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论评》1964,22(5):399-400
为了检阅近年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学术成果,并总结交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工作为工农业生产建设服务的经验,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工作在已有基础上更前进一步。中国地质学会拟于1965年3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水文地质  相似文献   

2.
简讯     
一、1956年春天举行的地质部第一届全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会议报告文献汇编,最近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结了几年来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后,将大会一些重要的报告汇编出版的,其内容计分四大部分,第—部分为一般工作总结,其中包括地质部苏联专家组长(?)索奇金在大会的发言,为今后我国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指出了方向;第二部分为苏联专家和各队经验交流的专题报告,如克利门托夫教授有关矿床水文地质方面的报告,鲁萨诺夫专家有关中国沙漠地区和干旱草原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报告,马舒柯夫专家及罗沃日诺夫教授有关工程地质方面的报告等;第三部分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室内及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南方各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经过七天的紧张活动,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样的会议在南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还是第一次,参加会议的有各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还有中央及各省的水利电力、农业、冶金、工业设计院等兄弟部门及本部储委、出版社和新疆队的代表参加,代表人数共172人。会议收到各种经验交流文件132个,其中工程地质方面90个,水文地质方面42个,因限于时间,在会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全国各地,广大群众正以冲天干劲开展着工业、农业的革新运动,在这大跃进的形势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必须打破常规,冲破规章的束缚走群众路线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1958年第6期刊载的“中小型水库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勘测程序与方法”(以下简称文章)一文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提出的,它的目的与任务应该是在阐明中小型水库的主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已六十周年了。而云南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还仅三年。解放前,由于云南的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没有专门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机构和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专业。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大规模国民经济建设的展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开始从无到有、兴旺发达。五十年代初,云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到20人,五十年代末就发展到300余人。截至目前为止,全省有水文地质  相似文献   

6.
薛钦昌 《物探与化探》1987,11(5):396-399
电测深法一般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中能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为扩大其在成都平原水文地质工作中的效用,本文介绍试用电测深资料估算该平原上部含水层导水系数(T)及井位涌水量(O)0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7.
李学军 《中国岩溶》1991,10(3):220-224
本文详细介绍了地电选频法的原理、仪器和工作方法。探测实例表明:该方法在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方面效果显著,其灵活、快速及结果直观可靠性具有较高实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中阐述了尾矿库选址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测绘、浅层地震和勘察工程、水文地质试验等对库区渗漏性进行评价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渗漏性评价及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下肥水 河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编著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地质力学及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 刘国昌著 地热资源勘探译文集 G.H.温德利希等著 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热科研组 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工程地质队编著 基岩地下水 刘光亚编著  相似文献   

10.
一、斯人已逝永难忘 今天,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庆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50周年的时候;当我们触摸着已经发黄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号”发刊词,再看看承载着历届编委、专家、作者和编辑,用心血、汗水铺就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坎坷路程的时候,使我们油然念起原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副局长(主持工作)、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第一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会副主任张更生同志。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领域中,活动断裂以其对地下水的运移、富集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地震工作的深入开展,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的广泛进行,以及若干新的探测技术方法的引进,人们对活动断裂的区域分布规律、地质地貌特征及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意义等方面的认识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12.
铀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是铀矿开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铀矿产资源经济合理的开采和矿山生产的安全。因此,铀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必须贯穿于铀矿开采的始终,甚至于在矿山关闭以后的一定时期内,还应该进行一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以便使放射性的污染不致遗患于后代。  相似文献   

13.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是地质学中新发展起来的两个部门,这两门科学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里,对于应用方面的意义和目的都有显著的不同,因而其发展的过程也各有区别。资本主义国家迄今尚无专门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学科,各种工程设计上所需要的地质资料,多半由一般的地质工作者配合工作,或有时由工程人员兼做一点工程地质工作。在水文地质方面,仅进行局部的地下水和供水的调查  相似文献   

14.
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几个问题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是矿产普查勘探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矿产资源经济合理的开采和矿山生产的安全,因而要求提供的资料能够作为矿山开采设计的依据。 建国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在22个省(区)地质局开展的55个重点岩溶充水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回访调查和组织制订《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勘探规范》的过程,涉及到一些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上值得探讨的问题,现仅就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复刊已经三年了。这三年正经历了我们祖国拨乱反正,由乱变治的大好时刻。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正确方针指引下,在广大读者和作者,以及印刷、发行等各方面的支持下,我们在交流和介绍祖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的经验和科技成果方面,为我国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科学技术的发展,做了一点添砖加瓦的工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动态     
苏联召开矿水和热水水文地质工作者会议 1959年6月24日至26日。苏联地质保矿部地质专家委员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会召开了苏联矿水和热水的科学研究工作及勘探工作的研究程度和进一步发展的状况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地方地质局的水文地质工作者。全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及苏联地质保矿部全苏地质勘探科学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会议的还有苏联科学院水文地质实验室,各共和国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1953年秋,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及工程地质系本科12位同学毕业。当时正值我国“一·五”建设计划的第一年,社会需要迫切,12人分赴祖国各地,成为各部门各院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业务的带头人。五十年后他们都已年过七旬,没有一个转业改行的,为祖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开创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北京地质学院于1952年成立的当年,在我国率先招收了第一批四年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本科生。但很少人知道,清华大学在这之前就已开始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高级人才的前期培养工作。1950年,清华大学地质系招收了约40名新生,其中部分同学了解到清华…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50周年。50年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一起探索,共同进步,深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广大读者欢迎,成为水工环地质系统具有权威性的科技类期刊。50年风雨,50度春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兴衰和发展,始终与社会时代和经济发展同行,始终与国民经济建设命脉紧密相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一代又一代前辈们,用智慧、心血和汗水书写着自己的历史,铸就了今天的辉煌。1957年1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在北京创刊。1959年,我国著名学者、时任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9.
信息窗     
应比利时国家地质调查局的邀请,上海市地质矿产局张阿根局长等日前对比利时国家地质调查局和列日大学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实验室进行了工作访问。 访问期间,中比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近年来科技发展的情况,对双方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及合作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并对中比“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暨上海地区地面沉降数学模型研究”项目的继续合作进行了具体的商谈。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以下简称水工环地质工作)几乎是在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50年代,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创建发展时期.当时,由地质部承担着全国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作.“一五”计划开始时,只有几十人的队伍,至1959年发展到1万多人.50年代中期,各工业部门也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工程、水文地质勘测队伍,与地质部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地进行工作.初期,地质部以工程地质工作起步,1956年转向以水文地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