时,华东南部梅汛期降水减少,积雪少时,华东大部梅汛期降水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9.
应用于天气预报的图象工作站其种类日益增多。IBM PC/(286,386)的小型系统,特别适合于作短时预报使用。对武汉一个小型综合显示系统在1989年汛期预试验运行基本成功的基础上,提出了业务应用的技术关键、解决途径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杨望月  那基坤  曾奋 《气象》1994,20(6):48-50
介绍了专家神经网络的基本方法及用此方法作广西前汛期暴雨预报的经验,以探索人工智能用于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西宁、都兰、达日三个台站作为代表站,分别代表西宁及海东、海西、青南地区,对2001年6~9月Accuweaher.com网站发布的未来10d西宁、都兰、达日逐日的降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预报进行了统计,根据《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试行)》(第一次修订)对三个台站的降水、最高、最低气温分别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60-1995年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强度距平资料、高原A指数资料以及毕节地区8站1960-2004年5-9月总降雨量的平均值,通过相关分析,得出:1月份高原地面加热场偏强时,毕节地区汛期降雨偏多,5-9月份西伸脊点偏东;1月份高原地面加热场偏弱时,毕节地区汛期降雨偏少,5-9月份西伸脊点偏西。由此表明:1月份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可以作为预测毕节地区旱涝的重要预测信号。  相似文献   

13.
用北、南半球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球函数系数资料代替格点资料,用区域降水指数表示华北、江淮、华南五区汛期(6~8月)降雨。通过引进复相关系数和构造复相关系数场模.分析了半球500hPa环流与我国东部汛雨异常的同时和时滞相关联系。在此基础上.选取5月份北半球、1月份南半球球函数系数与东部汛期降水作时滞的奇异值分解。由此得到的预测关系在1998~2001年汛期降水预报试验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从而对500hPa环流的球函数系数资料在区域月、季长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杨望月  那基坤  曾奋 《气象》1994,20(6):48-50
介绍了专家神经网络的基本方法及用此方法作广西前汛期暴雨预报的经验,以探索人工智能能用于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侧边缘山地,地理位置在23—25°N,106—109°E范围内。由于位于高原东南侧,因此高原上的天气系统对我地区天气影响极大。以前汛期为例,造成我区大雨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除锋面、切变线外,还与自高原东移的高空槽、低涡直接有关。尤与孟加拉湾低槽维持有关。由于高原、孟加拉湾及其沿岸纪录稀少,加上地区台图次,图面范围及通讯接收条件所限,往往对高原及孟加拉湾地区天气系统的演变难以掌握。自1976年6月份,有了卫星云图之后,我们感到高原上明显的或不明显的天气系统,均可在云图上反映出来。这对短期天气预报,尤其是短期大雨暴雨预报提供了较好地分析预报信息。本文以近四年来前汛期红外云图资料,总结分析了我区大雨暴雨天气出现前的云图特征,找出了云区警戒区及云团特征,以为今后的大雨暴雨预报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6.
我院的业务预报与服务工作主要包括汛期预报、农气情报预报、京津冀灾害性天气监测与短时预报及城市环境评价与污染预报等。汛期预报多年来气科院特别重视将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汛期预报,每年制作全国汛期旱涝趋势预测和各种长中短期预报,参加全国汛期会商会、补充预报会商会和中国气象局重大天气联合服务组组织的专家会商。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使用了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方法、带有周期分量的逐步回归方法、客观预报方法、均生函数场模型法‘天文因子法、综合物理因子预报法及数值预报方法等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19…  相似文献   

17.
冬季积雪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测的评估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孙林海  宋文玲 《气象》2001,27(8):24-27
根据高原积雪和高纬积雪与我国夏季降水相关分析的结果,将高原积雪和高纬积雪作为独立因子分别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测做了检验,结果表明:高原积雪较高纬积雪效果要好,冬季高原积雪异常偏多时,长江流域夏季易发生洪涝,这也是预测汛期降水的一个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对月降水量进行模拟.探讨“空中调水”的可能性问题,即观察在青藏高原上打开一些通道对我国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将产生何种影响。这里,我们讨论1998年6月和7月两月累计雨量的模拟。结果表明,如果在高原中部开一个通道,夏季的暖湿气流可以沿通道向北输送,使得通道内的水汽含量有所增加,在通道中部中心地段,6、7两月份月降水量约增加50~200 mm,亦即在局部地区有明显增雨效果,但除此局部地区之外几无影响,且在入口和出口地区降水反而减少,水汽也不能输送到西北地区。在高原西部打开通道几乎无影响。对模拟环流的分析表明,开凿通道后,仍难于改变高原周围的环流形势,尤其是塔里木盆地上空的下沉气流没有大改变,因而.即使有部分水汽能够到达高原以北.仍很难增加该区域大范围的降水。  相似文献   

19.
从1999年梅汛期的三次强降水过程和降水特点出发,分析了造成特大洪涝的降水成因,并指出了1999年梅汛期预报服务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对今后做好梅汛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于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模式探空产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仿照实测探空,根据数值模式站点预报的气象要素设计了包含十种常用稳定度指数的斜T-InP模式探空图。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模式探空的订正和产品的形成方法,并制作产品显示系统,它可以方便地提供地面站点模式探空和交互式模式探空的图形产品。模式探空产品的统计评估和具体强对流天气的个例分析中表明,模式探空产品对强对流天气预报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