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EC、T213预报产品对2003年7号台风"伊布都"登陆的天气形势演变的预报效果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做出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特点,讨论了它在暴雨中期预报中的应用问题。首次指出,在中期暴雨预报中应用数值产品的基础条件是:了解本地区暴雨形成的物理机制及环流特征,掌握中期数值预报产品在不同预报时段具有的可靠信息的表现能力。然后综合分析天气的发展过程,特征相符者,才可作出预警。文中还谈到了天气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基于全可压非静力中尺度预报模式WRF,选取Lin、WSM3、WSM5、WSM6、Goddard五种云微物理方案和Kain-Fritsch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2017年6月10日的江淮暴雨过程开展高分辨率数值预报试验,重点研究了云微物理方案对强降水预报的敏感性。结果表明:Lin方案模拟的局地暴雨区降水量随时间的演变与实况较为吻合,但降雨量偏小,WSM5、WSM6和Goddard方案模拟的降水量级与实况更为吻合;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此次江淮暴雨的预报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小雨量区域的模拟效果基本一致,暴雨和大暴雨对云微物理方案更加敏感;云中水成物的三维结构特征差异明显,其水成物含量也显著不同。WSM5方案模拟的雨水和云水含量较高,其降水量和落区质量较好;不同微物理方案产生差异明显的垂直速度,导致云量、云高有所差异,进而影响降水预报的性能,说明选用更为敏感的云微物理方案对降水预报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分析了1994年汛期5次暴雨天气过程的雨量数值预报结果,简要阐述了产生暴雨天气的天气背影并把该数值预报结果与日本人的同类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本系统对暴雨折预报结果明显优于日本的数值预报结果,从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本系统无论是对暴雨范围的预报,还是对暴雨雨量的预报,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相似文献
6.
山西暴雨数值预报系统冀春晓,赵放(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引言多年来,暴雨的预报一直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条件的改善,数值预报渐渐成为气象预报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根据实际计算条件,研究适合本地区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就显得非常... 相似文献
7.
数值预报产品在暴雨天气过程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及几种数值预报产品在该过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得到了实际预报中有较好相关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8.
9.
10.
数值预报产品在桂林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1998~2002年4~7月间欧洲、日本,2002年5~7月我国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以数值预报产品为主的暴雨预报模式指标。这一模式指标,为日常预报工作中以天气学预报为主转向以数值预报为主莫定良好基础,也为预报员提供客观简捷的预报方法。通过一年的试报探索和一年的实际业务应用,其预报准确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多普勒雷达在南宁大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9~2003年南宁市引进多普勒天气雷达以来43个大雨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将天气形势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相结合,以天气来向的角度,对各类型多普勒雷达回波的源地、生消影响关键区、径向速度场特征进行总结,建立了3种类型的南宁大雨天气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2.
焦作市连阴雨天气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2002年气象资料,分析了焦作市连阴雨天气的气候特征和环流特征,并在寻找出连阴雨预报和结束指标的基础上,利用T213预报场确定相似场,通过计算相似系数,作出连阴雨天开始、持续和结束的预报。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的天气图、物理量场及数值预报等资料,对2010年6月21日玉林市出现的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波动、中低层切变线、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弱冷空气是影响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2)对于单站预报,在掌握大气环流形势背景的同时,综合分析各物理量场尤其是本站的重要物理量各层垂直分布,对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对背景流场、触发条件、物理量等方面的分析表明,佛山市5月大暴雨的产生,深厚的热带暖湿气流起着决定作用,而南支槽、能量锋区、低层中间尺度辐合系统和中尺度辐合带上的小涡旋直接起着触发作用,文中结合12场大暴雨分析和值班经验,总结归纳出10条发生大暴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对照常规天气图实况资料,检验几种常用NWP产品对2008年7月5日山东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形势场预报和降水预报,并对其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落区与诸多物理量场的配置紧密相关;暴雨区出现在低层水汽辐合中心移动路径上,位于与水汽通量散度强辐合中心和强上升运动中心接近处;暴雨区移动方向与水汽通量大值中心、△θse(500-850)负值中心长轴方向一致,水汽通量散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两者均满足时有利于强降水发生;200 hPa高空辐散的抽吸作用远比仅有低层辐合更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地面强降水区出现在200 hPa强辐散中心所在处. 相似文献
17.
利用MM5中尺度非静力模式对1998年8月8~9日松嫩流域的东北冷涡切变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MM5能够对此次过程进行较成功的模拟; 同时发现, 此次过程首先由高层强的正涡度平流触发, 低涡区强降水的产生是由于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其中, 高空急流的作用强烈而短暂, 低空急流的作用较为持久, 强度稍弱。阻高前部下沉气流形成的中层偏东干冷气流是切变形成的关键, 它与偏南气流在对流层中层形成的风向切变是产生上升运动的主要强迫机制。减弱阻高使其底部偏东气流减弱及后部偏南气流在高层减弱、低层增强, 导致降水减弱, 并使系统位置偏东、偏南。西北路冷空气增强使低涡和切变北侧高层偏南气流增强、低层偏南气流减弱, 导致降水强度增强、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1996~1998年9~11月份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和日本传真图资料,根据不同天气类型,建立了漯河市秋季强降水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新近开发的双向嵌套的MM5中尺度模式,在国家气象中心的CRAY-C92巨型机环境下,对1996年4月中旬末的华南暴雨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比较成功地模拟了这次暴雨过程及相关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凝结潜热通过一个类似于CISK的机制对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雨的发生发展输送了潜在不稳定能量,并在与暴雨的相互作用中得以维持和加强;初始时刻(暴雨发生前12小时)南海北部—华南地区低层潜在不稳定能量的储备是暴雨发生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