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地震救灾方面,针对信息实时更新的地震救灾数学模型,为了满足不同受灾点的物资需求,增加了出救点数量以及配送时间,以此来保证地震救援物资需求的满足度,提高了应急响应水平。结合地震救灾特点,设计了一种考虑时间约束的地震救灾数学模型。该模型在地震救灾物资需求预测部分,分析影响地震救灾物资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构建地震救灾物资需求量计算模型,对影响地震救灾物资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构建隶属度函数,给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地震救灾物资需求分级模型。其次,考虑时间约束以及需求不确定等方面,构建考虑时间约束的地震救灾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并给出求解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减少了救灾物资到达受灾点的延迟时间,可在满足时间约束的条件下提高物资需求满足率。  相似文献   

2.
2003年中国地震救灾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3年,中国地震灾害救援取得巨大成就。中央地震应急资金在震后1~2天拨付到灾区,大大增强了地震救灾的能力;救灾物资走向标准化;建立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地震紧急救援队开始发挥作用。但在救援物资调度上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3.
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是个自然灾害危害严重的国家,历史上有着优良的粮食储备传统和比较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1998年张北地震后,全国建立了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经过6年来的建设和调整,已设立了天津、沈阳、哈尔滨、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10个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代储单位,在多次严重自然灾害救灾中发挥重大作用。但中央级救灾物资仓库多建在中东部,当我国西部发生重大灾害时,救援物资需要长途运输,对灾民的物资救助时间拉长了。合理的布局应该是西部地区也设置中央级救灾仓库,使仓库总量保持15—17个。国家财政对于西部地区仓库建设的投入应有所支持。另外,救援物资品种单一,也影响救援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救灾物资的调度是地震救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将地震救灾物资以时间最短、安全性最高及经济性最好的方式运送到物资需求点是救灾物资调度的关键。本文从时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面考虑了地震救灾物资的调度问题。建立了运力不足的条件下,时间最短、出救点数目最少、安全性最高的地震救灾物资调度数学优化模型;将问题转化为不受运力约束的情况,求解出可行方案的集合,再利用模糊规划对每个可行方案求最优解;通过比较最优解,求出"时间最短,出救点数目最少,安全性最高"的方案。最后,通过一个仿真算例阐述了本文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大地震后的救灾运输不仅要求及时,还要保证运输量上充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层拼接的多发点(多个站点同时出发)地震紧急救灾运输系统的构建方案,既能够充分挖掘震后实际交通网络的潜力,又能够综合考虑多条线路同时发送救灾物资的并行运输问题,避免多条运输线路同时运输造成的交通拥堵,并能满足运输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多发点情况下地震救援路径的优选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地震后的救灾中交通运输任务十分紧急,而地震对于道路的破坏使交通网络结构发生明显变动,无法实施原有的配送计划。前人的救灾运输路径优选算法只能解决运输的单发点问题,难以满足救灾中多处救援物资及时到达和救援物资量上的需要。为此,设计的优化算法将救援的单发点扩展为多发点,将各条路段的最大运输量考虑进去同时兼顾震后道路权值的修正,以此得出的最优路径,不仅能满足运输任务的及时性,同时又能满足运输量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救援要素系统是重大地震灾害救援活动实证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由救援组织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物力资源系统和救援对象系统组成。系统中必须具备能够创造基本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和防灾条件的各个基本要素。各子系统都有各自的救援功能,共同构建综合救援强势。4个子系统之间有紧密的关联性。救援工作在各级救援组织的领导、指挥下进行。救援资源的种类、数量、救援的地域、程度与时限应与救援对象的需求相吻合,且呈现供需平衡状态。救灾资源应满足需求性,输送的方向性与定位性,种类、数量的适宜性等。救援对象系统是救援要素系统的核心,其他3个子系统服务于救援对象系统。  相似文献   

8.
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利用独特的仓储设施优势,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展现了参与应急救灾工作的优势,发挥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功能,暴露了参与应急救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从充分利用物资储备仓储设施、组建具有储备管理经验的应急救灾队伍、开展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发挥物资储备物流体系优势等方面,开展应急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我国近年来一些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以及政府应对的情况,试图说明现代政府在救灾过程中应做到保障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管理救灾物资的基本角色不能失位;要推动政府救灾角色从"主导"到"协调"的转变,完善救灾"地方责任制",将全局统筹和属地管理相结合;还应在"有限政府"理念下推进救灾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建立健全应急法律法规,保障其法律效力,建立健全巨灾风险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7,(8)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火灾险情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抢险救灾工作面临的新的严峻形式、新的任务。这就要救灾工作在做在前面,根据实际制定灭火救援方案将成为救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促进消防灭火救援方案制定工作的健康开展,如何效的利用、发挥好救援方案在处置突发灾害事故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物资是救援的基本条件,从受灾者关键期自救角度研究应急救援物资结构对受灾者充分利用灾后救助黄金期展开自救工作,降低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应急救援物资基本类型相对固定,基于国家应急物资分类标准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了各类物资的紧要程度排序并得到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物资分类结构。应急物资数量结构具有变动性,区分自救者的双重身份,采用范例推理和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从救援者和受灾者角度对应急救援物资数量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理论上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应急物资数量结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薛莹    梁瑾璠    赵晗萍    蔡思达   《世界地震工程》2021,(4):100-108
灾后信息缺失易导致应急决策失效和调整困难,针对2021年5月下旬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及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分别发生6.4级和7.5级地震,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共享数据平台实时信息的灾后应急物资配置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基于地震台网发布灾害信息确定灾区范围,基于人口分布数据估测需求与供给缺口,并通过高德开放平台接口获取交通态势确定可供通行的路网与实时最优运输路径,利用这些实时信息做出震后物资分配调度快速决策。通过漾濞和玛多地震案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震后第一时间数据,可快速处理收集数据并进行供需评估与物资调度辅助决策。当灾区存在供需缺口,利用相邻县物资可维系震后短期内物资需求;对于物资运输,实时更新的信息可为其选择最佳路线。本方法为震后应急物资动态配置中决策实时更新与调整提供依据,为日后地震应急响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灾后救援中,交通系统既是救援物资运输的通道,也是抢救和安置受伤群众的重要保证。然而破坏性地震后,交通系统的破坏以及急增的运输量给伤亡人员的转移和救援物资的运送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灾后第一时间给出最优路径的建议,帮助救援队快速高效的进行灾后的救援工作,有重要的意义。考虑震后条件及应急需求,对已有的最短路径,最大容量路径进行改进。利用Dijkstra算法和深度优先算法,考虑路段的通行能力、抢修效率和应急期限,给出了以最大运输量为目标的最优路径的评价方法,为震后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震例和决策模型的救灾事项时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应急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有限时间的约束条件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付诸及时有效的实施,政府可以根据地震灾情的特点合理安排救灾,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就不同区域紧急救助阶段的地震救灾事项的时序性做了简浅的研究,在大量地震震例和应急预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震后政府应做必要的救灾的措施,根据影响地震应急的不同因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权重,对救灾事项进行重要性、时序性排列,建立应急事项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地震防灾减灾能力是国家的重点需求,针对当前城市抗震应急存在的灵活性差问题,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将GIS系统应用至城市抗震救灾应急响应中,建立的GIS系统利用地震灾害评估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地震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模块构成城市抗震救灾应急响应框架,完成城市GIS系统的应用分析。地震灾害评估模块中计算震害总体损失、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实现地震灾害评估信息数据的精确性采集;数据库管理模块中的抗灾救灾应急响应数据库主要利用矢量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和其他专题数据构成,完成一致性访问各种类型数据,提高城市抗震救灾应急响应灵活性;在响应与决策模块中利用核心服务器实现数据信息的上传下达,实现快速救援响应。研究中对这套GIS系统与当前方法做对比,进行抗震救灾过程灵活性、救援数据精准性的比较实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研究成果提供的救援数据精确性强,且运行过程中灵活系数等部分指标高于当前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的现场调查,从地震宏观异常、人的感觉和行为反应、人员伤亡、政府决策能力、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地震的社会救助、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地震谣传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防震减灾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社会因素在灾区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给今后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以启迪。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社会影响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的现场调查,从地震宏观异常、人的感觉和行为反应、人员伤亡、政府决策能力、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地震的社会救助、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地震谣传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防震减灾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社会因素在灾区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给今后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县发生了6.6级地震。震后,各级政府和地震部门迅速启动了地震应急预案,周密安排和部署地震应急处置与救灾行动。简要介绍了当雄6.6级地震的应急行动和灾害特征,提出了减轻地震灾害、提高地震应急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