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根据云南省电感地应力和土应力相对测量资料,总结了龙陵大震前地应力中期异常和短临异常的基本特征,以及与地震三要素的对应关系。认为:地应力中期异常有近—早、大、长,异常由震中区向外围区扩展的特征。短临异常有远—早、大、跳,异常由外围区向震中区逐步收缩的特征。结合震前地震活动、多种前兆手段的异常,认为它们有着异常在空间发展上的一致性和随时间变化的同步性。并初步讨论了地应力异常与龙陵大震震源孕震过程的关系,地应力中期异常可能与震源岩石膨胀过程有关,而震源的岩石硬化、断层的予滑过程可能是造成一定范围内地应力出现短临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中提出了GS—15电容换能型重力仪稳定性的标志,也讨论了1975年7月9日云南建水县岔科地区(距昆明130公里)5.5级地震和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7.4级地震(距昆明400公里)对昆明台的重力日均值有无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震孕育发展具有长中短临不同阶段的观点,认为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地震活动特征和标志,总结了龙陵大震前地震活动的长中短临阶段的特点,尤其对中期阶段、短期标志以及中期向短期的转化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根据有关实验的结果,讨论了龙陵地震某些前兆异常特征的物理机制。提出前兆异常种类随时间变化的阶段模式,与实验室里标本破裂全过程中应变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有关。前兆异常在空间上由震中区向外围逐渐扩展的特征,主要与震源附加应力场的调整变化,并由它逐渐向外传递、扩展有关。根据实验室里 V_p/V_s 发生变化的时间占破裂孕育时间30—35%的资料外推,龙陵地震的孕育时间是10—11年左右。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大多数前兆异常出现在 V_p/V_s 异常结束前半年或结束前后。震前,震区及其外围地区的小震活动呈北东、北西两个条带交汇于未来大震震中附近等特征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整理1974-1976年辽宁省4个勘探区28个钻孔长期水文观测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9个井孔的水位在海城地震前有明显的反应,本文对这些前兆灵敏点的水动态异常特征及地质条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形态分析法及统计分析方法等研究了2013年1月29日哈萨克斯坦MS6.1地震前兆异常,结果表明,库车钻孔倾斜、拜城BSQ倾斜、乌什水管仪台阶震前表现出明显的短期异常。通过总结此次地震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异常在时间上成组出现,起伏变化,具有一定同步性,空间上存在有规律的由外围区域向震中迁移的动态特征,且异常矢量加速变化的方向准同步的指向震中。  相似文献   

7.
选择昆明地震台2012—2014年形变仪记录,利用形态法、年变曲线、矢量合成法,分析云南省M_S≥5.0和全球M_S≥8.0地震前出现的短中期和临震异常特征。分析表明:形态法分析甄别出较好的临震异常,日均值年变曲线和矢量合成图分析获得较好映震效果的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8.
利用“八五”,“九五”地震预报攻关研究的成果。对1987年寻乌Ms5.5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前出现小震活动空区,地震活动“增强-平静”,前兆性震群活动等多项明显的地震活动性异常。这些异常还表现出一些中期向短期过渡的特征。对将来主震的中短期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强地震前地震区域会出现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现象,S A Pulinets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认为是震前地表大量析出的222Rn衰变产生的高能α粒子使得空气电离,这些离子很容易吸附水蒸气分子,导致大气中潜热的释放,使得空气温度、湿度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分析了高能α粒子对空气辐射电离后的主要物理、化学作用,估算了放热和吸附水蒸气分子数量的极大值,结果表明空气温度、湿度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由此认为,地震前出现的温度升高、湿度下降的现象可能与氡浓度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地震学者开展了地震前电磁辐射现象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有价值的观测资料,初步取得一些预报效果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自一九八一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逐渐认识到这一手段用于短临预报是很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金河台电磁扰动数据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①电磁扰动0.001~1 Hz在震前每天06:00~22:00出现非脉冲性高值波动变化,在12:00和18:00达到最大;1~10 Hz在2008年1~3月出现与超低频类似的高值变化,最大幅度为300 mV; 10~20Hz无明显异常.②分析了电磁扰动...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30日张家口ML3.7地震前,怀来4井水汞出现明显高值变化,分析发现,该变化为张家口ML3.7地震震兆信息,是一起典型的短临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通过对龙陵地震前兆异常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龙陵前兆异常的时间、空间、强度变化的基本特征;从前兆异常是直接反映震源孕育与变化过程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解释异常特征的前兆场扩展模式;最后,对该模式在预报中的可能应用,谈到了一点设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论震前气象要素异常,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一个月里,在震中附近的一定区域内:1.日平均气压,达到历年同日平均气压的最低值;2.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分别是历年同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的最高值或最低值;3.日降水(雪)量达到历年同日降水(雪)量的最高值。近几年来突出的震例如表1(据震中区附近气象台、站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2004年3月24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前东北地区地震活动背景、震中周围中小地震活动图像和地震学参数异常过程。在地震发生前,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地震活动从无序到有序,出现了孕震空区、地震条带。一些地震活动性参数出现了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17.
地震前兆叠加异常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7年12月19日距我台190公里的西克尔发生了一次6.1级地震,震前地应力有一年多的明显趋势异常和一些短临异常显示,据此我们对这次地震作了较好的中期予报和一定程度临震予报。相隔三个月于1978年3月距我台120公里的汗腾格里峰又发生了5.0级地震,距我台226公里的苏联伊塞克湖发生了7.2级地震。这两次地震我们未能予报。当时认为趋势异常对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1月17日至29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发生8次地震,震前均观测到地磁脉动异常.文中对未发生地震期间地磁脉动观测的背景环境以及喀什台常见的地磁脉动进行分析,然后对地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这种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的产生机制.这种震前发生的地磁脉动异常在地震的短期预报上可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新疆喀什地区地震前地磁脉动异常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11月17日至29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发生8次地震,震前均观测到地磁脉动异常.文中对未发生地震期间地磁脉动观测的背景环境以及喀什台常见的地磁脉动进行分析,然后对地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这种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的产生机制.这种震前发生的地磁脉动异常在地震的短期预报上可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菏泽地震前流体中短期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在华北强震平静背景下发生的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数据,对菏泽的流体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出地下流体在本次地震中的映震能力,探索地下流体的地震异常规律,为将来应用地下流体观测进行地震预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