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下巴颜喀拉群地层层序及划分意见,根据已采获古生物化石,将其时代归属早三叠世沉积。对下三叠统底部砾岩分布、组成岩石成分、砾石大小及沉积结构构造特征,作了详细描述,从而确认它是与下伏二叠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的砾岩层。同时对该区下三叠统中零星分布的外来岩块(混杂堆积岩)的产出情况作了论述,认为是“滑塌堆积”产物。上述二种砾岩其成因及地质意义完全不同,应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河北张家口市西北南天门、万全一带,在晚侏罗世火山岩之上,早第三纪玄武岩之下分布一套陆相红色砂砾岩(图1),巴尔博(Barbour1924)称“南天门砾岩”。其后,在《张家口附近地质志》(1929)中称“南天门层”,并根据植物化石,将其时代列为早白垩世。在以后的地质工作中一直沿用此地层名称及时代归属。我队(1959)称“南天门组”,时代列为晚侏罗世。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1959)将“南天门砾岩”及其下的火山岩统称“南天门群”,此外,宣化地质学校(1959)、河北煤管局(1961)也先后对这套地层作了划  相似文献   

3.
西准噶尔地槽褶皱带中的早二叠世地层,在该区地壳演变史中占有重要位置。研究它的时代及岩相建造,对确定西准噶尔地槽发展中的主旋回至为关键,因此,对下二叠统新成果的报道,必然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重视。区内的下二叠统,原一般概念都指位于石炭纪海相沉积层之上的一套大陆喷出中酸性火山岩系及红色砂、砾岩层,对其地层命名和时代归属问题,长期存在争议。曾给予“莫老坝组”、“库吉尔台组”、“赤底组”、“卡拉岗组”和“哈尔加乌组”等名称,大都将其时代归属中晚石炭世。对其内火山岩岩性和岩石化学特征等,也未进行系统研究和报道。近年来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福建省白垩纪红层形成的时代及构造背景,在政和-大埔断裂以西选取典型红层盆地,对不同盆地内火山岩夹层进行LA-ICP-MS锆石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U-Pb测年结果显示:沙县组的时限较长,为127~87 Ma,其总体时代应大致相当于晚白垩世早期,下部层段跨入早白垩世晚期;崇安组年龄为100.0±1.2 Ma,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白垩纪红层中的火山岩为壳源成因,是处伸展环境下,为构造活动引起区域断陷拉张作用形成的一套钙碱性系列流纹岩.   相似文献   

5.
巴西戈亚斯州(Goias)的马拉河(Mara Rosa)流域分布着一些小型砂金矿。经地质调查发现,该地区隐伏结核状红土层的上部广泛覆盖着一层异乎寻常的“红土化砾石层”。该砾石层系由脉石英、石英岩和片麻岩的卵石经强红化作用所形成的棕色含水氧化铁(针铁矿)致密胶结而成。其下伏的结核状土壤层呈深棕至斑杂色,偶尔见有孔洞,可作为基岩和砾石层间的标志层。红土化的发育取决于基性火山岩的存在。这些小型砂金矿床的砾石成分完全一致,说明金的溶解和沉淀均发生于红土化过程中。金最初赋 存于红土化砾石层中,后经搬运流入河道,形成砂金矿。因此,红土化砾石层是找红土型金矿的一个新的指示层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 U—Pb、Rb—Sr 同位素测定年龄手段,获得了迄今为止我省最大的同位素地质年龄。作者应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原理并结合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对所获得的同位素数据进行解释,认为所获得的锆石 U—Pb—致曲线法下交点模武年龄(643百万年)为该地层沉积年龄,而全岩 Rb—Sr 法给出的等时线年龄(606百万年)为该地层晚期成岩重结晶年龄。这一成果的解释与地质上推断的时代相当吻合。从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并以同位素年龄作为时代划分依据,对省内区域上地层对比并与峡东震旦系标准剖面比较,讨论了该套地层的时代归属。作者认为本省晚前寒武系这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其所夹的泥硅铁质、碳酸盐岩沉积,其时代归属为震旦系上统为宜。该套地层中部的黄铁矿层、大理岩、硅质岩三者相伴生的标志层位的建立,为该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辽西凌源热水汤地区中生代含蝾螈化石地层新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辽西凌源热水汤地区新发现一套夹于中酸性和酸性火山岩中的含蝾螈等化石的沉积层,可以称之为热水汤层.该层所产蝾螈化石特征类似于内蒙宁城县山头乡道虎沟地区海房沟组的初螈类,其伴生植物化石组合显示介于中侏罗世海房沟组至早白垩世义县组之间的特征,其时代置于中侏罗世晚期较为合适.同时,将热水汤层及其上覆、下伏酸性和中酸性火山岩一并划归髫髻山组.  相似文献   

8.
西昆仑上其汗地区火山岩的时代及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该区火山岩中霏细岩进行了测年。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发育对称的生长震荡环带结构,Th/U大部分大于0.4,显示岩浆锆石的特征。测得火山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35±4.2) Ma,形成时代为石炭纪,可将其划为阿羌岩组。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该火山岩可能形成于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9.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雁荡山是中国第一个以中生代火山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长期以来,关于雁荡山火山岩时代及其层位归属存在争议.为了配合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并提高其科学研究程度,笔者等对雁荡山火山岩开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自下而上3个火山地层单元的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表明,雁荡山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97.2~105.6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经区域地层对比,确定其层位应归属永康群小平田组,这为整个浙东、乃至与闽东之间的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系统划分与对比,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赣南兴国田新白垩纪火山岩的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岭地区是国内外著名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分布区,但白垩纪的火山岩相对少见。文章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技术对位于赣南兴国幅境内的田新安山玢岩的成岩时代进行研究,确定其形成年龄为(102.3±0.5)Ma。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原先的地层关系需要调整,即安山玢岩喷发于白垩纪晚期而不是侏罗纪晚期,其中裹挟的砂岩角砾为下白垩统赣州组,而覆盖于安山玢岩之上的不是赣州组而是南雄组;同时,这一结果也表明该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从早到晚由酸性到中性再到基性超基性的逆向演化,可能与地幔深部的岩浆活动有关,而且很可能代表了华南大陆内部地壳由增厚到减薄的大地构造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内蒙扎赉诺尔东露天矿冰缘现象及其地质时代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6年裴文中教授在我国东北境内首次发现冰缘现象,并予以科学记述。与此同时,还根据化石和层位关系划分了“期”和时代。 近年来,不少单位对扎赉诺尔地区进行了考察,并对这一地区“冰滑作用”的地质时代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由于各研究者所依据的资料不同,因此认识颇不一致。有人将扎赉诺尔新冰期(即裴文中的B层)划为全新世;荒山间冰缘阶(即裴文中的D层)划为更新世晚期。最近几年又发现“灵泉”冰缘阶,其地质时代定为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12.
孙荣双  季建清  高克勤  张越  周晶  马芳  徐芹芹 《岩石学报》2010,26(11):3397-3410
富含热河生物群鸟类和恐龙化石的辽西白垩纪地层属于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其不同区域之间的地层对比和时代归属一直存有较大争议。本文采用激光40Ar/39Ar年代学方法,对葫芦岛新台门地区一个实测剖面中蝾螈化石点下伏的两层火山岩夹层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通过地层中火山岩夹层及火山岩颈的年代学测定,获得6组激光40Ar/39Ar年代结果。其中,下部层位中的流纹岩和安山质玄武岩样品XTM-3、XTM-5年龄结果分别为94.2±1.3Ma、93.7±1.3Ma;作为这一期喷发晚期就位的火山岩颈样品XTM-7的年龄结果为92.8±0.4Ma;而上部层位的安山岩和安山玄武岩火山岩夹层样品XTM-6、XTM-8、XTM-9年龄分别为110.1±1.0Ma、110.9±0.5Ma、93.7±1.2Ma。随后我们又从XTM-9位置的化石点下部采集样品XTM-9-2,进行实验验证。得到的结果表明,新台门地区早白垩世地层记录了至少两期火山喷发事件,喷发时间分别为110Ma和93Ma。根据测年结果,新台门白垩系的蝾螈化石层应代表中国北方中生代地层中迄今所发现的有尾两栖类化石纪录的最高层位,可能与辽西地区的九佛堂组或甚至与阜新组相当。  相似文献   

13.
宜昌砾石层的沉积环境及地貌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宜昌砾石层上覆中更新世网纹红土,下伏白垩纪红层,共有22个岩性层组成,总厚超过100m。通过对宜昌地区剖面出露砾石层的沉积相分析表明,善溪窑和云池剖面由下至上出现冲积扇扇中-扇根亚相;李家院剖面与上述两剖面间有沉积间断,由下至上出现冲积扇扇端-扇中亚相。粒度分析也证明了该砾石层中的砂体属冲积扇中的辫状水道沉积,与沉积相分析所得结论一致。研究认为,宜昌砾石层具有典型的冲积扇沉积环境特征,主要为冲积扇扇顶部分。该冲积扇在宜昌东南地区如此大规模的发育,显示其形成时具有强大的水动力条件,通过对其形成的地貌环境意义进行探讨,初步认为,该冲积扇为长江三峡贯通的产物。据前人研究推断,宜昌砾石层的形成时代应该在1.08~0.73MaB.P.,三峡贯通应在1.0MaB.P.之前。  相似文献   

14.
伊通火山群地区“白土山组”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 ,随着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发展 ,伊通火山群地区新生代地层断代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对重新厘定过去东北泛称下更新统“白土山组”地层的年代找到了突破口。通过火山岩年龄的测定、火山岩与“白土山组”接触关系及孢粉组合的研究 ,确认伊通火山岩群地区的“白土山组”的地质时代为新近纪中新世 ,与松辽平原中心的“白土山组”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东部裴德组砾石中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德组原指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龙爪沟群下部、中生代海相化石层之下的一套含煤的陆相火山碎屑岩地层,所含植物化石一般认为属于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中侏罗世组合。裴德组下部的砾石中发现了放射虫化石,鉴定和对比的结果表明这些砾石来自东部的那丹哈达地体。对佳木斯地体和那丹哈达地体拼贴时限和拼贴地点的进一步分析则建议将“龙爪沟群”解体、裴德组形成的时代修正到白垩纪。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北部的白垩纪地层在准噶尔盆地及吐鲁番盆地均有出露,但研究程度较低.M.H.沙依道夫(1935)曾研究了准噶尔盆地的白垩纪地层,建立了吐谷鲁群,并将它划归上白垩统.建国以来,随着石油地质普查工作的开展,地质和石油部门在该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作,对白垩纪地层做了较为系统的划分,而深入研究尚感不足.1954年后,新疆石油管理局将准噶尔盆地出露的吐谷鲁群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灰绿色层,下条带层,上灰绿色层,上条带层,划归下白垩统.盆地南缘的上统称东沟组,西缘称艾里克湖组.“新疆地层表编表组”  相似文献   

17.
易成兴  曾昌兴  陈仁 《贵州地质》2014,31(2):96-98,88
西藏北部丁固-加措地区,分布一套零星出露的、固结—半固结状态的砂砾岩层,在综合研究其岩石组合、沉积特征、地质时代、区域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其厘定为一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高台阶砾石层,该砾石层对研究区内第四系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平原区下伏的泥砂砾石层发现较早,但对其成因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对最新钻探资料的分析,经系统的古地磁样品测试,发现泥砂砾石层最早形成于上新世,距今约三百万年,这一时期的砾石层分布最广,厚度很大。此后更新世、全新世也有砾石层形成,但分布范围和厚度都显著减小。资料表明,上新世北京地区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不存在形成冰川沉积物的条件,此外第四纪的泥砾石层的分布和层位也与第四纪冰期的划分不能对应。北京市平原区下伏泥砂砾石层具有泥石流成因的基本特点,综合各种资料分析,应主要是洪水泥石流成因。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对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植被覆盖严重,地层间接触关系不明,再加上缺乏古生物年代学资料,其填图单位的归属及形成时代问题一直是该地区研究的重点和争论的焦点。传统上该套火山岩地层的归属主要依据岩石组合的对比,且因对其认知的所限同一填图单位常赋予不同名称。该文首先介绍了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对比沿革,之后通过对近些年区域上的研究成果的综合研究,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承德召集的中生代火山岩地层研讨会议上张立东提出的地层柱的基础上进行了对比和厘定。该套方案主要以最新的Ar Ar法、锆石 SHRIMP、 LA ICP MS U Pb 法等测年资料为基础,以双峰式火山岩成因为岩浆演化理论,归并为早期、中期、晚期,并遵从了地层学优先命名法则,提出了新的地层柱。  相似文献   

20.
“碧口群”的时代、层序及划分,属长期未解决的问题,近几年虽获得一些新资料,但对其归属,仍存在以下不同意见: 1.将文县、康县一带“碧口群”划归为早中泥盆世。依据:在武都南琵琶至高家坝,见泥盆系灰岩(含床板珊瑚)与下伏“碧口群”的流纹英安凝灰岩,熔凝灰岩成互层出现,二者为连续过渡关系。 2.在1∶20万广元幅中提出“碧口群”中见海百合茎化石。故认为该群可能包括志留纪的沉积,其时代应划归前泥盆纪。 3.将原碧口群上部水晶组划为震旦系上统。下部保留“碧口群”,时代为下震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