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技木产业需要“中介”孙吉亭(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随着我国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开发领域已由传统的“捕鱼摸虾”扩展到海水增养殖业。海洋石油工业、海洋能源工业、海洋药物和食品工业、海水直接利用业等,海洋科技在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改,新兴海洋产业的...  相似文献   

2.
许多动物对音乐颇感兴趣,在海洋世界中也不乏名副其实的“发烧友”、“演奏师”和“演唱家”呢!克劳斯是美国费城一家海产批发公司的经理,他酷爱弹钢琴。一天,他在存放水产品的库房里发现了一架旧钢琴,便兴致勃勃地弹奏起来,不料发现水桶中的虾纷纷向桶边聚拢,它们似乎对悠扬的钢琴声很感兴趣。37岁的英国女小提琴手菲奥娜,住在英国北部的艾莱岛。每当她早晨在海边练琴时,附近的海  相似文献   

3.
自从海洋诞生以来,在烟波浩渺的海洋里就栖息着千万种海洋动物。有许多海洋动物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或经海陆变迁而绝灭成为了“化石”,也有一类海洋动物在古海洋里出现过,后来失踪了,长期没被人们发现,人们误以为他们已经在地球上绝灭了,但后来又被人们发现了,人们把这些动物称为“活化石”动物。另有一类动物,他们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古海洋里就有了,时至今日却没有多大变化,仍保持原样,故人们也把该类  相似文献   

4.
李新正 《海洋科学》1993,17(6):43-48
研究论述了隐虾亚科这一珊瑚礁环境中引人注目的甲壳动物类群与软体动物、海鞘动物、棘皮动物、腔肠动物和海绵动物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类群之间的共栖关系,并得出此亚科种类的共栖宿主以腔肠动物最多,其余以次为棘皮动物、海绵动物、双壳类软体动物和海鞘类被囊动物,以及每一种隐虾多以某一目的动物为宿主,宿主跨目者很少,跨纲者更少的结论。为该亚科的分类和进化以及珊瑚礁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鱼中酋长     
《海洋世界》将在2009年连载陈万青教授的“动物名称溯古趣谈”,为您讲述海洋动物名称的起源及演变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捕虾是美国重要的渔业之一,而海龟和幼鱼又是国家保护的海洋动物和鱼类资源,但拖网渔业导致海龟和幼鱼死亡的数量很大。据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NMFS)的统计,美国虾渔业每年附带捕获海龟45000多只,其中约有12000只死于虾拖网渔业。美国虾拖网渔业混获幼鱼的数量也相当可观,据报道,虾与幼鱼的产量之比为1∶3~1∶20,仅墨西哥湾北部捕虾船队每年混获幼鱼就多达51万吨。由此可见,常规虾拖网导致海龟和幼鱼死亡的数量实足惊人。  相似文献   

7.
2004年8月中国军团征战雅典,捷报频传。与此同时,有“陆地中的海洋王国”之称的北京海洋馆,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海洋动物运动会”。而全场3000多位观众就是当天的“裁判”。  相似文献   

8.
广西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资源丰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重要的生物资源。它具有复杂的有机碎屑食物链,而且是许多鱼、虾、蟹和贝类等海洋经济动物躲避敌害、产卵、育苗和生长的良好环境。红树林中的大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 开发领域已由传统的“ 捕鱼摸虾” 扩展到海水增养殖业、海洋石油工业、海洋能源工业、海洋药物和食品工业、海水直接利用业等, 海洋科技在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改, 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为未来产业做技术储备等不同层次上的支持作用也越来越重。一些海洋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强烈感觉到, 由于缺乏海洋高新技术的支持, 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局面的痛苦, 具有应用价值的海洋高新技术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海洋企业界的共识。尽管这样, 海洋科技转移到海洋生产领域的道路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通畅,制约的“瓶颈”很多,其中比较主要的就是缺乏有效的海洋技术中介工作。  相似文献   

10.
春节前夕,《走近海洋动物》丛书首发式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加快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大力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嘉锡为《走近海洋动物》丛书作序。丛书全套共6本:分别为《海洋生命的延续》、《千奇百怪的海洋动物》、《海洋鱼类的奇闻轶事》、《传说中的海怪》、《喧闹的鸟岛》、《海洋中的庞物大物》。该丛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分门别类地介绍了每一大类海洋动物的有趣的生活习性及一些鲜为人知的科普知识,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迷人的海底“水晶宫”,青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铠甲虾,沈嘉瑞、刘瑞玉著的“我国的虾蟹”中记述二种,1983《海洋通报》中我们报告东海近海的五种,1986《海洋科学》中我们报道了东海深海四种,南海水产研究所1981—1982在南海北部采得六种;它隶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歪尾派Anomura铠甲虾总科Galatheoidea。体虾形,头胸甲平扁,额角显著,螯足与步足细长,末对步足特殊小,基部具有侧鳃,尾节常有横纹,腹部对称钙化,多  相似文献   

12.
海洋动物生活环境中的氧含量,是动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对动物的呼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耗氧率是动物有氧代谢活动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研究动物的呼吸生理,首先是研究其在各种内外环境下的耗氧率,便于了解动物代谢活动的变化规律。对虾耗氧率的研究,在对虾生态和人工增养殖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中国又寸虾呼吸生理的研究,至今尚未见到公开的系统报导。与中国对虾亲缘相近的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是研究解决水生动植物的正常再生产问题。目前所谓的“海洋农牧业”刚刚起步,出现了一些水下实验牧场,仅养殖小虾、螯虾、海藻及某些珍贵鱼种。然而,专家们认为,水产养殖前程远大,特别是在高级食品的生产、海藻的养殖及生物净化系统的建立方面更是如此。渔业是一种采集海洋、河流和湖泊天然赐品的工作。而水产养殖却与此不同,是对鱼、虾、贝类甚至海藻等的开发,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人类要主动参与这类生物的循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海洋动物获取海洋学资料的方法——“生物自律式”海洋学资料收集。利用海洋动物的自律式取样设备,成本非学低廉。海豹、金枪鱼、旗鱼、鲨、海岛和鲸等,将来都可予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美洲海螯虾在西方国家是与鱼子酱、熏鲑鱼等齐名的海珍品。海螯虾属甲壳纲十足目动物,它身披硬壳,挥舞大螯,以抵御各种敌害。海螯虾种类很多,与同目的龙虾、蝉虾、多螯虾等统称大螯虾。其活体的自然颜色上部大都为深赭绿色,下部是黄橙色、红色或蓝色,只是在煮熟之后才呈人们熟悉的“龙虾红”。  相似文献   

16.
养虾池围隔生态系海水线虫的数量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小型底栖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已有大量的研究。张志南、钱国珍等,于1989年、1990年、1991年和1993年,(Gerlach,S.A.,1971年,Har-ris,R.P.,1972年,Heip,C.,1985年,对各种不同类型水域中的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也有许多报道,但是对于养虾池塘中的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则报道甚少。海水线虫在海洋小型底栖动物中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甚至是绝大部分,因而是非常重要的类群。国内外很多底栖动物专家都把它列为重点研究对象。线虫在虾池的小型底栖动物中亦会是重要组分,因而对虾池生态系和对虾养殖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范振刚 《海洋科学》1982,6(2):37-37
美国史密斯桑尼自然博物馆无脊椎动物系主任希金斯博士1981年10月12—20日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访问。希金斯博士以研究小型底栖动物而著称,在青期间作了“小型底栖动物筒介”、“海洋小型底栖动物分类单元  相似文献   

18.
人造海绵的崛起,使得真正的海绵反而鲜为人知。然而,海绵那奇特的结构、兴旺的家族和“助人为乐”的秘密,却一直受到许多海洋生物学家的关注。真正的海绵是生长在海洋中的一种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然而,在占代,海绵究竟是海洋中的植物,还是海洋中的动物,对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学者们曾经争论了整整2000年。直到近代,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后,才最后揭开了海绵归属的秘密,确认它们是海洋中的动物。海绵的内部结构简单而奇特,它们没有组织分化,只有个  相似文献   

19.
北京海洋馆的外形如同一只可爱的大海螺,以蓝色和桔红色为基本色调,分别代表神秘浩瀚的海洋和海洋生物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场馆的内部构造更是与众不同、独具匠心,饰以蓝色,将一个蔚蓝色的海洋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馆内共分六个不同内容的展示场馆,分别为“雨林奇观”、“海底环游”、“触摸池”、“鲨鱼馆”、“鲸豚湾”及“海洋剧院”。馆内展出的海洋及淡水观赏鱼类达千余个品种,总数达数万尾,另外还有包括海豚、海狮、鲸等在内的多种珍稀哺乳类海洋动物。人们可沿着馆内那由陆地至深海的独特布局,逐步走人大海的心脏,进行一次神奇的海洋之  相似文献   

20.
外表的色彩是棕色的,长相既像虾又像蟹,所以人们又称鲎为“马蹄蟹”。它是和三叶虫(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的动物。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