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曾呈奎教授,副所长吴超元教授和纪明侯教授等三人于1980年8月出席了在瑞典召开的“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和在英国召开的“国际藻类学会学术会议”。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参加这二个国际性定期召开的学术会议。“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于8月11日至15日在瑞典哥德堡举行。参加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来自34个国家,共380名科学家。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的共有7人,其中我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中美藻类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16日至20日在青岛召开。美国科学院派出了以院士R.C.Starr教授为首的11人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中国科学院派出了以海洋研究所所长曾呈奎教授为首和来自全国各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代表21人组成的代表团参与会议。同时,还有近70名来自全国各有关高等院校和海洋、水产研究机构的藻  相似文献   

3.
岑作贵 《海洋科学》1983,7(6):50-50
受国际海藻协会的委托,在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协、农牧渔业部和青岛市人民政府的赞助下,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和中国藻类学会负责组织的第十一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6月19—23日在青岛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冯德培、山东省副省长卢洪、青岛市市长臧坤和国际海藻协会主席麦克拉克伦等先后在会上讲话,向大会致以  相似文献   

4.
邓昂  费修绠 《海洋与湖沼》1983,14(6):601-606
受国际海藻协会的委托,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农牧渔业部的领导下,经青岛市人民政府的赞助,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办,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和中国藻类学会协助组织的第十一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6月19—25日在青岛市八大关宾馆礼堂隆重举行。会议由本届组织委员会秘书长吴超元教授主持。首先由组织委员会主席曾呈奎教授报告了大会筹备过程与组织工作情  相似文献   

5.
杨治家 《海洋科学》1982,6(6):55-55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于1982年7月3日—8日在青岛召开了海洋沉积作用与浅层地层学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地质矿产部和国家海洋局等50个单位的1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我国海洋沉积与地层科技人员的一次学术盛会。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务副主任叶连俊教授、学部委员叶治铮教授和  相似文献   

6.
赵士金 《海洋与湖沼》1981,12(6):590-590
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会主办的“全国藻类学术讨论会”于9月10日至16日在成都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36个单位,共60余位专家学者。其中有我国藻类学界老前辈周贞英、朱浩然教授等。他们当中,有的虽已年愈八十高龄,仍不远千里赶来赴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四川大学副校长柯召教授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在大会上讲了话。  相似文献   

7.
1994年6月27日至7月1日,第五届国际藻类学术大会在青岛召开。 大会期间,4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藻类学家,参加了大会报告、学术交流、座谈讨论等活动。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藻类学家曾呈奎教授的“中国海藻栽培及其展望”和美国、法国有关专家的4篇大会报告,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国际藻类学研究趋势:①应用藻类学在迅速发展;②藻类系统学和进化等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于1981年8月22日至26日在青岛召开了“海洋湖沼化学学术讨论会”,同时成立了“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化学学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有关高等院校、国家海洋局、第二机械工业部、卫生部以及其他部门下属的26个单位的代表近100人。化学界的老前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梁树权教授和分析化学家王明德教授出席了会议。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毛汉礼教授主持,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山东海洋学院副院长赫崇本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所长杨敬仁同志热情地表示了对大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纪明侯 《海洋科学》1981,5(3):48-51
1980年8月在瑞典举行了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会议目的是交流海藻学方面特别在海藻的养殖与化学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所长、吴超元副所长和纪明侯同志代表我国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我国首次参加海藻学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于8月11日至15日在瑞典哥德堡(G(?)teborg)市的“Svenska M(?)ssen会议中心”举  相似文献   

10.
礁和人类——第五届国际珊瑚礁大会于1985年5月27日至6月1日在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塔希提岛首府帕皮提召开,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团成员有吴宝铃(团长)、吴启泉、王绍鸿和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所长杨荣宗博士.吴宝铃研究员以国际海洋生物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联络员以及国际珊瑚礁委员会委员身份,参加了大会主席团并主持"珊瑚礁与无脊椎动物"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1.
受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执行局的委托,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等单位的赞助,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I.G.C.P.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负责组织的“国际海面变化及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7—14日在中国青岛和烟台两地举行.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教授以及中国著名科学家曾呈奎、施雅风、刘东生、刘瑞玉、林观得、杨怀仁、秦蕴珊等出席了大会.I.G.C.P.200号项目执行局主席P.A.Piraz-zoli教授出席大会并致词.  相似文献   

12.
盛夏时节,36个国家和地区的460多名藻类专家学者云集青岛,在这里举行第五届国际藻类学术大会。 大会藻类分子生物学国际工作组中国负责人秦松博士在学术讨论会上作“海带与螺旋藻的基因工程研究”报告时,引起许多中外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蔡浩然 《海洋科学》1985,9(2):58-58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00项中国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14一18日在青岛召开,来自10个省市32个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7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会上,工作组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与日本通商产业省工业技术院大阪国立研究所、日本贸易振兴会共同在青岛举办的“中日藻类基因工程及生物反应器学术讨论会”,吸引了中日30余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1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会间笔者采访了出席中日藻类基因工程及生物反应器学术讨论会的中日有关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赵士金 《海洋科学》1980,4(1):22-22
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办公室、一局和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生物学的未来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七日至九月二日在青岛举行。 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医药研究机构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共七十余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著名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6.
国际地质对比第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14—18日在青岛举行.来自十个省市32个单位的代表73人,向大会提交了论文60余篇,这是我国首次举行的关于海平面变化问题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会议宣布,国际地质对比(IGCP)第200号项目(海平面对比和应用)中国工作组正式成立.工作组成员由18人组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秦蕴珊副所长任组长,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谢在团任副组长,福建师范大学林观得教授、南京大学杨怀仁教授和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周慕林高级工程师任顾问,秘书由海洋研究所赵松龄副研究员担任.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学术讨论会由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及兰州大学地理系主持于1989年5月18日至5月22日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39个单位的7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检阅西部第四纪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推动学科发展的会议.同时也作为1991年将在我国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大会的西部片预备会议.会议的报告及讨论都力求适应预期的13届INQUA大会“全球变化及人类生存”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8.
山东环境科学学会海洋专业委员会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1月24至28日在青岛召开。68位正式和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16位同志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会议以胶州湾的污染调查研究为主,从污染源调查、水体评价、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污染物在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其迁移转化规律、综合治理方案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王永良 《海洋科学》1983,7(3):42-42
中国动物学会下属的甲壳动物学会成立暨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在杭州市举行。来自全国55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水产单位的1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24篇。各方面的论文采用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形式进行了交流。8位专家分别在大会上作专题报告,这些报告回顾了国内外甲壳动物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我国甲壳动物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苍树溪 《海洋与湖沼》1985,16(3):252-252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13—18日在青岛召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高等院校、地质部、交通部共32个单位的73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宣布由18人组成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正式成立。 提交会议的论文计有40余篇,其内容涉及到我国晚更新世以来、历史时期以来和近百年来的海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