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04,15(3):414-414
冯尚友教授逝世5周年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他。冯尚友教授于1923年3月7日出生在河北省抚宁县。1948年6月毕业于北洋大学水利系,随即赴绥远水利局工作。1950年起先后任教于天津大学水利系和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其间于1956-1958年随中国教育代表团赴越南任教,1960-1962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1999年3月7日于深圳逝世。冯尚友教授从事水文、水资源教育半个多世纪。他于20世纪50年代组建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利计算教研室,70年代组建了水资源教研室和水资源研究室,1982年主持设立了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本科专业,60年代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2.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02,13(4):533-533
2002年7月25日是我国著名水文学家华士乾教授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我们深深怀念他,崇敬他。华士乾教授生于1921年10月10日,江苏无锡人。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1950年至1977年先后在全国水文资料整理委员会、南京水利实验处水文研究所、水利(电力)部水文局、淮河水利委员会任职。  相似文献   

3.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2,23(3):445-446
2012年6月15日是中国著名水文学家、水文教育家詹道江教授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先生慈祥的笑容、矍铄的风采跃然眼前,心中涌起深深的怀念。詹道江教授1917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1943年7月毕业于中央大学,1943~1952年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实施院系调整,是年9月詹先生奉调南京参加筹建华东水利学院,此后一直在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任教,直至逝世。在60多年的峥嵘岁月里,詹道江教授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4.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4,25(3):464-465
正武汉大学在追思该校一位教授时写道:"他既是一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学者,也是一位品德高尚、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他就是著名农田水利专家、水利教育家张蔚榛院士。张蔚榛教授1923年11月22日出生于河北省丰南县,1941年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1年至1955年被选派赴原苏联科学院水问  相似文献   

5.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0,21(6):867-868
刘光文教授1910年7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98年3月6日在南京逝世,是我国现代著名水文学家、教育家.刘光文教授早年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和清华大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留校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助教,1936年考取清华赴美公费留学.1936年至1937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学习水利工程,获水利工程硕士学位.1937至1938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水利工程与应用数学,于1938年回国.回国后,先后在广西大学、重庆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6.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04,15(1):134-134
吴明远教授离开我们11年了,每当水文界的老同志们在一起回顾我国水文事业的发展时,总是无比深情地缅怀吴明远教授对我国西南地区水文教育与科研作出的重要贡献。吴明远教授1919年10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水利系,1942-1949年先后担任四川省水利局灌溉工程处技佐、技士,水利部中央水利实验处成都水工实验室助研,自贡工业专科学校、川南工业专科学校讲师。1949年后历任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1994年与四川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水利系副教授、教授。1992年1月25日在成都逝世。吴明远教授是我国西南地区水文高等教育的创建者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的水文学家、水文教育家刘光文先生不幸于1998年3月6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先生是浙江杭州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6年获美国依阿华大学水利工程硕士,翌年又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38年回国后,历任广西大学、重庆大学...  相似文献   

8.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03,14(4):533-534
黄万里教授是我国著名水文学家和水利工程学家.他于2001年8月27日在北京逝世,怀着对祖国江河无比眷恋的赤子情怀,走完了曲折和令人尊敬的九十人生.黄万里先生 1911年8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193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35 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1937年获美国依利诺大学博士学位,是我国水文专业的第一位博士.  相似文献   

9.
讣告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文熙先生因病于2001年1月1日14时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黄文熙教授1909年1月3日出生于上海。早年留学美国,1937年归国任教于原中央大学水利系。解放后,先后在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任教授,兼任南京水利实验处处长。195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兼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黄文熙教授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曾先后担任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副…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朱庭祜教授逝世我地质老前辈,原浙江地质局总工朱庭祜同志,于五月四日病故,终年九十一岁。他1916年开始从事地质工作,1920年留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辛普逊简介辛普逊(E.S.Simpson,1917—1995)教授是美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杂志HydrogeologyJournal前主编。出生于纽约州,1944年毕业于纽约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在哥伦比...  相似文献   

12.
受水电部水文局委托,由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主持,于1984年10月16日~20日在武汉召开了“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影响的研究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南京水文研究所,成都科技大学,长办、黄委水文局,珠委水文总站,中科院地理所、林土所、沙漠所,丹江工程局培训中心,江苏、湖南、湖北、上海、陕西、江西、河北、安徽、吉林、山东、四川等省(市)水文总站,辽宁省叶柏寿径流实验站,湖北省石桥铺水土保持站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等23个单位,共36人。会议收到交流材料26篇。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陕西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袁耀庭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3年6月16日18时40分在西安逝世。袁耀庭同志1917年生于河南省获嘉县,1941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先后在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大学、西安交大以及西安矿业学院任教。1965年12月调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历任副所长、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调研员等职,1988年退休。他不仅是一位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06,28(3):F0002-F0002
李佩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资源与环境及水文地质学家.《地下水》杂志特聘顾问.1934年元月出生于陕西乾县,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1963~1966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攻读副博士学位。毕业后分别在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柱任教现任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瓷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台作)主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原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地质力学学报》主编,我国著名的区域地质与构造地质专家,崔盛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日7时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他的不幸辞世,令人倍感伤感和惋惜。  相似文献   

16.
陈梦熊教授,是我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他生于1917年,浙江上虞人。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地质系。解放前在原中央地质调查所任职,在西北地区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多年,并曾参加黄汲清先生领导下的中国地质图统图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缅怀李璞教授,发扬“尊师重道”之精神,在李璞教授逝世二十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室于88年4月25日召开了“李璞教授学术成就讨论会”。涂光炽教授在会上首先作了题为“我所了解的李璞同志”的发言。涂先生说,他从1934年中学时代起与李璞同志相处了34年,深深感受到李璞同志有许多优秀品质与作风:他廉洁奉公,先公后私,公私分明;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不耻下问;他勇于进取,身体力行,艰苦创业;他的一生表明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8.
边兆祥,河北省唐县西山阳村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后,曾任前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技士.1946年起任中山大学地质系副教授,1949~1950年任广西大学博物系教授,1950~1958年任唐山铁道学院、北京地质学院教授.1958年起任成都地质学院教授、博物馆馆长、名誉馆长.他还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四川省地质学报副主任编辑、四川煤田地质学会理事长等职.  相似文献   

19.
袁见齐     
袁见齐,上海市奉贤县人.我国著名盐类矿床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后留校任教.1939年任云南大学地质系讲师.1940年起任前盐政总局技师、技正.1948年改任唐山工学院教授.1952年起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先后兼任水文、工程地质系及地质勘探系主任、副院长.1978年起任武汉地质学院(后改为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曾兼任北京研究生部主任及钾盐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地学部)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及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20.
《地质力学学报》2009,15(3):I0001-I0002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971年4月29日逝世于北京。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1918年毕业。1920年到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他关于古生物筵科化石的鉴定方法及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