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巩虎平 《地下水》2022,(5):266-267
拟建水库坝址比选是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关键性的工作,其勘察设计成果直接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及投资等,而坝址比选阶段中工程地质勘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详实资料对重庆市龙象寺水库可行性研究阶段上、下坝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选,结果显示:两坝址均无建坝的制约性工程地质问题,仅从工程地质角度考虑,上坝址占优;而结合水工建筑物的布置,综合、征地及移民、淹(浸)没影响等方面比选后推荐下坝址,研究对今后类似工程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家骏  李守才 《中国岩溶》1986,5(4):235-246
<正> 在水工建筑物中,灌浆帷幕作为主要的垂直防渗设施得到广泛的应用。乌江渡水电站的胜利建成,其高压水泥灌浆帷幕的显著效果为我国岩溶地区水电建设和防渗帷幕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随着水利资源的大力开发,在强岩溶地区水坝建设愈来愈多,岩溶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也愈来愈复杂。特别是近些年来,在丘陵盆地及河流中下游强岩溶宽敝河谷上建坝的工程屡见不鲜。如澧水下游正在施工的三江口水电站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3.
天然湖和人工湖(水库)和人类社会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工程地质学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天然湖和水库工程地质问题很多,涉及面很广。在“水库区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谷德振、王思敬)一文中全面地讨论了水库区工程地质作用、指出  相似文献   

4.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举办的“在可溶岩上建筑的工程地质问题”讨论会,于1981年9月14—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召开。参加这次国际讨论会的有29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其中土耳其国家以外的代表有70名,我国派出代表6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名誉主席M.阿诺(法国),主席Y.M.谢尔盖夫(苏联)、司库兼代理秘书长M.朗格(西德)参加了会议,土耳其国家的能源、自然资源部部长及伊斯坦布尔市市长等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 讨论会开始前的两天召开了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的理事国  相似文献   

5.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1):64-64
2006年1月21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的”工程地质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成都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小型水坝随着服役时间的增长,其面临的安全、经济和生态方面问题日益突出,针对一些修复价值较低的病险水坝,实施降等或报废拆除已成为一种综合最佳的管理措施。拆坝后,原库区大量淤沙无控释放将改变原有河道形态,对水生生物栖息地造成影响。为预测拆坝后河道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以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内的西河水坝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分别研究了拆坝后水沙输运造成的短期和长期河床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拆坝后短期内,坝址上游主河道发生了强烈的冲刷下切,且水库淤沙前缘部分出现了显著的淤积抬高,相比而言,坝址下游河床变化并不明显,只有坝下河段及河口附近出现较显著的泥沙淤积;在拆坝后长期的河床演变过程中,坝址上下游河道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刷下切,拆坝2年后下游河床逐渐趋于稳定,而上游主河道由冲刷下切转化为冲淤交替的演变趋势,河床形态不断调整变化。本研究可为病险坝和小水电报废拆坝后的河道治理、水生生物栖息地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坝是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人民要求水工建设者们迅速地建立许多水坝,有效地达到防洪、灌溉、航运和水能利用的各种目的,同时也要求这许多水坝的建立是安全的和经济的。自然界不会给我们许多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水坝地基,有利而无害的水坝地基是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的。众所周知,在各个水坝地段内,当水坝壅水时,有许多的自然条件会有很大的改变,有些趋向于不稳定的方向发展,而有些却又因此而趋于稳定了。水工建筑工程师为了使水坝稳定和安全,常针对筑坝地段的具体条件,设计各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际发展地质科学家协会和国际工程地质学会等联合发起的“地质工程问题学术讨论会”,定于1990年8月28日~31日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有: 1、工程场址选择的工程地质系统评价; 2、地质信息处理与地质力学模型的建立; 3、地质力学参数的评定; 4、岩体工程可靠度分析和优化设计; 5、地质工程检测系统和反分析。  相似文献   

9.
赵立敏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2):44-46,69
在调查高腊梅水库大坝所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及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坝体、坝基及坝肩的工程地质特征,对坝体的稳定性、填筑土的渗漏,坝基及坝肩岩(土)体的渗透等问题进行了评价.对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危害及应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光寿  方建华 《河南地质》1998,16(3):237-240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发达,人口稠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全省地貌类型齐全,岩土体类型复杂,在水库建设,矿产开发和铁路公路建设中出现一系列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岩土体类型不同,其工程地质特性各异,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亦不尽相同,分析岩土体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是治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防治人为灾害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河南省岩土体类型及其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对水库区,采矿区及交通建设中出现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边毓  唐亦川 《地下水》2019,(1):205-207
自强水库位于陕南秦巴山地中低山地貌区,水库为镇巴县备用水源地及旅游观光风景区,属小(1型水库。通过对库坝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知,对工程建设及坝线选址有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库区内发育逆冲叠瓦小断裂以及岩溶发育可能导致水库渗漏等。库区内无大型活动性断裂构造,构造较为稳定,且库区蓄水范围小,蓄水量不大,不易诱发地震。而拟选坝址位于自强河段,沟谷对称顺直,综合水库坝址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等条件进行坝线比选,推荐下游坝线为较为理想的坝线位置,可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西部开发的需要 ,充分发挥工程地质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决定于 2 0 0 1年 9月在成都召开“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学术研讨会”。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托 ,本次会议由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以及西南交通大学承办。会议宗旨为工程地质服务于西部开发 ,初步拟订的主要议题如下 :( 1)西部开发中地壳稳定性评价 (包括水库诱发地震 )与活动性断裂的工程效应分析 ;( 2 )西部开发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 3)西部地区高坝建设中的工程…  相似文献   

13.
正第十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将于2016年10月13日-10月2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各地及国际特邀工程地质专家学者将欢聚一堂,围绕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交通、能源、海洋、城市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工程地质教育及学科发展进行研讨,共同为建设强盛和美好的国家献计献策。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热忱邀请各位代表莅临美丽的蓉城参加本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4.
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于1986年10月20日至24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这次大会共有36个国家的450名代表参加。会议论文集共编入265篇论文,列入大会宣读的论文计148篇。我国由11个部委系统的2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共有70篇论文编入文集(占25%强),有22篇论文在大会宣读。 这次会议共分成六个专题组,即为土木工程和采矿工程的岩体工程地质研究;与软岩地基和开挖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土体地基的工程地质研究;与水利水电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公路、铁路和海岸工程的工程地质;环境规划和城市区的工程地质。另外,还举办了地热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和与核废料处理有关的工程地质两次专题讨论会。 会议决定,第六届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90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 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只发表孔德坊和陈德基、许兵撰写的两篇综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为我国工程地质学术界和工程地质工作者所瞩目的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86年10月20—25日在南美洲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此次大会由阿根廷工程地质协会和国际工程地质协会阿根廷国家小组负责筹办.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作出了对此次大会的积极响应,详细研究了我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参加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中国国家小组,进行我国参加大会的论文征集工作.我地矿部联系人为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司总工程师戴广秀.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分为六个专题组及两个讨论会,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于1979年7月18—22日在波兰举行了“地质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的国际科学讨论会。讨论会由波兰全国地质师协会负责组织,来自13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这次时论会。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秘书长博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也参加了会议。会议采取旅行方式,参观和报告穿插进行。 讨论会的议题是: 1.在人类工业活动的开始阶段,影响控制地质环境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石长青  赵毅鹏 《河南地质》1998,16(3):202-207
宿鸭湖水库是一座综合利用的平原大型水库,经75.8特大洪水考验后暴露出坝基修漏及渗透稳定等诸多工程地质问题,本文通过对多次勘察及水库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对洼地段坝前后渗水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论证,指出坝基粉质粘土(Ⅲ)的大孔隙结构与坝后排渗设施不完善,年久失修是该段坝后渗水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建议被设计部门采纳,大坝经加固除险施工,水库运行15年来证明,大坝安全,水库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8.
渭北岩溶特征及库坝渗漏问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文彦 《中国岩溶》1986,5(1):47-52
<正> 渭北岩溶区系指渭河以北,黄土台塬隆起山区灰岩、白云岩分布区。渭北地处半干旱地带,年降水量仅500~600毫米,素有渭北“旱腰带”之称。区内由于岩体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加之河谷狭窄,具有优越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建坝有利地形。近年来在该区陆续修建了一些大中型水库,但建成后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漏水及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在经补充勘察研究和处理后,大部分水库均发挥了较好的效益。笔者根据在某些工程勘察中获得的资料,对渭北岩溶发育规律及库坝渗漏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一、在水工建设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压水试验是测定裂隙性岩层渗透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压水试验过程中,地下水位位于试验段中间是每个钻孔经常遇到的情况。我们认为地下水位处于试验段中间时水柱压力的计算在已往一些文献和规范里(参阅1957年第8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钻孔压水试验”和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编“钻孔压水试验操作要求”1957年11月地质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瓦依昂(Vajont)水库滑坡整整50年了 ! 50年后的今天,滑坡后缘的顺层滑床、填满水库的岩土堆积体和和冲向右岸的地层反翘等滑坡景观依然清晰如昨,瓦依昂大坝仍旧巍然屹立.瓦依昂河出口对岸的隆加罗尼小镇沿着皮亚维河右岸展布,安宁祥和,已成为铁路、公路交通要冲. 1963年10月9日22时39分,意大利瓦依昂水库左岸近坝地段发生巨型滑坡.2.75×108m3的顺层岩体冲入水库,并壅塞到水坝前,致使坝前1.8km长的水库变为"石库车".滑坡激起的涌浪翻越大坝,摧毁了下游的多个村镇,造成1925人遇难.滑坡导致整个水库失效报废,但大坝安然无恙,只是坝顶部小有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