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21,(5)
芡子沟水库工程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陇东黄土塬区,属董志塬的东北部边缘。地貌属黄土塬及塬边残塬梁峁沟壑区。工程区内总体以黄土塬为主,黄土塬面平坦开阔,塬边沟壑纵横,地形破碎,黄土残塬之间多为梁、峁、崾岘等地貌形态。根据地貌的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分为黄土塬区、残塬梁峁沟壑区及河谷区等地貌单元,本水库修建于残塬沟壑区。芡子沟黄土水库蓄水2 a后,对蓄水前后的库岸塌岸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总结确定出可靠的黄土地区水库塌岸计算参数,Q2离石黄土水上稳定坡角72°~87°,水下稳定坡角23°~33°;(Q_4)滑坡重力堆积体及坡积岸坡水上稳定坡角60°~85°,水下稳定坡角19°~25°。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对塌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选取延安市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总结出侧向山体地面探测适宜采用航空摄影测量、三维基础地质调查填图等方法,垂向地下空间探测可采用工程地质钻探、随钻监测、钻孔多参数地球物理测井等技术方法,其中工程地质钻探、多参数地球物理测井对于探测黄土丘陵沟壑区地下空间效果较好.探测结果显示,延安市中心城区地下岩土体可划分为8...  相似文献   

3.
高泉沟流域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运用灰色关联与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影响该流域坡面产流产沙的降水特征因子。结果表明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产生径流贡献最大的因子是降雨量;对土壤侵蚀量贡献最大的因子是降雨量半小时雨强复合因子。因此,降雨量的多少是影响本区产流产沙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薛胜利 《地质与勘探》2019,55(6):1463-1472
延安地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相当缺乏,因此地下水调查的工作对延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在延安市区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地球物理勘查工作,目的是研究延安地区地下300m以浅的地层岩性结构,为区域间接寻找浅层地下水提供基础物探成果。通过专家论证和前期试验,勘查工作采用激电等比测深装置,在对地电结构进行划分时,注重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对测深点曲线类型进行分析和总结,使激电测深成果在延安地区浅层地下水调查评价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地区平山、填沟、造地、建城工程备受各界关注,大规模改造黄土沟壑地形地貌、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会引起哪些环境效应成为讨论的热点。以延安新区北区为例,通过地质调查、地面物探、监测、模拟等手段,从地质环境效应、水环境效应、植被生态环境效应、社会经济与人文环境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讨论了全球城镇化、后现代城市兴起视角下如何看待平山造地工程。研究表明,适度的、严控质量的平山造地建城工程总体上拓展了建设空间,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基本社会服务,有利于城市治理和发展。同时指出,平山造地改变了国土空间结构及其利用模式,对沿沟峁居住的窑洞文化、黄土山水文化特征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区北区一座座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面对新塑造的巨型岩土工程体也应居安思危,科学应对,对改造后的场地要分类有序建设,并加强监测;按照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的原则,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做到新城老城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协同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9-04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23184-3【内容简介】延安新区是目前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平山、填沟、造地、建城"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面临许多重大地质风险和岩土工程关键技术问题。本书总结了延安新区北区一期工程岩土工程的工程实践,突破性解决了很多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大规模造地工程提供参考。全书共分为8章,分别为绪论、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造地勘察、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1)
旗下营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南部。通过钻探、抽水试验及水样的化验分析,对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旗下营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可以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接受河水入渗补给、大气降雨入渗补给、河谷上游地下水径流补给;周围的低山丘陵地下水向河谷汇集,由上游向下游径流,最后通过人工开采及地下水径流排泄;研究区河谷孔隙水水文地质区是区内最为富水的地段。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5)
沟口坝拦沙坝库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该拦沙坝的建成对防治水土流失、抬高沟道侵蚀基准点、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对拦沙坝区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库区两岸边坡基本稳定,降雨冲刷的黄土是库区的淤积物主要来源,库区无浸没问题。(2)左坝肩坡积壤土层工程性能差,应清除,右坝肩下部分布有阶地堆积砂砾石层,工程性能差,左右坝肩松散层均不能作为坝基;(3)溢洪道地貌为黄土梁峁,沿线黄土冲沟发育,地形起伏较大,地基岩性为黄状壤土,平均厚度大于3 m,(5)层土具轻微-中等湿陷性,建议进行灰土垫层或换填处理。评价结论对拦沙坝库区后期健康运行及维修加固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安国英 《现代地质》2013,27(6):1445
以ETM+遥感数据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应用遥感技术对喀喇昆仑山温泉地区进行1∶25万图幅的水文地质调查。根据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并与前人地质填图结果对比,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重点对新生代地层及与水文地质有关的要素等进行解译,编制1∶25万新生代遥感解译图。根据遥感图像对研究区的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范围、地貌特征及河流、湖泊、泉群、地下水溢出带、湿地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区内地下水形成环境的差异,地下水资源体系可以分为南部河谷冲积层地下水系统和北部内流湖盆地下水系统。总结地下水的分布特征认为,南部冲积层储水条件较为优越,且补给充分,其地下水与地表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北部内流湖盆地区多为湖相沉积,受气象因素制约,山前巨大的冲洪积扇存在丰富的地下水外,地下水资源总体贫乏。遥感水文地质调查表明,遥感技术在高原区域填图与水文地质调查中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点,可以在青藏高原水文地质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治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水文地质问题,本文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国内外岩体结构、水文地质结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切河谷水文地质结构的概念。针对中国水电工程建设的主战场——西部深切河谷区地质环境特征,总结归纳出岸坡型、顺河型、跨河型、区域型4大类深切河谷水文地质结构及其特征表现,并初步阐述了各类河谷水文地质结构对相应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工程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环境复杂,场地内常分布有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和淤积土,且具有土方量大、影响因素多、施工工期紧、沉降控制要求高等特点,建设过程面临着填方体的稳定、变形、排水、湿化变形控制及边坡防护等问题。以国内几处典型黄土高填方工程为例,介绍了通过场地综合地质条件评价、土方平衡优化、地下盲沟排水、原地基强夯加固处理、填筑体压(夯)实处理、填挖边坡防护处理、施工质量立体式监控、岩土工程全程监测等多种手段有效组合,解决黄土高填方工程问题的实践工作,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黄土分布区由于人为削坡、振动、降水或融雪引发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现场调查,分析霍城县黄土滑坡发育特征及诱发因素,斜坡为易滑的第四系黄土状粉土,主要发育坡度13°~40°,以及大于30°斜坡上,滑坡类型为崩滑,运动速度快,滑体坡降完全脱离滑床,且以浅层、表层滑坡为主;滑坡多分布于黄土山坡阴坡处,在1000~1800 m低山丘陵-低山区以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主,并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13.
甘肃黑方台滑坡群沿台塬周边发育密集,发生频次高。从地形地貌及坡体几何特征、地质结构与控滑结构面、岩土体组合及其工程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内在因素分析了滑坡发生的控制条件;从灌溉和冻融作用方面分析了滑坡的外动力驱动因素。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所塑造的现今黄土台塬与黄河二级阶地陡坎相接的地貌格局,以及四周台缘较大的地势高差为滑坡的形成奠定了地形条件,由黄土-基岩组成的多层坡体结构中不仅存在易滑地层,且下伏基岩存在顺向软弱夹层,从而在灌溉及冻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了众多滑坡,因斜坡几何形态和坡体岩土组合、控滑结构面的出露位置、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不同区段滑坡发育特征及成灾模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赤峰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峰地区高氟地下水(指含氟量超过1毫克/升),主要分布在西拉沐沦河谷以北,老哈河谷两侧丘陵、坡洪积扇裙,山间谷地、较小河谷及冲湖积平原地带,面积约占全区的1/2(图1)。高氟区人口83万,其中氟中毒人口27万,严重的影响着农牧业发展,所以寻找低氟水已是当务之急。本文根据地矿部长期积累的水文地质普查资料,试图对高氟水的形成,水化学特征进行初步探索,並为寻找低氟水提供方向。限于个人水平,文中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1,(4)
黄河流域循化段是青海省开发利用地下水程度较高的地区,因地下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区。以黄河南岸一级支流街子沟为研究区,通过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及室内分析等,查明街子沟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富水程度,圈出具有供水前景的富水地段,对街子沟松散岩类孔隙水天然资源量及可开采资源量进行计算预测,结果可知:(1)街子沟区域水量丰富地段位于上游拉雄段,含水层厚12. 37~13. 86 m,富水性等级为丰富,其余地段水量中等,实际涌水量为1 000. 24~1 425. 6 m3矿化度0. 48~0. 52 g/d,占断面径流量的37. 2%,水量有保证,可作为河谷区村d镇,水及下质游良重好。点城上镇游的地后下备水水可源开。采研资究源结量论为为区域城镇应急及后备水源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赵建路  赵耀东  黄钢 《地下水》2006,28(4):22-24
陕北安塞-吴旗地区属陕北黄土高原东北缘之黄土梁峁丘陵地形.本文对陕北安塞-吴旗地区内水文地质特征、主要含水层及赋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洛河组的水资源量最大,其次为北部沙漠-冲积平原,安塞地区河谷地下水资源贫乏;区内所有表层潜水及吴旗以东洛河组深层承压水的矿化度均小于1 g/l,可以作为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7.
郝永刚  陈源  陈超 《地下水》2014,(4):69-70
通过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涌水试验、取样测试以及地下水动态观测等多种手段,综合研究了皮山县皮山河谷雅普泉水库以北锶型矿泉水形成的地质、水文地质、水化学特征以及地下水动态等条件,为当地矿泉水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7,(3)
在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对神木县窟野河地下水类型、补径排条件以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研究区地下水资源总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含水层分为河谷区第四系冲积层与中生界碎屑岩类风化裂隙带统一含水岩层、第四系风积黄土裂隙孔洞潜水含水层、中生界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大气降水入渗是区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区内潜水含水层容积储存量为1 195.10×10~4m~3。通过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和地下水资源的计算评价,为后续评价其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贵州松桃县鸡爪沟背斜区域水文地质背景及富水性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构造富水结构、因素及条件,从而建立了通过初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文地质物探解译、水文地质钻探开发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为区内缺水地区提供饮水水源。对省内其他相似构造岩溶地区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合理地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前提是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进行充分论证。地源热泵技术的适宜性区划和浅层地热能评价是以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地源热泵系统特征进行划分。依据长春市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长春市区可划分3个地层结构区, 即贾家洼子-八里堡-兴隆沟以西地区、贾家洼子-八里堡-兴隆沟基岩裂隙含水带及其以东到伊通河西岸台地陡坎地带、伊通河谷地区。建立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共分目标层、亚目标层、指标层3层。亚目标层包含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温,指标层包含含水层厚度等9个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3个地层结构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是Ⅰ区不适宜采用地下水源热泵,Ⅱ区和Ⅲ区均适宜采用地下水源热泵利用浅层地热资源。评价结果对长春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