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疆莎车县崩塌灾害频发、多发,对该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结合现场勘查和遥感解译,选取与崩塌灾害发育相关的坡度、坡向、与河流距离、地貌类型、与断层距离、岩性、NDVI及与道路距离等8个致灾因子,运用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模型对崩塌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研究发现:(1)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大多分布在达木斯乡、喀群乡和霍什拉甫乡,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8%和16.41%;(2)研究区崩塌灾害主要在西部山区沟谷内呈线性分布;(3)基于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易发性评价模型AUC值为0.909,实际对比显示评价结果较准确客观,结果可望为新疆莎车县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公路黄土崩塌灾害在陕北黄土地区多发、易发,给当地公路交通建设和运营造成严重危害。结合陕北$302(榆林至佳县)沿线典型路段黄土边坡的现场调研,研究公路崩塌灾害简易快速评价方法,对灾害科学评判及减灾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首先,分析了影响黄土崩塌灾害的因素,并通过专家咨询法和相对比较评分法提取了4个关键因子作为识别指标,即破坏阶段、坡度、崩塌规模和坡高;其次,给各个识别指标赋以相应权重,对公路黄土崩塌危险性进行初步综合评价,并以K66+100~K66+650路段为例进行实例检验,为快速识别评价公路黄土崩塌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艳  张绪教  叶培盛  胡悦  吴中海 《地质通报》2012,31(203):351-355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云南省保山市怒江东岸麻榔河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并对其洪积物进行光释光(OSL)测年,认为是一个年轻的泥石流沟,危险性较大。在此基础上,依据泥石流发生的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其危险性进行综合评判。选取7个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主要关联因子,评价结果与野外调查的实际情况相符,属于中度危险(Ⅲ)。同时指出了评价过程中的2个关键点:建立权重集和确定隶属度。建立权重集的方法采用“理想点”的距离之和极小化为目标来优化确定,隶属度利用半梯形分布模型原理设计隶属函数来实现。经过反复的实验计算,证实此方法可操作性强,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云南省保山市怒江东岸麻榔河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并对其洪积物进行光释光(OSL)测年,认为是一个年轻的泥石流沟,危险性较大。在此基础上,依据泥石流发生的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其危险性进行综合评判。选取7个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主要关联因子,评价结果与野外调查的实际情况相符,属于中度危险(Ⅲ)。同时指出了评价过程中的2个关键点:建立权重集和确定隶属度。建立权重集的方法采用"理想点"的距离之和极小化为目标来优化确定,隶属度利用半梯形分布模型原理设计隶属函数来实现。经过反复的实验计算,证实此方法可操作性强,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5.
基于贡献率权重法的区域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坡影响因子是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基础,而因子的敏感性直接反应评价过程中权重大小,因此因子敏感性的精度将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精度。本文以平昌县滑坡灾害为例,选取坡度、地层、高差、高程、坡形五个因子作为滑坡灾害的敏感性分析因子,采用贡献率权重法对研究区滑坡灾害影响因子的内部敏感性及因子间敏感性进行分析,该评价方法结构简单,不受地域限制,能客观的反应出各评价因子间以及因子内对地质灾害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选取的5个指标敏感性大小依次为:坡形坡度地层高差高程;在各评价指标内部中,坡度10°~30°、侏罗系下统蓬莱镇组上段地层、高差4.94~12.36 m、高程300~800 m、凸形与直线形坡是滑坡发生的高敏感区间。  相似文献   

6.
危险性评价和预测是崩塌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传统危险性评价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不足以及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本文以G4217线汶川-理县段公路沿线发育的崩塌为例,据其特有的地质环境条件,选取坡向、坡度等12项影响因子作为崩塌危险性评价指标,并建立了危险性分级标准。将熵权法(EW)和层次分析法(AHP)耦合在一起,确定了崩塌影响因子的权重,采用基于EW-AHP和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内20个崩塌进行危险性评价,并与现场调查结果和熵权法(EW)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合理有效,可为今后崩塌危险性预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以滑坡灾害高发的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首先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流域沟壑密度、植被指数等6项影响滑坡发生的孕灾因子作为易发性的评价指标,以研究区2 093处滑坡灾害点为样本数据,依据各指标条件下的信息量值、确定性系数值和证据权重值曲线突变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单一赋权法在评价含水层富水性方面的不足,以韩家湾煤矿为例,在综合分析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含水层的厚度、岩心采取率、砂岩粒度指数、砂地比以及砂泥交互层数作为影响富水性的主控因素,分别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CRITIC法获得各主控因素的主、客观权重,通过博弈集合理论得到综合权重,进而基于GIS平台对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分区评价。结合钻孔单位涌水量、矿井出水点的分布结果对含水层的富水性分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富水性整体呈现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弱的趋势,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证据权法在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GIS为技术平台,采用证据权法对研究区进行了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综合分析历史滑坡数据及其环境因素和触发因素,数据源主要有地形图、DEM、地质图,选取地层岩性、构造、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道路、水系作为危险性评价因子。首先应用ArcGIS软件对数据源进行处理,提取各个评价因子图层,并对每个图层进行分级、缓冲区分析等处理,建立若干证据层。然后将历史灾害点与评价因子进行空间关联分析,计算每个评价因子等级的权重,最后计算出评价单元的危险性指数,并将危险性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等危险区、低危险区。采用成功率曲线法对证据权法评价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次评价的精度为71%。利用历史滑坡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证据权可以客观定量地评价各影响因子对滑坡的影响程度,该方法应用于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10.
敏感性分析是全面掌握小流域沟谷发展总体特征的有效途径。北京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常相伴或交替发生, 只考虑泥石流孕灾环境而忽视山洪致灾因子不能适应北京山区防灾减灾的客观要求。在分析泥石流敏感性基础上引入山洪评价因子, 选取北京山区10条典型小流域, 构建山洪泥石流综合评价体系,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主观赋权, 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 由博弈论给出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值, 由K均值聚类法将小流域敏感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等级。结合现场调查验证分类结果, 表明山洪泥石流综合敏感性评价结果更适合北京山区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11.
凌源市是辽西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地形、岩性、构造、降雨、道路、土地利用等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已发生的68个山地地质灾害点计算了各指标因子的敏感性,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统计量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利用因子叠置法对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在该区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效果良好。该研究对相似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麦积区1 ∶ 50 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为依托,在前人研究及分析区内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特征的基础上,以栅格单元作为基本评价单元,运用多因素加权指数和法,以地形条件、地貌类型、工程地质岩组、距断层距离、距水域距离、植被覆盖等作为区内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一级因子。以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面粗糙度、地表曲率等作为表征地形条件的二级评价因子,以距支流及干流距离作为表征距水域距离的二级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一级评价因子及其所属的二级评价因子的权重,基于ArcGIS平台对各评价单元综合易发性指数进行计算并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自然间断点法将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高易发区(8. 26%)、中易发区(19. 49%)、低易发区(23. 69%)、非易发区(48. 56%)4个区域。采用历史灾害统计法定性验证与ROC曲线法(AUC=0. 866)定量验证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划分结果进行验证,表明多因素加权指数和法能够较为客观准确的对麦积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白奇玉  王斌 《地下水》2022,(1):187-190,227
独库公路巩乃斯至库车段(K774~K1080)沿途崩塌灾害频发,对公路和行车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通过现场详查以及资料收集,统计出沿途路段的典型崩塌分布,并从岩性、坡度、结构和气候四个方向作为研究区崩塌的成因进行分析.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沿途276处崩塌点进行风险分级,其中:一级(重大)的风险点共有13段,约...  相似文献   

14.
蓉遵高速公路(土城—旺隆段)沿线崩塌频繁发生,威胁公路安全甚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通过实地调查蓉遵高速公路(土城-旺隆段)崩塌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构建了9个影响因子,分别是地形起伏度、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坡向、地层岩性、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坡度及降雨量。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certain factors, CF)、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及耦合模型(CF-AHP)对研究区进行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分别采用崩塌地质灾害点频率统计和成功率曲线对3种模型的评价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CF、AHP和CF-AHP的AUC预测精度分别为0.848,0.835,0.866,且3种评价模型得到的崩塌地质灾害的高、中易发区频率比值占总频率比值均超过70%。3种模型精确度由大到小分别为CF-AHP、CF、AHP模型,说明CF-AHP模型的滑坡预测优于单一的CF、AHP模型,能精确地评价蓉遵高速公路(土城-旺隆段)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为公路沿线区域崩塌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滑坡灾害易发性研究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及减灾防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多模型耦合的评价方法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但将证据权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用于滑坡易发性评价的研究却较少。鉴于此,本文以浙江省永嘉县为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选取高程等9个因素作为滑坡易发性的评价因子。利用证据权模型计算得到的证据权对比度与分级栅格比、滑坡栅格比进行比较,实现各评价因子状态分级处理;再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算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综合两种模型确定的状态分级权重和评价因子权重,基于GIS的栅格运算功能得到各评价单元的滑坡发生概率,实现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分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证据权与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的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与精确度均优于两种单一模型;且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水系延展区、断层密集区、岩组软弱区。研究结果对滑坡灾害风险管理及城市防灾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米东区柏杨河乡玉希早布村崩塌地质灾害较发育,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选取G1-G10共10个崩塌点(潜在崩塌点)开展工程地质勘察与测量工作。初步确定了研究区崩塌灾害的发育特征,并对潜在崩塌点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区崩塌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岩质崩塌,成因类型多为滑移式。其中G1-G6为较稳定-稳定型,G7-G10为不稳定型。对不稳定的潜在崩塌点,提出了“支撑杆固定防护网”的防护结构方案,以期为今后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据。为探索适合云南高原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论文选择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为典型研究区,选择工程地质岩组、距断裂构造线距离、高程、坡度、坡向、坡面曲率、距公路线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等8个因素,应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证据权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通过对各因素各分级(分类)综合证据权重的近似学生化检验(Student-T)优化了各因素的分级(分类)方案。采用文中所构建模型评价得出的易发性分区结果表明,89.9%和9.1%的地灾点落入高和中易发区,对比分析显示建模结果与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吻合度高,较好地揭示了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特征,可为昆明市五华区及云南高原其它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凌源市山地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凌源市是辽西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作者在GIS技术支持下, 选取地形、岩性、构造、降雨、道路、土地利用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根据历史上已发生的68个山地地质灾害点计算了各指标因子的敏感性,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利用因子叠置法对凌源市山地灾害易发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凌源地区的山地灾害易发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高易发区与区域性大断裂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该研究对凌源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综合分析影响震后崩塌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选取了较为系统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其次,建立了震后崩塌危险性等级评价模型,评价了S303线映秀—卧龙段K07+100~K07+400处震后边坡的危险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判结果与选取崩塌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灾害易发性涉及因素众多,评价结果取决于不同模型和参量权重赋值为当前研究热点。以陕西省山阳县为研究区域,在收集整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资料、相关性分析等基础上,最终选取坡度、坡向、坡型、工程地质岩组、距断层距离、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等8个影响因子,采用证据权模型对8个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使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山阳县地质灾害易发等级可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和非易发4个等级,面积分别为262.2 km2、436.7 km2、1141.6 km2、1694.5 km2,占山阳县总面积的7.48%、12.35%、32.29%、47.94%。进一步采用ROC曲线方法检验评价等级结果的可靠性,得到AUC为0.824 2(精度达82.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