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雯娟 《地球》2014,(5):78-81
中国历史上许多的文人墨客用他们的诗歌或者画作或多或少的表达着他们寄居与山水之间的美好愿望,然而从现实角度出发,如果想要将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相结合,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而在欧洲古代城镇和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庄也可以看到生态城市的雏形,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生态理念体系。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7,(4)
<正>在国际定义里,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耗资近一亿美元的巴林世贸中心是全球第一座利用风能作为电力来源的摩天大楼,堪称"绿色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3.
日本工业技术院机械技术研究所(所长佐藤寿芳)成功地捕捉到发生在地震前的异常电荷变化。他们针对1992年8月至11月发生在筑波市附近的4个M>4的内陆型地震事件,检测出了可看作是地震前兆的异常电信号。目前,他们仍在不易受到城市人为电磁噪声干扰的1兆赫以上的高频带进行观测,以期获得有  相似文献   

4.
负责机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支援机构:农业部 国防部 卫生与人类服务部 司法部 劳工部 国际发展署 国家宇航局 1 引言 1.1 目的 在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作为<国家城市搜索与救援反应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城市搜索及救援(紧急支援职能之九),将快速地进行部署,为地方政府或州政府提供特别的紧急援助.城市搜索与救援行动包括对倒塌建筑物中幸存者的定位和解救,以及为他们提供现场的医疗护理.  相似文献   

5.
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预报人员越来越过于自信。他们说,加州中部的帕克菲尔德不久将遭到地震的袭击。1993年以前发生该地震的可能性有95%。最有可能的时间是1988年1月,震级将为里氏5.5—6级。这种地震在城市地区会造成某些破坏,但是帕克菲尔德的34户居民不必害怕。除了桌子上的盘子、房屋上的烟囱会被震落下来外,他们不会遭到更大的损失。他们的木房子可以继续使用。然而,预报人员说,在帕克菲尔德地区释放的能量有可能会起导火索的作用,并在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6)
上海浦东陆家嘴旋转体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不久前启动了分步试运营,这是以中国团队为主体建造的标志性工程,是我国第一次建造超过600米的世界上最高的绿色建筑,也是国内第一座获得双认证的摩天大楼——同时获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和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能源环境设计先锋奖)金级预认证。  相似文献   

7.
处在地震活动区的美国各城市面临着实实在在的,且让人气馁的挑战.在这些城市里,存在着很多使用不符合现行标准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建造的不安全建筑物.这些城市一旦发生地震,就会有数千人无家可归.而那些通过断层或位于液化带上的城市生命线系统,如高速公路、桥梁、下水道、煤气和生活用水管道已年久失修,一旦发生地震,就会遭到破坏.地方政府虽然知道这些生命线系统的易损性,但他们却没有维修加固它们的专业知识和资金.应急响应工作既没有切实纳入市政府的工作计划中,也没有经过地震的检验.似乎所有这些还不够,我们很少发现有哪个城市在地震灾害来临之前就已将各种救灾工作和恢复重建工作安排就绪.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8)
<正>潞河桃柳景区潞河桃柳景区位于潞通桥以南,占地面积近千亩,景区以植物造景为主,注重运河城市景观向田原风光的自然过渡,种植了大面积的桃花、杏花、李花等春花植物,与垂柳形成了桃柳映岸的优美景观。景区以城市的记忆、历史的记忆为主题,分别设置了景观节点。将城市建设拆迁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大枣树、大国槐、大榆树等移植到公园中,保护起来,为拆迁居民留下了过去生活的点滴记忆,也见证了他们为加快城市建设做出的奉献。  相似文献   

9.
据最近一系列的地震警报和联邦政府的一份警告中声称,他们对地震灾害基本上是无准备的,联邦政府、州及地方官员们正在对科学家们认为不可避免的这次较大地震加紧进行灾害减轻计划。但是他们也警告加州人:“在地震发生的头几小时内,他们要依靠自己。”联邦紧急管理机构在上月公开发表的一篇评论中指出,未来的这次较大地震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根据联邦政府的报告,该灾害性地震的震中很可能是在加州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旧金山湾地区和洛杉矶市。为了检验其准备情况,这两个城市正在计划进  相似文献   

10.
据塔斯社报道:到目前为止,大的自然灾害中只有水灾有时袭扰600万人口的泰国首都。……然而现在,看来大自然又给曼谷人带来了非常伤脑筋的出人意料的消息——地震。这对于拥有没考虑地震问题的高架汽车干线、摩天大楼及大量木结构住宅的曼谷来说,可能是极其危险的。泰国中央气象局局长萨米塔拉·塔姆萨罗特警告说,这里今后两年内随时可能发生强烈地震。据他讲,关于这一点,有许多资料可证明,其中包括,在泰国—缅甸边境地区发现的几条地壳断裂和泰国  相似文献   

11.
在今后几十年 ,地震对加州造成的财产损失估计每年为 3 9亿美元 ,因此地震学家们把目标放在最危险的地区。他们的工作之一是教育公众 ,使他们了解 ,为什么建筑物下的地质状况会使建筑物在消耗地震波或经受住地震波方面存在差别。加州资源保护部矿物和地质处曾于 2 0 0 0年9月公布了对未来地震损失的预测结果。最近 ,他们又系统地绘出了加州 60平方英里 ( 1英里 =1 .60 9千米——译注 )的剖面图。该剖面图显示了构成威胁的滑坡区域和水饱和沙土。众所周知 ,当地震发生时 ,这种软土会发生液化。该地震灾害图覆盖 1 2 0多个城市 ,其中包括橙县…  相似文献   

12.
王琦 《地球》2009,(2):31-36
天行止,景仰止。美丽的城市在磨难中去获得新生,在灾难中彰显城市的精神,在困难中显现城市坚强的意志。成都,这座人文历史厚重的城市,在灾难中涅磐。这天的14:28分将会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镌刻在成都的历史丰碑上。 金沙的太阳鸟和望丛的杜鹃,在城市和农村的上空悲切。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中国城市地震灾害特点及城市地震灾害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的初步设想,并对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的特点、组成及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立中国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工程是实现减轻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密苏里州的新马德里,大约有3000居民每天都在预感着要发生一次比把旧金山夷为平地的1906年沿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大震破坏性大许多倍的地震,而对他们说来,这也并非首次。早在一个世纪前的181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了一次里氏8.3级地震,新马德里正下方的一条大断裂引起一系列可能达到里氏8.5级的地震。城市被彻底破坏,地基永久性下沉了15英尺。其后,该地区实际上经历了数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几十年中 ,如果说我们对美国东部的地震过程有什么认识的话 ,那就是这个地区的断层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大概每个月都会有人向我打听其住宅附近 ,或他们听说的穿过较大的东部城市的特殊“地震断层”的情况。每当东部地区发生地震 ,总会有人问我 :“离我们最近的断层在哪里 ?”不论我怎么努力使人们相信 ,距地质上已标绘的最近的断层之间的距离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但他们通常还是不相信。我们有非常充分的理由相信 ,地震学家们最近对东部给定场地的给定地面运动水平进行概率评估 ,比“寻找最近的断层”要重要得多。那么 ,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集中等特点。城市安全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地震安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唐山大地震后,在反思惨痛震害教训的同时,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抗震防灾技术和方法。本文简要地归纳了破坏性地震对城市的影响,从我国先后开展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防震减灾规划和韧性城市3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历程,讨论和评述了在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韧性城市的定义、研究内容、特征、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城市抗震中应重点加强研究的5个方面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更智能化、更信息化的城市建设理念,是目前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是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人口膨胀等"城市病"的关键。6月20日,2018第十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智慧城市大会以"智慧城市2.0:智慧发展,智能未来"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强地震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是我国城市安全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内外城市地震灾害惨痛经验表明,震灾预防能力建设不足的城市往往在强震中毁于一旦。实现我国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城市震灾预防能力建设,切实防控和消除地震灾害风险。本文在深入分析城市地震灾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震灾预防能力建设、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工作、法规及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震灾预防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俊锋  高建华 《地球》2010,(6):51-52
“要解决目前大城市的缺水状况,需要控制大城市的人口数量,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缺水的办法。同时,在现有城市人口及水状态的前提下,通过开源和节流来缓解城市的缺水困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城市的缺水状况。”中科院中国城市研究会城市研究所副所长李继凯对《地球》记者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从韧性城市的概念和其主要研究领域两个方面来梳理其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国外已形成社区韧性、城市网络韧性、城市灾害恢复力和城市灾害风险评估四个研究方面.而国内研究因起步晚,其研究深度和国外相比差距显著,基本处于概念及综述研究阶段。整体来看,韧性城市研究在区域宏观层面已初见成效,在城市中观和微观层面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