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扬子准地台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通过该区区域地球物理资料(包括重力测量、航空磁测、深反射地震和天然地震资料)的分析整理和编图,发现在扬子地台西南缘存在着一个菱形块体——川滇黔菱形地块,由四条(隐伏)深断裂带所围限。地球物理资料较为清楚地反映了菱形地块的构造格架。西侧重力异常梯度陡变,地壳厚度急剧变厚;内部存在由地幔隆起形成的重力高异常带,隆起带可能是菱形地块在元古宙时期裂解留下的遗迹;沿边界断裂地震活动剧烈而频繁。菱形块体的边界断裂及其内部的隆起带控制着本区的成矿作用,不同时期的矿产在菱形地块内有规律地分布。沿近南北向地幔隆起带分布有元古代沉积-喷流型Fe—Cu矿床,其两侧分布有与晚古生代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和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沿菱形块体边界分布有新生代与超壳深断裂有关的富碱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沿菱形地块内部的南北向深断裂(如小江深断裂)有剪切带型金矿床。不同类型的矿床有时相互叠加形成复合成因的矿床(如东川地区)。这表明,不同时期的构造背景控制着不同类型矿床,同时表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一个不够稳定的地块(准地台或活化了的地台),菱形地块陡变的地球物理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东侧稳定块体(缓变)。  相似文献   

2.
川滇黔接壤地区泛指以元谋—绿汁江断裂为西界,以红河断裂为南西界,以弥勒—师宗断裂为南东界的云南省境,北部及东部包括紧邻的四川、贵州部分市县。大致范围:东经102°—105°、北纬23°30′—28°30′,面积大约120余万km2。大地构造地处扬子准地台、华南褶皱系两个构造单元,按中国成矿区带划分归属于Ⅲ-76(康滇隆起)与Ⅲ-77(上扬子中东部坳褶带),是我  相似文献   

3.
川滇菱形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位于川滇菱形地块的西昌西南大德里向斜两翼的白恶系红和岩内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96个,进行了古地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昌晚白垩世末期的古地磁偏角为5.9°,古地磁倾角为45.8°,地磁极位置为北纬84.7°,东径193.3°,将该数据与作前期研究结果对比,则可见自楚雄至无谋,进而至西昌,其古地磁偏角逐渐靠近正北,而古地磁极纬度渐次升高,这反映了川滇菱形地块内的断块呈自西南至东北逐渐减弱的顺时针  相似文献   

4.
云开地块基底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开地块位于广东和广西两省的毗邻地带,经历了基底形成和改造两个阶段。基底形成包括了古中元古代高州杂岩的沉积与变质、晚元古代云开群的沉积与变质、震旦系和早古生代地层的沉积和变质,在早古生代晚期作为整体转化为稳定地块。基底改造发生在加里东期之后,包括海西-印支期与燕山-喜山期两个阶段,基底岩石经历了断裂变质、重熔改造和构造活动。在基底演化过程中,物质进行了重新分布,一些元素得以富集成矿,使云开地区成为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探讨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内断裂构造分形特征与中-大型铅锌矿床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利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对川滇黔全区和分区断裂构造体系开展了系统分形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黔全区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5395,其中(近)SN向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2393,NE向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3870,NW向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0699...  相似文献   

6.
云开地块基底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开地块位于广东和广西两省的毗邻地带,经历了基底形成和改造两个阶段。基底形成包括了古中元古代高州杂岩的沉积与变质、晚元古代云开群的沉积与变质、震旦系和早古生代地层的沉积和变质,在早古生代晚期作为整体转化为稳定地块。基底改造发生在加里东期之后,包括海西-印支期与燕山-喜山期两个阶段,基底岩石经历了断裂变质、重熔改造和构造活动。在基底演化过程中,物质进行了重新分布,一些元素得以富集成矿,使云开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银金-多金属矿床集中区。  相似文献   

7.
川滇黔接壤地区铅锌矿床REE分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滇黔接壤地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包括普渡河断裂以东、弥勒师宗断裂以北地区。区内已发现铅锌矿床(点)500余处。前人对该区内稀土元素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均是针对各矿床进行研究,对研究区内整体稀土元素的分配模式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稀土元素是示踪成矿物质和  相似文献   

8.
摩天岭地块及东南缘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摩天岭地块处于西秦岭造山带南部,为一由玛曲-略阳断裂、岷江断裂及青川-古城断裂所分割的三角形地块,经历了晋宁期-喜马拉雅期多阶段地史演化,与扬子大陆多次分离和拼合。经过晚印支造山运动、燕山期伸展和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运动,铸成了摩天岭东南缘现今的地质构造景观。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为金及多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川滇黔相邻区铅锌矿床分布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川滇黔相邻区铅锌矿床分布特征着手,以成矿元素继承演化为主线,阐述了该区从最初铅锌地球化学块体形成,到古生代受岩相古地理控制的元素演化、成矿期元素活化、流体成矿,最后造山期叠加改造成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川滇黔地区MVT铅锌矿床分布、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7,自引:9,他引:37  
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银、锗生产基地,目前在该成矿区已经发现大、中、小型铅锌矿床和矿点400多处。经过对比研究,这些矿床的赋矿围岩为震旦系一二叠系碳酸盐岩,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并伴随有强烈的白云岩化和方解石化,以低温、低盐度为特征,成矿时代可能为中生代,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本身。它们为受热对流循环流体经过成矿物质萃取、搬运和卸载而成矿,是大陆边缘造山带东侧伸展带中的产物,属于比较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西藏位于南、北大陆之间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巨型山链东段,是著名特提斯域的组成部分[1],通过对前人资料系统整理,以班公湖—双湖—怒江对接带为一级构造单元分界,由北而南将西藏大地构造划分为三大构造单元:羌塘—三江造山系、班公湖—双湖—怒江对接带和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并进一步阐述了三大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范玉华 《云南地质》2014,(4):447-451
扬子地块的西南边缘活动带,在印支板块、欧亚板块多次碰撞下,导致其不断被破裂、挤压、拉伸,并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独特的成矿环境,表现为多期性、继承性和分带性成矿特征,因此区内尚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古地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早古生代阶段,河西走廊过渡带与阿拉善地块古纬度接近,且漂移过程中形影相随,说明其间并无洋盆相隔。志留纪末,河西走廊过渡带与阿拉善地块拼接,但二者磁极位置与古方位均有差异,可能表明走廊过渡带相对于阿拉善地块同时作了顺时针旋转。泥盆纪时,两地块古纬度一致,但古方位不同,可能反映在碰撞拼合后二者间仍有相对的旋转运动。二叠纪时,二块体的空间位置及其配置关系已与现状接近。  相似文献   

14.
“波西米亚地块”是世界重要的铀资源产地之一,本文强调了该区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特征,分析了该区成矿的历史-动力学大地构造背景,认为该区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形成是因为具有富铀的前地槽残留稳定陆壳基底、长期活动的深断裂带、富铀的有利岩性建造和后期强烈的地洼型构造岩浆活化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华南地区存在相似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具有寻找超大型多因复成铀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青海锡铁山矿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锡铁山矿区晚奥陶世滩间山群与早元古代达肯大坂群间的接角关系为隐蔽不整合,其间发育基底剥离断层(F1),基底剥离断层之下的“过渡带”实际上是一条退条质的下滑型韧性剪切带。而滩间山群则被构造肢解为O3tm^a-b褶叠层与O3tn^c-d褶皱冲断岩片,其间发育上剥离断层(F2),两条剥离断层面上、下因构造剥蚀充失了大厌地层。并认为和里东晚期的伸展构造体制形成锡铁山变质核杂岩,海西期的抗日压构造体制形成褶  相似文献   

16.
云南地质(断裂)构造骨架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最主要的骨架断裂构造是德钦-阿墨江西部大洋向东部扬子大陆及其增生带俯冲的深大断裂(F5),其西部为澜沧.西盟微板块,崇山微板块,高黎贡山微板块。从华力西运动开始至喜马拉雅运动期间,从5SW向NNE方向漂移,逐一拼贴而显今日之貌。F5深大断裂两侧,矿产形成地质环境、形成机理差异大,找矿勘查的思路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卫片图上看,碧罗雪山-沦源(西)深断裂(F2)经保山市东侧往南直下,而F2断裂与南澜沧江断裂(F4)极不协调,具有前者切错后者的迹象。本文把以往认为沿澜沧江是一条完整的深大断裂划分为碧罗雪山-沧源(西)深大断裂(F2)和南澜沧江深大断裂(F4)两部分。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断裂带控制的火山-沉积建造及古生物区系、陆缘岛弧碰撞-造山型花岗岩带、俯冲火山弧根带阿拉斯加型镁铁-超镁铁环状杂岩和造山期或造山期后山前逆冲推覆构造等特征后认为澜沧江断裂带不是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带,而是他念他翁山山前与昌都-兰坪-思茅(弧后)前陆盆地之边界断裂。  相似文献   

18.
王洪  何智  周蓉蓉 《云南地质》2010,29(2):149-151
锡矿处于滇西腾中—梁河锡矿集区南部,产于来利山复式花岗岩体中东外接触带,形成于岩浆期后气化—高温热液成矿阶段。晚期低温现出木锡石—锡石一蛋白石型矿床,严格受花岗岩及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9.
楚雄盆地油气保存单元划分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明辉  梁秋原 《云南地质》2005,24(3):303-308
盆地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燕山期是油气藏关键时刻.晚燕山期后上覆K2-E地层成为新的区域盖层,喜马拉雅运动的挤压作用加强和改造了原先形成的圈闭,使油气重新分配,形成新的油气保存单元.将楚雄盆地现今油气保存单元划分为持续型、残留型、改造型及重建型四种基本类型,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郭桂林  吴道鹏  唐忠 《云南地质》2014,(1):45+47-50
宝丰寺铜多金属矿矿区位于丽江台缘褶皱带的南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点特征及成矿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有极好的成矿远景,具备在该区寻找斑岩型及相关的矽卡岩型、热液改造型金、铜多金属矿床矿的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