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沈坝金矿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缘,为化探异常发现的金矿床。矿体赋存在志留系下统的梅子垭组第二岩性段中亚段的岩层内。炭质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夹含炭变质砂岩为含矿主岩。矿床内综合利用元素低,为单一的金矿床。矿石中的As含量甚微,表明该矿床不同于展布滇黔桂接壤区和西秦岭地区的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区,从19世紀初期起,先后有不少中外学者进行过地質調查,但所著論文,仅对前震旦紀变質岩系做了很宝貴的論述,而对該区矿产分佈的調查,似乎提到的較少。特別是对于五台东冶鎮附近所产之矽石矿,往往易被人所忽視。五台县所产之矽石矿,在敌伪时期虽曾进行过調查开采,但因系掠夺性質,故仅对矽石矿之埋藏儲量做了粗略估計。直至解放后,随着国家工业建設的发展需要,才在此区进行了詳細的地質勘探工作。1954年底原华北地質分局刘長龄同志对五台矽石进行显微鏡研究,并提出“这种矽質岩是由于原先沉积之燧石  相似文献   

3.
<正>汉阴县北长沟-鹿鸣金矿处于南秦岭印支-燕山陆内构造成矿带,产出于杨家峡-沈坝韧性斜推断层北侧的次级韧性断裂带中;金矿化赋存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第二岩性段,岩性主要为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含碳绢云石英片岩夹变砂岩。经过实地调研,矿硐内石英脉发育,围岩主要为下志留统梅子垭岩组,主要岩性以石英二云片岩、含碳绢云母片岩、二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含石榴石黑云石英片岩、含碳黑云母变斑晶绢云母片岩为主,夹石英岩、钙质片岩、含碳灰岩、变砂岩等。石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部黑鎢矿脈狀矿床的圍岩蝕變現象以云英岩化,矽化及絹云母化为主。茲分別就其存在的地質条件,岩石的形态及大小、物理性質、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形成过程及其含矿性等作如下的分析研究。一云英岩化 (一) 云英岩化存在的地質条件云英岩化主要形成在花崗岩、石英斑岩、閃長岩、閃長玢岩、变質砂岩、板岩、千枚岩以及砂岩等岩石中的矿脈边部及其附近,或呈單獨在。它們常常出現在不大的侵入體中,或是岩基的岩鏡等部,或是向上滲入很远而至侵入體的岩枝和它的上复岩层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作者对於北戴河海滨地质初步观察之报告提要原稿约四千余言: 本区位於北纬39°49′东经119°30′,面积约50平方公里,最高山峰为东莲蓬山,海拔约120公尺。地形属於老年期,残丘低缓,岩层皆风化极深。本区出露之岩层,根据其岩性,构造及生成时代等,可划分为下列四带: (Ⅰ)变质岩带:本带岩石以结晶片岩、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及伟晶岩脉为主;前二类多出露於东莲蓬山一带。后二类在全区分布最广。作者用肉眼看到之片麻岩类计有辉石岩或角闪石岩及角闪片麻岩等,结晶片岩类计有柘榴子石云母片岩、黑云母片岩、绿簾石云母片岩及绿泥石云母片岩等,片麻花岗岩类含有各种片麻状花岗岩,长英岩及纹象花岗岩等,伟晶岩脉类含有磁铁矿伟晶岩脉,电气石伟晶岩脉,柘榴子石伟晶岩脉及云母伟晶岩脉等。其接触关系为:片麻岩类及结晶片岩类包围於片麻花岗岩类之内,而后者又为晚期之伟晶岩脉类穿插侵入。以岩性而论,或与东北之辽东系或山东之泰山系相当。作者任刘庄之南北曾见到辉长岩类露头两块,因其兴围岩之接触关系极不明显,仍暂划归变质岩带。  相似文献   

6.
一、矿区地質概況 本矿区位于胶辽地盾复县复向斜北翼(半稳定地块北翼),附近地层为大石桥統白云質石灰岩及盖平統片岩类;震旦紀石英岩成斜交不整合被伏其上;中生代斑状花岗岩成楕圓形穿过上述不同时代之地层,前震旦紀地层在矿区北部靠近花崗岩区成半穹窿构造,岩层傾斜20—40°,片岩区为向斜构造,南部为反转背斜(图1)。  相似文献   

7.
1958年9月为了在云南元江外圍寻找銅鉛矿床的勘探基地,故用金屬量测量进行1/5万普查389Km~2,在这一面积内发現了两个新矿点。經轻型山地工程揭露証实有矿体存在,茲将工作方法和初步經驗介紹如下。一、地質情況和地球化学特点 1.地質情况本区位于康滇古地軸之南端,以元古代昆阳系地层为主,其外围有中生代三迭紀和太古代哀牢山变質岩系等。沿昆阳系底部有大小不等的长英岩和基性岩脈呈岩瘤、岩牆出露,並受强烈变質作用。长英岩偶見有云母,而云母較多者多变質为云母片岩或片麻状长英  相似文献   

8.
云南澜沧群微古植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澜沧群是滇西南有名的含矿变质岩系,主要由灰绿、黄绿等色绢云母片岩、绢云英片岩、白云英片岩、夹炭质硅质板岩及变质中—基性凝灰岩组成,富含菱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呈南北向带状分布,范围大致北起昌宁、凤庆,经双江、澜沧到勐海打洛一带,而进入缅甸。分布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宣龍区的铁矿早已著名于世,区内地質亦屡经調查,其中以巴博尔的“張家口地質志”对中生代火山岩系,新生代地层及地文研究较为詳細。譚锡疇氏發现塔鉄矿,并制有“涿鹿宣化怀來一带地質图”。此外,王恒升对火成岩的研究,孙健初,王曰倫对構造的調查,均有助于区內地質情况的了解。敌伪时期,  相似文献   

10.
沉积岩中的裂隙是比較普遍的地質現象之一。所有这些現象的調查研究是可以容易地被相信,只要他到过各种不同程度风化的沉积岩和岩漿岩出露地区。通常对这种現象的很多調查研究工作仅限于岩石裂隙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中國東南部中生代末期花崗岩侵入體甚多,今日地質調查區域逐漸推廣,花崗岩之分佈亦逐渐明瞭,作者近年來在浙赣二省調查所得之經驗,證諸前人之研究及調查,覺花崗岩之分佈,亦非漫無規則,實與中國東南部之地質構造有莫大之關係焉。  相似文献   

12.
韦帕马努金矿是安德拉邦阿嫩德布尔内太古宙绿岩带的一个产金矿山。拉马吉里绿岩带是一个南北走向的、线状的(50KM×2-3KM)。以火山岩为主的塔尔瓦尔克拉通东部的分岔状的带。它大部由带枕状构造的变质玄武岩(块状和片状考型)及少量的变辉长岩、绢云母—绿泥石千枚岩、绢云母片岩、绿泥石—阳起石片岩、长石片岩和条带状含铁建造组成。这一带是高度剪切、多期褶皱、达绿片岩相变质作用。此带岩层被粗玄  相似文献   

13.
羌塘中部的高压变质带位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之上,由榴辉岩、蓝片岩和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组成,其形成过程对探讨板块缝合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其中的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研究并结合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认为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中的石榴子石具有多期次变质结晶的特征,保留了岩石多期次变质的信息。结合岩石组构特征,最终确定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至少经历了3期次的变质作用。第一、二期均为绿片岩相,当时岩石不具定向构造且未达到高压;第三期为低温高压蓝片岩相变质作用,与区域上蓝片岩的形成及榴辉岩的蓝片岩相退变质作用大体同时,该期变质变形作用形成了岩石的片理,最终成为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变质作用时代为218Ma左右。  相似文献   

14.
王仕林  杜瑾雪  王根厚  梁晓 《地球科学》2018,43(4):1237-1252
羌塘中部蓝岭地区的蓝片岩呈透镜状包裹于多硅白云母片岩中.首次在多硅白云母片岩中发现的硬柱石被包裹于石榴石边部的石英颗粒中,正确厘定蓝片岩和含硬柱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的变质P-T轨迹对进一步探讨龙木错-双湖低温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详细的岩相学和相平衡模拟显示,蓝片岩经历了较为明显的热驰豫过程(压力峰期条件为490 ℃/2.4 GPa、温度峰期条件为540 ℃/2.1 GPa),而含硬柱石多硅白云母片岩却经历了相对较弱的热驰豫过程(峰期温压条件为530 ℃/2.2 GPa).另外,蓝片岩和含硬柱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经历了相似的近等温降压的退变质轨迹,这可能暗示着密度较大的基性蓝片岩在折返过程中是借助于大面积、低密度的含硬柱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的浮力才得以折返至地壳层次.   相似文献   

15.
闽北地区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其中铅、锌为区内优势矿种,广泛分布于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尤其以前震旦纪龙北溪组的黑云斜长变粒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中最为多见。其成矿特征可分为热液型铅锌矿床、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及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铅锌矿床。其形成受地层、岩浆、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控制较为明显,前震旦系变质岩系中的绿片岩、压扭性断裂及前震旦系变质岩系与岩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应是本区铅锌矿床找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三江地区昌宁-孟连杂岩带中的澜沧岩群内出露多种类型变沉积岩,主要包括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石榴云母片岩、硬绿泥石白云母片岩和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等。系统的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和相平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变沉积岩保存了不同的变质演化历史。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记录了自中温榴辉岩相降温降压至角闪岩相的退变质过程,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蓝晶石+多硅白云母+硬玉,变质温压条件为600~750℃和19~30kbar。通过石榴子石的X_(Prp)和X_(Grs),和多硅白云母的Si值限定石榴云母片岩的峰期矿物组合包括石榴子石+多硅白云母+绿辉石+硬柱石+钠云母,峰期温压条件为430~475℃和17~19.5kbar。硬绿泥石白云母片岩矿物组成包括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钠云母,然而峰期矿物组合则以多硅白云母+钠云母+纤柱石为特征,通过多硅白云母的Si值限定峰期温压条件约为300~330℃和17~19kbar。石榴云母片岩和硬绿泥石白云母片岩较为一致地记录了从峰期硬柱石蓝片岩相升温降压至绿帘石蓝片岩相的退变质过程。绿泥蓝闪钠长片岩主要通过变质反应和成因矿物学特征大致估算其温压条件约为430~520℃和9~11kbar。岩石地球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变沉积岩的平均化学成分与大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和上地壳沉积物成分较为接近,其原岩主要为一套成熟度较差的泥砂质岩类和少量的中基性火山岩。该泥砂质原岩的沉积物源以中酸性岩浆岩为主,存在不同程度古老沉积物的加入。构造判别图解表明,研究区样品主要形成于大陆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变质作用特征和原岩地球化学属性综合分析表明,昌宁-孟连杂岩带内大面积分布的澜沧岩群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俯冲-消减过程,表现出多样的变质演化P-T轨迹的特征,表明澜沧岩群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7.
1941年,日人淺野五郞曾在麻山地区作过地質調查(淺野五郞:以矽線石、紅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之变質岩及麻山統),他將牡丹江以东的結晶片岩与东北南部辽河系相比,而把麻山地区以所謂白粒岩为主的变質岩地層放在結晶片岩之下,称为麻山統,屬太古代,認为是东北地区最老之地層。经我們小队1957年的野外工作,將牡丹江—麻山一带的变質岩地層,由下而上划分如下: 1.黑龙江杂岩:分佈在牡丹江市——八面通一帶。可  相似文献   

18.
<正> 孝感地区太古界红安群黄麦岭组出露广泛,大型的黄麦岭变质磷矿床即产于此层中。进行黄麦岭组含磷岩系变质岩原岩的恢复工作,对进一步开展有关含矿岩层的对比、沉积环境的分析及物质来源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含磷岩系的岩石可分为: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及云母变粒岩类、碱长片麻岩类、斜长片麻岩类、角闪岩类、大理岩类、石英岩类、变质磷块岩类等7大类。这几类岩石都属中等变质深度;矿物颗粒较细,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片状、片麻状构造较普遍;部分岩类局部见有变余组构;石英片岩、大理岩及变质磷块岩往往沿走向过渡或互层产出。  相似文献   

19.
本区矿床虽见于玄武——辉綠岩系中,但其产状、规模、矿物組合,均与一般玄武岩中之銅矿有所不同。矿床形态呈脉状,矿石組合为銅鉛共生,在现有銅矿工业类型中尚屬少见。现介紹加下: 一、区域地質概况矿区位于湄公变質带之东緣,区内除有少許絹云母片岩可能为前震旦紀之变質岩外,二叠紀灰岩为零星之透鏡体,其余均为三叠紀之紫紅色砂頁岩。火成岩沿瀾滄江两岸出露,由西到东依次为花崗岩、花岗片麻岩及玄武——輝綠岩。按实地所见,玄武——輝綠岩常有穿插于三叠紀砂頁岩中,並使围岩变質为板岩的现象(图1),故其生成时代当属燕山期  相似文献   

20.
阿克苏附近所发现的元古界阿克苏群为一完整的蓝片岩-绿片岩系列,我们通过野外调查肯定了这一认识,并认为它是高压-温相的变质块体,长40km,宽约2.5km.该变质岩由强烈片理化的绿泥石-黑硬绿泥石石墨片岩、黑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绿片岩、蓝片岩及少量石英岩、变铁质岩组成.原岩包活泥质岩、砂岩、基性玻屑凝灰岩、块状熔岩、枕状熔岩及少量深海沉积物.蓝片岩的矿物组合:青铝闪石-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石英-阳起石.阿克苏群为世界上真正的前震旦纪蓝片岩之一,其变质年龄至少有800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