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矿田早震旦世底板页岩划分为硫碳质黑色页岩相、黑色页岩相和砂质(硅质)页岩相.根据同层位矿体沉积环境、矿石类型、结构构造和矿物种属,划分为碳酸锰矿相、含锰灰岩相和含钙硅质岩相.采用岩类组合法,结合微观标志,划分为合岭洼地、洼地边缘和炭家仑潜丘3个景观单元.指出还原和封闭性好的合岭洼地是深部找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2.
主乌鲁克锰矿床位于西昆仑北缘晚古生代陆缘裂谷恰尔隆弧盆系的北部,含锰层位为下石炭统他龙群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锰矿层为黑色泥质碳质页岩夹铁锰质泥晶灰岩。锰矿体严格受地层的控制,呈NWW向展布,延伸较为稳定,规模较大,共见有13条锰矿体,其中有3个矿体较大构成主矿体;锰矿石以原生菱锰矿为主体,氧化矿石不多。该矿床与近年发现的玛尔坎苏地区锰矿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不同,矿床类型为在深海-半深海陆缘裂谷环境中形成的与黑色碳质页岩有关的沉积型锰矿床,锰矿的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由于下石炭统他龙群是西昆仑地区新发现的含锰层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应加强矿床外围及深部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3.
松桃石塘锰矿床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队发现,并在本世纪初评价提交的小型锰矿床。锰矿产于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含锰岩系)下部黑色碳质页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倾斜产出,矿体走向长700余米,倾向斜深800 m,矿体厚0. 221. 30 m,平均0. 86 m。本次通过对含锰岩系、锰矿体厚度等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运用南华纪锰矿裂谷盆地古天然气渗漏成矿理论和深部隐伏矿找矿预测模型进行类比分析,圈定了石塘IV级地堑盆地的空间分布范围,该盆地呈北东65°左右方向展布,长3 600 m,宽800 1 400 m,在盆地北东东方向尚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曹默雷  陈建平 《沉积学报》2022,40(4):1083-1094
以湘西北民乐锰矿为例,基于矿区内钻孔信息对成矿期(大塘坡组下段)进行地层对比,由新分层信息及厚度变化分析沉积特征并建立三级、四级层序格架,由三级、四级层序尺度的古地貌变化分析成矿期沉积演变特征。主要认识有:1)民乐锰矿含矿层(大塘坡组下段)可根据岩性细分为下亚段1段(致密块状、密集条带状矿体夹黑色炭质页岩)、下亚段2段(黑色页岩夹薄层锰矿条带)、上亚段(黑色炭质页岩夹黄铁矿)。2)民乐锰矿的三级层序凝缩层体系域可划分为四个四级层序,其中第二、三层序菱锰矿发育较厚,形态以块状和密集条带状为主;第一、四层序菱锰矿发育薄,形态多为条带状。3)民乐锰矿沉积过程可以通过三级层序和四级层序两个研究尺度共同解释,三级层序尺度解释锰矿沉积过程,而四级层序尺度则揭示了多期不同形态、厚度锰矿的沉积过程。  相似文献   

5.
花垣民乐锰矿床是特大型的碳酸锰矿床。矿体赋存于下震旦统湘锰组下段黑色炭质页岩底部,富含有机炭和藻化石。本文对该锰矿的古构造、古地理环境和沉积相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认为该矿床基底构造是一个位于古陆边缘的极不对称的盆地,沉积古地理环境是一个靠近古陆边缘的海湾泻湖,属于有障壁岛的海滨浊水沉积。  相似文献   

6.
四美沟锰矿处于瓦钵梁子—四美沟复式背斜西段北翼,次级北西向指状罗白背斜核部中段的两翼。矿区包括多瓦矿点和各百窝矿点。该矿床的含矿层位为菠茨沟组中段,已在多瓦矿点中发现锰矿体10条,其中工业矿体3条;在各百窝矿点中锰矿体4条,其中工业矿体1条。经对该矿床成因及成矿演化的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沉积变质型矿床,有六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刘波  林雄  张姚  邓元兵 《四川地质学报》2014,(2):195-199,207
四美沟锰矿处于瓦钵梁子—四美沟复式背斜西段北翼,次级北西向指状罗白背斜核部中段的两翼。矿区包括多瓦矿点和各百窝矿点。该矿床的含矿层位为菠茨沟组中段,已在多瓦矿点中发现锰矿体10条,其中工业矿体3条;在各百窝矿点中锰矿体4条,其中工业矿体1条。经对该矿床成因及成矿演化的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沉积变质型矿床,有六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试论花垣民乐锰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乐锰矿床是中国震旦纪最大的碳酸锰矿床。矿床位于下震旦统湘锰组下段黑色炭质页岩底部,与湘潭锰矿属同一层位。矿体呈透镜状和似层状。矿石不仅富含菱锰矿,而且富含有机碳和藻类化石。基于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等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该矿床的物质是古陆和地壳深部以及火山等多来源的,锰质呈MnCO_3或/和MnO_2形式沉积。菱锰矿的生成与藻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该矿床属于化学及生物化学沉积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9.
贵州松桃普觉超大型锰矿床受南华纪普觉Ⅳ级地堑成锰盆地控制,由于同沉积断层作用,两界河组、含锰岩系、锰矿体、大塘坡组第二段、南沱组等地层均从南往北由薄变厚,盆地中存在2个呈NE65°方向展布的渗漏沉积中心。锰矿产于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含锰岩系)下部黑色碳质页岩中,呈层状、似层状缓倾斜顺层产出,矿体长大于6 000 m、宽大于2 000 m,盆地中心部位矿体中夹一层含碳玻屑晶屑凝灰岩透镜体。该矿床是近年来运用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理论发现的又一个隐伏超大型锰矿床,锰矿石资源量(332+333) 1. 92亿吨,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五位。  相似文献   

10.
闽西一带,次生富锰矿分布广泛,点多面广,为本省目前锰矿资源的主要来源.十多年来,运用激发极化法,在配合地质圈定矿化范围或直接发现盲矿体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地质概况锰矿体主要赋存在第四系堆积层及构造裂隙或破碎带中.其下伏基岩及围岩为中、上泥盆系至石炭-二迭系地层,有石英砂岩、石英砾岩、灰岩、页岩等.锰矿物可能来源于上古生代的一套地层.  相似文献   

11.
陈旭  许乔 《云南地质》2020,(1):31-36
贵州松桃县木耳溪锰矿为典型的层控型锰矿床,矿体呈层状赋存于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Pt2b3d 1)底部的炭质页岩中,产出层位稳定,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通过统计对比,锰矿层的矿化程度与含锰岩系的厚度呈正比,即当南华系大塘坡组地层厚度大于15m时,有可能成为锰矿的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重庆城口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共分两段:第一段岩性为黑色砂质页岩与粉砂岩互层,下部砂质成分增多;第二段顶部为锰矿层,锰矿层之下为黑色炭质页岩及黑色泥质页岩。在野外剖面、钻孔岩心宏观、微观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剖面结构和区域资料的分析,归纳出研究区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发育浅海陆棚沉积相,包括过渡和滨外陆棚两个微相,其中过渡微相主要为陡山沱组第一段下部,无菱锰矿赋集,滨外陆棚微相主要位于陡山沱组第二段,为菱锰矿的主要赋集层位,多为鲕状、球状以及条带状。  相似文献   

13.
黄飞 《地质与勘探》2019,55(S1):258-265
花垣县民乐锰矿属于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位于松桃成锰沉积盆地中部,是我国南华系锰矿的集中分布区。锰矿赋存于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炭质页岩下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受地层、岩性、含锰岩系厚度、古构造、岩相古地理环境控制。本次通过对民乐锰矿地质特征、矿区锰富集规律分析,进一步从岩相古地理、古构造、后期断裂构造对矿体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再结合物探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初步推测锰矿层埋藏深度,最后与毗邻松桃地区锰矿进行类比,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黔湘渝毗邻区是中国南华纪黑色页岩型锰矿的集中产区,近年来在该区域的找矿勘探取得重大进展。但是,该区域内黑色页岩型锰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以及沉积盆地的氧化还原环境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尚存争议。文章对贵州高地锰矿的菱锰矿开展了详细的碳、氧同位素研究,样品采自钻孔岩芯,测试结果表明其δ13CV-PDB值和δ18OV-PDB值全部为负值,变化范围分别在-11.5‰~-6.8‰和-15‰~-3.9‰之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系形成时古海洋处于氧化还原的分层状态,含锰的陆源碎屑物质通过海水的分解作用首先形成氧化锰和氢氧化锰,在浅水滞留盆地环境下古海水由弱氧化状态转变为还原状态,并在有机质降解作用的促使下使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转化成菱锰矿,并富集沉积形成大塘坡组黑色页岩型菱锰矿矿床。  相似文献   

15.
在扬子地块西北缘陕西宁强县中坝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内新发现沉积型锰(钴)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展布;赋矿岩性主要为含锰硅质岩、条带状含锰灰岩.含锰硅质岩的矿石矿物为硬锰矿,含锰灰岩的矿石矿物为硬锰矿和少量的菱锰矿.目前在牛蹄塘组圈定锰(钴)矿(化)体4条,其中MnⅠ矿体锰的平均品位为17.35%,伴生钴的平均w...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地质体数学特征的思想出发,来研究“桃江式”锰矿的含矿母岩-“含锰岩系”的数学特征。含锰岩系主要由五种岩石组成:粘土岩、黑色页岩、条带状页岩、含锰灰岩和碳酸锰矿层,其数学特征研究包括其统计特征分析、结构特征分析和空间特征分析。文最后讨论了这些数学特征在寻找同类锰矿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许明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349-1355
近年,在新疆西南天山乌恰县吉根地区首次发现锰矿带,长大于28km,向北延伸至吉尔吉斯斯坦。锰矿层沿锰矿带断续出露长约14km。博索果山锰矿位于锰矿带南部,已发现具一定规模的富锰矿体,有望评价一处中型锰矿床。锰矿赋存于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第二段,层控特征明显,属沉积成因。含矿岩石组合为硅质岩、硅质板岩、炭质页岩、硅质粉砂质板岩,夹泥晶灰岩透镜体等。锰矿受控于博索果山背、向斜构造。向斜核部更有利于储存厚度大、品位高的锰矿体,剥蚀程度小,有较大的找矿前景。乌恰地区锰矿找矿标志明显,地表基本能快速发现。  相似文献   

18.
舒多友 《贵州地质》2000,17(4):269-272
铁门闩碳酸锰矿受控于地层层位,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沿震旦系下统大塘坡组一段(Z1d)富含有机质炭质页岩下部顺层产出。根据含锰岩系特征,矿体形态规模,矿石质量的分析研究,该锰矿床应属浅海沉积型碳酸锰矿。  相似文献   

19.
松桃大屋锰矿是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队于上世纪70年代勘查评价的中型锰矿床。锰矿产于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黑色岩系底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层走向北东约70°,矿体平均厚1. 42 m,平均品位18. 85%。矿区从北西向南东,含锰岩系、锰矿体从无到有。大屋锰矿床只保留了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系统中的过渡相和边缘相,中心相应在齐公坡一带,但已被剥蚀殆尽。通过构造古地理恢复分析,推测南华纪大屋地堑盆地长大于14 km、宽约4 km,沿北东70°方向展布。预测盆地北东柳树塘、大坳至孟溪一带还具有发现中-大型规模锰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宝山西部矿区砂页岩型铅-锌矿是近年来探获的一种新类型铅-锌矿体,赋存在次级倒转背斜核部测水组砂页岩地层中,层间滑动带的虚脱空间是其容矿空间,断层规模决定其长度规模,矿体产状严格受构造控制。根据其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利用类比法,预测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