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魏贵明 《盐湖研究》2012,20(3):48-53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离子液体为表面活性剂,以钛酸四丁酯、六水合硝酸镧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掺镧量的La-TiO2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差热-热重分析仪(TG-DS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BET)对其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光学性能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所制备产品的光催化性能在紫外光下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的量为0.5mL,掺杂镧量为5%的TiO2纳米材料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相对较好,降解率最高达到98.73%。  相似文献   

2.
以Ti(OC4H9)4和SnCl4.5H2O为原料,乙醇为溶剂,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四氟硼酸咪唑盐([Bmim][BF4])为表面活性剂,12%的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形态的掺杂锡的二氧化钛。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同步热分析仪(TG-DS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比表面积孔隙度分析仪(BET)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表征所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光学性能、比表面积。Sn掺杂后各样品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吸收能力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强。与未掺杂TiO2的吸收带边相比,Sn掺杂TiO2的吸收带边分别红移了约35 nm,从而提高了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为了评估产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掺杂锡的纳米二氧化钛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2 mL离子液体中合成掺杂锡为7%的纳米二氧化钛对甲基橙的光降解具有最好的催化作用。光照90 min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就达到了97%以上,大幅度提高了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这是因为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也明显降低了TiO2的禁带宽度。  相似文献   

3.
4-硝基苯并-15-冠醚-5液液萃取分离锂同位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硝基苯并-15-冠醚-5(4-NO_2-B15C5)做萃取剂,苯甲醚和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C_4mim][NTf_2])作稀释剂和协萃剂,以1 mol/L LiCl溶液作萃取溶剂,构建高效的冠醚—离子液体/锂盐溶液的溶剂萃取体系。重点考察了有机相组成、冠醚浓度和锂盐阴离子等对锂同位素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4-硝基苯并-15-冠醚-5具有良好的锂同位素分离效果,在萃取CF_3COOLi时最大单级分离系数(α)可达1.043±0.01。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自制的锐钛型Fe-Ti O2粉末在紫外光(λ=254 nm)照射下,对有机污染物甲基蓝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了甲基蓝溶液的初始浓度、溶液的p H、Ti O2掺杂量、Ti O2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50 mg/L(p H=6)、Ti O2掺铁量3%(摩尔分数)、Ti O2粉末用量为1.00 g/L、室温18℃下经紫外光照射反应105 min,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7.3%。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极地真菌Articulospora sp.Z1-1和Penicilliumsp.S-1-10的发酵液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分析并与相关文献比对,确定化合物结构为3,7-二羟基-9-甲氧基-1-甲基-苯并[c]色烯-6-酮(1),1,4-二羟基甲苯(2),间羟基苄醇(3),对羟基苯乙醇(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7-二羟基-3-羟甲基-8-甲氧基-二苯并[b,e]氧杂卓-13,14-二酮(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7),4-十三烷基-苯甲醛(8)和(Z)-7-十四烯酸(9)。其中,化合物1—6首次从Articulospora sp.属真菌中获得,化合物8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和4被证明具有抑制稻瘟霉的作用,化合物2有较好的抗菌和细胞毒活性,化合物3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工业应用前景广阔的盐湖卤水提硼方法,而萃取分离的核心在于萃取剂的选择.以异辛醇、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羟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HOEMIm]NTf2)按体积比混合组成萃取剂,乙酸丁酯为稀释剂,对东台吉乃尔盐湖酸化卤水进行萃取提硼的实验研究.对[HOEMIm]NTf2体积分数、相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恒界面池法研究了以4’—乙酰基苯并—15—冠—5作为萃取剂和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亚胺作为协萃剂的萃取体系从高浓度水溶液中提取锂的动力学。研究了搅拌速度、平衡时间、温度、界面面积和传质阻力区对锂离子传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膜的厚度在1 600 rpm~2 000 rpm转速范围内是逐渐变薄的,并且在1 800 rmp~2 000 rmp转速范围内是没有变化的,说明锂离子传质速率1 800 rmp~2 000 rmp转速范围内是不变的;在锂离子的萃取平衡时间为40 min;萃取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来自有机相;该萃取过程是混合控制的动力学过程;在两相界面上发生的萃取反应。通过研究锂离子、冠醚离子液体的浓度,锂离子的动力学方程可表达为:ν_(Li,0)=10~(-3.843±0.001)·[Li~+]~( 0.907 1)·[[BMIm]~+]~(0.832 8)·[AcB15C5]~(0.855 5)。通过两相界面处形成锂离子最终配合物的传质速率步骤推导出锂的提取机理,这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以0.004~0.80 mol.L-1的Na2SO4溶液为交换介质,测定了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Mg4.7Al(OH)11.4]Cl0.96(OH)0.04.7.9H2O在超声条件下的离子交换容量和交换平衡常数。结果显示层间Cl-离子的最大交换容量为1.497 mmol.g-1,OH-离子的最大交换容量为0.026 8 mmol.g-1,交换平衡常数pK值为3.65;固相的XRD、IR及BET-N2表征显示交换反应后SO42-的Td对称性降低,LDH的晶胞参数c和通道高度h增大,结晶度下降,微晶的层间吸附活性降低,微孔吸附容量减小。  相似文献   

9.
胡校冬  邓桦 《盐湖研究》2011,19(4):58-63
半导体TiO2光催化研究自从发现其光解水制氢开始便掀起了科研者的研究热潮。因其催化活性较高、性能稳定、无毒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更被认为是目前环境污染治理最有前景的光催化材料。近年来人们对其进行掺杂改性并深入研究,期望得到更加高效、实用的光催化复合材料。对TiO2掺杂改性进行了探讨并对TiO2光催化技术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离子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二元系统中的电迁移行为在很多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离子液体离子在电极液中的浓度变化,系统地研究了电极溶液酸—碱度,电极溶液中电解质浓度以及离子液体中溶解LiN (CF_3SO_2)_2与否对[C_6MIm]~+离子电迁移的影响。总的来说,随着电流的增加,[C_6MIm]~+离子向阴极水溶液的迁移量随之增加,向阳极水溶液的迁移量随之减少;然而N(CF_3SO_2)~-_2离子向阳极水溶液的迁移量随之增加,向阴极水溶液的迁移量随之减少。当电极溶液为碱性,[C_6MIm]~+离子的迁移量明显减少。在电极溶液中溶入LiN (CF_3SO_2)_2时或者将LiN (CF_3SO_2)_2溶入离子液体时,[C_6MIm]~+离子的迁移量也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1.
曾倩  王毓舒  孙鲲  俞勇  陈波 《极地研究》2011,23(2):108-114
从北极海冰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BSi20414,经初步鉴定,该菌株归属于海单胞属(Marinomonas),命名为Marinomonas sp.BS120414.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实验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为:30℃,180 rpm摇瓶培养96 h,培养基中加1.5%(w/v)乳糖,初始pH 7.0,接种...  相似文献   

12.
在HCl-NiSO4-H2 O混合溶液中 ,以标准氢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组成无液接电池 ,恒定溶液总离子强度I和NiSO4在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分数yB 的条件下 ,在 2 78 1 5~ 3 2 3 1 5K温度范围内测定下列电池的电动势Pt,H2 ( 1 0 1 3 2 5kPa) |HCl(mA) ,NiSO4(mB) ,H2 O|AgCl-Ag由于体系存在硫酸的二级解离 ,应用数学迭代方法确定平衡体系氢离子的浓度 ,计算了混合溶液中HCl的活度系数γA,结果表明 ,在溶液总离子强度保持恒定时 ,HCl的活度系数服从Harned规则。在溶液组成恒定时 ,盐酸的活度系数logγA 对热力学温度l/T作图 ,是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13.
福建山地红壤磷酸离子(H2P04^-)吸附与解吸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福建山地红壤磷吸附和解吸状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山地红壤磷吸附与解吸状况极显著地吻合了Langmuir方程.运用该方程可推算出最大吸附量和标准需磷量。福建山地红壤磷吸附量较大、解吸量较小,且磷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质、酸度、有效磷、粘粒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Li+,Na+,K+,Mg2+//Cl-,SO42--H2O卤水体系25℃等温蒸发过程中的密度,并分析和研究此过程的密度与蒸发水量、卤水离子组成、离子强度、析盐种类等之间的关系,并与天然含硼卤水体系等温蒸发过程的密度进行了对比。应用Pitzer体积性质模型预测了体系蒸发过程中的液相密度,并与实验测定值相比较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Rice field is a unique man -made wetland envi-ronment where many varieties of aquatic insects oc-curred ( Ali, Ahmad, 1988; Yamazaki,et al,2001a; Che Salmah, Abu Hassan, 2002). Duringrice cultivation in Malaysia, herbicides are used in-tensi…  相似文献   

16.
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分离自北冰洋海水样品,前期实验表明其能产生大量黄色素,但是该菌生物量很低。本实验通过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发酵液起始pH值、菌种接种量等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该菌株的培养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提取剂种类及pH、提取时间、料液比等的研究,优化了色素的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L陈海水中,添加5g酵母粉,5g葡萄糖,3g乳糖,7g牛肉膏;起始pH7,培养温度25℃,菌种接种量1.0%,160r/min摇床培养7d时,生物量从6.1mg/mL上升到23.08mg/mL,提高了278.4%。以上述培养条件下得到的干菌体为材料,采用pH7的无水乙醇,当料液比1:30,浸提温度75℃,浸提1h重复提取2次时,色素含量为1160.625μg/g干菌体。对色素的分析表明,该色素为类胡萝卜素,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极地微生物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产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寡营养细菌是一类能利用低浓度有机营养基质的细菌,通过研究1株分离自南极海洋的极地寡营养细菌AT52,发现富营养条件下AT52菌体细胞周身附肢,附肢长短不一,具鞭毛,菌体出芽生殖,由一层原生质膜包围.寡营养饥饿生存的菌体细胞相对较小,近球形,边缘不平滑,无鞭毛附肢等超微结构,细胞体眠未见出芽生殖过程.实验中采用寡营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