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南京地域开发总格局的研究为例,提出了城市地域开发总格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探讨了实施的几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宁波市现有城镇布局为基础,从空间分布和地理分布两方面,对宁波市城镇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进行评价,提出了21世纪宁波市城镇体系合理发展与布局设想。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回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类生态学、社会物理学、城市经济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对国外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与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我国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的现有成果,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4.
适应我国21世纪实施西部大发国策的需要,本文以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点-轴系统”理论为依据,对中西部地区的南昆经带外向型地域开发模式的空间系统结构、因素作用机制以及空间地域功能效应,按国内外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空间演变规律,进行了揭示、分析与评价,并由此而对我国制定西部大开发、大开放顺应决策的地域性原则作 出了相应强调。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定量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李震  顾朝林  姚士媒 《地理科学》2006,26(5):544-550
当代中国城市的地域空间分布并不具有随机性分布特征,过去运用泊松方程规定的随机分布模型对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定量划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借助牛顿引力学方程对随机分布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城市空间分布的引力模型,利用2002年数据,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对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进行定量研究,得出6个块状组团式城市聚集区、10个条状组团式城市聚集区和8个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的结构特征,其中东部省区以多核心多组团式的城市块状聚集区为主,中部省区以单中心单组团式的条状聚集区为主,西部省区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为主。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发育水平差别较大,梯度现象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分析大同市地域结构现状,地域结构水平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定量,逻辑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筑了大同市区域发展的中心-外围地域结构,指出大同市在“九五”到2010年期间里,生产力布局应该采取强化中心,层次推进,延展轴链,驱动叶同的“风轮式”发展战略,塑造“一心,两面,四条链”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7.
以宁波市现有城镇布局为基础,从空间分布和地理分布两方面,对宁波市城镇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进行评价,提出了21世纪宁波市城镇体系合理发展与布局设想。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城镇密集区的空间地域结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乔家君  李小建 《地理研究》2006,25(2):213-221
以河南省997个城镇数据、近900条交通线数据、127个县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节点(各级城镇)发育程度、交通网络联系强度、基质发展水平三方面讨论城镇集聚程度,并在空间分布上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原城镇密集区的不同地域结构进行了空间界定:(1)核心区,包括郑州市区、巩义市、新郑市等13个县域;(2)次核心区,包括登封市、中牟县、新乡县等12个县域;(3)潜在核心区,包括开封县、杞县、通许县等18个县域;(4)外围区,包括洛阳市南部、平顶山市南部、新乡市北部等所辖14个县域。其中,核心区人均GDP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04倍,人口仅占全省总额的12.22%,GDP总量占全省总量的25.93%。中原城镇密集区今后除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加强城镇联系强度、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外,还要进一步关注城镇密集区发展的薄弱区域。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城镇的地域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城镇从原始聚落,西域三十六国,西汉屯垦聚落到汉后多中心城镇和近代环状城镇格局的地域演化过程及现代城镇地域分布的变化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结构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区地理》1999,22(4):35-41
对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结构各种特征的分析,发现此城市地域具有的历史和民族特征及其现代城市特征,并针对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结构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长春市城市地域结构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本文应用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及城市规划等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城市地域结构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演变为研究主线,在对长春市地域历史演变轨迹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春市城市地域结构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长春市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及优化提出了设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鲁奇  吕鸣伦 《地理译报》1997,16(1):31-36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传统的“南粮北调”格局愈益明显地被“北粮南调”格局所取代,对有关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这一调运格局变化乃是生产地域重心由南向北逐渐推移的结果,粮食生产重心渐趋北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粮食需求压力,生产知识和技术进步,经济体制变革是最基本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浦东开发与上海城市地域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兴刚 《地理学报》1992,47(2):97-107
本文在详细分析上海城市地域结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造成上海城市地域结构问题的原因,认为开发浦东是上海城市地域结构优化的战略抉择。在利用浦东开发优化上海城市地域结构的进程中,必须考虑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作用,并制订出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都市空间演化与地域结构发展策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各地区的城市发展策略亦受到深刻的影响,南京位于亚太地区我国沿海中部,具有江海优势,国务院在90年代中期批复的南京市总体规划正在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南京城市的空间扩展及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深刻的变化。该文献南京都市圈内部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扩展模式与其发展趋势,策略作一个多层面的论证,从城市设计与规划艺术的高度作综合评述,为南京大都市的空间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与空间结构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都市圈地域范围的界定是都市圈研究的基础。科学地确定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是保证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资源的整合,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土地利用一体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长春都市圈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心区域,具有雏形期都市圈的基本特点,都市圈的构建对于推进吉林省域及东北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国内外相关的都市圈范围界定方法,以日常生活圈为视角,科学合理的确定出长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距离、引力模型、通勤率等指标,对长春都市圈周边乡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隶属关系进行验证,同时划定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和空间结构。希望通过都市圈的构建,淡化行政区划,保护绿色开敞空间与土地资源,建设紧凑型的城市形态与相对分散的功能化区域,积极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趋势及原因初探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传统的“南粮北调”格局愈益明显地被“北粮南调”格局所取代。对有关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这一调运格局变化乃是生产地域重心由南向北逐渐推移的结果。粮食生产重心渐趋北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粮食需求压力、生产知识和技术进步、经济体制变革是最基本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地域开发布局现状与特点,对今后地域开发布局设想和综合开发的重点经济区域及建设项目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星级酒店空间可达性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rcGIS 9.2软件,结合ESDA方法对南京市星级酒店空间可达性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星级酒店空间可达性整体较好,在地域分布上呈以酒店为中心的距离衰减规律,而且等级愈高的酒店可达性愈差。其中二、三星级酒店的空间可达性较好且较相似,而四、五星级酒店可达性也较相似但较差;基于乡镇街道为统计单元的二、三星级酒店可达性总体集聚程度相当且较低,而四、五星级酒店总体集聚程度相当且较高;可达性热点区与冷点区呈现以主城区为中心的圈层结构,其中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主城区,而冷点区分布在南京市域边缘区域;最后将星级酒店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因素归纳为酒店分布、行政单元大小、交通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和经济条件等,其中前3个为直接原因,后2个是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