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们在含矿石英脉型钨-锡矿床上进行了包裹体地球化学找矿试验研究,现将所得的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地质概况该矿床位于广东阳春地堑式复式向斜西南端核部,地层为下侏罗统砂岩、板岩,矿体周围受角岩化,矿床受两组裂隙控制(北西西、北东东).地表细脉带往深部逐渐变为平行侧幕式排列的含钨石英脉组成工业矿体.矿脉主要产于燕山四期隐伏的花岗岩与砂岩、板岩接触的内外带,矿脉两侧发育不同程度的蚀变,如云英岩化、黄玉化  相似文献   

2.
<正>1矿床地质库独木金矿床,位于哀牢山北段金矿带的中部,老王寨金矿东南约5 km处。行政区划属云南省新平县。矿区内出露上泥盆统变石英杂砂岩、绢云板岩,下石炭统变石英杂砂岩、板岩以及上三叠统紫红色页岩、粉砂岩。岩浆岩主要为橄榄岩、玄武岩和少量酸性岩。矿体产于上泥盆统的绢云板岩、粗面-碱性杆栏玄武岩中,沿区域滑脱构造带两侧的次级顺层韧性、脆-韧性剪切带呈似层状、扁豆状、  相似文献   

3.
渣滓溪锑钨矿床处于雪峰弧形构造带转弯内缘处,其空间定位和矿体展布受区域性北东向岳溪(F1)、马家溪(F2)两导矿断裂和控矿断裂F3控制,锑矿脉成群成带分布,沿倾向往深部向F3收敛,矿体变厚变富;且深部新发现数量众多的盲矿脉,矿体向南东侧伏,倾向延深大于走向长;白钨矿(化)层产于五强溪组第二段第三层凝灰质砂岩、石英砂岩的节理裂隙中,受构造、地层岩性两者控制;白钨矿(化)层与锑矿脉近于垂直相交,但充填于节理裂隙中的钨细脉则与锑矿脉产状一致;在锑矿脉密集分布地段及近锑矿体富集两侧,白钨矿化增强,两者形成异体共生矿床。根据矿区锑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邵盛元 《新疆地质》2002,20(2):176-178
乌兹别克斯坦南布基纳依铀矿区,位于克兹勒库姆铀矿省北部.矿床有多层矿体发育.矿体埋深150~350m,厚度2~30m.含矿层上部地层主要是泥岩、粉砂岩、砂岩、石灰岩、泥灰岩、石膏互层.含矿层主要由含水砂岩组成,夹带有薄的泥岩  相似文献   

5.
石英云母线     
在寻找和评价隐伏、半隐伏裂隙充填型钨矿时,石英云母线作为一种地表可见的找矿标志,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提高找矿效果,现以某矿床为例,谈谈“石英云母线”的应用。一石英云母线的赋存部位本文所述矿床产于中—上寒武统变质砂岩、板岩中,是一个大型、构式较完整的“石英细脉带型”钨锡矿床。部分工业矿体出露地表,下部有隐伏的花岗岩体。石英云母线明显地存在于矿床顶部、矿体两端,而矿体两侧希少。二石英云母线的特征 1.石英云母线的走向、倾斜与矿体基本一致。 2.一条石英云母线的宽度,一般在1厘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勐腊县归山菁铜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F1断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受断层构造控制明显。矿体围岩为中侏罗系统花开左组(J_2h)石英砂岩、粉砂岩,该矿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矿区深部未得到控制,应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云南牟定县高家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运华 《云南地质》2014,(4):514-519
云南省牟定县高家铜矿属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矿体赋存于白垩系马头山组郝家河段地层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以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为主;在含矿地层中,尤其是其第一亚段中出现紫红色砂岩与灰色砂岩相互交替出现时,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北部砂宝斯蚀变砂岩型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齐金忠  李莉  郭晓东 《矿床地质》2000,19(2):116-125
砂宝斯金矿为我国最近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发现的一大型蚀变砂岩型金矿床 (平均品位 4 .0 2× 10 -6)。矿体仅赋存于侏罗系二十二站组砂岩中 ,其下伏地层并不含矿。矿体分缓倾顺层矿体和陡倾穿层矿体 ,分别受 NS向缓倾断裂和陡倾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有蚀变砂岩型和构造破碎蚀变砂岩型 ,为少硫化物型矿石 ,其中金主要为微细粒金。稳定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资料表明成矿流体是以天水为主的中低温热液。  相似文献   

9.
江城县松山林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近东西向的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下白垩统景星组(K_1j),矿石岩性为碎裂岩化的石英砂岩、粉砂岩、岩屑石英砂岩;构造控矿明显,该铅锌矿为热液型矿床。沿断裂带分布的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丁波  刘红旭  张宾  易超  刘洪军  王贵  任志勇 《地质学报》2020,94(10):2874-2882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分布区之一。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卷状矿体不同,研究区矿体以板状、似层状为特征。国内中- 东部盆地砂岩型铀矿矿带砂岩中高岭石含量相对偏高指示含矿层至少经历一期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偏酸性流体,这与国外学者在研究板状铀矿体的过程中关注含矿层上覆泥岩压实作用下排出富含有机酸的酸性流体具有相似的特点。因此,本文为探讨酸性流体活动与板状矿体形成的内在关系,选择纳岭沟铀矿床为例,通过采取含矿层不同地球化学分带砂岩样品,应用扫描电镜、X- 衍射、U元素含量等分析手段,发现矿带与还原带砂岩中高岭石含量相对偏高这一特殊现象;系统研究后认为上述现象与含矿层下伏延安组煤层埋藏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酸性流体垂向渗入含矿层有关;结合含矿层埋藏演化史,将板状矿体的形成过程分为封闭体系- 有机酸性流体发育、开放体系- 大规模铀成矿、油气大规模逸散- 叠加改造保矿三个阶段,并认为板状矿体的形成是偏碱性含铀含氧大气降水与有机酸性流体长期稳定相互作用的结果,产于两种流体混合接触面上,其中含矿层砂岩厚度是控制矿体形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龙头山金矿的主要矿体受火山机构构造、断裂构造和雏形断裂构造三种成矿构造控制。火山机构构造控制了产于火山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的火山岩型金矿,该类金矿以Ⅸ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围绕火山机构引起的塌陷式断裂产出,矿体的形态和品位变化受火山机构构造发育程度的影响;断裂构造控制了产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型金矿,以Ⅰ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沿NW向断裂分布,其产状与断裂一致,向SE方向侧伏明显;雏形断裂控制了矿区南部含金富矿体的就位,表现为矿区花岗斑岩南部的富矿体沿近EW向断续展布。矿体的形成与定位都离不开这三种控矿构造,因此在靠近火山机构一定范围内,向SE方向的深部及在已知富矿体的东西两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对矿床进行经济评价时,要涉及矿体的平均品位C_P、矿体的矿石量Q_K和矿体金属储量Q_J三项指标.一般说来,这三项指标是由矿体的边界品位C_B决定的,即C_P、Q_K、Q_J与C_B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本文将建立C_P、Q_K、Q_J与C_B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并以C_B为自变量,把C_P、Q_K、Q_J表示在同一个直角坐标上,做成CCQQ图. 本文引用某金矿床的储量试算资料作为例子.该矿床矿体产在硅化砂岩和硅化砂岩内形状  相似文献   

13.
李子矿区铜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的近矿围岩主要为下白垩统景星组二段(K1j2)石英砂岩、砂岩夹透镜状钙质砾岩等。属沉积-构造热液叠加改造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4.
对广东封开七星顶金矿的发现过程作了阐述,矿床的发现经历了成矿预测、初战告捷、反复和综合研究、突破性进展等过程;对矿床特征进行了论述,矿体的容矿岩石为寒武纪高滩组钙质砂岩、杂砂岩、粉砂岩、板岩、炭质板岩,以夹有白云岩、钙质砂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黄铁矿层为特征,矿体形态为透镜状、似层状,矿石类型为石英细(网)脉金矿石;根据矿床的发现过程,总结了在矿点评价和找矿思路等方面对地质找矿工作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砂岩铜矿体的剥蚀与保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层的侵蚀与保留程度,矿层所处的地理位置、矿体所处的具体构造部位、矿体的出露情况、金属矿物分带类型等5个方面,论证了矿体的侵蚀剥蚀与保留问题,并具体运用于砂岩铜矿找矿评价。  相似文献   

16.
龙巴河铜区位于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兰坪-思茅中生代塌陷南部。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沿近东西向断层破碎带展布,矿体围岩为中侏罗系统小红桥组上段(J_2x~2),含矿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石英细砂岩,矿体明显受断层构造及地层控制。其矿床成因类型为地下热水溶滤铜矿床,矿区深部及外围有较大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砂岩铀矿矿卷前锋铀同位素特征和512矿床含矿层铀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对砂岩型铀矿形成过程、铀同位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砂岩铀矿的形成是一个多期次、滚动式、由氧化向还原环境推进的动态成矿过程,矿体主要定位于Ⅲ区段。根据铀同位素样品在不同氧化还原分带中的分布和矿体的滚动性特征,认为A区定名为地球化学矛盾区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8.
概述过去对砂岩型铀矿床的研究很少涉及到矿体以外铀异常的延伸及性质。然而,在扩大矿区时,运用包括矿体和异常晕圈带在内的较大目标将更为方便。此外,航空放射性异常和水化学异常的范围取决于矿体外部和矿体内部的铀的分布情况。作为对砂岩型铀矿床附近沉积岩中铀的区域异常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已经得到明确的证据:为形成怀俄明州的那种卷型铀  相似文献   

19.
藏东类乌齐赛北弄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北弄锡矿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阿堵拉组的砂板岩、细砂岩、粉砂岩的裂隙或断裂破碎带中,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从矿体的产出特征、矿物组合、成矿温度及成矿物质来源,初步判断为中温热液矿床。按锡矿化组合,属锡石-电气石-石英(脉)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20.
王勇  张洋  包峻帆 《江苏地质》2019,43(2):208-221
河南固始地区矽卡岩型铅锌矿为小型层控矽卡岩型铅锌矿,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花园墙组地层中,主要受地层控制,区内龟(山)—梅(山)断裂带、杨山背斜及北西西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多次侵入,与围岩下石炭统花园墙组的石英砂岩、钙硅质石英砂岩、钙硅质粉砂岩的“硅钙面”发生交代作用,从而富集成矿,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是矿区主要的物质来源和热源,矿体形成受构造影响显著,矿体规模与构造附近的侵入体规模成正比。矿区内物化探对矿体均有良好的指示。研究成果对于该区进一步扩大找矿远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