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页岩岩心在钻取的较短时间内为油页岩的勘查、开发和研究所用,但在数年之后,大部分油页岩岩心由于碎裂、氧化、吸水膨胀等原因,降低其科学研究和再次利用价值。本文选择松辽盆地科研钻井吉扶地9井油页岩岩心为对象,选择已知层位和含油率的油页岩岩心,模拟传统岩岩心箱和露天保存油页岩岩心在吸水、光照、弱碱性条件下的膨胀、破坏、有机碳等变化,探讨油页岩岩心保存影响因素,设计一种油页岩加压保存装置,在加强对地质岩心实物资料的管理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嫩江组一段和二段发育的油页岩是极其优质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指示油页岩母质生源主要来自于水生生物其繁盛受温湿气候和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表明, 高盐和缺氧条件下的稳定水体分层是嫩一段油页岩沉积时期有机质保存的主控因素, 而嫩二段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盐度分层明显减弱, 此时藻类个体增大和孤立藻数量增多条件下的高生物生产力有利于有机质富集.为揭示嫩江组不同沉积环境下油页岩发育的控制因素, 建立了嫩一段油页岩沉积时期保存条件控制和嫩二段油页岩沉积时期生物生产力控制的两种有机质富集模式, 这对含氧淡水大型陆相湖泊的有机质富集成因探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姚家车站剖面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部,是研究嫩江组一段烃源岩发育时湖泊沉积环境的一个典型露头剖面。通过测定和分析总有机碳(TOC)含量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特征分子标志物(Pr/Ph、伽玛蜡烷、C30甾烷、芳基类异戊二烯、脱羟基维生素E和GDGTs)的剖面变化,讨论了嫩江组一段下部湖泊有机质组成及沉积环境特征。根据剖面各参数的变化特征,可将其沉积划分为2个阶段。剖面TOC含量为0.06%~3.98%,具有阶段Ⅰ高,阶段Ⅱ低的特征,主要受初级生产力水平和保存条件的控制。δ13Corg值揭示出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湖泊内源。特征生物标志物的剖面变化表明:嫩江组一段沉积期湖泊水体分层,下部水体缺氧,且阶段Ⅰ和阶段Ⅱ的上部湖泊水体缺氧已上升至透光带;湖泊下层水体盐度相对较高,存在短期快速变化。24-正丙基胆甾烷和24-异丙基胆甾烷含量的剖面变化揭示出嫩江组一段时期松辽古湖盆发生了海侵,但海侵是间歇性的,而不是持续的。分析认为:松辽海侵的发生与高盐、缺氧、分层的水体环境及油页岩的形成密切相关。尝试利用TEX86指标定量重建了嫩江组一段下部古湖泊水体温度,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在白垩纪基本处在亚热带气候区。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嫩江组油页岩发育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嫩江组一段和二段发育的油页岩是极其优质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指示油页岩母质生源主要来自于水生生物其繁盛受温湿气候和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表明,高盐和缺氧条件下的稳定水体分层是嫩一段油页岩沉积时期有机质保存的主控因素,而嫩二段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盐度分层明显减弱,此时藻类个体增大和孤立藻数量增多条件下的高生物生产力有利于有机质富集.为揭示嫩江组不同沉积环境下油页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建立了嫩一段油页岩沉积时期保存条件控制和嫩二段油页岩沉积时期生物生产力控制的两种有机质富集模式,这对含氧淡水大型陆相湖泊的有机质富集成因探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反光显微镜对"松科1井"南孔嫩江组一段泥岩样品中黄铁矿形态观察发现,嫩一段泥岩中存在两种基本的黄铁矿形态,即莓球和自形晶,以及由这两种形态衍生而来的集合体形态.通过对莓球黄铁矿大小的统计,建立起莓球黄铁矿大小分布的垂向变化曲线,依据莓球黄铁矿大小分布对底层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指示原理,可以推断出嫩一段沉积期底层水体氧化还原条件曾发生过的变化过程,从而达到研究松辽盆地晚白垩世环境和气候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薇  张顺  张晨晨  魏巍 《沉积学报》2013,31(5):920-927
松辽盆地上白垩统嫩江组是第二个湖泛期形成的一套退积-进积型地层,根据发育的构造不整合、沉积不整合、湖泛面及水退面等11个层序界面的发育特征,将嫩江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2个三级层序和10个四级层序,在四级层序格架内恢复了沉积充填演化史。嫩江组一段沉积时期是盆地第二次湖侵期,随着湖盆水域不断扩大,在地层顶部形成SB07最大湖泛面,由此形成了嫩江组一段以低角度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为特征的退积型层序,同时在三角洲前缘发育大型的浊积水道及浊积扇。嫩江组二段到五段沉积时期,由于盆地东部抬升,形成了一系列由东向西高角度进积型三角洲为沉积特征的进积型层序,同时由于三角洲前缘斜坡发生滑塌, 在其前部湖相区形成一系列呈南北向排列的滑塌浊积扇体。退积型与进积型层序控制的沉积体系区别是物源方向发生了90°转变,而进积型层序结构及沉积特征也表明嫩江组二段底部油页岩是在湖盆萎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是在最大湖泛期由于海水侵入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对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嫩江组剖面进行厘米级刻画,分析其为一套深湖相与滨浅湖交互相沉积。在滨浅湖交互相沉积段,水体频繁波动,且波动幅度大。根据颜色、岩性将嫩江组一段地层划分为34个米级旋回,Fischer图解分析将米级旋回归并为11个五级旋回和2个四级旋回。剖面中发育的介形虫灰岩、白云岩结核和火山灰层在松科1井嫩江组一段连续取心中都有响应;剖面和井的Fischer图解对比发现,第15个旋回开始到第25个旋回结束,松辽盆地沉积中心向西北方向迁移,且可能伴随着盆地东缘的抬升运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JFD1井为研究基础,通过岩心观察、样品测试等方法对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油页岩进行评价。研究分析表明:JFD1井青山口组一段共发育4层油页岩,最低含油率为3.5%,较高含油率为9.2%,个别样品含油率高达11%,整体为中-低品质油页岩,单层最大厚度可达7.4 m,累计厚度为20 m,全硫含量范围0.85%~1.93%,平均值为1.18%,属于特低硫-低硫油页岩。油页岩段含油率与小体积质量、灰分、挥发分显示一定的负相关性,与总有机碳含量TOC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可以作为油页岩评价的替代指标。对青山口组一段的测井曲线分析显示,油页岩段较非油页岩段具有明显的高自然伽马、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和低密度的特点,可以作为间接识别油页岩的参考手段。  相似文献   

9.
张顺  付秀丽  张晨晨 《地质科学》2012,47(1):129-138
应用三维地震及测井地质剖面,在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地区嫩江组二段发现3套滑塌扇体,北部LMD扇体由5个单体组成,垂向呈前积式交叉叠置,总体呈前缘外凸的铲状,近东西走向,最大面积约为95 km2,最大厚度为62 m; 南部MX扇体由7个单体组成,垂向交叉叠置,平面镶嵌连片,总体走向北北东,总覆盖面积约为61.5 km2,最大厚度为55 m; 中部的SET为独立扇体,呈半圆形,近东西走向,面积约为24 km2,最大厚度为92 m; 3套扇体均具有根部厚、前端薄的发育特征,而且前端以发育泥岩为主,中部及根部发育2~4层粉砂岩,厚度为0.8~7.0 m; 3套扇体及其单体表面均具有弧形地震反射波纹,波纹密度分布在4~10条/km; 推测3套扇体最小古坡度为5‰~12‰,最小古水深为30~70 m,滑移距离为2~10 km; 这一发现为在大型陆相坳陷湖盆中研究滑塌浊积扇体的沉积学特征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同时南部MX扇体已经发现工业油流,因此,这一发现也为在坳陷盆地湖相泥岩中寻找油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姚家组—嫩江组沉积演化与成藏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姚家组—嫩江组是一套完整的基准面升降旋回沉积地层,嫩江组二段底部最大湖泛面形成了盆地范围内稳定分布的油页岩,不仅是层序及地层对比的标准界面,而且成为重要的烃源岩层和盖层。姚家组及嫩江组一段是湖进形成的大型湖泊与退积型三角洲沉积,嫩江组二段到五段是强制性水退形成的大型湖泊与进积三角洲沉积;在湖进期嫩江组一段长轴物源方向发育大型重力流水道及末端浊积扇沉积,在嫩江组二段强制性水退环境下进积型三角洲前方发育大型滑塌扇沉积;储集层是湖进-湖退过程中形成的大型三角洲复合体,以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席状砂体为特征,这些砂体向湖盆中心延伸楔入湖相泥岩及成熟烃源岩中,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关系,特别是盆地长轴物源方向发育的大型三角洲复合体成为油藏集中发育的良好场所,是松辽盆地成为巨型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地质条件,同时重力流水道及滑塌扇体也具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条件,是不可忽视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页岩油资源丰富,以往的勘探目的层主要是泥页岩裂缝、泥页岩中夹的薄砂条和介形虫层,受目的层分布范围限制,页岩油勘探效果一直不理想.本次调查以盆地内广泛发育的泥页岩储层为重点,创新了陆相盆地泥页岩储层页岩油地质认识,形成了泥页岩储层页岩油勘查技术体系.部署实施的松页油1井、松页油2井和松页油...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青一段发育一套优质的半深湖-深湖相暗色页岩,沉积厚度大,分布稳定.页岩层系内存在大量滞留烃,具有可观的页岩油资源潜力.利用大量录井、测井、试油、岩心及分析测试资料,对青一段页岩滞留烃含量及分布、岩相组合、储集空间、矿物组成等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青一段页岩中滞留烃性质以中-轻质油为主,流动性好,在纵向上主要富集在1800~2500 m范围内.青一段页岩可划分为层理型、纹层型、互层型3种岩相类型,其中层理型和纹层型滞留烃含量高,TOC主体大于1.5%,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热解S1主体大于2×10-3,孔隙度大于5.5%,孔径以介孔-宏孔为主,脆性矿物含量大于50%,可压性好,是主要的页岩油富集模式.通过富集主控因素叠合及有利岩相评价,优选乾安富集区部署实施吉页油1HF井,经压裂测试获得16.4 m3/d的高产页岩油流.采用热解S1法初步估算长岭凹陷青一段页岩油资源量为35×108 t,证实了松辽盆地南部具有可观的页岩油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3.
李昂  张丽艳  杨建国  黄一鸣 《地质与资源》2021,30(3):366-376,305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为了厘清该区页岩油甜点分布,指导参数井部署,在单井甜点关键参数测井评价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井震结合开展甜点预测方法研究.首先利用测井资料、岩心实验分析数据交汇分析,建立岩性、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性(饱和度)、有机地化参数(TOC、S1)、地层孔隙压...  相似文献   

14.
王维红  时伟  柯璇  韩刚 《地质与资源》2021,30(3):357-365
松辽盆地页岩油储量丰富,是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领域.页岩油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类型,但是其形成和埋藏的地质条件复杂,储层物性差.页岩油的勘探、开发都需要进行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是压裂效果需要评价的重要技术.根据松页油1HF井的地表、地下的地震地质条件和水平段展布特征,设计较为规则的矩形观测系统实施地面微地震监测,保证全方位均匀地覆盖目标区.通过保证检波器和地表良好耦合的系列措施,对埋深2 000 m以下的页岩油目标,采集到肉眼可识别的压裂微地震信号,采用层析成像技术进行压裂破裂范围计算和微地震事件反演定位.成像结果表明,各段压裂后造缝效果较为明显,有效沟通了储层与井眼的流体通道.微地震监测的实践初步证明,合理的压裂参数设计和工程施工,可获得页岩油压裂的良好效果,形成的微地震监测技术是评价压裂效果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为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齐家和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一段页岩油资源丰富.以往主要基于不完整的老岩心资料,以校正后的热解S1或氯仿沥青"A"作为含油性参数计算页岩油资源量,校正参数的准确性受样品新鲜程度、测试手段及校正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上述参数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最新页岩油勘探进展,对比分析了页岩油资源量计算的含油性参数(包括热...  相似文献   

16.
泥页岩评价是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了解油气资源潜力的基础.以长岭凹陷吉页油1井青一段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等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井曲线,对其非均质性进行刻画描述和分级评价.得到认识如下:1)泥页岩以Ⅰ型、Ⅱ型干酪根为主,成熟度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2)建立了非均质性刻画模型,并对泥页岩进行了分级评价,青一段暗色泥页岩以Ⅱ级资源为主,部分为Ⅰ级资源,Ⅲ级资源较少,青一上段烃源岩整体资源级别要优于青一下段.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高力板镇西南首次发现晚白垩世叶肢介化石4属6种,包括:Estherites(Euestherites)cf.pulcherrimus Zhang et Chen、Estherites(Euestherites)sp.、Estherites sp.、Halysestheria biformis Zhang et Chen、Glyptostracus sp.、Dictyestheria sp.,确定这套地层为嫩江组.该地区嫩江组的发现,为建立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地层系列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开展松辽盆地油气地质调查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发现晚白垩世嫩江组叶肢介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高力板镇西南首次发现晚白垩世叶肢介化石4属6种,包括:EstheritesEuestherites)cf.pulcherrimus Zhang et Chen、EstheritesEuestherites)sp.、Estherites sp.、Halysestheria biformis Zhang et Chen、Glyptostracus sp.、Dictyestheria sp.,确定这套地层为嫩江组.该地区嫩江组的发现,为建立松辽盆地西南隆起区地层系列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开展松辽盆地油气地质调查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青山口地区嫩江组下部生物地层及环境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松辽盆地青山口地区后金沟剖面进行化石的系统采样、鉴定和分析,识别出了介形类Cypridea gunsu-linensis-Cypridea ardua和Ilyocyprimorpha netchaevae-Periacanthella portentosa-Cypridea ordinata组合,孢粉Proteacidites-Cyathidites-Dictyotriteles和Lythraites-Aquila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组合。根据介形类、孢粉化石组合,结合叶肢介化石和岩性等资料,厘定了该剖面的层位,认为后金沟剖面属于嫩江组一段上部-二段下部。在生物地层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沉积时期的古生态、古环境、古气候分析。根据介形类化石的保存特征及丰度、分异度,并结合其他资料,推测在嫩江组一段-二段沉积过渡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湖侵。伴随着湖侵,介形类经历了一个衰退、消亡、复苏的过程。根据对孢粉的分析,认为该沉积期总体属于湿润到半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其中在嫩江组二段底部黑色页岩的沉积期显得气候更加湿热,向上开始逐渐变干凉。  相似文献   

20.
以松辽盆地裕民地区泉头组四段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并结合测井、岩性资料,识别该地区的层序界面并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结果表明,该地区泉四段可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7个短期旋回,发育曲流河相和浅水三角洲相,识别出河漫、河床、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4个沉积亚相及多种沉积微相.通过沉积相类型、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相平面展布以及垂向变化分析,绘制细分层单元沉积微相图件,为寻找有利砂体提供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